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辨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六 呃逆

孙某,男,56岁,邯郸市公安局职员。1994年11月30日初诊。
主诉:患者呃逆半月,加重1周。患者每年秋季发生呃逆已四五年。今又发生半月不止,呃声低弱,气不得续,而且往往欲呃不出,憋得右侧胸胁难受难忍,呃出则舒,无烧心泛酸,伴乏力,食欲不振,只能进食软食或流食,进硬物则呃逆加重,胃脘右侧隐疼,两腿酸空无力,大便秘结,小便清利。曾到医院检查,诊为:①浅表性胃炎;②胃下垂(胃底于髂前上棘连线下8cm)。脉弦缓无力,舌淡红苔黄白薄腻,面萎黄。
辨证分析:虽然“致呃之由,总由气逆”(《景岳全书·呃逆》),但临床辨证须分寒热虚实。一般而论,实证则呃声高亢有力,虚证则呃声低弱,甚至欲呃不畅。本例呃声低弱,欲呃不出,得呃反舒,显然属于虚证。再看全身脉症,肢体乏力,食欲不振为脾气虚弱,脾失健运;大便秘结亦为运化失职,推送无力;只能进软食,进硬物则加重,为胃弱,胃失和降;脉缓无力,面黄亦为脾胃虚弱的表现;脘胁隐疼,脉弦说明肝郁气滞,舌苔白黄薄腻为运化不力,湿热内蕴。
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清,胃主通降,二者一升一降,共同完了纳食及消化吸收功能。脾胃虚弱则升降失职,气机逆乱。脾胃的升降,还与肝气有关,肝主疏泄,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无不与之有关。肝气郁结则疏泄失职,乃致脾胃当升不升,当降不降。胃气上逆则致呃逆。总之本病为脾胃虚弱,肝气郁结,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
治疗:健补脾胃,疏肝解郁,升清降浊,和胃止呃。方用升阳益胃汤加减。处方:
方解:本方用参、芪、术、草健补脾胃之气,以增其功能动力;茯苓、泽泻健脾利湿,与黄连同用,可祛脾胃之湿热邪气;黄连、半夏、陈皮、枳实辛开苦降,和胃降逆,以止呃逆;柴胡与羌独活能疏肝解郁,升发清阳,促进脾胃升清降浊之力。肝脏的功能是生发、疏泄,辛散的药物能增强这个功能;酸敛养肝柔肝的药物,能拟制这个功能,所以中医本草上历来就有:肝脏“以辛补之,以酸泻之”之说。此方用白芍的目的就是养肝敛肝,刚柔相济,避免辛药升散太过。全方具有健脾和胃,疏肝解郁,降逆止呃之功。
治疗经过:12月8日二诊:上方服用8剂,呃逆大轻,食欲好转,仍觉胃脘右侧隐疼不适,两腿酸空无力,大便转常。脉弦缓,舌淡红少苔。病有好转,仍以原方加减化裁。舌苔减少,湿热已去,故去泽泻、羌独活,以防伤阴;病势已缓,将枳实改枳壳;又因右胁下隐疼而加丹参、郁金各10g令其继服。
一般而论,两胁疼痛总属肝胆。肝藏血而为血脏,肝藏于右而气行于左,可以说这是左气右血,因而左胁肋疼多属气滞,治疗常用青皮、柴胡,右胁肋疼多为血瘀,治疗常用丹参、郁金或姜黄、肉桂。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疗效,故常用之。
12月16日三诊:服药8剂,呃逆即愈,精神转佳,两腿较前有力,进食时仍觉右脘胁部,隐疼不适,食欲可,二便常,脉舌如前。昨日做胃镜检查:胃黏膜充血,水肿,有散在出血点,尤以胃窦部为甚,诊为浅表性胃炎。治疗以前方去防风,让患者继服,以治脘胁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