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皇城中央的这组宫殿群既是皇帝的行政中心,又是他的居所和由内务府掌管的一系列活动的中心(参阅本书第五章)。由于宫廷建设是由明清更替之际存留下来的传统方针指导的,所以尽管做了许多整修和翻新,建筑风格和宫廷建设在清代没有什么变化。(39)建筑的继承性掩饰了许多殿堂用途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清朝的统治策略。
紫禁城有东南西北四个门(图二)。南墙正中的门是午门,用于大型的庆典礼仪,平常都是关闭的。一般来说,除了殿试中名列三甲的进士以外,只有皇帝可以使用午门。(40)来紫禁城办事的文官走东门(东华门),武将走西门(西华门),后妃走后门(神武门)。
紫禁城分为外朝和内廷。有幸进入紫禁城的人会发现自己在一个高墙大院中(参阅图二),看到位于南北中轴线(主导着外朝)上的三座大殿。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国事庆典的主殿,中和殿是清朝皇帝行耕耤礼之前视察农具和在太和殿举行庆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保和殿是皇帝接见藩属使节、主持殿试和召见进士的地方。三大殿坐落在三层大理石平台上,四周都是高墙。在没有重大庆典的日子里,通往三大殿的午门和太和门都是关闭的。(41)
图二 紫禁城略图
1. 保和殿,2. 储秀宫,3. 东华门,4. 奉先殿,5. 交泰殿,6. 景运门,7. 坤宁宫,8. 隆宗门,9. 南三所(阿哥所或三所),10. 宁寿宫,11. 乾东五所,12. 乾清宫,13. 乾清门,14. 上书房,15. 神武门,16. 太和殿,17. 太和门,18. 午门,19. 西二所,20. 西华门,21. 养心殿,22 雨花阁,23. 毓庆宫,24. 中和殿
三大殿规模宏大、雄伟庄严,目的在于使官员和使节感到敬畏。他们必须在午门外下马步行。三大殿的雄浑在黎明时分皇帝早朝时最为动人心魂:“庄严的大象雕像被摆放在午门的门洞里,在六七米高的门洞里,它们显得很矮小……[太和殿前的广场]是普通官员最接近皇帝的地方,地上铺着条石,官员们在石头上向皇帝磕头。他们确实需要敏锐的视力才能看清坐在龙座上的皇帝。”(42)以往的各朝各代,外朝是处理政务的场所。清朝皇帝则把大部分政务活动从外朝移到皇帝的内廷,即大内。
大内 外朝的公共空间与内廷的私密居所从1669年才区分开来,当时,年轻的玄烨把他的寝宫从清宁宫(后改名为保和殿)移至乾清宫。他和他的父亲(也在保和殿住了八年)似乎都喜欢乾清宫的华丽和雄伟。1669年乾清宫翻修之后,紫禁城的公私场所就永远分开了。(43)除了少数王公大臣外(在内廷工作的太监、宫女和其他杂役当然不论),任何人不得进入内廷。内廷不仅包括皇室成员的居所,而且包括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机构。
如果说外朝是汉族文臣理所当然的活动中心,内廷就是满人为主的御用顾问团的堡垒。白彬菊(Beatrice Bartlett)描述了满蒙高官把持康熙皇帝的内廷而汉臣大多在南书房的情况。通过宫廷奏折制度和任命特别小组商议军事策略和其他重要政务等办法,康熙皇帝竭力消除外朝的官僚政治文化给他的皇权造成的压力。虽然内廷的成员在雍正和乾隆时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满汉分立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清亡,是清朝统治的一大特点。(44)
