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简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新闻纪录电影

第一章 新闻纪录电影是中国电影的先行军

中国民族电影从摄制我国京剧《定军山》诞生,就是从纪录片开始的。它具有爱国主义精神。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文化运动之后,其影响不断扩大,开创人民电影的战斗道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期,以郭沫若为厅长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第三厅由阳翰生担任编导主任。许多抗战新影片,在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由周恩来决策和组织下,成立了八路军总政电影团,也是从新闻纪录片开始的,可以说中国新闻纪录电影是中国电影的先行军。文化部电影局发给新闻纪录片厂的奖旗上写的就是“人民电影先锋队”!

周恩来同志经常予以关注和指导,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创造出具有中国独特个性、风格的新闻纪录电影。在中国,它既是新闻报道、纪录传媒,又是电影艺术。

袁牧之、陈波儿、吴印咸是著名电影艺术家、摄影家;夏衍、陈荒煤是著名作家;高戈是新华社老新闻工作者;钱筱璋从上海到武汉、到重庆、到延安电影团、到东北,从事剪辑和编辑,并参与新闻纪录电影队伍的建设。

图2 1950年文化部电影局授予新闻摄影队的奖旗

伊文思的《四万万人民》

进步国际友人尤里斯·伊文思(Joris Ivens)来华拍摄的《四万万人民》和苏联摄影师罗曼·卡尔曼(CP.Kapmen)拍摄的《中国在战斗》和《在中国》,真实地报道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正义战争的实况。

伊文思拍摄过反映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英雄之歌》。在抗日战争开始后,拍摄了台儿庄大会战、郭沫若在群众大会上讲话,还拍摄了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周恩来、叶剑英等同志的活动。

伊文思把在中国拍的材料编辑成纪录片《四万万人民》。影片在战鼓声中开始,日军飞机铺天盖地而来,城市遭轰炸,人民遭乱,逃难的人群拥挤着,从战时的中国转而介绍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国在近代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影片很大篇幅介绍中国战时首都武汉。但也利用地图说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人民群众武装,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叶剑英。

伊文思离开中国时,把他拍片用的一台手提摄影机和数千尺胶片赠送给武汉八路军办事处,由吴印咸从他手中接收。

罗曼·卡尔曼及其《中国在战斗》

罗曼·卡尔曼是苏联的著名摄影师,抗日战争开始不久苏联派他来到中国。除拍摄新闻纪录片外,他还担任《消息报》记者。

1938年10月到达武汉时,罗曼·卡尔曼拍摄下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及中共中央领导人等许多珍贵资料,其中包括毛泽东一天的活动。他编辑了两部反映中国人民对日抗战的纪录片《中国在战斗》与《在中国》,将真实情况介绍给苏联人民及世界人民。

《延安与八路军》

1938年10月1日,袁牧之编写提纲。

第一部分: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地进步青年冲破艰难险阻,奔向延安;

第二部分:延安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

第三部分:八路军的战斗生活;

第四部分:抵延青年的学习及开赴各地。

在延安他们拍摄了各方面的材料,包括各地青年来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的学习和生活,边区的工业建设,以及中央领导和其他领导人的活动。

袁牧之在延安拍摄电影的空隙间,曾在抗大与陈波儿公开排演活报剧《延安生活三部曲》,在舞台上与群众见面。

第一场:大批青年心向革命圣地,从全国各地来到延安。

第二场:抗大学生一天的生活,包括受到延安党、政、军民的热情接待,也包括日寇来轰炸延安,房倒墙塌。

第三场:表现抗大学生全副武装准备上前线,欢送人群中有演唱大鼓送行,锣鼓声中台上台下共唱《八路军进行曲》,同学们精神抖擞地奔向前方。

1201师师长贺龙在前线视察,穿越两道封锁线;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作战的情况;农民自卫军和儿童团;农村的民主建设,敌后军工厂;敌人的残暴行为等。

接着又在晋察冀边区拍摄了不远万里从加拿大到中国来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他在前方急救伤员,为老百姓治病,建立战时医院和训练医务人员。一次战斗中,吴印咸和战士一起上前线,还拍摄了白求恩大夫在距战地5里地的小庙里为战士做手术的镜头。后来白求恩大夫在一次手术时不幸感染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后来,吴印咸同志先后编辑了《纪念白求恩》和《晋察冀岁月》。

图3 (白求恩)抢救伤员(1939年)

