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先秦墨家、法家的文学思想
首先,墨家文学思想。墨家文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墨子》之中,《墨子》并非墨子自著,而是墨家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墨子稍晚于孔子,据《淮南子·要略》载:“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205)可见,墨学虽然与儒学有所不同,但他是从习孔而开始的。墨子与孔子一样,追随者甚众。据《吕氏春秋·当染》记载:孔墨“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206)《韩非子·显学》也曾说:“世之显学,儒墨也。”(207)
墨学文艺观最重要的特点是非乐论。虽然墨学与儒学的文学观有相通之处,但差异更加明显,尤其集中在对礼乐文化的态度上。孔子法周公之礼,重礼乐文明,所谓“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墨子虽然也法先王,但所法的乃尧舜禹,尤其是禹“背周道而用夏政”(208)。他推尊夏禹是因为“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209)。重事功致用,以有益于民生为根本。他的非乐论也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墨子》的目录中,有《非乐》上、中、下三篇。中、下两篇已佚。上篇曰:
子墨子言曰:仁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将以为法乎天下。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且夫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以此亏夺民衣食之财,仁者弗为也。是故子墨子之所以非乐者,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犓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虽身知其安也,口知其甘也,目知其美也,耳知其乐也,然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是故子墨子曰:为乐非也。(210)
可见,墨子并不是完全否认音乐具有的美感愉悦作用,他之所“非”,是“非以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为不乐也,非以刻镂华文章之色以为不美也,非以犓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非以高台厚榭邃野之居以为不安也”。墨子的“非乐论”是建立在“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211)基础之上的。制造乐器“必将厚措敛乎万民”,乐器不像舟车具有实用价值,乐队又需要许多青年男女组成,这又必将“亏夺民衣食之财”。欣赏音乐又会使统治者荒疏国政,“废君子听治”(212)。其非乐与非攻、节用、节葬一样,是针对当时奢糜铺张的礼乐活动而言的,《非儒》中他对儒家的指责亦在于“繁饰礼乐以淫人”(213)。他“非”的是“大钟、鸣鼓、琴瑟、竽笙”等宫廷贵族之乐,因为这些乐“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非乐的目的是要避免“国家乱而社稷危”“仓廪府库不实”(214)。墨子的非乐论是与其先质后文的观点相联系的,他与弟子禽滑厘有这样的一段问答。墨子说:“今当凶年,有欲予子随侯之珠者,不得卖也,珍宝而以为饰,又欲予子一钟栗者。得珠者不得粟,得粟者不得珠,子将何择?”禽滑厘曰:“吾取粟耳,可以救穷!”墨子曰:“诚然,则恶在事夫奢也。长无用,好末淫,非圣人之所急也。故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215)墨子所谓质,是指基本的物质需求,文则是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后的精神享受。“乐”显然在“文”之列。墨子的非乐论讨论的是艺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带有鲜明的功利色彩,反映的是庶民的愿望。《非乐》篇是先秦时期最早的详细讨论音乐的文献,其后荀子作《乐论》,再到《乐记》,观点虽然不一,但都对音乐艺术的认识起到了促进作用。当然,墨子的非乐论具有明显的片面性,他对音乐基本是否定的,客观上抹杀了音乐具有的愉情悦性、陶冶情操的审美效果。墨子立论的出发点在于生民,但片面而极端,遂使其非乐论具有明显的消极影响。
墨子虽然批评儒家“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216),对歌舞音乐一并排斥,但对《诗经》极为熟悉。现存的《墨子》一书中,引《诗》就达11处之多(包括逸诗3篇),论《诗》5处。但墨家用诗,诚如罗根泽先生所说,“只是‘断章取义’,以为自己立说的一种帮助而已”(217),体现了墨家功利致用的立场。
其次,法家文学观。法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与孔子重文完全不同,法家对文艺采取了绝对否定的态度。这在其代表人物商鞅与韩非的言论中得到了体现。
商鞅(前390—前338),战国时卫国(今河南黄县)人,姬姓公孙氏,名鞅。因战功而获商、於等十五邑为封地,故称为商鞅。商鞅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商鞅学派的集体之作《商君书》中。商鞅将礼乐、《诗》《书》视为“六蝨”之一。《商君书·农战》中他还说:
善为国者,官法明,故不任知虑;上作壹,故民不俭营;则国力抟。国力抟者强,国好言谈者削。故曰: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农战之民百人,而有技艺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夫民之不农战也,上好言而官失常也。常官则国治,壹务则国富。国富而治,王之道也。故曰:王道作外身作壹而已矣。今上论材能知慧而任之,则知说慧之人希主好恶,使官制物,以适主心;是以官无常,国乱而不壹。辩说之人而无法也。如此,则民务焉得无多,而地焉得无荒?《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国有十者,上无使守战。国以十者治,敌至必削,不至必贫。国去此十者,敌不敢至,虽至必却。兴兵而伐,必取;按兵不伐,必富……今夫螟螣蚵蠋,春生秋死,一出而民数年不食。今一人耕而百人食之,此其为螟螣蚼蠋亦大矣。虽有《诗》、《书》,乡一束,家一员,独无益于治也,非所以反之之术也,故先王反之于农战……今世主皆忧其国之危而兵之弱也,而强听说者。说者成伍,烦言饰辞而无实用。主好其辩,不求其实,说者得意,道路曲辩,辈辈成群。……故民离上而不臣者成群。此贫国弱兵之教也。(218)
商鞅认为,《诗》《书》“辩慧者”的存在,影响农战。商鞅认为《诗》《书》及其“辩慧者”人数众多,但“烦言饰词,而无实用”。更为重要的是,商鞅认为,辩说者的“高言伪议”,使民众“舍农游令,而以言相高”,产生了“民难上”,使“不臣者成群”,这样就影响了统治的基础。前者是从经济方面言,后者是从政治方面言。因此,商鞅认为治国需明法而“不任知虑”,不使产生“民难上”“不臣成群”的局面。显然,商鞅否定《诗》《书》,目的在于愚民,强化专制统治。对此,商鞅《垦令》等篇中表述得更加清楚:“无以外权爵任与官,则民不贵学问,又不贱农。民不贵学问则愚,愚则无外交,无外交,则国勉农而不偷。民不贱农,则国安不殆。”(219)而《诗》《书》“辩慧者”正是启示民智者,他说:“故事《诗》《书》谈说之士,则民游而轻其君;事处士,则民远而非其上。”(220)
在先秦诸子之中,法家堪称排斥文艺最烈的一个学术流派。其排斥文艺的直接目的是维护君上的统治以及使民安心农战。但商鞅并非不懂文艺具有的审美愉悦功能,他说:“人主处匡床之上,听丝竹之声而天下治。”(221)当然,艺文之用,仅限于“人主”而已。同时,商鞅排斥文艺还在于其急于强秦,以实现争霸中原,完成一统的目的。以农战为治国之先,并不意味着他不知文教的作用。这在其对于商、周盛明之世的描述与期盼之中都有流露,《商君书·赏刑》云:
汤、武既破桀、纣,海内无害,天下大定,筑五库,藏五兵,偃武事,行文教,倒载干戈,搢笏作为乐,以申其德。当此时也,赏禄不行而民整齐。故曰: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222)
“偃武事,行文教”是商鞅重视农战的最终目的。在商鞅看来,农战是途径、手段,文教是理想、目的。因此,讨论商鞅对于文学、艺术的真实认识,需要全面了解其思想,既要看到他摒斥艺文的一面,又要看到他倾力于耕战,急切富国强兵,称霸中原,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大行文教于天下的理想。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是韩非。韩非(前280—前233),战国韩国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韩非与李斯都师承荀子,韩非的文艺观也与商鞅相仿,且对文艺排斥更烈。《韩非子·八说》篇中他公开提出“息文学而明法度”(223)。在《五蠹》中,他有这样的表述:“工文学者非所用,用之则乱法。”(224)又说:“今修文学,习言谈,则无耕之劳而有富之实,无战之危而有贵之尊,则人孰不为也!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此世之所以乱也。”(225)在《亡征》篇中,他也有类似的表述:“好辩说而不求其用,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226)韩非与商鞅都将耕战与文学对立起来,体现了法家独崇事功的思想倾向。韩非对商鞅“燔诗书乃以明法令”的做法颇为推崇,认为商鞅的这些做法经“孝公行之,主以尊安,国以富强”(227)。韩非等法家人物之所以鄙弃并排斥艺文,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主张通过国家机器颁行的法典规范人们的行为,法的遵行不需要执行者的辩说;而儒家是以德行修养与教化作为政治的基础,因此,韩非所竭力排斥的“修文学,习言谈”,在儒家是实行政治教化的必由之途。法家与儒家文学思想的殊异,根本在于政治理念的不同。与商鞅一样,韩非对于文艺自身的特点亦有一定的认识。如《解老》中,就有关于文质关系的论述:
