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基本运动功能评定
一、肢体长度测量
可用皮尺或钢卷尺测定骨的缩短和增长程度以及残肢断端的长度,测量时应注意先将两侧肢体放置于对称位置,然后利用骨性标志测量两侧肢体的长度,将两侧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一)上肢长度的测量(图2-2-1) 1.上肢长度
患者坐位或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中立位。医疗人员测量从肩峰外侧端到桡骨茎突的距离。
2.上臂长度
患者体位同上。医疗人员测量从肩峰外侧端到肱骨外上髁的距离。
3.前臂长度
患者体位同上。医疗人员测量从肱骨外上髁到桡骨茎突或尺骨鹰嘴到尺骨茎突的距离。
图2-2-1 上肢长度的测量
4.手长度
患者将手置于手指伸展位。医疗人员测量从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连线起始点开始到中指指尖的距离。
(二)下肢长度的测量(图2-2-2) 1.下肢长度
患者仰卧位,骨盆水平,下肢伸展,髋关节置于中立位。医疗人员测量从髂前上棘到内踝的最短距离,也可测量从股骨大转子到外踝的距离。
2.大腿长度
患者体位同上。医疗人员测量从股骨大转子到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的距离或坐骨结节到股骨外上髁的距离。
3.小腿长度
患者体位如上。医疗人员测量从膝关节外侧间隙到外踝的距离或股骨外上髁到外踝的距离。
4.足长
患者将踝关节放置中立位。医疗人员测量从足跟末端到第二趾末端的距离。
图2-2-2 下肢长度的测量
(三)残肢断端长度的测量(图2-2-3)
1.上臂残端长度测量从腋窝前缘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2.前臂残端长度测量从尺骨鹰嘴沿尺骨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3.大腿残端长度测量从坐骨结节沿大腿后面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4.小腿残端长度测量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到残肢末端的距离。
图2-2-3 残肢断端长度的测量
二、肢体围度的测量
常用皮尺测量肢体的围度(或周径),以了解患肢肌肉有无萎缩、肿胀和肥大。
(一)四肢围度的测量(图2-2-4) 1.上臂围度
患者分别取肘关节用力屈曲和肘关节伸展两种体位,医疗人员测量上臂中部、肱二头肌最大膨隆处的围度。
2.前臂围度
患者将前臂放在体侧自然下垂,医疗人员分别测量前臂近端最大膨隆处和前臂远端最细处的围度。
图2-2-4 四肢围度和胸围的测量
3.大腿围度
患者体位为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医疗人员测髌骨上方10cm、15cm处或从髌骨上缘起向大腿中段取6cm、8cm、10cm、12cm处的围度。因此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应注明测量部位。
4.小腿围度
患者体位为下肢稍外展、膝关节伸展位。医疗人员分别测量小腿最粗处和内、外踝上方最细处的围度。
(二)残肢断端围度的测量
残肢断端的测量是为了判断断端的水肿状态,判定与假肢接受腔的合适程度(图2-2-3)。
1.上臂残端围度从腋窝直到断端末端每隔2.5cm测量一次围度。
2.前臂残端围度从尺骨鹰嘴直到断端末端每隔2.5cm测量一次围度。
3.大腿残端围度从坐骨结节直到断端末端每隔5cm测量一次围度。
4.小腿残端围度从膝关节外侧关节间隙起直到断端末端每隔5cm测量一次围度。
(三)躯干围度的测量 1.颈围
患者取立位或坐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医疗人员用皮尺通过喉结处测量颈部的围度,应注意皮尺与水平面平行。
2.胸围
患者取坐位或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测量应分别在患者平静呼气末和吸气末时进行。皮尺通过乳头上方和肩胛骨下角的下方,绕胸一周。对乳房发达的女性,可在乳头稍高的地方测量(图2-2-4)。
3.腹围
患者取坐位或立位,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测量通过脐或第12肋骨的尖端和髂前上棘连线的中点的围度,注意皮尺与水平面平行。测量腹围时应考虑与消化器官和膀胱内容物的充盈程度有关。
4.臀围
患者取立位,双侧上肢在体侧自然下垂。医疗人员测量大转子和髂前上棘连线中间臀部最粗处的围度。
三、关节活动度测量
(一)关节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又称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最大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关节活动范围按关节运动的动力来源,分为主动关节活动范围(AROM)和被动关节活动范围(PROM)。
