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量子论与心理学的亲缘:人格原型和角色多象性
目前的心理学研究,基本是现象心理学,而几乎不知道其为何发生及其原理。这种现象心理学就是对人的量子态和量子思维的外部形态的描绘。荣格的关于精神分析、人格原型、《易经》同时性等思想就属于这一类。
荣格认为:人的特性,除受外在性格牵动外,更受潜意识的“人格原型”影响。他认为,“原型”在全世界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中存在着。每个人都有内外“两副面孔”,潜在的一面,藏着人格原型。
实际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和人格分裂的感受:表面乐观开朗、随缘合群,而实质尤喜独处、内心悲楚;表面强势傲骨、独立威严,而内心渴望呵护、想做受宠的弱主;表面温文儒雅、脾气谦和,但内心积压无名怒火;外表爽朗开怀、阳光外向,其实是失眠抑郁、孤独焦虑。
如此并非作假、装扮、表里不一。而我则认为这恰恰揭示了人的量子态、人的“波粒二象性”、量子思维下的“表里二象性”。我认为,融合人的原型、表型,才能全面地认识人。
荣格认为,人格原型有十二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原型,其牵动着每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潜意识中影响命运和人生走向。在“孤儿”原型影响下的人,常会有被忽视、背叛、牺牲、遗弃的感觉;在“战士”原型影响下的人,常会自我紧张、生怕落后、刻求成就;在“统治者”原型影响下的人,常会横行霸道、控制欲强、喜好指挥别人;“嬉戏者”原型影响下的人,往往会活得洒脱、无视外界评价、快乐于当下……
剖析看清人格原型,让优点与缺点、光明与阴暗、恐惧与自省,在一一呈现之后将它们进行合适的调整和改变,能减少内心的撕裂和冲突,进而超越原型,成为自然的理想型的最好自己。
发现量子论中不相容原理的泡利,曾经与精神分析大家荣格交流过自己的梦境,尝试搞清梦境是否符合量子法则,并在1952年两人共同出版了《自然与灵魂的诠释》一书。人的梦境具有强烈的叠加态、干涉、跳跃等量子特征,好像一旦重新回忆,梦就失去了原初的量子特性。人在刚醒时对梦境的描述比完全清醒时要丰富得多。似乎在重新回忆或者描述梦境时,原先的记忆被改变了,原初叠加的梦境记忆坍塌为传统的经典记忆或者线性记忆。
面对同一幅心理学幻象图画,不同的人会说出不同的结果。有个判断人们思考时,左右脑到底哪个占先为主的测试动画,常会给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说法。有人说动图中女性在顺时针旋转;另一些人则说她是逆时针旋转;更有人说她时而顺时针旋转、时而在逆时针旋转。又如某个图像在某些人眼中是静止的,在另一些人的眼中是运动的,甚至是不规则跳跃的。这单单从使用左右脑习惯上难以解释,因为其观察结果似乎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不稳定性,并且就是闭上一只眼,仍然会有这样的感觉。
对于这些,人们尚无法用经典的准确科学语言描述它,只能宽泛地称之为心理学。有人则干脆认定其是“唯心的”,一定是“不科学”或者是“伪科学”,似乎“唯物的”“客观的”一定正确。然而,许多人忘记了,这样的感官对每一个人而言、即同一观察者而言,虽然结果不完全重复,但结果是在一定范围相对固定的,尽管不同人的结果差别很大。
早期的心理学研究就像巫术,后来的心理学就是牛顿经典思维的翻版,现代的心理学就是数据的统计分析,只涉及现象、输出和输入,不涉及深层次原理,即脑中细胞分子层次到底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只好干脆把人脑看成了黑箱,根本不关心在人脑中,上帝住在哪、魔鬼住在哪。而要真正解密人的心理,要升级心理学,就得明白生命的“经典量子二象性”、人的“经典量子二象性”。
人们常常关注的所谓身心关系,实际就是脑心关系,最终就是人脑的神秘性。人脑无疑是宇宙中最复杂的器官。心理学的核心是研究和关注大脑运行结果的差异,但目前的心理学几乎将脑当作了没有分子层次、微纳层次的一个黑箱,试图在不涉及其内部成分和微观机制的情况下进行准确描述。
过去人们对脑和意识的理解,主要基于经典思维方式,即牛顿经典力学原理,对大脑结构与功能研究中,采用宏观的分解还原模式,并引入了许多宏观概念。而这至今并不能解释为何脑和意识难以捉摸和瞬息万变。