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其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何以论之?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228)
韩非认为美之根据在于质,在于客观自然。韩非还论述了质与饰,亦即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认为“文为质饰者”,质为先而饰为次,这些都是平允理性的认识。但可惜的是韩非论证的核心不是这种关系,他认为需要文饰者其质则不美。而至美者,无物可饰之。韩非将质与饰对立起来,认为君子当“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这与儒家文质彬彬之论显然不同。他在《难言第三》篇中说:“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229)在《外储说左上·说》中,韩非还通过对墨子的评论,表达了文与用之间时常出现的相悖情况:
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言多不辩,何也?”曰:“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文衣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今世之谈也,皆道辩说文辞之言,人主览其文而忘有用。墨子之说,传先王之道,论圣人之言以宣告人。若辩其辞,则恐人怀其文忘其直,以文害用也。此与楚人鬻珠,秦伯嫁女同类,故其言多不辩。”(230)
墨子以致用为的,但在韩非看来,墨辩恰恰是以文害用的失败例证。无论韩非之说是否符合实际,但都表现了其对文与用相悖的认识。韩非与儒家从不同的方面阐释了文与质的关系,共同成就了先秦文学理论的多元色彩。需要指出的是,法家排斥艺文的倾向在秦朝统治者那里得到了体现,“焚书坑儒”的文化悲剧,虽然有复杂的社会原因,但统治者以法家思想治国,轻忽文教,这是不容回避的因素之一。
(1)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绪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页。
(2)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卷第四,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33页。
(3)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卷第四,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33—134页。
(4) 〔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卷第四,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33页。
(5)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五,〔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58页。
(6)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十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993—994页。
(7)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十五,〔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067页。
(8)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十八,〔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23页。
(9)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十八,〔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27页。
(10) 朱自清:《诗言志辨·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11) 〔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一,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69—71页。
(12) 朱自清:《诗言志辨·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页。
(13) 〔唐〕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十一,〔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579页。
(14) 〔宋〕洪兴祖撰,白化文等点校:《楚辞补注》卷十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9页。
(15) 〔宋〕朱熹注,王华宝整理:《诗集传·序》,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16) 〔唐〕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三十八,〔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35页。
(17)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十下,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067页。
(18)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第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5—1756页。
(19) 〔唐〕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三十八,〔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42页。
(20) 〔唐〕孔颖达等:《礼记正义》卷第十一,〔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874—2875页。
(21)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第十》,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8页。
(22) 〔唐〕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三十二,〔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250—4251页。
(23) 〔唐〕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三十九,〔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56—4359页。
(24) 〔唐〕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三十九,〔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56—4359页。
(25) 〔南齐〕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01页。
(26)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12—1213页。
(27)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一,〔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68页。
(28)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一,〔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69页。
(29) 〔唐〕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三十九,〔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56页。
(30)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一,〔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14页。
(31) 〔唐〕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三十九,〔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56页。
(32)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76页。
(33) 〔唐〕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三十九,〔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56页。
(34)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12页。
(35)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13页。
