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路:奥古斯丁本体形上时间哲学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外在现实的时间

在关涉甚或梳理上帝与世界之关系的创世主题中,时间也被从肯定和否定两方面而言说;一方面,时间被视为受造物,而作为受造物它并不属于始元的维度中,而仅仅是创造行为的结果而已,这被视为否定方面的言说,相对于永恒的完美存在,时间被视为虚无、匮乏等;另一方面,时间被视为上帝的受造物,并且作为上帝的产品而参有到神性之中,时间借着与永恒上帝的关系则从不会沦落于虚无之境地,而是总会保持其正面的品性。究竟什么是时间的本质?奥古斯丁在《忏悔录》第十一卷第十四章中以“什么是”的质询而开启了原本意义上的时间分析。

1.时间的三种类型所提示的理论疑难

日常生活中对于时间的经验有两个标志,或曰:有两个标志的纠合,一个标志是时间的三重样态模式,亦即过往、当下以及将来,230时间建构在其中、呈现在其中,另一个标志是时间的流逝性,这其中实际上也呈现出较早、较晚以及同时这三种划分,而且对于每一个较早而言还有更早,对每一个较晚而言还有更晚,在这一系列中呈现出明显的相对性。就三重样态的模式而言,是否它们涉及自然的、原本的时间限定,或者是由传统给出的、重新激活的,并且奠基在长久的思考习惯的基础上因而成为不言自明的时间限定,奥古斯丁对此并不十分清楚;他承认他从年轻时代就知道了这些,以至于对于他而言没有什么是能够确定而毫无疑问的;231而如果对时间三重样态详加审视的话,那么时间又由于其过往(praeterire)、当下(esse)以及将来(advenire)232之变化而呈现出流动性、连续性的品性,也就是呈现出上述第二个标志,过往与到来并非是一种静止的状态,而是一种运动的类型。

在奥古斯丁所阐释的时间标志中,涉及的并非时间形式上的品性,而是存在意义上的、现实的、实在的品性限定,在这个意义上,奥古斯丁所阐释的并非所谓过往、当下以及将来,而是过往的时间、当下的时间以及将来的时间;过往、当下以及将来本身,是确切的、无可变端的时间的形式,是时间顺序的模型,其本身并非时间,而过往的时间、当下的时间以及将来的时间才立于时间性中(才是时间品性的)、才是真正被奥古斯丁探讨的存在。

这样定性的三重存在,或曰:在这样的定性中所展开的三重时间,提示着存在的某种疑难,这是论题本身的疑难,与本书随后章节中的困惑相关联,而困惑更多的是方法论上的棘手之处;奥古斯丁回溯到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理论中以探讨这一问题,233在他看来,过往的时间由于是过往的,所以不再存在,将来的时间由于是将来的,所以尚未存在,这两者都不是存在;至于当下的时间,如果将其拓展开来,那么它就分裂于过往与当下之中,于是也无法认定为存在;无论当下的时间有多么长久,无论是一小时、一天、一年,甚或一个世纪,其中一部分尚在当下,而至少其中一部分则总是已经过往的时间、总是在过往之中,而这两者(两部分)又无法脱离干系,于是这两者就都无法被认定为存在。而如果将当下理解为并非延展的时刻,而仅仅构成过往与将来之间的界限,那么尽管这当下的时刻能够被界定为存在,但是它也仅仅具有被消减的意义,因为每一个当下的瞬间都会急剧消逝殆尽,其存在是消逝性的,是“倾向于虚无的”(“tendit non esse”),234由此,点状的当下的存在基础,立于“将不存在”(“non erit”)之上。235

2. 疑难的品性:究竟是存在的亦或是认知的?

