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十六 代脉两例
例一:黄某,男,72岁。住北京海淀区阳春光华家园。
这是我的中学老同学,2009年8月中旬我去拜访他,闲聊之余,让我诊脉。诊之,其脉长而有力,两动一止(间歇),非常规律,脉率52次/分。问其有何不适,他说:“没有任何不适。数月前曾到医院体检,医生看了心电图,非常惊讶,说是严重传导阻滞,必须住院治疗或卧床休息。回来后我照常锻炼,每天慢跑两三千米。啥事没有。”问他这样的脉搏有多长时间了,他也说不清。
例二:杨某,男,70岁,邯郸市罗成头三号院23号楼。2009年10月21日接诊。
主诉:患早搏2年。治也治不好,自己感觉也没啥不舒服,一向身体健康,让为其诊脉,看看有事没有?诊其脉:弦缓有力,两动一止,非常规律,脉率56次/分。
讨论:从脉象看,这两例的脉象均属于中医之代脉。关于代脉,晋代王叔和《脉经》说:“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明代李时珍《濒湖脉学》载:“动而中止不能还,复动因而作代看。”并且此书还对促、结、代作了鉴别,相类诗曰:“数而时止名为促,缓止须将结脉呼,止不能回方是代,结轻代重自殊涂。”明代李中梓进一步解释说:“结促之止,止无常数,代脉之止,止有常数;结促之止,一止即来。代脉之止,良久方至。”(《中医脉学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65)详细说明了代脉与促结脉的区别。总上所述,代脉是一种间歇脉,它的歇止有两个特点:一是止有定数,有一定的规律性,要几下一止,差不多就总是几下一止;二是停止的时间比结促为长,即所谓“不能自还”、“良久方至”。凡脉歇止之后,再来时能极快的连续搏动两次,这叫“脉能自还”,有的书上把这种情况描写为“更来小数”,说明它有自行补偿的能力,如果歇止良久,然后再正常搏动,只是减少了一次,没再自行补偿的现象,就是“不能自还”,本案两个人的脉搏,符合上述特点,所以属于代脉是毫无疑义的。
中医对代脉诊断意义的认识如何?中医一向认为,脉动50次,没有代脉(间歇),就无大病。《内经》说:“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以知五脏之期。”(《灵枢·根结》)五十为一大衍之数,五十动不见一止者,谓之平脉。如若病人出现代脉,向来认为是脏气衰微,胃气脱绝的严重问题。《素问·脉要精微论》说:“代则气衰。”《濒湖脉学》也说:“代脉都因脏气衰,腹疼泄痢下元亏。”并说:“病者得之犹可治,平人却与寿相关。”说明代脉是由于脏气衰弱形成,有病的人出现代脉,可以据病治疗,如果无证状的正常人见了此脉,却是与寿命有关的大问题。
《脉经》对伤寒热病中的代脉进行了论述,说:“热病七八日,其脉微细,小便不利,加暴口燥,脉代,舌焦黑者死。”“寒热、瘛疭,其脉代绝者死。”认为热病中出现代脉,不是阳盛阴竭,就是阴亏气脱,都是非常严重的病症。
明代李中梓对代脉的论述较为详尽,他在代脉主病中说:“代主脏衰,危恶之候……两动一止,三四日死,四动一止,六七日死。次第推求,不失经旨”。并说:“《内经》以代脉一见,为脏气衰微,脾气将绝之诊也。唯伤寒心悸,怀胎三月,或七情太过,跌打重伤,及风家、痛家俱皆不忌。”(《诊家正眼》)他认为在某些重病情况下出现代脉是脏气衰微,后果严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问题不大,不必忌怕。
现代医家对代脉的认识是:对病人的代脉,大体是悉遵古训,而对平人,老年人的代脉,却不一致。河北医大邢锡波在其编著的《脉学阐微》中说:“老年人及久病患者,出现代脉,多因心气衰竭,不能维持自身阴阳之平衡,常属危症。”这与《濒湖脉学》观点基本一致。天津中医学院崔玉田、赵恩俭教授,研究代脉的结论是:“古人认为病甚者脉多代,少年得代脉较危险,老年发生代脉则较缓和,”并举例说明老年患者出现代脉“并非必死之证。”(《中医脉学研究》)。1984年版高等院校教材《中医诊断学》,在论述了代脉病理意义后说:“体质异常或妇女妊娠,也可见到代脉,这些都与脏气衰微,或一脏无气之代脉有所不同,不可概作病脉论。”明确指出代脉可见于个别正常人,这是科学的经验总结。本文所举两例代脉,可能就属这种情况。
代脉属于现代医学的什么病?《中医脉学研究》说:“脉跳两次停止一次,或跳三次四次停止一次,此即现代医学之二联律,或三联律等。”
中医的代脉,既然相当现代医学之过早搏动、二联律、三联律或联律性早搏,那么现代医学对它是怎样认识的呢?现代医学认为二、三联律是频发的规则的早搏所形成的,属于早搏范畴。并认为:“过早搏动可发生于正常人,更常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在正常人中,其发生率随年龄而增加,儿童中少见,老年人较多。”并明确指出:“频繁的过早搏动可由于心排血量减少而引起全身乏力,心悸及头晕等症状。”“过早搏动常发生于无器质性病变的心脏,多无临床意义。频发早搏持续呈二联律或三联律,常提示发生于器质心脏病基础之上。”(以上引文出自上海第一医学院编《实用内科学》1984年第7版)。
由上可知,当代的中医学和现代医学都认为:代脉或早搏、二联律、三联律虽然多发生于一些严重疾病,尤其是器质性心脏病,但也可发生于一些正常人、个别人,并且以老年多见,没有临床意义。本案两例大体就属这种情况,然而,遇见这种情况,医者不必大惊小怪,有这种情况的人,也不要盲目乐观,粗心大意,还需首先到医院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的可能,其次还要明白频繁的早搏也能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