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限售调控满月,成都楼市量价齐跌
事件回放
2017年5月12日,距离2017年4月12日住宅调控升级刚好满一个月时间,成都楼市的表现可谓是量价齐跌。开发商、购房者、中介机构都处于观望状态。在一系列新改轮番登场后,当前市场动态如何?
璐眼看市
成都“4·12”新政规定:自2017年4月13日起,在成都市住房限购区域内新购买的住房(含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须取得不动产权证满三年后方可转让。这对于投机性购房的打击显然是很大的。同时,随着限购的不断升级,对于具有购房资格的人来说,其手里所拥有“房票”则显得越来越珍贵。
在具有购房资格(首次置业)的购房者中,有那么一部分人意欲一步到位,但其实在经济上暂时不具备这种实力。但随着限购政策的生效,他们开始意识到如果首次置业的资格被轻易浪费掉,将面临购房资格的压力和购房成本增加的双重后果。所以结局往往是他们会放手一搏,争取一步到位,从之前的80平方米左右的两房改为购买90平方米以上的三房。这固然是出于贪大求全的置业心理,也和相关政策有一定关系。
最新的一轮楼市调控已经“满月”,普通老百姓应该少了几分冲动,多了几分冷静。当前市场环境的变化非常迅速:一方面市场热度依然在延续,不过已经开始逐渐降温了;另一方面,一些项目因为限价的原因,开盘售价低于市场预期。所以当前购房还是应该立足于购房用途。如果是投资,在政策连续收紧的情况下,确实应该考虑下如何应对市场变化的风险。如果是自住,又满足限购条件,那确实可以冷静地选房,看好就下手。
购买产品还是要立足于自己需要。改善型产品依然是大多数人这一次买房的首选。在限购背景下,买大一点的房子更不浪费指标。板块也要和自己经常工作和活动的区域结合,不要一味只买城南。
当前楼市处于政策的持续收紧期,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不过市场本身虽然有所降温,但一定时间内还会延续之前的热度,这有一定的惯性。所以目前处于楼市的胶着期,或者说是政策的“刹车”期。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量缩价稳。但随着政策的持续收紧,甚至伴随着加息等因素的出现,笔者预测在2017年第四季度全国楼市出现向下的调整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