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英森临证经验辑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医术精专,运用随心

第一节 沈英森简介与成长历程

沈英森(1941—),出生于广东潮州的一个中医家庭,为广东现代中医临床家和教育家。早年参与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学系的筹建工作,曾任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第一任系主任。

立志从医,初露锋芒

沈英森出生于中医家庭,其父沈卓然悬壶潮州,医术医德皆著,深受病者信仰。他幼受庭训,耳濡目染,立志中医事业。沈英森1967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后被分配到广东韶关地区南雄县白云公社栏河卫生所工作。初到山区,他遇到一位因患坐骨神经痛在卫生所简易病房里彻夜呼号的病人。次日,在征得接诊医生的同意后,沈英森为他做了针灸治疗。一针环跳穴而痛立止,病者即刻出院回家。此后,其诊疗技术日渐为当地所接受并流传。
后来,沈英森调至县卫生局业务组。1973年春节前夕,他参与抢救一位县人民医院职工的女儿。该女8岁,已昏迷3天,体温没有明显升高。当时,院长组织了院外会诊,沈英森也参加了会诊。医院传染科主任介绍了患儿的病情,初步诊断为“亚急性肝炎肝昏迷”。会诊中有的专家认为此病为脱证,须急用独参,但沈英森在向患儿的家长及科室人员了解情况时得知,患儿在发病前3天,已经出现异常症状,喜饮冷,不时惊叫,大便已6日未解。再细查患儿,双手握拳,牙关紧闭,用压舌板撬开其口,口臭异常:舌红绛苔黄厚干,脉沉紧。此时沈英森回忆起1963年回家照料病危的母亲时,曾随父亲诊视过一个病情类似的女孩的情形。当时父亲认为是里热内盛所致,用清泄里热的治法取效。因此,他认为该患儿证属《伤寒论》所谓“胃家实”,必须立刻应用泻下的方法。在征得所有参与会诊的医生同意后,他处以大承气汤为主的药方,即大黄6克(后下),枳实10克,厚朴10克,芒硝3克(冲服),银花10克,连翘10克,生地黄10克。但当日患儿牙关紧闭,沈英森次日中午复诊时患儿仍未服药,即告之以鼻饲。次日凌晨4点,患儿排出半盆恶臭烂便,出现发热、面目身黄、尿黄,再诊时加服安宫牛黄丸、猴枣散,患儿苏醒后调治一个月即完全康复,沈英森因此在当地声名鹊起。

经验丰富,发挥家传

1978年9月,暨南大学复办,创立医学院,沈英森被第一批调入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广州华侨医院)工作。由于当时医院尚未建好,所以他随科主任前往中山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临床,也曾参与抢救一例急性病毒性脑膜炎患者,获得成功。此后,与同事一起于1983年创建华侨医院中医病房。
沈教授临床经验甚丰,常用一些广东当地药材治病。比如溪黄草、鸡骨草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肝转氨酶升高症,葳蕤仁治疗各种内外眼症,鸡蛋花、木棉花治疗腹泻,以及青果、木蝴蝶、岗梅根治疗咽喉肿痛,这些均得自家传。此外,作为科班出身的临床家,沈教授熟谙四大经典,对于一些经方、时方加以发挥、妙用,扩大了药方的临床应用范围。在中医临证范围日渐缩小的今天,他仍然以传统的汤剂为主,治疗常见病、疑难杂症,得到了众多患者和同行的肯定。

