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都城
清朝多个都城的体制是模仿10—14世纪统治华北的契丹辽朝(907—1125年)、女真金朝(1115—1234年)和蒙古元朝(1271—1368年)这几个非汉族政权而建立的。傅海波(Herbert Franke)对这种模式的意义作了如下总结:“与一般只有一个首都的汉族王朝不同,辽朝有五个都城,金朝也有五个。二者皆可被解释为统治者无固定治所时代的遗存,但也是随季节而迁徙的仪式化制度的遗存。在更实际的层面上来说,多都城制也提供了在不止一个地方建立中央集权机构的手段。”(1)
都城随着地缘政治环境的变化而迁移,以加强军事进攻和巩固对新占领地区的控制。辽朝和金朝的都城史为这些政策做了很好的注解,其都城均随着军队向华北的推进而不断南移。一旦这些政权的政治中心被统治者及其军队所选定,都城的名称(采用汉人的主要词汇)就会发生变化,这在汉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所以,金朝的“上京”最初为林东(1138—1150年),继而是宁城(1153—1215年);“中京”最初为宁城(1120—1153年),继而是北京(1153—1215年),蒙古人占领北京后则迁至洛阳(1215—1233年)。与宁城和北京一样,原为辽朝都城的辽阳,在不同时期是金朝的“南京”(1132—1153年)和“东京”(1117—1132年、1153—1212年);辽朝的“西京”大同也是金朝的“西京”。(2)
更靠近未来战场的欲望,促使满洲政权的创建人努尔哈赤在用武力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七次迁移其大本营所在地。这些早期的政治中心只有两个在1644年以后受到纪念。第一个是赫图阿拉城,是努尔哈赤1603—1619年的都城,他在该城宣布成立后金国(1616年)。终清一代,他的继承人一直保持着对赫图阿拉的行政管理(1636年更名为兴京)。沈阳(1634年更名为盛京)是努尔哈赤的最后一个都城,也是1644年之前清朝的都城。顺治皇帝(1644—1661年)迁都北京后,盛京仍被保留为陪都。(3)努尔哈赤和他的儿子皇太极就葬在附近的陵墓中,所以清朝统治者会定期前往盛京,盛京的宫殿也在乾隆时期(1736—1795年)被翻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