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高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LEO的学习仪式感
我是如何通过两周高强度复习,一次性拿下GMATGMAT是Graduate Management Admission Test的缩写,中文名称为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是申请英美国家商科金融类硕士项目的学生需要完成的一项考试。考试高分的?

不少同学曾问我:Leo学长,我马上要参加一项重要考试了(大家自行代入期中/期末考,中考/高考,四六级,考研,留学考试……)现在感觉压力好大啊!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复习才好。身边的同学好像都在热火朝天地备战,我真的有点慌。可以分享你的考前复习经历和小窍门吗?

我非常理解大家作为学生的不容易,尤其是面临一场可能改变命运的大考时的紧张和忐忑感。同为学生,我也曾一次次地经历过备考的艰辛和获得满意成绩后的喜悦。如果大考将至、时间紧迫,我们该如何复习才最好呢?

在这里通过回顾我的GMAT两周复习经历,和同学们分享自己关于考前冲刺备考的几大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面临“迫在眉睫”的大考,我们必须下定破釜沉舟的决心咬牙冲刺,绝不轻易怠慢和气馁。日语里有两个词我特别喜欢:一个叫作“一所悬命”(いっしょけんめい),意为“拿出拼命的决心”去努力做某件事;另一个叫作“必死に”(ひっしに),同样是“拼命、不怕死一般的努力”的意思。对于可能改变升学命运的重要考试,我们确实要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儿,逼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备考、提分。

在申请哈佛大学商学院MBA之前,我为自己定下了“脱产两周高强度复习备考GMAT,并一次性拿到令自己满意的高分”这一目标。GMAT考试包含数学、文法、写作和综合性分析等几个部分,满分800分。对大多数国内同学而言,数学部分相对容易些,而包含了阅读理解、语法改错和逻辑题的文法部分难度就比较大。以英语为母语的英美国家考生如果想在GMAT考试中拿高分,也必须花大力气准备一番。哈佛商学院MBA新生的GMAT平均分是730分,全球第一,而我当时给自己定的“不二目标”是一次性拿到750分以上,绝不妥协。为了给自己打气,我在写字台和卧室墙上都贴了“GMAT必胜”“一鼓作气,杀G成功”等励志标语,每天看几遍,保持昂扬的备考斗志。

第二个紧迫备考的建议,是一定要透彻、全面地摸清自己在“零复习”状态下的实际情况,即“考前摸底”。所谓“零复习”,指的是完全未开启复习前的“裸奔”状态。这么做,是为了精准地诊断自己当下最薄弱的环节,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在两周复习“战役”打响的第一天,我在对GMAT了解寥寥、从未做过GMAT试题的情况下,直接下载并掐时间完成了来自考试官网的一套模考题。近四小时模考结束后,我立马得到了此次裸考成绩,并对照着官方答案,分模块地逐一分析,摸清了自己当下的强项和弱项。

比如,阅读理解部分的题目我几乎全对,这得益于耶鲁本科四年的高强度磨砺。而写作对我来说也比较顺利,这依旧要感谢论文作业对自己写作能力的历练。但是文法部分的逻辑题我总计错了五道,主要由于自己从未接触过任何文法逻辑题型,所以起初做题时找不到感觉。数学部分虽然得了高分,但并没实现满分,错的三道题里有两道是排列组合题,这也是高中之后几乎没接触过,以至于几乎忘光了的一个知识点。

在裸考摸底后,我的第三个建议便是结合当前情况(尤其是弱项),制订最适合自己的备考计划。做规划的重要性不必赘言,但很多同学对于如何规划却还没有把握。

关于制订时间紧迫的备考计划,我有三条主要建议:一是尽可能地把计划制订得“严苛”一些。假设你每天的能力极限是阅读100页××书,在备考计划表中就可以写下一个比最大值再上浮10%—20%的数字,比如“每天完成阅读120页××书”。这么做当然不是凭空不切实际,而是有意识地为自己增加一份紧迫感。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验:很多时候紧赶慢赶、火力全开,却只能完成原计划的80%,而这个完成率实际上已经相当不错了!所以把计划里的目标定高一些,就是在为自己加力。

二是将计划细化、制订不同时间节点的“里程碑”式小目标。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备考当然也得耐着性子一步步地努力,才能最终到达考高分的胜利彼岸。假设你有一个月的备考时间,就可以以周为单位制订备考阶段性小目标,比如:

第一周,完成所有核心单词的熟练记忆。

第二周,做完全部五套模考题。

三是尽可能地将薄弱环节的相关计划往前放,“先苦后甜”、最难的部分最先攻克。这么做的道理很简单,刚开始复习时,我们的精力和斗志都处于高位,最该一鼓作气加强弱项,而复习薄弱知识点后取得的进步相对也更明显,所以对增强信心更有帮助。

通过模考充分了解了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后,我立刻在当晚制订好了“LEO的两周杀G计划”。我首先在计划里明确了要使用的复习教辅,尤其多选了两本考友评价最高的文法逻辑练习册。为了进一步弥补这个弱项,我还特意买了一本LSAT逻辑真题集(法学院入学考试,其逻辑题较GMAT逻辑题更有难度)。除了分项练习册外,我又买了四套GMAT模考题,用于在考前三天进行完整模考,提前培养考感。

在两周的大计划框架下,我详细地规定了第一周和第二周的单周复习计划,并在每周计划下进一步确认了每日计划、每三天计划。而这些时间节点也是我此次复习的“阶段性里程碑”。