由对脑细胞和宇宙的超分辨观测成像获知,人脑神经细胞影像,与宇宙星际影像间存在类似性,似乎大脑就像一个缩微的小宇宙,而宇宙则像是一个巨型的大脑,因此,它们所适用的研究思维手段应该也有相近之处。人类在理解宇宙问题时,常用的研究方法手段,不仅仅包括牛顿经典力学、爱因斯坦相对论,更有量子力学,而且量子力学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如果我们换种思维看待人脑,如从量子力学、量子论的观点重新看待脑心问题,感觉就会不一样。
脑由几百亿分子细胞—神经元组成,其数量远超电脑中晶体管电路,彼此相连。电信号脉冲通过神经元来传输,脑神经元与身体的联系是机械的,从牛顿经典力学角度容易理解。而神经元与神经元、神经元内部的相互联系则是非机械的、发生在微空间的,有否可能类近量子化,没有人知道。但目前,许多科学家相信,人类思维方式和意识的量子特性,并非来自其微观空间尺度,而来自其展示的综合效果是接近量子式的。
大约从2011年开始,人们开始发表严谨的学术论文,并且认识到,人类的思维真可能是量子态的,是量子思维。量子的特征状态,通常包括测不准、叠加态、纠缠互涉和相容这三个主要特征。而通过对人在不同情况下的跟踪研究和记录分析,人们实验研究确定,人类的思维确实具有量子的特征,即像量子思维。在量子思维的眼中,世界上的人、事、物并非完美确定,而是相互纠缠不清、亦此亦彼、摇摆不定,相互重叠的。2014年,人们开始用量子概率,而非经典概率去预测人类的行为。
因此,人的思维过程和量子思维有显著的相似性,对模糊的对象越观察越关注,越关注越清晰,但清晰后的感觉往往与原来粗识时的感觉不一样,被关注的思想极像电子等量子的“波粒二象性”,就像“测不准”原理所描述的电子,被观测后的电子就不可能再和以前一样,其波函数就坍塌成所看到的结果。“量子意识”,就是量子角度心理学对意识的新解读。
这种类似于量子方式的思维特性,是如何而来,目前没人知道。只能根据现有知识,粗粗予以解析理解。人的意识,来自感触细胞与大脑中负责信号传递与处理的细胞的相互作用和识别,而细胞间的识别来自于分子间的相互识别,即分子识别,而这就完全进入了量子化学或者量子力学的领域。在分子社会中,杂乱、多元、多样的分子,能够通过类似或者互补,进行相互识别,进而组织成为分子群落,类似于自然社会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肥皂的洗涤作用,就是来自其疏水部分对油污的相互识别与绑定。一句话,人的意识与分子意识、分子识别,有极大的相关性,而这种识别受测不准、叠加态、纠缠互涉和相容等量子特性的影响,应该受到量子化学或者量子力学的规范。
在个体人脑中,就好像单个类近量子化的思维时空,通过几百万分离的神经元活动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知觉—“我”或“自我”;在群体中,犹如现代互联网,将亿万包含远超晶体管电路的电脑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整体知觉的网络:虚拟大脑和虚拟社会。
谈脑心关系,离不开探讨大脑的语言处理结构,因为人们天天使用语言。语言一般靠逻辑运行,所以通常只涉及左脑。英、德、法等拼音文字位于左半球的后脑靠近听力区的威氏语言区,所以学习英文则应注重营造一个语音环境,注重多做听、说的练习。中文等象形文字,位于大脑左半球前部的靠近运动区的布氏语言区,所以学好中文,记忆靠“运动”:多看、多写、多说。
当然,中国的象形文字不仅仅是语言本身,它有变化多端的形状,还是图画,发音就像音乐,应该还涉及人的右脑。由于日本部分使用中国的象形文字,所以同样应该涉及右脑的功能。
由于经济和文明发展,今日中国再次进入创造词汇的时代,由于独特的以中文学习英文的传统,“洋泾浜”将不再是贬义词。说不定有一天,中式英文可能会风行全球。
日本人的研究表明,不同于欧美人脑结构左右明确分工,即左为理性,右为感性,日本人的脑结构则是将理性与感性都混杂于左脑来处理。哭笑等情感声音,先进左脑,这样脑平衡易出现问题,不稳定,让人琢磨不透。由于许多行动判断均通过左脑进行,会把理性的看成感性,也会把感性的看成理性,所以容易导致歇斯底里,产生文化认知差异。
人类的心理是阶跃的,并不是连续的。人类心理的不连续台阶,可以称作为量子态,究竟处于哪个态,具有不确定性或者随机性,用量子论能够给出较好的统计描述。总体而言,心理是小脾气,更近量子态,不可预测;性格是大方向,更近经典状态,可以把握。
此外,相对论对心理学的启示是,人的心理和言行,相对于同一对象、同一时空,可以有不同的度量和感受:人类心理规律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不管我们的生长环境,教育程度,还有外部表现有多么的不同。相对论既指出了人类心理的相对不同性,也指出人的心理的虚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