(二)影响ROM的因素
包括生理因素和病理因素:①生理因素:包括构成关节的两个关节面的弧度差,关节囊的薄厚与松紧,关节韧带的强弱与多少,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力量。②病理因素:包括增加ROM的因素和减少ROM的因素两种。增加ROM的因素有肌肉弛缓性麻痹、韧带松弛、韧带断裂等;减少ROM的因素有关节本身的疾病,如关节内积液、关节内骨折、类风湿关节炎和关节畸形等。
(三)ROM的测量 1.测量工具
测量ROM的常用工具是量角器。普通量角器由两根直尺连接一个半圆量角器或全圆量角器制成,手指关节用小型半圆量角器测量(图2-2-5)。使用时将量角器的中心点准确对到关节活动轴中心,两尺的远端分别放到或指向关节两端肢体上的骨性标志或与肢体长轴相平行。随着关节远端肢体的移动,在量角器刻度盘上读出。
2.测量目的
(1)发现关节活动障碍的程度,客观评价关节活动功能。
图2-2-5 常见关节测量量角器
(2)结合临床表现,初步分析关节活动障碍的原因。
(3)为确定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4)评价治疗效果。
3.测量结果的记录
必须准确记录关节运动起始和终末两点的角度,不可以只记录运动终末的角度,也不可以只记录运动所经过的角度范围。同时应明确记录是AROM还是PROM,标明左右侧及关节运动方向。比如,左肘关节主动屈曲活动度是20°~90°。
4.测量方法
测量ROM时,应令患者(或被试者)处于舒适位置,按测量要求取卧位、坐位或站立位,使患者了解测量的过程、原因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充分暴露将要测量的关节部位,确定测量关节的轴心、固定臂及移动臂,使关节处于标准起始位(如不能达到标准起始位的应在记录中说明),记录关节起始角度后,令患者移动关节至最大角度位置,再次用量角器测量终止角度。
5.ROM测量注意事项
(1)明确ROM测量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当关节出现水肿或疼痛、肌肉挛缩、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炎性粘连、皮肤瘢痕等均可以进行ROM测量。关节脱位及骨折未愈合的患者不能进行ROM的测量,关节急性炎症期、骨化性肌炎的患者不能做被动ROM的测量。
(2)采取正确的体位和固定姿势:测量的起始位一般为解剖位或中立位,为了防止出现错误的姿势和代偿性运动,测量时患者必须保持正确的测量体位,评定者要帮助患者固定相关部位。
(3)应同时测量主动ROM和被动ROM:由于ROM受关节本身和关节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故必须同时测量主动、被动ROM,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4)避免在按摩、运动治疗等其他治疗后立即进行检查。
四、肌力评定
(一)定义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时产生的最大力量。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的力量,借以评定肌肉的功能状态。常用的肌力评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MMT)、等长肌力测试、等张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肌肉的生理横断面、肌肉的初长度、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关系、杠杆效率等生理因素均可影响肌力评定。
(二)评定方法 1.徒手肌力检查
MMT时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然后嘱患者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做一定的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按动作的活动范围和抗重力或抗阻力的情况进行分级。MMT的缺点是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评价肌肉收缩耐力。定量分级标准较粗略,难以排除测试者主观评价的误差。
(1)徒手肌力检查的分级标准:
通常采用6级分级法,各级肌力的具体标准见表2-2-1。还可采用补充6级分级法,见表2-2-2。
表2-2-1 MMT肌力分级标准
表2-2-2 MMT补充分级标准
(2)主要肌肉肌力手法检查:
上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见表2-2-3。
表2-2-3 上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为躯干肌
续表
续表
