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版增订说明
《华夏边缘》的2013年增订本与允晨版(1997)、社科文献版(2006)间的差别如下。
在第一部分,也就是介绍及探讨族群与社会记忆理论的第一章至第三章,在增订本中只有少量文字上的修改。我并未对此部分作太多修改的原因是,人类学族群理论与社会学的社会记忆理论是本书的基础,近年来相关学界在这些方面并没有可改变本书主旨、观点的新进展。另外,在我出版《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这一系列著作的过程中,我经常自问:“为何我相信这些论述是正确及恰当的?”为此,多年来我一直在进行一本关于“反思史学”的研究方法论专书撰写,希望借由研究实例将族群理论、社会记忆理论、文本表征分析等作更好的疏理整合,作为我所提倡的“反思史学”之基础。
第二部分,以考古学资料说明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这部分在此增订版中未有太多更改。近年来中国新的相关考古发现很多,环境考古、生态考古等方面也有长足发展。在此一部分,《华夏边缘》提出的是一个大的、概括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华北人类生态变迁图像,我以此说明华夏边缘形成的人类生态背景。基于新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这个大的图像可能在某些地方得到厘清而更清楚些,或某些地方得到修正,但我相信这整体图像仍是正确的——华夏的形成与欧亚及华北的气候及人类生态变迁有关。
在第三部分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中,增加了“华夏对西周的记忆与失忆”这一章。此章内容翻译及改写自我于1999年发表在Journal of East Asian Archaeology创刊号上的一篇文章,“Western Zhou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1)另外,我对“汉人的形成”这一章也作了些修订,以强调华夏边缘的多元性。
第四部分,关于华夏边缘的近代变迁。此一部分,先是社科文献版取消了允晨版原有的两章“华夏边缘的维持:羌族历史记忆”与“华夏边缘的变迁:台湾的族群经验”,代之以“近代华夏边缘再造”与“一个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这两章。在社科版的基础上,此增订本中新增了“近代华夏边缘再造的微观过程”一章,改写自我于2010年发表在《新史学》上的一篇文章(2)。新增此部分是为了强调我近年来的一些学术关怀:历史变迁如何发生在微观情境之中,以及在人际微观互动中,个人之抉择与行动如何改变历史。另外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原有的各章也多有修订,主要是更正论述、用词不完整、精确之处以及补入我目前的想法。
此外,我为此增订版写了一篇长序,以回应有些读者对本书观点的质疑,以及,对于本书出版后,近15年来我在此主题上陆续有《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三本新著作,我也通过这篇序表达这些著作中我对华夏、华夏边缘以及今日中国民族较新进、完整的学术见解。
(1) Ming-ke Wang, “Western Zhou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 Journal of East Asian Archaeology (Leiden). Inaugural Issue vol.1, 1–4: 231–250.
(2) 王明珂:《国族边缘、边界与变迁——两个近代中国边疆民族考察的例子》,《新史学》2010年(第21卷)第3期,第1—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