只言片语来自写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东山姿

王羲之《上虞帖》:

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想行复来。修龄来经日,今在上虞,月末当去。重熙旦便西,与别,不可言。不知安所在。未审时意云何,甚令人耿耿。

这封东晋永和十二年(356年)的回信是写给谁的,已经不得而知,就像此帖原件是否依然存世已经不得而知。这似乎也不怎么“令人耿耿”。不过,因为曾在上海博物馆里得见《上虞帖》的唐摹本,我对上虞,尤其是上虞上浦镇的那座东山,倒有些“耿耿”了——大概猜度王羲之当时“不知安所在”的那个谢安,正隐在上虞东山,于是不免要像李白在《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那首诗里所写的那样,去“想象东山姿”……

这大概还因为,就在看过唐摹本《上虞帖》前后,我听说了“浙东唐诗之路”。它指的是一条始于钱塘江边的西兴渡口,沿运河从镜湖、曹娥江、剡溪至天台石梁,登天台山的贯穿浙江东部的古代旅行线路;在《全唐诗》收录的两千二百余位诗人中,竟有四百多人曾经走过这条线路,并且留下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吟咏踪迹、叹赏景物和怀古幻梦的诗章——要是探寻其中缘由,那就绕不过上虞东山。

从地理位置来看,上虞并不在此线路的起始或终点,而是处于转折之地。顺水行至东关镇境,地势拔起,峭然兀立,定会让人一醒倦眼,惹得旅行者把兰渚、法华、云门、会稽、称心诸山一座座浏览,一座座踏勘。到得百官镇境,在西岸为投江抱回父尸的孝女曹娥所立的大庙里,曹娥碑碑阴蔡邕所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总是会引来好奇,据说那是“绝妙好辞”的隐语,算是中华第一字谜;东岸,大舜庙巍峨,庙里竟有三座戏台,再加上舜井、重华石,所谓“三宝”,让人留连。经此二庙,再乘舟江上,几经曲折,于上浦镇境,会见到江边山崖高出地面两丈处有一块长约丈余的怪石,横出路面,直指江心,而它的对面则为琵琶洲。“指石琵琶”——这便是东山的重要标志了。尽管上虞东山也像许多地方那样被数到了十景,可是真正奇特的,在我看来,还就是这处。临江崛起的另一块大盘石,则为谢安钓台。相传当年谢安与高僧墨客曾在此二石间弹琴下棋赋诗作书垂钓唱咏,留下了许多佳话。

谢氏家族,一时名门。从谢安的祖父谢衡开始,乱世避祸,落籍到了兼有水陆之利的上虞东山。谢衡来时,东山除了国庆寺,几无其他名物。是他修整国庆寺,疏浚始宁泉,继而在东山上建造了供谢氏族人居住的大宅始宁园。谢氏家族曾在东山上经营的建筑和景观,还有东眺亭、西眺亭、白云轩、明月堂、蔷薇洞、洗屐池、调马路等等。只是,这些当时名胜,连同后来谢氏几代辉煌的许多证据,早就泯灭,多已不存。登上这座复归普普通通江南一丘的上虞东山,看见燕子往还,还真会想起“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样的句子。尽管东山上修了个谢安墓,谢安在东山留下的,实则就只有“东山再起”这么个成语了。

谢安如果不能说是个神童,也一定算是天才少年,识量清远、儒玄兼通、隽秀超群、风采条畅,年纪轻轻就成了名士领袖。然而他在二十一岁时辞官,携妻刘氏回到东山祖居之地,过起了高谢人间的生活,“出则游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家训子弟,雅聚时流,挟妓放任,啸傲林泉;直至四十一岁时,于国势衰微,社稷危艰之际悚忧而起,应召出山;宵衣旰食,再无懈怠,指挥若定,奇迹般地大获淝水一战之全胜,矫正了版图,尔后则又素退为业……独善其身,兼济天下,功成身退,名士风流,这些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指标,在谢安这里百分之一百地完全做到了,这的确古今少有。要是比较另一个常常被中国知识分子推崇的人物——从卧龙冈出山的诸葛亮,那么这位蜀相,显然远未达标,由此就更见出谢安的非凡。

如此近乎传说的人物事例,很快就由真实颂扬成了神话。而这种质变,常常使得中国历史和总是与之缠绕混合的中国风景显得迷离,引人迷思。它们会是一连串的意象、典故、寓言和象征。它们无法返回了,永远不再是它们本身。

“东山再起”,这个体现出中国文化和中国心理某种奥义的成语,给了上虞东山一个强大的气场。诗人们被这个气场吸引,朝这个气场汇聚。“浙东唐诗之路”的精神指向,正是这座小小的东山。在某种程度上不妨说,“浙东唐诗之路”的走通,全然是为了走向东山,走向那个曾经隐于小小的东山,中年再起的谢安。

可以用李白作为证明。这位最可表征唐代气象的诗人,不远千里,跋山涉水,进上虞,登东山。他一生追慕谢安,赞美谢安之作,多达一十八首。其“想象东山姿”的重点,总也离不开谢安:“安石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出妓金陵子呈卢六》),“谈天信浩荡,说剑纷纵横。谢公不徒然,起来为苍生”(《赠韦秘书子春》),以及“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赠常侍御》)等等。再如白居易《东山寺》:“茫茫宇宙人无数,几个男儿是丈夫。”咏的也是谢安。杜甫则有句云:“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宴王使君宅二首》)

在对东山的咏叹里,展现的总是谢安的身姿。诗人们所谓的“东山姿”,跟谢安的人生姿态合而为一。它几乎就是中国诗人的人间诗意——一个典型的中国诗人对人生得意的理解和追求,也许正在于重合着“东山姿”的谢安之姿。如此,可以说,上虞东山将中国风景的某种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我一直不知道如何道出中国风景的那个特性。要是站在东山顶上,一定还是不能道出。然而,你会觉得,哪怕你登上东山,什么也没有看到,你仍然享用了一种风景的迷醉……

陆游这么写:“地因人胜说东山。”(《东山国庆寺》)

东山,还真是如此罢。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