东边的景运门和西边的隆宗门是外朝和内廷的界线。这两个门开在保和殿后面的宫墙上。景运门内是奏事处,负责向皇帝呈送那些绕开常规官僚体制渠道递上来的奏折。奏事处由一位侍卫掌管,一位副将监督,还有一个由太监组成的办事处,就在西边的乾清门内。奏事处起着极其重要的中介作用:它向外朝官员传达皇帝口谕,要他们写成文字;处理准许王公大臣觐见皇帝的所有签批;管理外朝奏事处与乾清门的日常轮值;接收呈送皇帝的所有贡品。(45)
乾清门直接通往乾清宫。乾清宫是与外朝三大殿对应的内廷三大殿的第一殿。在明代,乾清门内的宫殿是皇帝居所,只有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才被用于处理政务。然而,康熙皇帝把乾清宫改成了处理日常政务的办公场所,而把大内东西两厢的房屋当作居所。到雍正时期,皇帝也在养心殿召见大臣和举行御前会议。养心殿是大内的一处大庭院,位于乾清宫西面,是皇帝的寝宫。(46)
内廷的第二殿是交泰殿,康熙时期三枚玉玺收藏于此殿。这些玉玺在乾隆年间曾被重新雕刻,它们有不同的用途,如选定太子、颁布宣战诏书或授予王公贵族爵位等。交泰殿北边是坤宁宫,明代一直是皇后的寝宫。虽然清代仍把此殿当作皇帝大婚后的洞房(参阅本书第五章),但清代的皇后却住在其他地方。坤宁宫则用作萨满教的神房和祭坛,有萨满每日在此礼敬祖先。(47)
乾清门两侧有东门和西门(内左门和内右门),门外是较窄的巷子,可通往皇太后、皇后和嫔妃居住的各宫。这些建筑的随意和精巧与外朝大殿的肃穆和宏大形成了鲜明对比。后宫的房屋排列有序,面向南而直通内院,复制了普通民居的私密性。紫禁城分为外朝和内廷,因而与欧洲的王宫和贵族府第大不相同,后者把办公场和私人空间合为一处,所以贵族们不得不住在通风的大房间里。
17世纪和18世纪初,乾清宫东西两边的庭院也被用作皇子皇孙的住所。乾东五所都是独立的庭院,其中一些带有小前厅和寝室。道光皇帝的所有儿子都住在乾东五所,同住的有太监、奶妈、保姆和宫女,并特设有一个茶膳房为他们准备饮食。(48)
雍正前期,弘历夫妇住在乾清宫西边西二所的其中一个院子里。当上皇帝以后,他改变了西二所的用途,而代之以内廷外面的南三所。(49)位于乾清宫东南的毓庆宫是太子允礽的府第。弘历成婚前,一直与弘昼住在这里。弘历的众多兄弟和侄子自从进入上书房读书以后也住在毓庆宫,他的继承人颙琰在5—10岁时也住在这里。颙琰后来对他的兄弟永瑆和永璘回忆毓庆宫的生活时说:“每日趋诣上书房,执经共课。”(50)然而,颙琰在继承皇位以后,决定不再把毓庆宫当作皇子的住所,他担心住在该宫会成为立储人选的某种暗示。
南三所又称撷芳殿、阿哥所或三所,位于外朝三大殿以东的一处明代建筑原址上,有院墙环抱。弘历年轻时曾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颙琰于1775年移住此处,当时他只有15岁,一直住到1795年被明确宣布为太子。他的继承人旻宁出生于南三所,成婚以后仍与兄长住在此处,其他堂兄弟也住在这里。1831年道光皇帝的长子奕纬去世以后,南三所暂遭弃用,后来被奕,即未来的咸丰皇帝(1851—1861年在位)启用。(51)
清廷对紫禁城各殿的用途做了重大变动。自康熙朝以降,最高决策被移到内廷——皇室成员的私人活动区域。在明代(以及在普通的汉人家庭),这是女眷起居之所。即使在清代,被准许进入大内的也只是极少数王公大臣。空间的变化反映出皇帝对“内圈”——成员基本来自征服者精英集团——的依赖,以绕开汉臣为主的官僚系统。
清廷做出的另外一个重大变动是对皇子和兄弟采取统一的政策(参阅本书第三章)。明朝皇帝都是在皇子年幼时选定太子,并授其他皇子封地于各省,而清廷则让所有皇子都备选太子,让他们都留在北京。皇帝让王公担负行政管理和军事职责,以此加强兄弟之间的团结。所有皇子同居紫禁城,延长了皇帝评估他们的品德和通过政务活动检验他们能力的时间,同时还能增进兄弟之间的感情——此乃清朝国力维持不衰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