《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

毛泽东主席号召展开大生产运动,电影团在1942年开始拍摄《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亦称《南泥湾》)。纪录片表现保卫陕甘宁边区的留守部队359旅响应毛主席号召,在王震旅长的率领下,到延安以南几十里地金盆区南泥湾屯垦,自力更生开发南泥湾,把荒山野岭建成陕北江南,以达到丰衣足食的事。影片记录了八路军战士既生产劳动又习文练武,还记录了毛泽东主席书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该片是由吴印咸、徐肖冰摄影,钱筱璋编辑,周从初洗印,摄制工作在1943年1月完成。影片没有录音设备,拍摄用正片当底片用。拍摄后、放映时用留声机放送音乐,通过扩音器口头现场解说,增添了感人的故事。

吴印咸同志说:“这种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是我们的传家宝。”钱筱璋同志回忆这部影片的摄制情况时写道:“这部影片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毛泽东讲话精神指导下拍摄的。”

朱德、贺龙同志及延安各界人士都来观看,称赞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周恩来同志也来看片,并看望电影团的同志。

这在人民政权下摄制完成并公开放映的第一部影片。

党对电影事业的关怀

周恩来对潘汉年说:“这种感情是极宝贵的,它体现了红军战士和干部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诚和生死不渝的感情,应该将它们记录下来,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教育后代。最好的办法是请上海地下党从电影界选派一位同志带摄影师赶快去陕北,将这些感人场面摄入镜头。再拍些红军生活。甚至还可以补拍些长征的片段场面。”

抗日战争爆发后,有些电影工作者陆续到延安和华北来,周恩来同志1937年秋在山西太原曾对一个参加八路军的摄影师说过:“你是电影工作者,我们现在哪有条件搞电影呢?不过我们总是想办法把电影搞起来,电影是很好的宣传工具。”

1936年7月至10月,美国进步的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冒着巨大危险,冲破重重困难深入陕甘苏区进行采访,同时拍摄了大量照片和电影素材。回到北平后写出《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一书,向世界报道了中国苏区,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以及中国解放区的面貌。

图4 延安晨曦(1938年)

图5 哨兵(1939年)

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延安电影团)的建立与发展

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成立于1938年八九月间。1938年春夏,著名电影艺术家袁牧之在武汉通过陈波儿和党组织联系,提出想要到延安拍摄新闻纪录片。在周恩来同志的鼓励及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的支持与帮助下,袁牧之奉党的指示,6月在香港购买拍摄电影需用的摄影、洗印、放映等全套16毫米机器及数万尺胶片,并邀得电影摄影师吴印咸参加拍摄的筹备工作。他们于8月自武汉到延安,准备拍摄一部名为《延安与八路军》的新闻纪录片,以便使国内外观众了解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地位。在他们离开武汉前,曾得到国际友人尤里斯·伊文思赠送给八路军的一台35毫米摄影机和数千尺胶片。伊文思在中国拍摄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纪录片《四万万人民》,因受国民党政府的阻挠不能前去抗日根据地与延安拍摄影片,在他离开中国前就将机器和胶片赠送给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吴印咸到达延安后,在八路军总政治部所辖下,成立了电影团,由总政部副主任谭政兼任团长。1942年划归联防军政治部,改称联政电影团,由宣传部长肖向荣领导。人们习惯称它为“延安电影团”。

电影团开始只有6个人。党委派一位长征干部李肃负责政治与行政组织工作,搞过电影的只有3个人;编导袁牧之、摄影吴印咸、徐肖冰。袁牧之是30年代左翼影视界著名的演员和导演,曾有“千面人”之称,主演的电影《桃李劫》、《生死同心》、《风云儿女》脍炙人口;编导的《都市风光》、《马路天使》更是众人皆知,大受欢迎。他1946年回国后即参与东北电影制片厂的搬迁与建设工作,并尝试探索国营电影企业与事业体制的规律。他对新闻纪录电影非常重视,注意结合当时形势,抓好创作,使其更好地发挥电影的宣传作用。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电影局第一任局长。吴印咸也是30年代著名的摄影师,曾和袁牧之合作拍摄过《风云儿女》、《生死同心》、《马路天使》。另外电影团还有场记叶仓林、剧务魏起。后来电影团的机构和人员逐渐扩大,曾从事过电影工作的周从初、钱筱璋、吴本立、程默先后调来电影团,选派席珍、唐泽华、罗光等来团做放映工作,成立一个摄影队、一个放映队。电影团逐步发展到50余人,为此后人民电影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如袁牧之、吴印咸、钱筱璋、徐肖冰、周从初、马似友、程默、钱江、吴本立、侯波、王紫非、吴国英、张建珍、张可奋,等等。

