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是车 汇率是马:中国宏观经济评论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2万亿中国居民总资产的含义 原文刊于《财经》2002年第17期,2002年9月5日。

居民的资产状况是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内容。因为有关统计资料不很完全,现在还难以说出中国居民私人资产的准确数量,但是作出相当接近实情的估计是可能的。下面我们列举一个对2001年年末居民资产状况的估计结果,然后讨论居民资产状况的一些方面的含义。

居民资产的第一大项是金融资产。到2001年底,城乡居民的各种金融资产约为11万亿元强,其中本外币储蓄存款和手持现金约9.3万亿元,其他还有债券、股票和保险等。这部分基本上是依据有关统计数据计算的,但流通股票有多大比例为个人拥有,只能粗略估计,这里是按60%估计的。

第二大项是城乡居民的住房。现在城市的住房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为单位所有,但实际使用权是个人的。在一般情况下,单位分配给职工的住房被理解为一种附加工资。在个人购买已拥有居住权的住房时,所付费用通常远低于市场价格,一般还要再扣减工龄等补贴。此外,单位对个人还有其他责任。所以将这些住房看成完全为居住者所有并不为过。按照市场价格估算,城镇居民住房的总值约为8万亿元(其中有少量住房贷款应予扣减);农村居民住房总值估计为5万亿元,其中包括占用土地的价值。两者合计,城乡居民住房总值约13万亿元。另外也可以估计家庭耐用消费品的价值。不过和住房比起来,包括汽车在内的耐用消费品的总值要小得多,大约相当于住房价值的十分之一。

第三大项是农民的耕地和城乡私人企业的净资产。耕地的价值可以按多种方法来估计,这里不详细讨论,而采用7万亿元这样一个数字。因为这是一个纯粹的估计,所以很多分析并不提到这部分资产,但它的重要性是没有疑问的。城乡私人和集体企业包括农民的生产性净资产更难估计,这里用1万亿元这样一个数字,不过很难把握误差有多大。

上面提到的三大项,不算耐用消费品,合起来共32万亿元。有的项目估计可能有误差,但应当不大。要说一个范围的话,中国居民的总资产应当是30万亿~35万亿元。总量看起来是很大的一个数字,但是拿总人口数一除,人均接近还不到2.5万元,其中房产人均1万元。

在各项资产中,股票总是很显眼,但在个人总资产中份额不到3%,而房产占到了41%。当股票价格有相当大幅度的变化时,个人总资产受到的影响仍然很小。所以在中国现在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变化的财富效应还很弱。

在三类资产中,增长最快的是金融资产。在1996年年末,个人金融资产总值5万亿元强,在此后的五年中增长了一倍多,平均每年增长16%以上,比经济增长速度高出一倍多。在这段时期内,价格水平基本稳定,所以数字是直接可比的;再往前通货膨胀率比较高。股票市值的增长率在过去是最高的,但是现在新股发行速度很难加快,对已有股票涨价的速度也难有太高的期望。而个人金融资产总量的高速增长还会持续下去,这是由储蓄需求决定的。从这些情况来看,债权形式的个人金融资产增长速度仍将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并将主要是储蓄存款。

因此,在未来若干年中,货币数量的增长率仍将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因为广义货币的主要部分是储蓄存款。粗略地说,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的净负债等于个人的净债权,所以个人净债权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这差不多等于说,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净负债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从统计方面看,全社会实物总资本市值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一致,这意味着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净负债的增长速度远高于社会总资产的增长速度。对一个企业来说,如果其负债的增长速度高于总资产的增长速度,总有一天要破产。对于政府和全社会企业的总体来说,当然不存在破产的问题,但是调整总是要发生的。

全社会实物总资本市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比较稳定的比例,由此可以根据后者来估计前者。这样算下来,个人总资产与全社会总资本的比例已经很高,并且在不断上升。这其中隐含着许多值得注意的情况。

[1] 原文刊于《财经》2002年第17期,2002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