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大探险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霍勒曼暴病尼日尔河

5年的时间又悄悄地溜走了。到了1796年,德国神学院教授弗里特里奇·霍勒曼,向“协会”提出了一个“自北而南,从埃及的开罗出发,向南方的墨尔苏奎挺进,然后到卡西那,穿越整个撒哈拉大沙漠,直取尼日尔河”的宏伟计划。

显然,这次行动更具有冒险性和挑战性。为此,他作了周密的准备工作,花了一年多时间学会了有关生活和交际方面的阿拉伯语言,并且找到了一支前往撒哈拉的商队。行前,班克斯再三告诫他要隐去基督徒的身份,以免遭到沿途穆斯林部族的阻挠。

约瑟夫·班克斯(Joseph Banks, 1743—1820)画像。

在埃及期间,霍勒曼邂逅一位笃信伊斯兰教的德国朋友弗连坦布尔克,弗连坦布尔克对霍勒曼的追求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支持,并愿意以仆人的身份,同他一道穿过撒哈拉大沙漠。

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换上了白色的布袍,裹上白色的头巾,装扮成伊斯兰教徒,开始了艰难的沙漠旅行。

经过几天艰难的跋涉,他们走完了第一阶段的路程,锡瓦绿洲已经踩在他们的脚下。这里水草丰美,牧歌荡漾,是大漠中的一颗明珠。它是过往商队的理想驿站,也是通往圣都麦加的主要休憩地。在这里,霍勒曼观光了宙斯、安曼神庙。尽管经过历史的风沙涤荡,神殿已经残破不堪,然而,作为一名神学工作者,面对眼前的颓垣断瓦,他还是激动不已。

稍事休息后,他们同商队一起,又穿过了惠桑绿洲,到达了墨尔苏奎。在这里,他以浓厚的兴趣和巨大的勇气,单独访问了的黎波里,并同当地的土著亲密交往,了解有关沙漠游牧部落的生活、习俗,以及饶有趣味的异域风情。在这里,他将探险途中的见闻写成文字材料,托人送到了英国。

几天后,一个令他难以接受的事实发生了。霍勒曼的忠实旅伴和伊斯兰教顾问弗连坦布尔克患热病去世。他强忍着巨大的悲恸,用黄沙和泪水掩埋了挚友的遗骨。几天后,霍勒曼参加了另一支商队,踏上了新的征途。

多亚雷古人是撒哈拉沙漠的游牧民族,他们有个独特的习俗:男子戴面纱,女子则不戴。男子所戴的面纱有黑、白两种颜色,以表明其生活的地区。

一天夜里,他躺在羊皮缝制的睡毯上,浑身冷得发抖;到了午夜,又热得大汗淋漓。同行商队首领告诉他这是疟疾,必须服药诊治。

霍勒曼被迫滞留下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病体恢复后,又随一支前往卡西那的商队消失在南进的沙漠里。

谁都知道,沙漠旅行是用生命押下的赌注。不仅要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与驰骋在沙漠中的游牧部落周旋,争取他们的协助。然而,跟游牧民族交往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们害怕这些闯入他们领地的白色人种,有朝一日总会洗劫他们的家园。所以,长期以来,对外来的欧洲人抱有强烈的敌对情绪。饥饿、干渴、疾病,随时都可以夺走每一个被人们视为英雄的坚强生命。

霍勒曼自然是一位敢于向沙漠宣战的勇士。他安坐在高大的骆驼背上,经过几度寒暑的艰难跋涉,凭着自己的坚强意志和健全体魄,终于自北而南,跨越了那广阔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

那是1801年的春天,他终于站立在尼日尔河的高岸上,激动地向世界宣布:“我找到了尼日尔河!”这惊雷般的声音,响彻在沙漠上空,飘散到遥远的天边。

第二天,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对这条神秘的河流开始进行仔细的考察。然而仅走了一段路程便病倒了,据说是一种说不清病因的急症。他终于未能拒绝上帝的召唤,在卡波尼的一座小村庄里悄然去世了。没有隆重的葬礼,只有滔滔滚滚的尼日尔河发出的阵阵哀歌。这时他年仅29岁。

霍勒曼的探险没有留下系统翔实的文字材料。后来的探险家沿着他的足迹行进,证实了他是从波奴跨越了撒哈拉沙漠,向西经卡西那南进,并最终到达尼日尔河畔的。

他是继古罗马人之后,第一位穿越撒哈拉大沙漠的欧洲探险家。他的卓越贡献在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人类征服沙漠的壮举竖起了一座用智慧和勇气铸成的历史丰碑。

尼日尔河中的小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