东北电影制片厂

1945年10月1日成立东北电影公司,选举张辛实任总经理、王启民任副总经理。1945年11月为接收伪“满映”器材做准备,曾派遣田方、许珂秘密进入长春了解情况。延安电影团在总政宣传部决定下,作为先遣队从延安随八路军部队出发准备到东北接收敌伪电影机械。先遣队有钱筱璋、徐肖冰、侯波、张建珍4人,为保护好原伪“满映”的厂房和器材,不遭炮火轰击,使电影厂完整保存下来。

8月中,陈波儿到兴山,8月底吴印咸率领延安电影团一行40余人到达兴山,充实了东影的力量。在厂房初步建成之后,1946年10月1日中共东北局决定将东北电影公司更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直属东北局宣传部领导。由舒群任厂长,张辛实任副厂长、袁牧之任顾问。1946年底舒群调离,由袁牧之任厂长,吴印咸、张辛实任副厂长,陈波儿任艺术处长及东影党总支书记。1949年2月袁牧之调北京主持电影局的工作,吴印咸任厂长。东影建厂日期从1945年10月1日东北电影公司成立之日算起。

东影迁到兴山时,不足200人,据1946年底的统计,共有278人(其中有日籍人员81人),到1949年4、5月大批人员进关前已发展到983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各地陆续建立电影厂时,都从东影选调干部,故东影有“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之称。

驰骋在华北地区的大车电影制片厂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电影队(简称东北电影队)于1946年10月15日在河北省涞源县张各庄正式成立,是由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请东北局从接收伪“满映”的物资和人员中支援一批设备器材和人员建立起来的。摄影师是从苏联电影大学学习归国的苏河清。电影队分放映队和摄影队两部分。除在艰苦的条件下放映些苏联电影外,主要拍摄新闻纪录片。因为他们将录音、洗印等设备安装在一辆胶轮大车上,建成一座可以用两头骡子拉着走的流动电影制片厂,所以称它为大车电影制片厂,这是举世罕见的。他们用简陋的设备,用手工操作,制作出《东北新闻(第一号)》与《华北新闻(第三号)》,还拍摄了许多影片素材。1947年初汪洋、苏河清到三纵队采访,拍摄三纵八旅钢铁第一营授旗仪式。拍摄了纵队司令员陈正湘、政委胡耀邦向即将投入新的战斗的连队颁发“解放定县的先锋”奖旗并做动员讲话等。

完成2本黑白有声影片《华北新闻(第一号)》,包括《钢铁第一营授旗式》、《解放定县》、《正定大捷》、《向胜利挺进》4个内容。影片摄制的组织者汪洋、胡旭,摄影苏河清,调音高敏,录音秦彦,洗印方文,美术梁津、肖野,解说词与解说张非,音乐罗浪,编辑与剪接为汪洋与高敏等。由于影片在部队放映获得好评并引起强烈反响,军区为表彰电影队在艰苦环境中制作出反映人民战争的新闻影片来,特给电影队记集体功。给汪洋、苏河清、秦彦等记一等功;给方文、高敏记二等功;给左山、张少林等记三等功。苏河清、方文还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延安电影团拍摄的电影素材

《延安庆祝百团大战胜利及纪念“九·一八”九周年大会》,1940年9月18日拍摄。

《延安各界青年纪念国际青年节》,1941年9月7日拍摄。

《延安各界纪念抗战五周年及追悼阵亡将士大会》,1942年7月7日拍摄。

《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1942年11月7日拍摄。

《毛泽东同志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1942年5月拍摄。

《九一扩大运动会》,1942年9月1日至6日拍摄。

《春节秧歌活动》,1943年2月拍摄。影片记录了鲁艺、联政、党校等秧歌队《跑旱船》以及秧歌剧《兄妹开荒》等节目片段。

《庆祝苏联红军建军25周年及红军反攻胜利大会》,1943年2月22日拍摄。

《中国女子大学跳集体舞》、《工农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央医院、后方医院的病房》,等等。