肩关节前屈肌力检查见图2-2-6,A、B:3~5级肌力检查;C:2级肌力检查;D级:1级肌力检查。
图2-2-6 肩关节前屈肌力检查
肩关节外展肌力检查见图2-2-7,A、B:3~5级肌力检查;C:2级肌力检查;D级:1级肌力检查。
图2-2-7 肩关节外展肌力检查
肘关节屈曲肌力检查图2-2-8,A、B:3~5级肌力检查;C:2级肌力检查;D级:1级肌力检查。
图2-2-8 肘关节屈曲肌力检查
肘关节伸展肌力检查见图2-2-9,A、B:3~5级肌力检查;C:2级肌力检查;D级:1级肌力检查。
图2-2-9 肘关节伸展肌力检查
掌指关节伸展肌力检查见图2-2-10,A:3~5级肌力检查;B:2级肌力检查;C级:1级肌力检查。
图2-2-10 掌指关节伸展肌力检查
远端指间关节屈曲肌力检查见图2-2-11,A:3~5级肌力检查;B:2级肌力检查;C级:1级肌力检查。
图2-2-11 远端指间关节屈曲肌力检查
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见表2-2-4。
表2-2-4 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续表
髋关节伸展肌力检查见图2-2-12,A、B:3~5级肌力检查;C:2级肌力检查;D级:1级肌力检查。
图2-2-12 髋关节伸展肌力检查
髋关节外旋肌力检查见图2-2-13,A、B:3~5级肌力检查;C:2级肌力检查;D级:1级肌力检查。
图2-2-13 髋关节外旋肌力检查
膝关节伸展肌力检查见图2-2-14,A、B:3~5级肌力检查;C:2级肌力检查;D级:1级肌力检查。
图2-2-14 膝关节伸展肌力检查
踝关节跖屈肌力检查见图2-2-15,A:3~5级肌力检查;B:2级肌力检查。
图2-2-15 踝关节跖屈肌力检查
踝关节背屈肌力检查见图2-2-16,A:3~5级肌力检查;B:2级肌力检查;C级:1级肌力检查。
图2-2-16 踝关节背屈肌力检查
躯干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见表2-2-5、表2-2-6。
表2-2-5 躯干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表2-2-6 躯干主要肌肉的手法检查, △为颈肌
颈椎屈曲肌力检查见图2-2-17,A:4级肌力检查;B:3级肌力检查;C级:1级肌力检查。
图2-2-17 颈椎屈曲肌力检查
躯干屈曲肌力检查见图2-2-18,A:5级肌力检查;B:4级肌力检查;C级:2级肌力检查;D级:1级肌力检查。
图2-2-18 躯干屈曲肌力检查
(3)肌力检查结果记录方法:
肌力按0~5级(或以此为基础加“+”或“-”)记录。①若所测部位存在被动运动受限时,应记录可动范围的角度,然后再记录该活动范围时的肌力级别,如肘关节被动运动限制在90°时,其可动范围为0°~90°,评定肌力为3级时,应记录为0°~90°/3级。除此之外,对存在的疼痛或肌肉收缩启动位置受限等因素也应有所记录。②若同时存在有痉挛,可加“S“或”SS”(S——spasticity);若存有挛缩,可加“C”或“CC”(C——contracture)。③深部肌肉1级和0级情况有时难以辨别,可加用“?”表示。④全面的徒手肌力检查可采用表格方式依上述记录方法逐一记录。
(4)注意事项:
①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注意防止某些肌肉对受试的无力肌肉的替代动作。②选择适合的测试时机,疲劳时、运动后或饱餐后不宜进行。③测试时应左右比较,尤其在4级和5级肌力难以鉴别时,更应作健侧的对比观察。④对肌力达4级以上时,所作抗阻须连续施加,并保持与运动相反的方向。⑤重复检查同一块肌肉的最大收缩力时,每次检查应间隔2min为宜。⑥正常肌力受年龄、性别、身体形态及职业的影响,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进行3级以上肌力检查时,给予阻力的大小应根据被检者个体情况来决定。⑦中枢神经系统病损所致痉挛性瘫痪患者不宜作MMT。
2.等长肌力测试
等长肌力测试是测定肌肉等长收缩的能力,适用于3级以上的肌力检查,可采用较为精确的定量评定。通常采用专门的器械进行测试,常用的方法有握力测试、捏力测试、背肌力测试。
(1)握力测试:
用握力计测试手握力大小,反映屈指肌肌力。握力大小以握力指数评定,握力指数=手握力(kg)/体重(kg)×100%。握力指数正常值为大于50%。测试时,将把手调至适当宽度,坐位或立位,上肢置于体侧自然下垂,屈肘90°,前臂和腕处于中立位,用力握2~3次,取最大值。检查时避免用上肢其他肌群来代偿。
(2)捏力测试:
用捏力计测试拇指与其他手指间的捏力大小,反映拇指对掌肌及四指屈肌的肌力。测试时调整好捏力计,用拇指分别与其他手指相对捏压捏力计2~3次,取最大值。正常值约为握力的30%左右。
(3)背肌力测试:
用拉力计测定背肌肌力的大小,用拉力指数评定。拉力指数=拉力(kg)/体重(kg)×100%,一般男性的正常拉力指数为体重的1.5~2倍(150%~200%),女性为体重的1~1.5倍(100%~150%)。测试时两膝伸直,将拉力计把手调至膝关节高度,两手抓住把手,然后腰部伸展用力上提把手。进行背肌力测试时,腰椎应力大幅度增加,易引发腰痛,故不适用于腰痛患者及老年人。
(4)四肢肌群肌力测试:
