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有形还是无形?
有个朋友在某高校的分子遗传学实验室做研究,她的那些理工科的同事对于只能通过文献记载,而不懂用科学实验来验证鬼魂的方法,很是不屑。可能在他们眼里,如果不能给鬼称重、分析成分乃至检测DNA序列,基本就可以无视了。
不过,古人虽然没有那么理性,但他们对鬼世界最大的困惑之一,就是虽然接受鬼魂存在的判定,却不能以看见的方式来验证,鬼魂的形质问题很自然地浮出水面。在古书中,我们会看到各种互相矛盾的记载,鬼有时有形有质,有时有形无质,有时甚至无形无质。古人对这些说法难道不感到纠结吗?
显然,上古时代的人基本上是不会纠结的,在秦汉以前的记载中,鬼与人的衣食住行没有太大差别,简单点说,就像远方的亲戚一样,逢年过节来享用一下祭品。即使到魏晋,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几乎所有故事也都默认鬼是有形有质的。在著名的“宋定伯捉鬼”故事中,也不过是说“鬼略无重”,虽然很轻,但还没到无形无质的地步。唯一比较明确地将其视为气的,只有卷十六的“紫玉韩重”条,吴王夫差之女紫玉死后又现形,其母想要拥抱她时,用了“如烟然”的说法,比较近乎无质了。
南朝宋刘义庆所编的《幽明录》中一则记载,能比较清楚地说明当时人对鬼之形质的看法:有个新鬼,刚到阴间,不知道如何觅食,饿得“形疲瘦顿”,最初,他还像在阳间一样,到信奉佛道的人家帮忙干活,推磨、舂米累了一整天。可是两户人家都看不到他,以为是神佛显灵,派小鬼来帮忙,没有一点食物供奉。后来,吃得心宽体胖的朋友鬼告诉他,必须到阳间作怪,才有吃的。这家伙跑到一户人家,将人家养的狗抱在空中,于是举家惊恐,准备了“甘果酒饭,于庭中祀之……鬼果大得食。此后恒作怪”。在这个故事中,虽然人都看不到鬼,但鬼的胖瘦与伙食的好坏密切相关,他们显然是有形有质的。
但在宋代,可能是随着道学的兴起,人们对鬼神的形质有了新的认识。张载最先提出“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也就是说,鬼神是阴阳之气聚合而成的,有生有灭。二程、朱熹也有很多类似的说法,此后,人们一直沿用这个路数来解释鬼的形成以及消亡。这个路数就像现代学者区分不同思想流派所用的光谱一样,非常富于弹性。志怪小说中的鬼,就可以很顺畅地在有形有质、有形无质、无形无质以及无形有质之间不断摇摆。
到了清代,鬼在形神之间不断游走的倾向越来越明显,有些人甚至可以利用对鬼的形质的认识来对付他们,《子不语》卷四记载,康熙年间的陈鹏年未出仕时,某缢鬼求替身被他破坏,缢鬼大怒,对他吹气,“冷风一阵如冰”。他想到鬼不过是气之聚合,于是也运气对吹回去,“妇当公吹处,成一空洞,始而腹穿,继而胸穿,终乃头灭。顷刻,如轻烟散尽,不复见矣”。很像武侠小说中比拼内力,最后他将缢鬼吹得如轻烟一般消散掉。郭沫若还曾写诗称赞他:“正气传吹鬼,青天德在人。”
虽然鬼的形质可以不断变幻,但其中变化的规则总是需要更为合理的解释,清末的经学大师俞樾曾盛赞一位擅长招魂术的巫师的说法:
按照这位巫师的说法,鬼之所以形质不一,主要是因为人死后形神分离,上升之气清浊程度不同。最纯净之气能直接升到上天;稍有杂质的没法上去,就成为神。随着气的浑浊度的提高,神降为鬼,与人类也越来越接近。而品行最差的人,因为其气浑浊度太大,PM2.5爆表,连大地也承受不起,只能沉沦到地狱中。
俞樾的看法可能是前科学时代最后的总结了,之后,此类问题由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各个时代的文科生大多是懒惰的,会把科学的结论奉为最终的解释,比如欧洲天文学上一路走来的地心说、日心说、银河说、大爆炸理论等,每次他们建立或推翻一个理论,我们都崇拜得五体投地并立刻到处传播,文科生是多么期待科学永远进步,再提出新理论来投喂给我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