《边区生产展览会》,1943年11月拍摄。

《毛主席给120师干部讲话》,1943年拍摄。

《毛主席欢送王震率领南进支队从延安出发》,1945年拍摄。

《张浩同志出殡及葬礼》,1942年拍摄。

《贺龙、关向应等八路军将领》、《刘志丹同志移灵》、《美军观察组到延安访问》、《兄妹开荒》等。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这是延安电影团1945年拍摄的最重要的纪录片。大会于1945年4月至6月在延安召开。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了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的准备。影片记录了毛泽东致开幕词并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记录了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报告。刘少奇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论统一战线》的报告。以及任弼时等的发言。拍摄了参加会议的陈云、李富春、彭德怀、彭真、吴玉章、林伯渠等同志。还有日本共产党领导人岗野进(野版参三),还拍摄了代表们在会场内外的活动,及休息交谈等。最后以毛泽东作《愚公移山》的闭幕词结束。

电影团在困难条件下用仅有的一点胶片记录下这些难得的资料。因为这是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又记录下了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以及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形象,所以这是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形象记录,也是电影团对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

延安电影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总政治部设立的摄制新闻纪录片和新闻照片的机构,下辖一个摄影队。1938年在陕北延安成立。电影团除袁牧之、吴印咸、徐肖冰外,还有三位政工干部。仅有一台35毫米摄影机、一台16毫米摄影机。

1940年,钱筱璋、吴本立、周从初、马似友同志等在电影团摄制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后来又用16毫米胶片拍摄了《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十月革命节》、《边区生产展览》及《南泥湾》。有些后由袁牧之同志带到苏联去洗印。

图6 延安电影团

有些影片是由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的同志用16毫米放映机做印片机,洗片要一段一段地印,每次20尺,水要一挑一挑从山下延河里挑上来,黑房里洗片,外面有人看表计时。影片的制作是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当时没有底片了,用正片代底片,拍了就要用,样片剪好后就要上映。

这些影片,今天已经成为我国人民珍贵的文化财富之一。

《南泥湾》在拍摄时,提出想请毛主席为影片题字。毛主席欣然同意,题写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安排在影片的末尾。

图7 毛泽东为延安电影团第一部纪录片《南泥湾》题词(1943年)

1944年至1946年间,为了迎接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新形势,电影团抓紧时机培养了一批党的专业干部,一些同志如郝玉生、吴梦滨、姜云川、葛雷、翟超、石益民、郝凤格、王永振参加了学习拍摄。

开始建立人民的电影制片厂,即东北电影制片厂。初期的制片方针是先从新闻纪录片开始,到1948年年底,共生产了九部作品。

袁牧之同志提出制片厂应有东北电影制片厂、北平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提出依靠党的领导,紧密团结,坚持工农兵方向,将指引我们到全国电影事业的更大胜利。

从1946年至1949年,新闻纪录电影事业有了很大的变化。

一是摄影队由32个队又增加了18个队,共有50个队。正确地宣传党的政策,一是编辑工作,二是加强编辑、作曲、剪接、录音、美工、洗印等部门的工作。并成立了东影厂新闻组,1946年拍摄了《民主联军军营的一天》。并收编在《松花江前线》等《民主东北》第一辑。拍摄了《红五月》、《支援前线》、《后方建设》均编入《民主东北》。

1947年合编了国际版,送交“布拉格国际青年节”放映。

1948年,完成了《民主东北》,并送交“七一”大检阅。

1949年3月,新闻组全部迁往北平,参加“北平电影制片厂的工作”。

在此期间先后摄制完成了:

《桥》 第一部故事片

《预防鼠疫》 科教片

《普通一兵》 第一部翻译片

《瓮中捉鳖》 第一部动画片

《皇帝梦》 第一部木偶片

北平电影制片厂(后称北京电影制片厂)是1949年四月二十四日成立的。

中国电影制片厂的抗战影片

1935年创立为中国电影制片厂,为汉口摄影场,曾摄制过《电影新闻》30余本。

在武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下,以及党员与进步人士的参加下,它成为制作抗战新闻纪录片的一个重要基地。“中制”的厂长郑用之,编辑、剪接罗静予、钱筱璋,摄影师吴蔚云、罗及之、黄绍芬、杨霁明、陈晨、韩仲良、王士珍等摄制的新闻纪录片完全是围绕着抗战的内容。《电影新闻》、《抗战特辑》报道了卢沟桥事变后各方面抗战的动态。