在标准姿势下通过测力计,可测试四肢各组肌群(如腕、肩、踝的屈伸肌群及肩外展肌群)的肌力。测力计一般由力学传感器及相应软硬件构成。根据传感器的敏感性,可测得肌力范围可自极微弱到数百牛顿不等。
3.等张肌力测试
等张肌力测试是测定肌肉克服阻力收缩做功的能力。测试时,被测肌肉收缩,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所克服的阻力值不变。测出1次全关节活动度运动过程中所抵抗的最大阻力值称为该被测者该关节运动的最大负荷量;完成10次规范的全关节活动范围运动所能抵抗的最大阻力值称为10RM(10 repetition maximum)。
4.等速肌力测试
等速运动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运动速度(角速度)保持不变的一种肌肉收缩方式。等速肌力测试需要借助特定的等速测试仪来完成,有多种型号可供选择。等速肌力测试的优点是能提供肌力、肌肉做功量和功率输出、肌肉爆发力和耐力等多种数据;既同时完成一组拮抗肌的测试,也可以分别测定向心收缩、离心收缩及等长收缩等数据;测试参数全面、精确、客观。等速肌力测试是公认的肌肉功能评价及肌肉力学特性研究的最佳方法。
五、肌张力评定
肌张力(muscle tone)是指肌肉组织在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这种紧张度来自肌肉组织静息状态下非随意、持续、微小的收缩。正常肌张力有赖于完整的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调节机制以及肌肉本身的特性(如收缩能力、弹性、延展性等)。
(一)肌张力分类
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和正常活动的基础,根据身体所处的不同状态,正常肌张力可分为以下三类:
1.静止性肌张力
是指肌肉处于不活动状态下所具有的张力。
2.姿势性肌张力
是指人体变换各种姿势(如协调的翻身、由坐到站等)时肌肉所产生的张力。
3.运动性肌张力
是指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
(二)异常肌张力 1.肌张力增高(hypertonia)
是指肌张力高于正常静息水平。肌张力增高的状态有痉挛和强直。痉挛性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束病变,即上肢的屈肌和下肢的伸肌张力增高明显。检查者在做被动活动时,起始感觉阻力较大,但在运动过程中突然感到阻力减小,此现象称折刀现象,是痉挛时最常见的现象。强直,也称僵硬,做关节被动活动时各个方向的阻力是均匀一致的,也就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张力同时增加,它与弯曲铅管的感觉类似,因此称为铅管样强直。如伴有震颤则出现规律而断续的停顿,称齿轮样现象,常为锥体外系的损害所致。
2.肌张力低下(hypotonia)
是指肌张力低于正常静息水平,对关节进行被动运动时感觉阻力消失的状态。肌张力低下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疾病、小脑病变、脑卒中迟缓期、脊髓病损的休克期等。
3.肌张力障碍(dystonia)
是一种以张力损害、持续的和扭曲的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运动功能亢进型障碍。肌张力障碍可由中枢神经系统缺陷所致,也可由遗传因素(原发性、特发性肌张力障碍)所致。与神经退行性疾患(肝豆状核变性)或代谢性疾患也有一定关系,也可见于张力性肌肉变形或痉挛性斜颈。
(三)肌张力影响因素
1.不良的姿势和肢体位置可使肌张力增高。
2.中枢神经系统的状态。
3.紧张和焦虑等心理因素,不良的心理状态可使肌张力增高。
4.患者对运动的主观作用。
5.合并问题的存在,如尿路结石,感染、膀胱充盈、便秘、压疮、静脉血栓、疼痛、局部肢体受压及挛缩等可使肌张力增高。
6.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发热、感染、代谢或电解质紊乱也可影响肌张力。
7.药物。
8.环境温度等。
(四)肌张力检查方法
病史采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肌张力异常的发生频率与程度、受累的肌肉与数目、现在发作严重的程度与以往的比较、引发的原因等。视诊应注意患者肢体或躯体异常的姿势。触诊检查在患者完全静止、放松相关肢体的情况下触摸受检肌群,感觉肌肉的饱满与否、软硬程度等。注意检查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肌腱反射、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和阵挛(踝阵挛、髌阵挛)。进行关节的被动关节活动度检查,根据评定者感受到的阻力情况进行评定。
1.手法评定
正常肌张力时肌肉外观应具有特定的形态。肌肉应具有中等硬度和一定的弹性。近端关节可以进行有效的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同时收缩使关节固定。具有完成抗肢体重力及外界阻力的运动能力。