(36) 〔明〕胡广等纂修,周群、王玉琴校注:《四书大全校注·论语集注大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07页。
(37) 〔明〕胡广等纂修,周群、王玉琴校注:《四书大全校注·论语集注大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07页。
(38) 〔明〕胡广等纂修,周群、王玉琴校注:《四书大全校注·论语集注大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07页。
(39)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三,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5页。
(40)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12页。
(41)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8页。
(42)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六,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98页。
(43)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十五,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213页。
(44)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78页。
(45)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二十六,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00页。
(46)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十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68页。
(47)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十八,〔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27页。
(48)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十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993—994页。
(49)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五,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29页。
(50)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4—105页。
(51)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1—68页。
(52)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二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312页。
(53)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7页。
(54)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6页。
(55)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7页。
(56)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5页。
(57)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5页。
(58)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43页。
(59) 〔明〕胡广等纂修,周群、王玉琴校注:《四书大全校注·论语集注大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51页。
(60) 〔明〕胡广等纂修,周群、王玉琴校注:《四书大全校注·论语集注大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51页。
(61) 〔明〕胡广等纂修,周群、王玉琴校注:《四书大全校注·论语集注大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51页。
(62) 赵逵夫主编:《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巴蜀书社2010年版,第413—414页。
(63)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三,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5页。
(64)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四,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75页。
(65) 〔明〕胡广等纂修,周群、王玉琴校注:《四书大全校注·论语集注大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49页。
(66)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42页。
(67)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二十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744页。
(68) 〔唐〕邢昺等:《论语注疏》卷第十一,〔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版,第5426页。
(69)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25页。
(70)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17页。
(71)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七,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94页。
(72) 〔明〕胡广等纂修,周群、王玉琴校注:《四书大全校注·论语集注大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65页。
(73)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17页。
(74)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17页。
(75)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二十八,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69页。
(76)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六,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82页。
(77)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六,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49—551页。
(78)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7页。
(79)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二十四,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17页。
(80)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五,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42页。
(81)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00页。
(82) 〔明〕胡广等纂修,周群、王玉琴校注:《四书大全校注·论语集注大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57页。
(83) 〔明〕胡广等纂修,周群、王玉琴校注:《四书大全校注·论语集注大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457页。
(84) 〔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9页。
(85)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四,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86页。
(86) 详见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四,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487页。
(87)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四,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99页。
(88)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一,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7页。