第一集:卢沟桥事变。

第二集:1937年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和友军给日本一次最大的打击,林彪、聂荣臻领导八路军115师全力配合。

第三集:抗战动态。

第四集:台儿庄抗日胜利及武汉人民庆祝胜利。

第五集:抗战一周年火炬游行。

这些影片都由罗静予编辑、钱筱璋剪接。

《农人之春》

《农人之春》是由南京金陵大学理学院和农学院编辑的,中央电影摄影场拍摄,影片记录江南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情景。内容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江南农村风光,春耕时农人脚踏水车,折背插秧,从事繁重的农事劳作。

第二部分,黄昏,农人归家,牧童于夕阳西下时的归途中,横骑牛背、吹起牧笛,如在画中悠然而行。

第三部分表现农家生活,一家老小团聚于农舍,享受天伦之乐。这部影片曾参加1935年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万国博览会。这是中国纪录片第一次在国际影赛中获奖。

1936年成立金陵大学理学院教育电影部,培养电化教育人才与摄制新闻、教育影片。影片内容多为地理风光、国防常识、自然科学、工业生产、农事等。

多数影片由该部教授孙明经拍摄。孙明经自南京经江苏、山东、河北到北平,又随西北考察团远去山西、察哈尔、绥远,沿途拍摄影片。拍摄了苏北盐场、中兴煤矿、连云港、滦州影戏、北平图书馆、八达岭长城、大同云冈、大黑河昭君墓、国民军操练、公路水利建设,磴口民生区、五原河套地区、军队屯垦等数十部影片,抗日战争时期还曾在西北地区拍摄过一些同类性质的影片。

该部还陆续培养了一些电影技术人才。金陵大学的电化教育部一直保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院系调整时并入北京电影学院。孙明经也在北京电影学校(后为北京电影学院)任摄影系教授。与孙教授合作的还有吕锦瑗先生。

向香港公映《延安内貌》

1938年,香港几位青年摄影工作者编导林苍、徐天翔、摄影金昆来到延安,在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帮助下,进行两个月的拍摄工作,回港制作出纪录片《西北线上》。影片首先记录了延安城乡的自然风光及延安市内街景,其次介绍中共中央领导人以及著名人士如毛泽东、女作家丁玲等工作和演说,又介绍延安一些学校,如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鲁迅小学等处的学习、生活、作画、唱歌及街头演出,等等。

在介绍延安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而举行的有工人、学生、部队、自卫军参加的纪念大会时,记录了毛泽东主席的讲演及其受到群众欢迎的情况。影片还记录了陕北人民自卫军的操练、八路军的渡河训练,以及野战演习、日常生活等。影片为黑白无声版本,只在每个段落前有简短的说明字幕。影片在1938年制作完成后更名为《延安内貌》,1941年始在香港公映。

大地影业公司与《保卫大四邑》

1938年,中国电影制片厂在香港建立据点,成立了“大地影业公司”。左翼电影工作者蔡楚生、司徒慧敏、钱筱璋等参加了“大地”的工作,司徒慧敏曾导演了抗战纪录片《保卫大四邑》,记录了广东省的中山、台山、开平、鹤山等四个县人民群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事迹。影片由钱筱璋剪接。

与苏联联合摄制《中国人民的胜利》

北京电影制片厂根据中央电影局袁牧之同志的指示,讨论与苏联联合摄制《中国人民的胜利》影片。

苏联党和政府派遣电影摄制组由苏联电影大师C.格拉西莫夫(C.АГерасимов)和著名纪录片编导Л.瓦尔拉莫夫(Л.А.Варламов)到中国来和中国合作,摄制两部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分别介绍中国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历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面貌。

《中国人民的胜利》彩色纪录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与苏联中央文献电影制片厂合作摄制,1951年出品,编导Л.瓦尔拉莫夫,说明词K.西蒙诺夫(K.Смонов),文学顾问刘白羽,副导演吴本立、周峰;摄影师瓦龙佐夫(Bapenuob)等。中方摄影师郝玉生、李秉忠、徐来、李华、叶惠。

影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武装斗争,取得全国解放并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部历程。

介绍了中国是个地大物博、有古老文化的国家,受尽封建帝制与帝国主义的压迫剥削。

讲述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毛泽东、朱德在井冈山建立工农红军和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从瑞金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陕北。