有了备考计划,接下来当然便是开始复习,而这也是我的第四条建议:坚决执行计划,绝不轻易服软、偷懒,必要时逼自己以“一所悬命”的态度实现每项备考目标。很多时候,打败我们的是自己绵软下来的执行力;很多时候,“成”与“不成”之间真的只是差了一口气。在高压和紧迫时间双重夹击下,备考的滋味一定是不好受的,但正如健身“举铁”时我们会因力竭而痛苦,也会因坚持完成了训练计划而获得多巴胺给予的愉悦和成就感,在备考时如果能坚持下来,我们也会在完成备战、通过考试、取得高分后收获极大的幸福感。

在备考GMAT的两周里,我似乎回到了高三上学期拼命记熟4000个GRE核心词汇的“魔鬼十天”:进入闭关状态,在复习时间里尽可能排除一切和考试无关的干扰项,一心只读GMAT书。我每天都咬牙执行着备考计划,早上七点半早餐后准时开始复习,利用番茄钟工作法专注做题、研究标答、订正错题、再次练习。上午四小时(3—4个番茄钟工作循环),午饭+午休一小时,下午继续学满四小时,之后彻底放空大脑,去室外或健身房跑步+举哑铃45分钟,然后洗澡+吃晚饭+饭后休息一小时,晚上八点左右重启复习,再做题三小时,直到深夜十一点半或十二点结束全天高强度的复习。除了考前倒计时三天做模考和培养状态以外,14天中的前11天都是按上述计划坚持不懈地完成复习,每天保证高密度学习11—12个小时。

在每个整块复习的时段里,我都会集中火力攻一个主题。比如,我将第一周前三天的上午时段几乎都分配给了文法逻辑题和语法纠错题——我最容易出错的板块,而一直到第二周最后两天的晚间,我才开始系统地温习数学习题——我最有把握得高分的板块。

随着紧张、高强度的冲刺复习不断深入,考试时间一天天逼近,由此也引出了我关于冲刺备考的最后一条建议:考前一定空出×天进行倒计时状态调整,做模考题,动用“吸引力法则”发酵“应考杀气”、不断酝酿“考感”。

“一所悬命”般的复习备战绝非可持续,也绝不该一直延续下去。如果你到考试前最后一天仍疯狂地做题到深夜,无论是身体还是心情都很容易疲惫不堪。更糟的是,如果考前争分夺秒做题时“邂逅”了完全没遇到过的知识盲点、错题,你还可能会被挫败感击垮,甚至心态失衡,心神忐忑地上床后也可能无法安然入睡,进而直接影响第二天的应考状态。

为了避免过度紧张备考导致的各种副作用,我建议同学们在考前×天(“×”的数字完全由你自己决定)开始慢下来、松下来,除了做模考题外,尽量为自己减负,不再加码任何备考习题。同时,就算你平常不轻信“宇宙能量”等听上去有些玄乎的东西,也请尽量在考前最后几天“迷信”一次,信服吸引力法则的引导——对于想得到的某件东西或某种结果,如果你虔心默念、努力召唤和追求,它就会在某一天来到你身边,使“梦想照进现实”。

因此,在考前倒计时阶段,请同学们多用正向意念为自己打气,比如:“我这次托福一定能考到100分以上,为申请××大学打下坚实基础!”“这一次我复习得很好,上考场时一定能考的全会、蒙的全对,一次性高分通过!”结合自己过去十多年无数次考试的经验,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样的默念鼓舞一定能起到积极作用,在考试时帮到大家。

在GMAT考试前的倒计时三天里,我果断地停止了前11天的连续自虐式复习行动,几乎停做了所有单项练习册里的习题,只拿出备考开始时囤好的四套模考题进行仿真训练。

第一天进行“不掐表、选择性”的模考,上午、下午各拿出一套模考题,只做完文法的全部题目,然后核对答案、分析错题,全天模考练习总用时不超过六小时。

第二天进行“掐表、全仿真”模考,由于报名了下午场的考试,所以上午睡到自然醒,阅读消遣性质的英文小说,午休后把自己关进安静的书房,掐好表开始这天的完整模拟考试。

第三天仍旧是“掐表、全仿真”模考,但较前一天稍微增加难度:依旧睡到自然醒,然后选择了一家嘈杂的咖啡馆,在靠窗的座位坐下,在室内人声和室外街景的双重干扰下戴耳机做完一整套模考题,旨在提前适应考场中可能出现的噪声和干扰。晚饭后回到安静的书房,花一个小时以非常淡定的心态回顾了过去两周的复习历程,回看曾经做错但已经搞清错因的难题。随后默念这几天的主旋律——“自己一定能考高分”若干遍,最后洗澡,熄灯,睡觉。

我参加的这次GMAT考试据说是那个夏天题目最难的一次,大概也是如此——当考试进行到一半时,我所在的考室竟然已有几名考生弃考离场,可能是心态没把握好,提前崩了。而我在答题时也确实经历了惊险时刻,数学部分连续出现了备考时几乎没打过交道的题型,有两三道题我竟然花了超过五分钟进行演算(模考时数学题最快10秒搞定,最慢也不会超过三分钟)。好在考前倒计时的三天里,我充分适应了考试节奏,还为自己注入了足够强大的淡定和信心,才得以扛下了这场比先前任何一次模考都难了不少的考试。

在答完文法部分的最后一道题、点击完成考试的按钮后,我的分数也即刻在屏幕上蹦了出来——760分,数学拿了满分。几天后写作成绩也出来了:满分。至此,我的GMAT迎考之旅圆满结束,这次考试的分数也为之后成功地申请哈佛商学院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未来的日子里,同学们一定还将迎战多场重大考试,不管备考多累、考试多难,我都要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再送给大家一句话:快、准、狠,一鼓作气复习,信心满满迎考,你一定能做得很棒,考得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