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研究实践

1.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谈谈隐喻、含混、反讽的联系与区别。

2.文学语言的模糊性、体验性、直觉性等在诗歌中表现得尤为显著。阅读下列舒婷的诗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血运旺盛的热乎乎的土地啊/汗水发酵的油浸浸的土地啊/在有力的犁刃和赤脚下/微微喘息着”(《土地情诗》),“当我们头挨着头/像乘着向月球去的高速列车/世界发出尖锐的啸声向后倒去/时间疯狂地旋转/雪崩似地纷纷摔落”(《会唱歌的鸢尾花》),体会并讨论一下诗歌语言作为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区别。


(1) 朱熹:《论语集注》,见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9页。

(2) [俄]别林斯基:《文学一词的一般意义》,见《文学的幻想》,满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550页。

(3) [俄]高尔基:《论散文》,见高尔基:《论文学》(续集),冰夷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37页。

(4) [俄]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见高尔基:《论文学》,孟昌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32页。

(5) [俄]雅克布森:《语言学与诗学》,见[俄]波利亚科夫编:《结构-符号学文艺学》,佟景韩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81页。

(6)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11页。

(7)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见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上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页。

(8) 叶燮:《原诗》内编下五,见叶燮、薛雪、沈德潜:《原诗 一瓢诗话 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9) [俄]巴赫金:《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张杰等译,见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二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9页、359页。

(10) [俄]巴赫金:《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潘月琴译,见钱中文主编:《巴赫金全集》第四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6页。

(11)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88页、第192页。

(12)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3页。

(13) [德]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66页、第425页。

(14) [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页、第7页。

(15) [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4页。

(16) [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1页、第70—71页。

(17) [英]特伦斯·霍克斯:《论隐喻》,高丙中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8) Aristotle,Poetics,translated by Greald F.Else,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0,p.57,p.61.

(19)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术》,颜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7页。

(20) I.A.Richards,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p.97,p.93.

(21) I.A.Richards,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p.94.

(22) [美]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何文忠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4页。

(23) Jonathan Culler,The Pursuit of Signs,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1981,p.207.

(24) [美]古德曼:《艺术语言》,褚朔维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版,第80页。

(25) [美]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年版,第227—228页。

(26) Cleanth Brooks,Modern Poetry and the Tradi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pp.35—36.

(27) [美]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见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335 页。

(28) [美]布斯:《修辞的复兴》,穆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102页。

(29) [英]米克:《论反讽》,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51页。

(30) Paul de Man,Aesthtic Ideology,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p.182.

(31) [美]哈桑:《后现代转向》,刘象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50页。

(32) [加]琳达·哈琴:《反讽之锋芒:反讽的理论与政见》,徐晓雯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54—59页、第67页。

(33) [美]海登·怀特:《元历史》,陈新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34) [英]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86页、第188页。译文略有改动。

(35) I.A.Richards,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p.40.

(36) [英]燕卜荪:《含混七型》,中译本译名为《朦胧的七种类型》,引文见中译本,周邦宪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二版序言》第4页以及101页注释。译文略有改动。

(37) 赵毅衡:《文学符号学》,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120页。

(38) I.A.Richards,Practical Criticis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1964,p.10.

(39) Roman Jakobson,“Closing Statement:linguistics and Poetics”,in Style in Language,Thomas A.Sebeck(ed.),Massachusetts:The M.I.T.Press,1960,pp.370-371.

(40) [法]巴尔特:《批评与真理》,温晋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2页。译文有改动。

(41) [法]巴尔特:《S/Z》,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246页。

(42) Umberto Eco,A Theory of Semiotics,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6,p.262.

(43) [法]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9—140页。

(44) 佩特(Walter Pater,1839—1894):英国唯美派批评家。

(45) 见《论风格》19页。——作者

(46) 托麦斯·莱末(Thomas Rymer,1641—1713):英国批评家。

(47) 莎士比亚的剧本《奥赛罗》中的人物。

(48) 见《悲剧短论》。——作者

(49) 突出(foregrounding):即使其十分明显。——译注

(50) 原稿可能有误,似应为“描写对象”。——原编者注

(51) 此处是与维诺格拉多夫的争论,认为根本的问题不是“作者形象”,而是作品中不同话语的对话关系。——原编者注

(52) 最后一句是作者引述通行的看法,他本人则认为这种说法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原编者注

(53) 乌嘎利特语(Ugaritic):很接近古希伯莱语的一种已消亡的闪语。——译者注

(54) 法文“Comment vous trouvez-vous aujourd,hui?”通常译成“你今天怎样?”(“How are you today?”)或者“你今天觉得怎么样?”(“How do you feel today?”)——英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