肌张力降低时肌肉外观平坦,失去原来肌肉特定的外形,从表面上看类似肌萎缩,而肌容量测量值无改变。在放松、静止的情况下检查肌肉的张力状态,肌张力降低时表现为肌肉松弛柔软,不能保持正常时的弹力,肌腹移动程度增大。
痉挛时肌肉隆起,外形较正常状态更为突出,甚至肌腱的形态显现,肌肉硬度增高,肢体被动运动时出现抵抗感,这种抵抗感随着运动速度加快而增强。痉挛多伴有腱反射亢进。
2.仪器评定
仪器法评定肌张力或痉挛的技术包括生物力学技术和电生理技术。前者包括钟摆试验、屈曲维持试验、力矩测定;后者包括H反射、H反射/M波比例、表面肌电图、F波测量等。这些方法虽然可对肌张力进行量化,但是由于耗时长,检查设备专业性强,操作技术较复杂,人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以及数据难以解读等因素,使得上述这些检查仅限于实验室研究,临床难以推广。
3.常用量表
采用手法或量表评定痉挛,其结果常具有主观性,信度较低,等级之间缺乏确切的等量划分。因此,只能粗略地划分痉挛的程度,无法用于被试之间的比较,也不能准确、客观地评估缓解痉挛的疗法效果。通常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表2-2-7)评定痉挛,弛缓性肌张力量表(表2-2-8)评定肌肉松弛。
表2-2-7 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表2-2-8 弛缓性肌张力量表
六、平衡功能评定
平衡(balance)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姿势或稳定状态以及无论处在何种位置,当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所需姿势的过程。在人体突然受到外力而发生重心偏移时,四肢及躯干无意识或反射性地保持躯体稳定性的功能即是平衡功能。
(一)人体平衡维持机制
平衡功能的维持是一种复杂的运动技巧。一般参与人体平衡的三个重要环节有: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感觉输入系统包括前庭系统、视觉调节系统、躯体本体感觉系统;中枢整合系统包括大脑平衡反射调节系统和小脑共济协调系统;运动控制即肌群力量的控制,主要通过踝调节机制、髋调节机制、跨步调节机制三种姿势性协同运动模式来实现的。
(二)平衡种类
平衡一般可以分为静态平衡(static balance)和动态平衡(dynamic balance)两类,静态平衡是动态平衡的基础,没有静态平衡的稳定,就没有动态平衡的发展。
1.静态平衡
是人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维持某种固定姿势的能力。静态平衡主要依赖于肌肉的等长收缩和关节两侧肌肉的协同收缩来实现。
2.动态平衡
指人体在外力作用下或克服重力作用时,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姿势来维持新平衡的能力。主要依赖于肌肉的等张收缩来实现。包括自动动态平衡和他动动态平衡两种。前者是指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时能够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后者指人体对外界干扰(如别人推、拉等)产生反应时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三)平衡功能评定的目的
1.了解患者有无平衡功能障碍。
2.确定平衡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3.明确引起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
4.为制定平衡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5.预测发生跌倒的危险性。
(四)常用平衡功能分级
根据平衡活动的完成情况,将平衡功能分为四级,如表2-2-9所示。
表2-2-9 常用平衡功能分级
(五)平衡功能评定方法
包括观察法、量表法、平衡仪测试法。
1.观察法
观察患者在静止及动态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包括坐、站立、行走、跑跳等。
2.量表法
属于主观评定,常用的信度及效度较好的量表有Fugl-Meyer平衡量表、Berg平衡量表、运动评估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和Semans平衡功能分级等。
3.平衡仪测试法
采用高精压力传感器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控制和分离各种感觉信息的输入,来评价躯体感觉、视觉、前庭系统对平衡及姿势控制的作用和影响。
(六)临床常用平衡功能评定
