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完善:战略与政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导言
植根中国大地的科学制度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中国国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动都依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展开,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取得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十四亿多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主要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权利的显著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坚持党指挥枪,确保人民军队绝对忠诚于党和人民,有力保障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显著优势;坚持“一国两制”,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显著优势;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作出贡献的显著优势。(1)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治理一个国家,推动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制度模式这一条道,各国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可以说,我们用事实宣告了‘历史终结论’的破产,宣告了各国最终都要以西方制度模式为归宿的单线式历史观的破产。”(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对现代国家治理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集中体现在四个始终坚持。

第一,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增进人民福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取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成熟稳定巩固的政治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无论世界风云变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能够大道坦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能够屹立勃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得到中国人民的支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十三条需要突出坚持和完善的制度,处处贯彻着人民至上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比如,在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方面,突出强调要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突出强调要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在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方面,突出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方面,突出强调必须坚持一切行政机关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可以说,只有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放在制度建设的中心位置,只有始终把满足人民需求作为制度改革的驱动牵引,这样的制度才能真正为人民所坚持和拥护,这样的制度才真正具有长青的政治生命力。

第二,始终坚持中央权威不动摇。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大变革大调整的转型时期,一些地区和国家却出现了持续的政治纷争、经济动荡、社会混乱,给人民带来巨大痛苦。反观中国,则是团结稳定、众志成城,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表现出高昂向上的精气神。那么,中国风景这边独好的秘诀在哪里呢?就在于中国始终有一个毫不动摇的核心权威——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显著优势,首要且具有决定性优势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现代国家治理,既需要各种力量的多方协同,共同发力,更需要一个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如果没有中央权威的存在,只会沦为各说各话,各行其是,其结果必然是歧义丛生,很难形成社会共识,最后影响到国家治理全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就在于,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如果出现了各自为政、一盘散沙的局面,不仅我们确定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必定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第三,始终坚持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伟大成功,关键在于中国走的是与西方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与西方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归根结底,中国是按照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特点选择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和制度。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的世界意义,最集中地体现为各国的发展道路是多样化的,各国都有权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和国家制度。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也不存在适用于一切国家的政治制度模式。“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在一个国家的各种制度中,政治制度处于关键环节,往往会对这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基础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势,就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我们能照谁的模式办?谁又能指手画脚告诉我们该怎么办?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应该秉持兼容并蓄的态度,虚心学习他人的好东西,在独立自主的立场上把他人的好东西加以消化吸收,化成我们自己的好东西,但决不能囫囵吞枣、决不能邯郸学步。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3)

第四,始终坚持自我革命的勇气和能力。尽管每一种制度在其设计初都力图达到尽善尽美,但是人类历史已有的经验告诉我们,制度都具有自我僵化、自我封闭的内生逻辑——在经历过长时段的运行之后,制度效力的衰败就成为一种无可奈何的必然趋势。如何走出制度衰亡的“历史周期率”,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探寻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红楼梦》第七十四回里,贾探春在抄检大观园时说过一句话: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正所谓“物必先腐而后虫生”!那么,如何才能防止祸起萧墙呢?唯有敢于进行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敢于刮骨疗伤,敢于壮士断腕。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始终具有政治活力的政治秘诀。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2) 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14年2月17日),《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7页。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