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体探测器CT临床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宽体探测器CT的特点

在CT发展历史过程中,CT成像相较于磁共振和超声等影像手段具有速度快及全身各部位禁忌少、适应证更广的优势,临床应用广泛,需求增多,促进了CT技术的发展。其中,三项革命性的技术彻底改变了CT在临床实践中的突破性应用。第一项技术就是螺旋扫描模式的引入,在单排探测器CT的年代,轴扫一圈范围的限制导致扫描一个部位需要30~60s的时间,大大限制了CT的扫描速度,螺旋扫描技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螺旋扫描模式的出现大幅提升了单排探测器CT的扫描速度。螺旋扫描可以在一次屏气内完成胸或者腹部单器官扫描,呈现一个完整无呼吸影响的器官影像。第二项技术是多排CT的发展,实际上是探测器 z轴宽度的增加。螺旋扫描技术和多排探测器的结合,更进一步提升了扫描速度,它使我们能在任何时间对任何解剖结构进行各向同性的空间分辨率成像,CT影像质量也得以提升。第三项技术是双能量CT,传统CT只是单一测算由一个特定X光管电压设置所产生的光子,这种方法只能通过计算一个参数来识别一种物质,即密度。众所周知,两种不同元素物质可以有相同的密度,所以传统CT无法识别这样一对物质。双能量CT有两组投影数据,可以通过计算两个独立的参数来识别一种物质(例如:密度和原子数),这样我们就能准确地识别这两种相同密度的物质。双能量CT使CT从单参数图像进入多参数图像的全新时代。
目前CT设备都在向着更宽探测器以及双能量成像方面发展,但是宽体探测器的技术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例如,最早的16cm宽体探测器CT,在临床实践中出现了严重的锥形线束伪影,实际使用效率大打折扣,虽然最初的宽体设备使用了多种数据校正方案,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图像伪影问题,目前的研究正在逐一解决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