尽管当下的时间还依然代表着时间的某一特殊位置,尽管当下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它也提示着存在,并且由此而建立与永恒神性存在的联系,但是在这样的否定性中,受造的时间的存在庶几远离神性的永恒;永恒要阻止当下的时间(甚或全部时间)陷入于虚无,而当下的时间则似乎是永恒破裂之处的填充,相较于神性存在的完满,当下(的时间)似乎仅仅具有微末的存在,并且是倾向于虚无的存在。

奥古斯丁不仅感受到当下时间的支离破碎,不仅感受到每一个瞬间甚或是持续时间的统一性和联系性的前提,而这每一个瞬间恰恰又是断简残篇般的、倾向于不存在的,而且也深受他自己由此而来的思想焦灼的折磨。质言之,折磨奥古斯丁的,是前文所提及的疑难,在时间问题上、在时间与永恒关系的问题上其难点在于,究竟这是一个存在的疑难呢?亦或是一个认知的疑难呢?也就是难在确定时间的存在呢?亦或是难在我们认知能力的匮乏以至于无法确定时间的存在呢?如前文所说,这是思考时间本身的疑难,是论题本身的疑难,无论那种疑难,不仅都包含纠缠在一起的困难,而且与下一章节要分析的思辨难点亦相关联。

前一个疑难并不在于要解释时间的诸多瞬间构成的多样性,并不在于要安顿这些瞬间在时间之流的顺序中的秩序,而是要阐释贯通于现实时间之中的某种恒常不变的东西,而且要阐释时间构想(时间印象)在灵魂或精神(甚或主体意识)中的滞留,这或可称为时间的本体论疑难;而在后一个认识论的疑难中,在现实的时间长河中存在着时间诸多瞬间的多样性,解释这一事实似乎并不困难,这恰恰是本体论解释的疑难所带来的成功,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瞬间究竟在何处?在精神(或灵魂)之外存在现实的时间难道不是颇可接受的设想吗?

就认知论的疑难而言,奥古斯丁在《忏悔录》第十一卷第十四章中以一个方法论的反思入手而开启他的研究,这是他著名的方法论的反思,值得再一次原文引述:

“Si nemo ex me quaerat, scio; si quaerenti explicare velim, nescio.

“如果没有人问我,[什么是时间]那我就知道;如果我要为提问者解释之,那我就不知道了。”

奥古斯丁以这样的警句指出了无法借助概念传授的认知与可借助概念而传授的认知的基本区别,前者庶几只能借助相信而接受;这一区别不仅关涉到前科学的、自然认知的状态,而且也关涉到科学的认知状态,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的过渡可能会造成认知的某些损失,熟知和娴熟的有可能成为陌生的和误解的。奥古斯丁在第十七章中给出了答案,在此,过往的时间与将来的时间被视为隐匿的(occultum)和掩盖着的,只有当下的瞬间才是明亮清晰的,才是可视觉的;时间从将来行入过往、从将来经历当下而行入过往,是从隐匿走向隐匿,是从隐匿经过唯一的明亮而走向隐匿。奥古斯丁尝试加强现实时间的存在猜想这一论点,尝试阐释未来的隐匿以及隐身其中而又从中而来的当下;当然,这并非是说,奥古斯丁已然解决了上述本体论的疑难,他似乎,甚或并未意识到这一疑难,而是直入主题,在方法论的反思之后而毫不犹豫地径直进入这一疑难,或者他原本也并未将此视为疑难;尽管他对于疑难的本体论和认知论的阐释庶几尚不能得出甚或令他自己些许满意的最终结果,但是他的尝试足以令人高山仰止;他的时间构想并非仅仅来自推测和回忆,并非仅仅来自假设和推理,并非仅仅来自他的学术的素养和学识的涵养,并非仅仅来自他对因果律、逻辑论等哲学公理以及哲学准公理的娴熟于心,并非仅仅来自他对智慧的热爱以及上乘的智慧,并非仅仅来自诸如此类的一切,而且还来自于他面对哲学的疑难杂症时所具有的胆识和勇气,换言之,是否敢于面对困难的问题,也是考量哲学家、思想家的重要判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