勤求医理,注重结合

沈英森在临床中坚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善于将中医基础理论用于指导临床,在临床中又善于结合地方特色加以总结发挥。外感疾病的治疗,他主张要因时因地制宜。沈教授是率先倡导存在岭南流派的医家,在其主编的《岭南中医》中充分展示了岭南医家们用药的地方特点。他主张,春夏外感,宣散表邪,主要用钩藤、薄荷。广州地区外感一般以风热多见,选方上,外感轻症选用桑菊饮;较重者,如寒热往来、周身酸痛者,可用小柴胡汤、柴葛解肌汤,利用柴胡入半表半里少阳三焦之地,和解枢机,兼顾夹邪,加强散邪的力量。若发热多日不退,多配入青蒿10~15克(后下);若感冒夹暑湿,则以小柴胡汤合新加香薷饮。同时,他强调病急、病重时可以一日用两剂药。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尤以老年人多见,以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为发病特征,属中医“咳嗽”“喘证”范畴。金水六君煎,方出《景岳全书》,由当归二钱,熟地三至五钱,陈皮一钱半,半夏二钱,茯苓四钱,炙甘草一钱,生姜三至七片组成。沈教授认为该方的临证使用标准为有症状提示肾虚,该方使用要点是熟地黄的用量要重,至少用到18~24克,方能起到金水相生、肺肾相滋的作用。而对于阻塞性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则要并补肾阴肾阳,可考虑加用生脉散或人参蛤蚧散。
不少人在受到一些刺激后都会表现出肠胃不适的症状:有些人进入寒冷的环境,受到冷气刺激后会经常出现腹部不适,多伴有急迫的便意,排便后症状可以缓解;有些人受到情绪刺激,如紧张、生气后也会出现以上症状,像考试的学生一进考场就想去卫生间;还有人在进食不久就感到腹部不适有便意。其他伴随表现如头痛、非心源性胸痛、背痛、心慌、乏力、性功能障碍等。这些情况属于功能性肠病,西医学又称为“肠易激综合征”(简称IBS)。此属中医肝强脾弱,宜抑木扶土,沈教授在刘草窗痛泻要方基础上,结合岭南地区特点,自拟激愈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可靠。处方如下:防风、白术、陈皮、白芍、木香、黄连、厚朴、扁豆花、香薷。
由于多种原因,临床上寻求中医药治疗的肿瘤患者多已为中晚期或是已经过手术、放疗、化疗。这些患者的正气亏虚多表现为气虚、阴虚、气阴两虚,故治疗时当予益气养阴之法。只有将扶正和祛邪辩证统一,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最佳疗效。沈教授强调治病求本,充分发挥中医治疗肿瘤辨证论治的优势;确定扶正培本、兼顾祛邪为主要治则,认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或已经手术、放疗、化疗后的肿瘤患者当以益气养阴为主,兼顾邪气,不忘祛邪;重视后天脾胃的调养及整体治疗,综合调理,反对滥用剽悍峻猛之药一味攻伐,只图一时之功。他应用自拟的养胃方(醋鳖甲、北沙参、麦冬、怀山药、茯苓、厚朴、石斛、砂仁、谷芽等)进行加减施治,有效地消除或减轻了放、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使白细胞数逐渐上升,保证了肿瘤患者放、化疗的顺利进行。

言传身教,桃李芬芳

沈英森立志中医事业,不仅热爱中医,实践中医,而且积极投身中医教育事业。暨南大学是一所华侨大学,港澳台及东南亚的华侨及子弟要求到暨南大学学习中医、针灸,因此,学校于1988年8月决定成立中医针灸培训中心,沈英森出任副主任。为了培养中医接班人和扩大中医对世界的影响,大学学术委员会对成立中医专业可行性、必要性进行论证,在答辩会上,沈教授分析了侨校开办中医专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得到与会专家的认同和支持。终于在1999年由暨南大学批准并报国务院侨办同意成立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由沈英森出任第一任系主任,实现了当年建系,当年招生,当年开课,第一届中医学系学生中港澳台及外籍学生占70%。沈英森在2001年获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同年获得“广东省名中医”称号,2003年被遴选为国家第三批中医师承人选,2008年及2012年分别被遴选为国家第四、五批中医师承人选,2011年被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专家”。2007年从工作岗位退休,至今仍坚持每周四个半天门诊,出诊地点分别为广州华侨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及广州市黄埔区中医院,主要从事临床诊疗及临床授徒工作,并负责部分研究生的临床带教工作。
沈英森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五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他擅长治疗内科杂病,尤其对老年病、慢性肾炎、阻塞性肺病、消化系统疾病及肿瘤等有较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培养了包括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国在内的数十名外籍进修人员,誉满海外,曾多次应邀到印度尼西亚、泰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及香港、澳门地区讲学。沈英森主编《岭南中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发挥》《常见肿瘤的中医防治》《四季进补》《果蔬治疗》等二十余部著作,在国内外公开杂志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1997年获“广东省中医药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8年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4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著作优秀奖。
沈英森认为:自己近五十年的中医历程,除了为患者治疗之外,只做了两件较为有益的事,一是在学校、学院领导的支持之下,积极促进并创办了暨南大学中医学系;一是在同事的支持下,于2001年主编了《岭南中医》,比较系统地总结了有史记载以来岭南中医药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并且首次明确提出了“岭南中医”这一具有鲜明岭南特色的名称。
(黎俏梅,谭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