(89) 〔唐〕孔颖达等:《春秋左传正义》卷第三十六,〔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11页。
(90) 〔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一,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15页。
(91) 竹简整理者马承源据其中五次出现“孔子曰”,认为其乃孔子论诗时“弟子就孔子授诗内容的追记”,遂命名为《孔子诗论》。李学勤认为是孔门儒者所撰,作者当是子夏,因此命名为《诗论》。(李学勤:《诗论的体裁和作者》,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兹仍以整理者之命名为是。
(92)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122页。
(93) 程树德集释,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卷十五,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29—530页。
(94)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95)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十九,〔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54页。
(96)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97)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98) 李学勤:《诗论的体裁和作者》,载《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99)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文字均据马承源所改的现今通行文字。下同。
(100) 裘锡圭:《关于〈孔子诗论〉,载《经学今诠三编》,《中国哲学》第二十四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李学勤:《〈诗论〉简的编联与复原》,《中国哲学》2002年第1期。
(101) 〔唐〕孔颖达等:《尚书正义》卷第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76页。
(102)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
(103)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104)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七,〔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00页。
(105) 〔美〕柯马丁著,刘倩译,杨治宜校:《说〈诗〉:〈孔子诗论〉之文理与义理》,《文学遗产》2012年第3期。
(106) 曹道衡:《读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07) 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页。
(108) 〔汉〕赵岐等:《孟子注疏》卷第九,〔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950页。
(109)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6页。
(110) 〔汉〕赵岐等:《孟子注疏》卷第九,〔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950页。
(111) 〔明〕胡广等纂修,周群、王玉琴校注:《四书大全校注·孟子集注大全》,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952页。
(112)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第一百三十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58页。
(113) 〔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缘起》,清康熙间刻本。
(114) 〔宋〕张九成:《孟子传》第二十二,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115) 〔宋〕李樗:《毛诗集解》卷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册,第167页。
(116)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6页。
(117) 〔汉〕赵岐等:《孟子注疏·题辞解》,〔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793页。
(118) 〔汉〕赵岐等:《孟子注疏》卷第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974页。
(119)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4页。
(120) 〔汉〕赵岐等:《孟子注疏》卷第十,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974页。
(121) 〔宋〕朱熹:《论孟精义·孟子精义》卷十一,《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98册,第495页。
(122) 〔汉〕赵岐等:《孟子注疏》卷第十二,〔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996—5997页。
(123) 〔汉〕赵岐等:《孟子注疏》卷第十二,〔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997页。
(124)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十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0页。
(125) 〔唐〕孔颖达等:《毛诗正义》卷第二,〔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635页。
(126)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诗三家义集疏》卷三上,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5页。
(127)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诗三家义集疏》卷三上,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5页。
(128) 〔汉〕赵岐等:《孟子注疏》卷第三,〔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840—5841页。
(129)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3页。
(130) 引自屈守元笺疏:《韩诗外传笺疏》卷第五,巴蜀书社2012年版,第232页。
(131)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第三,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5页。
(132)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第五,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48—149页。
(133)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第十七,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35页。
(134)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第十九,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508页。
(135)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第三,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7页。
(136)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第十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42页。
(137)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第四,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33页。
(138) 〔南朝齐〕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5页。
(139) 〔南朝齐〕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6页。
(140)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第十四,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79页。
(141)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第十四,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81页。