平衡反应是人体维持特定的姿势和运动的基本条件,是人体为恢复被破坏的平衡作出的保护性反应。检查在不同体位下进行,包括卧位、跪位、坐位及站立位。检查者破坏患者原有姿势的稳定性,观察其反应。正常人的反应为调整姿势,使头部向上直立和保持水平视线以恢复正位姿势,获得新的平衡。破坏过大则会引起保护性跨步或上肢伸展反应。
1.静态平衡功能评价
静态平衡功能检测可以在坐位或站立位进行,包括双腿站、单腿站、足跟对足尖站立、睁眼及闭眼站立。结果的判定包括站立平衡维持的时间长短,以及身体重心发生摆动或偏移的程度。随着测力台技术的发展,目前可以采用重心记录仪等设备为静态平衡检测提供更为客观的依据。
2.动态平衡功能评价
动态平衡功能的评价包括稳定极限和重心主动转移能力的测定。稳定极限指正常人站立时身体倾斜的最大角度,是判断平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稳定极限测定可以在坐位或站立位进行,要求被检测者有控制地将身体尽可能地向各个方向(前、后、左、右)倾斜。结果判断包括测量各个方向的倾斜角度数,或测量最大倾斜时身体重心位置的最大移动距离。重心主动转移能力测定是通过观察患者的一些功能活动,如站起、坐下、转身、行走、起止步等,观察在动态运动中的平衡反应。
3.综合性功能评价
临床上常用一些综合性功能检测量表对患者动、静态平衡进行全面的检查。
(1)Berg平衡量表:
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正式发表于1989年,由加拿大的Berg等人设计,是一个标准化的评定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该评定法将平衡功能检测分为14项,每项分0、1、2、3、4五级,每项最高分4分,最低分0分,总分最高56分,最低0分。具体检测量表见表2-2-10。
表2-2-10 Berg平衡量表评定标准
续表
续表
(2)Fugl-Meyer平衡量表:
Fugl-Meyer平衡量表是Fugl-Meyer评定量表的组成部分,主要适用于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评定。该评定方法对患者进行7个项目的检测,每个项目进行0、1、2三个级别的计分,总分最高分14分,最低分0分。评分越低说明平衡功能障碍越严重,具体评定项目及评分标准见表2-2-11。
表2-2-11 Fugl-Meyer平衡量表
七、协调评定
协调(coordination)是指在准确完成一个动作的过程中多组肌群共同参与并相互配合、相互和谐的性质。协调是完成精准运动和技能动作的必要条件,也是姿势控制和日常生活活动所必须具有的基本条件。
协调运动是指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必须有一定的肌群参加,并在小脑、前庭神经、视神经、深感觉、锥体外系等的共同参与下,动作才能协调和平衡。
(一)协调功能障碍的表现
当参与协调运动的各系统结构发生病变,协调动作就会出现障碍,称为共济失调(ataxia)。不同种类的共济失调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1.感觉性共济失调
共济失调在睁眼时减轻,闭目时加剧,伴有位置觉、振动觉减低或消失。因深感觉障碍下肢重而多见,故站立不稳和步态不稳为主要表现。患者夜间行路困难,洗脸时躯体容易向脸盆方向倾倒(洗脸盆征阳性)。行走时双目注视地面,举足过高,步距宽大,踏地过重,状如跨阈,故称跨阈步态。闭目难立征为阳性,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不准确。
2.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及其传入传出纤维病变都可引起共济失调,特点是既有躯干的平衡功能障碍而致站立不稳,也有肢体的共济失调而致辨距不良、轮替运动障碍、协调不能、运动起始及终止延迟或连续性障碍。小脑性共济失调不受睁眼、闭眼或照明度影响,不伴感觉障碍,有眼球震颤、构音障碍、讷吃和特殊小脑步态,即行走时两足分开,步距大小不一,步态蹒跚不稳易倾倒。指鼻试验时共济失调极为明显,可见上肢呈弧形摆动与意向性震颤,并有肌张力减低或消失、关节运动过度、快复动作障碍、肌肉反跳现象等。
3.前庭性共济失调
因前庭系统损害引起,以平衡功能障碍为主。特征为静止与运动时均出现平衡功能障碍。与小脑性共济失调有相同点,如站立时两足基底宽、身体不稳、向侧方或后方倾倒、步行时偏斜等。但一般都有明显眩晕、眼震和前庭功能试验异常等可资鉴别。
4.遗传性共济失调
为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疾病,病因不明,大多有家族史,常染色体隐性或显性遗传。病理变化以脊髓、小脑、脑干变性为主,周围神经、视神经、大脑等也可受累。临床以共济失调、辨距不良为主要表现。
(二)协调评定的目的
1.明确有无协调功能障碍。
2.帮助了解协调功能障碍的程度、类型及引发原因。
3.为康复计划的制订与实施提供依据。
4.对康复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三)协调功能分级
如表2-2-12所示。
表2-2-12 常见协调功能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