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时期以来,我国文学理论教材发生了很大变化,涌现了不少新的成果。而同期国外文学理论教材的变化尤为显著,早已超越了我们所熟知的韦勒克、沃伦的《文学理论》及波斯彼洛夫的《文学原理》的模式,总的趋向是以问题为中心,走向开放与对话。比如英国学者本尼特(Andrew Bennett)与罗伊尔(Nicholas Royle)合著的《文学、批评与理论引论》(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Criticism and Theory,2004)选择了有关文学的32个关键词如“作者”、“文本与世界”、“叙事”、“人物”等为线索加以清理。再比如,另一学者布雷斯勒(Charles E.Bressler)的《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Literary Criticism: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则包括了导论、历史发展、问题分析、范文、延展阅读、相关网站、学生论文、专家论文等部分,表现了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学观念与教学理念。这些对我国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甚至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我们认为,文学理论教材编写应当体现“问题意识”与“历史优先”两个原则。首先是要有问题意识。文学理论,其实就是对有关文学活动的各种“问题”的阐释,而任何关于文学的“阐释”都应当是多层面、多方向和无穷尽的。对于文学问题多维度的阐释不仅能向学生传授关于文学的一般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训练与培养学生对文学的阐释能力。其二是“历史优先”。自觉或不自觉地设定某种意识形态或文学理念统帅全书的“先入为主”式的文学理论教材编写方式,会形成唯我独尊的话语霸权,限制文学阐释的广阔天地,导致学生失去独立判断文学问题的能力。“历史优先”的原则要求将文学问题纳入一定的历史语境中加以考察,并且对于每一具体问题的阐发也尽可能充分地展示前人和他人的观点,少下判断,以平等的身份向学生述说关于文学的种种理解,从而架构一个中西对话、古今对话和师生对话的平台,激活学生的文学理解潜能,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与科学研究能力。
这部文学理论教材就是我们本着上述原则编写的。本书共分十二章,选择了中西文论中常常涉及的、对于文学活动具有共通性的十二个基本问题为章节结构全书,以求对文学活动中的诸多因素做多角度、多侧面的透视。在每章的导论部分对该问题的历史线索、相关知识及研究现状尽量加以客观地介绍。每章导论后选入从不同角度论述该问题的研究论文若干篇,总计选入论文四十九篇。所选论文既考虑经典性与权威性,也考虑文献性与代表性,力求在论文与论文之间形成多种学术观点的碰撞,造成一种对话与互动的张力,创设问题情境。每章所选的论文大体按照先中国、后西方,先古代、后现代,先总论、后分论的顺序加以编排(考虑到篇幅原因,绝大多数论文为节选)。每篇论文前配有简短的导言作为导读文字,对论文的基本内容与学术价值进行概述与评价。每章后面还包括与该问题相关的延伸阅读、问题与思考、研究实践三个附属部分,把问题逐渐引向纵深,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对该问题的把握体现出一般知识了解、理性思考、学术研究的阶段性与层次性跃迁。
本人从事一线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近三十年,深感流行的文学理论教材从理论到理论的弊端。如何结合实际的文学经验,从多方面发掘文学的自身特性,展示文学的内在魅力,寻找并切准教师与学生阅读、感知文学的共同点,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与思考,是本教材的一个目标,也算是一种新的尝试。
鉴于本教材初版已经历经十三年,这期间文学基本理论研究有很多新的成果面世,我本人也有一些新的思考,认为有相当多的内容需要更新、补充或细化。此次修订与初版最大的不同是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扩张导论部分使之成为全书主干,即以导论为主,选文为辅,选文仅仅作为研讨性教学的参考。全书大幅度增加了每章导论文字的篇幅,使得每章涉及的主要问题得以充分展开,以利于进行课堂教学与研讨。本次修订版压缩、合并了一些章节:把原来的诗歌与抒情、小说与叙事、戏剧与戏剧性三章合并到文体与文类中去作为大文类进行讲解,另辟文学叙事一章专门讨论叙事中的理论问题,删除形式与风格、文学史论两章,增加文学的现状与未来一章以适应当下的文学发展态势。
本书可以说是南京大学文学院文艺学学科与各个兄弟院校同行集体合作的结晶。教材的编写思路是经教研室同仁反复协商,最终确定的,其他兄弟院校的一些同行参与了部分导读文字的写作。本书(指除去所选论文以外的文字稿部分)主要由汪正龙执笔,文艺理论教研室的其他同志和兄弟院校的同仁也参与了部分导论、选文导言的写作。具体分工如下:
第一—九章、第十一、第十二章导论,汪正龙;第十章导论,王曦;前言、延伸阅读、问题与思考、研究实践,汪正龙。
论文导言:第一章,张卫东;第二章,张卫东;第三章,张卫东;第四章,李永新(第一篇),汪正龙(第二、五篇),罗良清(第三、四篇),王文博(第六篇);第五章,汪正龙(第一、二、四篇),罗良清(第三篇);第六章,汪正龙(第一、三、四篇),王文博(第二篇);第七章,汪正龙;第八章,汪正龙;第九章,汪正龙(第一、四篇),罗良清(第二、三篇);第十章,王文博;第十一章,包兆会(一、三篇),李永新(第二篇),王文博(第四篇);第十二章,汪正龙。
书后的参考书目由汪正龙编制,其中包括中文教材与中文著作两部分,既是本书的主要资料来源,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研究文学理论的基本读物。
全书由汪正龙负责统稿。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吸收了不少同行的研究成果,并对国内外文学理论教材有所借鉴,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国内同行的关心与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汪正龙
2019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