(142)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第十四,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82页。
(143)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第十四,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81—382页。
(144)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第十四,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80页。
(145)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第十四,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81页。
(146) 〔清〕王先谦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第一,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1页。
(147)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七,〔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9—170页。
(148) 〔南朝齐〕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页。
(149) 戚良德辑校、刘咸炘阐说:《文心雕龙》,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第6页。
(150)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七,〔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1页。
(151)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九,〔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96页。
(152)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一,〔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9页。
(153)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七,〔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58页。
(154)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七,〔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2页。
(155)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七,〔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7页。
(156)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八,〔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88页。
(157) 〔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卷一,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81页。
(158)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八,〔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9页。
(159)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七,〔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0页。
(160)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七,〔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63页。
(161)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七,〔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0页。
(162)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七,〔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0—171页。
(163)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一,〔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7页。
(164)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一,〔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2页。
(165)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一,〔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7页。
(166) 〔宋〕程颢、〔宋〕程颐撰,严佐之校点:《程氏遗书·师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2页。
(167) 〔宋〕王应麟撰,〔清〕翁元圻辑注,孙通海点校:《困学纪闻注》卷一《易》,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1页。
(168) 〔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39页。
(169) 〔汉〕司马迁:《史记》卷六十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41页。
(170)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四十一章,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3页。
(171)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十二章,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7页。
(172) 〔唐〕孔颖达等:《尚书正义》卷第五,〔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02页。
(173) 魏启鹏:《楚简〈老子〉“大成若诎”发微》,《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3期。
(174)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四十一章,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13页。
(175)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一章,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页。
(176) 〔南朝齐〕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卷七,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37页。
(177) 详见苏铁生、刘宗永《从“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看〈老子〉的美论》,《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78)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八十一章,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91页。
(179) 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卷第九,齐鲁书社2013年版,第476页。
(180)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二十章,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46页。
(181)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二十八章,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3页。
(182) 〔汉〕赵岐等:《孟子注疏》卷第八,〔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930页。
(183) 〔清〕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卷三十四,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762页。
(184)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十六章,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35页。
