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飞艇鱼雷
借助同盟视野,我也时刻关注这几个人的动向,日本人,蒙古人,波斯人,当然还有歌德人,为了保密,大家各自把训练的士兵直接隐藏起来,不暴露,比如骑兵直接藏在马厩里,步兵直接训练在营房里,那些弓箭手则直接在靶场里不出来,也就是说,大家军备准备的如何即使同盟也无法看见,所以为了保密,我造的坦克也藏在我的军营里。我估计方才一战大家都被对方“惊艳”到了所以大家都把杀手锏隐藏起来!看来受到刺激不小!除了蒙古人没暴露什么特殊能力以外,其他民族都露出了獠牙!露出了意想不到的惊人战力!
日本武士的合金唐刀和盾牌,阿兹特克的火铳和诸葛连弩,波斯战象的无敌战力,当然小老弟哥德的近卫军杀力亦让人震惊!我的诸葛连弩在他们面前简直是不值一提!这也是我拼命也要造终极武器的原因。我不想死在他们手上!
光有了坦克我觉得还不够,我把目标又锁定向海洋里,毕竟大家都有船坞,都有海军,哪怕他们在陆地上一时失意,但在海洋上他们依然有进行反攻的力量,到时候很容易给自己留下后患!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所以我又开始琢磨了关于鱼雷的问题。因为撒拉逊是沙漠民族,根本不懂海军,虽然“我”在海边也造了船坞但民族特性受限,海军实力根本无法发展到顶端优势,所以只能打不对称战争!就好比本朝和美国佬PK一样,你航母是比我牛,我发展航母和你PK确实有些困难,但是我只要发展好导弹技术就行了!什么超视距、超音速,统统给你用上,打沉你就完了!不对称战争是在中美的军事对抗中,中国以弱击强所采用的战略,而“弹道导弹攻击大型海面船只”是解放军在“不对称战争”和美军作战时所使用的一种革命性的创新战术。当然如今本朝不但有航母了,而且陆续增加!瓦良格号改装的辽宁号,然后是本土化。
鱼雷内部构造很简单。有些工匠非常聪明,借鉴大教堂的钟表上面的传动机构和定时机构,弹簧,齿轮,全都应用在鱼雷动力装置上。提前上好弦,我发现敌人目标对准方向,提前打开按钮弹簧带动螺旋桨通过螺旋桨的反推助推力向敌人的军舰发射。为了实现触发及爆炸的成功性,我特地让他们在鱼雷的尖端头部安置了触发器,触发器很灵敏,只要一碰撞就会引燃里面的火药。
关于鱼雷的发展历史也很有意思。
1864年,奥匈帝国海军的卢庇乌斯舰长把发动机装在撑杆雷上,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工作,带动螺旋桨使雷体在水中艇行攻击敌舰。但由于艇速低、艇程短、控制不灵,卢庇乌斯的发明未能投入使用。
曾参与上述研制工作的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于1866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枚鱼雷。该鱼雷借鉴了卢庇乌斯的发明,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带动单螺旋桨推进,通过液压阀操纵鱼雷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鱼雷的艇行深度。当时鱼雷的艇速仅11公里/小时,射程180─640米,尚无控制鱼雷艇向的装置。因其外形似鱼,而称之为“鱼雷”,并根据怀特黑德的名字(意译为“白色”)(而命名为“白头鱼雷”。几乎与卢庇乌斯和怀特黑德同时,俄国发明家亚历山德罗夫斯基也研制出类似的鱼雷装置。
1887年1月13,俄国舰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2000吨的“因蒂巴赫”号通信船发射鱼雷,将其击沉。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用鱼雷击沉敌舰船。
1899年,奥匈帝国的海军制图员路德格·奥布里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用它来控制鱼雷定向直航,制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
现在坦克、鱼雷,我都有了,陆海大杀器都有了,唯一就差了个空,空军的空,唯一缺个空军!怎么能从天上进攻呢?如果从天上投下炸弹……
突然,我想起了德国二战期间曾经使用过一种武器—飞艇。由飞艇我又想到了中国早期用的孔明灯!这不就是我的天军吗?而且是无人机军团啊!哈哈哈,我想仰天大笑!我顿时兴高采烈,忘乎所以,得意忘形,目空一切!说起孔明灯的起源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相传五代时期,也不知是后梁后唐还是后周,反正是北宋之前了,有一个莘七娘,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灯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用作军事联络信号。这种松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本尊亲自发明的。昔年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平阳,全军上下束手无策,诸葛亮想出一条妙计,算准风向,命人拿来白纸千张,糊成无数个灯笼,再利用烟雾向上的引力带着它们升空,一个个小小的灯笼升起,营内的士兵高呼着:“诸葛先生坐着天灯突围啦!”司马懿竟然信以为真,带兵向天灯的方向追赶,诸葛亮得以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说干就干!
凡事都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我先让大家准备好薄纸,没有竹篾就用细木条,绑上松脂,简单的孔明灯就成了。我看着这个被称为热气球始祖的东西,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化优势为胜果!孔明灯升空的原理就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灯内空气密度变得比外界空气小从而被浮起来。如今飘浮问题验证成功。
下一步是研究我的飞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