1937年日寇发动“七七”事变,中国共产党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迫使蒋介石与中共合作共同抗日。又介绍了八路军和敌后游击队的对日战斗。

1945年8月苏联出兵东北,促使日寇投降。还介绍了1946年6月蒋介石在美帝支持下,发动内战,进攻解放区,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着重介绍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如锦州巷战、围困长春、攻克沈阳。全歼黄百韬兵团,活捉杜聿明,取得淮海战役胜利。解放天津及北平的和平解放与庄严的入城式。

影片还表现百万雄师下江南直捣蒋介石老巢南京。影片并以概括的画面快节奏地反映解放沪杭,进军西北、西南、解放广州、云贵、重庆、成都,红旗插遍全国大陆。最后是北京庆祝斯大林70诞辰,毛泽东与斯大林在莫斯科会见。

中央为了帮助这两部片子的导演更顺利完成任务,刘少奇同志直接领导并决定做两次报告,以解放战争为主反映中国人民的胜利。由军委李涛同志报道以建设为主的内容。为两位导演和摄影师介绍了不少了解中国的材料。

编导瓦尔拉莫夫决定先分四路出发,搜集材料,第一路,副导演鲁金斯基带领五个摄影队,摄影师有伏隆卓夫、克利洛夫、雷马列夫、郝玉生、李华等同志,拍摄最后消灭蒋匪在大陆上残余部队的战斗。

第二路是四个摄影队,摄影师有朱可沙、茨特朗、叶惠、李秉忠等同志,随协同工作的第三野战军代表苏理同志,出发舟山群岛,拍摄我第三野战军与蒋匪部队在海上的战斗。

第三路是三个摄影队,摄影师有古雪夫、萨伊契夫、徐来等同志,随第三野战军进入大西南,拍摄收集重庆、成都、昆明等材料。

第四路,编导瓦尔拉莫夫带领,摄影师肖明、加沙特金、雷特金,与文学顾问刘白羽,军事顾问黄镇、吴本立,第一野战军代表陈播同志等,以上海作为基地,与各路工作取得联系,一面决定全盘影片的计划。大战役——辽沈、平津、淮海、渡江,并确定先进行渡江与淮海的补拍工作。摄影师有加沙特金、李秉忠同志,协助工作的第一野战军代表陈播同志。准备摄取平津、辽沈两大战役。

这部影片在中国完成拍摄工作,用时八个月,为了协助最后的制作工作,电影局决定派刘白羽、何士德、周峰、吴本立和翻译尹承玺同志,随制片主任别斯梅特内于6月1日到达莫斯科,在莫斯科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编辑俄文、中文版的说明及配音等工作。

编导瓦尔拉莫夫、导演鲁金斯基和文献厂参加这个工作的全体同志,为了争取提前完成,不顾疲劳,日夜工作,尤其是苏联最优秀的作家、天才诗人西蒙诺夫同志,只用三个夜晚的时间完成了全部影片的说明词。到7月17日,整个片子完成了。

图8 1947年冬,吴印咸(左)与袁牧之由兴山乘火车去哈尔滨,在兴山车站留影

与苏联摄制《解放了的中国》

根据中央电影局袁牧之同志指示讨论,拍摄了彩色片《解放了的中国》,在1951年出品。

《解放了的中国》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苏联高尔基电影制片厂合作摄制。编导C.格拉西莫夫,副导演徐肖冰、苏河清;摄影师布拉姆柯夫等,文学顾问周立波。

影片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历史,着重表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出中国人民过去的痛苦、今天的欢乐和未来的希望。

首先简要介绍有古老文化传统的中国,长期进行反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打败美帝支持的蒋介石,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影片还记录了开国大典及悼念为人民牺牲的烈士。

影片表现政府领导人民恢复经济、进行土地改革、拯救遭受灾荒的人民,开始新生活。中苏互助友好条约签订,苏联帮助中国建设。工业在发展,工人获得劳动的权利和享受优厚的福利待遇。学生在良好条件下学习。妇女参加祖国建设,有了女火车司机、女拖拉机手。幼儿园建立了。婚礼在举行。青年们扭着秧歌欢呼新生活。

影片还记录了美帝不甘心失败,上海“二六”轰炸电厂,炸死市民,激起人们义愤,中国人民在“和平宣言”上签字,高举着“保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标语的人群进行在“五一”、“五四”纪念游行的行列中。这部影片主要是在现实生活的进展中拍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