(185) 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能为第十》,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5页。
(186)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十上,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032页。
(187)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二中,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47页。
(188)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三上,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84页。
(189)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七上,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662页。
(190)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九上,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944页。
(191)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七,〔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0页。
(192) 〔唐〕孔颖达等:《周易正义》卷第七,〔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70—171页。
(193)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六下,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72页。
(194)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五中,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88—489页。
(195)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五中,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86页。
(196)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七下,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735页。
(197)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六上,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37页。
(198)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五中,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458页。
(199)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九上,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947页。
(200)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九上,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948页。
(201) 〔宋〕陈瓘:《四明尊尧集》卷九,清光绪章景祥翠竹室刻本。
(202) 〔明〕陈懿典:《题何生寓言十九》,《陈学士先生初集》卷二十九,明万历刻本。
(203)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九上,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947页。
(204) 〔清〕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卷十下,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098—1099页。
(205) 〔汉〕刘安编,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59页。
(206) 〔秦〕吕不韦编,许维遹集释,梁运华整理:《吕氏春秋集释》卷第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53页。
(207) 〔战国〕韩非著,〔清〕王先慎集解,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第十九,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56页。
(208) 〔汉〕刘安编,何宁集释:《淮南子集释》卷二十一,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459页。
(209) 〔清〕郭庆藩集释:《庄子集释》卷十下,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1077页。
(210) 〔清〕孙诒让注,孙启治点校:《墨子闲诂》卷八,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49—250页。
(211) 〔清〕孙诒让注,孙启治点校:《墨子闲诂》卷六,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60页。
(212) 〔清〕孙诒让注,孙启治点校:《墨子闲诂》卷八,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4页。
(213) 〔清〕孙诒让注,孙启治点校:《墨子闲诂》卷九,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91页。
(214) 〔清〕孙诒让注,孙启治点校:《墨子闲诂》卷八,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58页。
(215) 〔清〕孙诒让注,孙启治点校:《墨子闲诂·墨子佚文》,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57—658页。
(216) 〔清〕孙诒让注,孙启治点校:《墨子闲诂》卷十二,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458页。
(217)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40页。
(218) 〔战国〕商鞅著,〔清〕孙诒让校注,祝鸿杰点校:《商子校本》卷第一,中华书局2014版,第26—28页。
(219) 〔战国〕商鞅著,〔清〕孙诒让校注,祝鸿杰点校:《商子校本》卷第一,中华书局2014版,第21页。
(220) 〔战国〕商鞅著,〔清〕孙诒让校注,祝鸿杰点校:《商子校本》卷第二,中华书局2014版,第40页。
(221) 〔战国〕商鞅著,〔清〕孙诒让校注,祝鸿杰点校:《商子校本》卷第四,中华书局2014版,第75页。
(222) 〔战国〕商鞅著,〔清〕孙诒让校注,祝鸿杰点校:《商子校本》卷第四,中华书局2014版,第68页。
(223) 〔战国〕韩非著,〔清〕王先慎集解,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第十八,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25页。
(224) 〔战国〕韩非著,〔清〕王先慎集解,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第十九,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49页。
(225) 〔战国〕韩非著,〔清〕王先慎集解,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第十九,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452页。
(226) 〔战国〕韩非著,〔清〕王先慎集解,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第五,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10页。
(227) 〔战国〕韩非著,〔清〕王先慎集解,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第四,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7页。
(228) 〔战国〕韩非著,〔清〕王先慎集解,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第六,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33页。
(229) 〔战国〕韩非著,〔清〕王先慎集解,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第一,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1页。
(230) 〔战国〕韩非著,〔清〕王先慎集解,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卷第十一,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2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