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 This Book for You?
非理性主义的最初形态——“最经典英语文库”第五辑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导读
马玉凤
随着19世纪中期西方近代哲学走向终结,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判在西方各国已经发展成为一股相当普遍和强大的浪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非理性主义作为一种具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在整个哲学发展中具有较大影响的哲学思潮应运而生了。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被公认为这一思潮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他提出的生命意志论成为哲学思潮的非理性主义的最初形态。
叔本华的主要哲学思想都体现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可看作是全书的导论,也可以和第二篇合起来看作全书的第一部分,主要讨论认识论和“真”的问题。第三篇关涉“美”的问题,而第四篇是关于“善”和人生的终极关怀问题。叔本华自认为其哲学是对康德思想的继承和发挥,康德的“自在之物”就是叔本华所说的“意志”。早在其博士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中,叔本华就把一切有关“为什么”的问题归结为在四个层次上寻求认识对象的“充足理由”,这四个层次分别为感性经验、知性逻辑、客观存在和主观意志。前三个层次是自然科学、逻辑学和数学的基础;最后一个层次涉及伦理学的基础。充足理由律是叔本华继承和发展近代哲学,尤其是康德认识论的产物。康德划分了现象和自在之物,认为我们关于时间和空间的先验直观形式和先验范畴只适用于现象,而不适用于物自体。在康德那里,现象处于相互之间必然的联系之中。叔本华用表象取代了康德的现象,认为充足理由律就是表象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先验的,不能被证明的。可以说,这篇博士论文是叔本华为自己最重要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所做的准备。
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一篇“世界作为表象初论”中,叔本华继续讨论人的认识能力,依次探讨了上述四个知识领域的层次问题。
第二篇“世界作为意志初论”则说明在这些表象的背后是意志在起作用,表象是意志的客观化的结果,一切事物,无论矿物、植物、动物还是人都反映了表象世界的不同层次,都是意志的表象。叔本华所谓的意志类似于冲动,它不再是主体所具有的能力或属性,而是具有了形而上学的意义,是自在之物。而一切表象,一切客体都是现象,它们按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那些较高的现象是从一些较低端的相互冲突中产生的,它吞噬了一切较低的现象,然而又在较高的程度上实现了这些现象向上的冲动。
第三篇“世界作为表象再论”专门探讨一种最高等级的表象,即“理念”。在叔本华看来,理念是超出一切现象和充足理由律范围之外的。理念既然也是意志的客观化表象,主体对它也有一种“认识”,但这种认识超出了充足理由律,不再追问“为什么”,而仅仅诉之于静观,它就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即审美。艺术和美是对意志的忘怀,是主客同一的理念的获得,而只有天才才能做到这一点。天才,如同疯子,能够不顾常识的束缚,摆脱求生的意志,而将最高理念完美地呈现出来。
在第四篇“世界作为意志再论”中,叔本华集中讨论了伦理学和生命哲学的问题,包括意志自由、道德性质、我们可以希望的幸福和救赎等。就内容而言,这篇关于伦理学的论述可以被看作叔本华意志哲学的总结,它在结构上与前面论述认识论、本体论和美学的三篇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叔本华从其意志哲学出发,把道德的基础建立在同情之上。在他看来,所有正义和仁慈的行为都出于同情,所谓同情,就是指一个人能够看穿个体化的原理,看到人和所有事物的本质都是意志,而人与人,人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区别都是假象,这样他就能够超越自己与他人的分别,主动放弃自己的生命意志,不伤害他人,尽可能去帮助他人。而只有基于同情的行为才是真正道德的行为。然而,叔本华一生缺乏对他人的慈善行为,其行为与他所宣扬的同情美德大相径庭。正是叔本华伦理学与其个人行为之间的矛盾启发了尼采对他的批判,进而提出一种偏激却更具一致性的伦理学。尽管如此,叔本华以同情为基础的伦理学有助于抑制现代人在传统基督教信仰日渐衰落的背景下意志过度膨胀。它提醒人们与他人以及自然和谐相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