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柔性正骨传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现象理论

手法疗效提高与突破的重要环节,是对相关疾病病因病机认知的深入程度。对病理过程不同层次的认知决定了治疗方法与疗效的深入程度。
在我们人类生存所在的三维空间内,物质结构在机械力作用下发生移位现象,是人们惯常所见的常识。从来没有人会怀疑这种移位发生的可能性,也不会认为有必要去质疑这种移位是发生于三维空间内的立体移位。
然而,当存在于我们人体之内的骨结构因内外力作用而发生移位时,人们看到了骨折的移位,看到了关节平面的错缝、关节的半脱位乃至脱位,却较少能系统、全面地考察到骨结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后的全过程及其在各方面的表现细节,鲜少去关注骨结构移位时,骨结构上不同部位发生的同时、但不同幅度的移动及其对所在空间环境与相邻结构产生的作用与影响。
例如,创伤骨科对于骨折的整复,其诊疗的常规主体,通常较多地集中在骨折断端的对合关系方面,而受暴力作用后受损骨结构位置发生改变的方面,明显关注不够,漏诊漏治常见,以致患者常留有后遗症状。

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现象

存在于人体内的骨结构,如同物质世界中的任何其他固态物质一样,都可能在外力的作用下在我们这个三维立体的空间中发生移动。骨结构移动时,位于其上的构成骨结构的每一个质点都在同时发生移动,不同的质点移动的幅度(线位移)及方向(角位移)依据其在骨结构上的位置与骨结构移动的形态而有所不同。
孟和、顾志华主编的《骨伤科生物力学》言:“力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系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表现。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发生两种形式的运动,一是物体在空间的位置移动,一是物体形状的改变。”
这里所描述的骨结构的移动,可能是目标骨结构相对于人体整体空间架构的坐标系发生的“绝对移位”;或者,该骨结构可能只是相对于其相邻的结构发生“相对移位”。骨结构的绝对移位和相对移位可单独发生,也可同时发生。
在骨结构发生“相对移位”和/或“绝对移位”时,可发生角位移,也可能出现线位移,或两者同时存在。
1.相对移位
是指目标骨结构相对于位居下位的相邻骨结构发生相对位置变化,包括线位移和/或角位移。参照坐标系,以相邻且位居下位的骨结构为中心建立,并假设处于该坐标原点的骨结构位置正常。
腰椎滑脱是临床常见的病理性骨移位表现之一,具体可表现为上位腰椎相对于下位腰椎发生向前、或向后、或侧向的相对位置变化。这是在腰椎上发生的典型的相对位移表现。
2.绝对移位
是指以人体整体结构空间为参照坐标系,人体所有骨结构都有其合理的正常坐标位置,当人体任一骨结构离开其原本的坐标位置而发生位移时,则该移位为绝对移位。
绝对移位概念的临床意义,在于对人体骨结构整体性移位的判定。如多节段脊椎整体性的旋移、脊柱曲度的异常改变、多节段脊椎逐节发生的纵向压缩性移位(关节间隙变窄)等均属此类。在此过程中,骨结构绝对位移的距离可能是显著的,但其与相邻骨结构间发生的相对位移却可能是非常微小的,或仅发生微小的角位移。
3.骨错缝、半脱位的量化标准
田纪钧在《错骨缝与筋出槽治疗术》一书中指出了骨错缝和半脱位的量化标准:
●微小移位:1~4.5mm。
● 半脱位:5~8mm。
田纪钧认为,生物力学对关节微小移位最重要的概念,是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阶段(即纤维微破坏阶段),关节的不正常移位就已同时发生。
“东方柔性正骨疗法”认为,上述骨错缝和半脱位的毫米级量化标准可能仅是对相邻骨结构间的相对位移状况的部分观察结果而言。我们从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即便是相对移位,相邻骨结构之间的最大移位距离在非骨折、非完全脱位情况下,也可能更长而达到1~2cm,如枕骨与寰椎之间的非生理性相对位置移动。这一方面,不仅临床常见,我们也可以从《骨科学》中寰枕关节测量的相关内容中得到旁证,如枕骨相对于寰椎发生相对移位的测量。
而如果从绝对移位角度来说,则在非骨折、非脱位情况下,骨结构可以发生更大距离的坐标位置的移动,如重度脊柱侧弯患者主弯顶点所在椎体的坐标位置,与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原本应该所在的、处于中轴线上的坐标位置之间的距离差,可长达5~6cm。

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病因理论与骨移位相关疾病

1.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病因理论
当人体骨结构受到内外力等各种物理性机械力作用而发生相对和/或绝对移位时,会对其具有生物力学关系的相关结构发生直接或间接的力学影响,并由此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发生,进而引发相应症状和疾病。这个理论,我们称之为“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病因理论”。
2.骨移位相关疾病
由“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病因直接或间接引发的疾病,我们称之为“骨移位相关疾病”。
“骨移位相关疾病”的病因本质是筋骨结构的生物力学紊乱,故“骨移位相关疾病”又可称为“筋骨结构生物力学紊乱相关疾病”。
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病因理论,不仅是“东方柔性正骨疗法”所依据的主要病因理论之一,也是所有正骨疗法所依据的主要病因理论。骨结构的立体移位现象是本疗法诊疗疾病的出发点。骨结构立体移位后对各类力学相关结构可能产生的各种病理影响是“东方柔性正骨疗法”深入研究探讨的重要课题。通过手法正骨技术使立体移位的骨结构复归本位,以恢复正常的局部与整体筋骨力学结构,改善或消除相应症状是本疗法设计与实施的主要对象和目标。
在疾病的诊疗上完全忽视生物力学紊乱性病因,视而不见、熟视无睹,不是医学科学的应有态度。

骨移位现象有关的三个层面

1.病灶周围的阳性反应点
对于软组织损伤而言,疼痛的阳性反应点或称激痛点、扳机点,中医则称之为“阿是穴”。这些点位,基本上是局部软组织无菌性炎性变化的反应点、深浅筋膜张力过大或局部组织损伤的部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与该局部软组织损伤相关骨结构的病理性移位资讯,可以提供相关骨移位的部分线索,但不足以构成对骨结构病理性移位相对全面的认知。
远离病灶部位的阳性疼痛反应点,可能是因病灶处软组织挛缩等原因引发远处筋膜张力异常导致疼痛。如某肌腱附着处出现慢性损伤,则损伤局部筋膜将出现保护性挛缩而牵拉同层筋膜导致远处张力过大而出现阳性疼痛反应点。
软组织其他情况下出现阳性反应点的病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经络效应或生物全息效应有关。
2.关节错缝
关节错缝又称“错骨缝”。
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记载“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提出“骨缝”一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指出“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或因跌仆闪失,以至骨缝开错”,开始了“错骨缝”的骨伤专业表达。
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骨缝”指关节间隙无疑,而“错骨缝”则指关节对位异常。
从当下传统正骨运用“错骨缝”理论指导的临证状况看,“错骨缝”的理论只涉及症状发生的关节局部“骨节间”,基本没有构成关节的移位骨结构远端或侧面的同步移位的观察与认知,基本没有涉及骨结构移位后可能存在的作用力向邻接结构传递的过程及结果表现。因而,“错骨缝”的认知,是对骨关节对位异常的局部、二维平面性认识。
“骨缝开错”“骨缝参差”“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等等表述,均为关节局部对位不良性病理变化的平面性描述。
有患者陈某,女,26岁。右手腕疼痛伴手腕屈伸不利3个月,系跌倒时手掌撑地所致。患者除了手腕痛、屈伸活动受限以外,还有右前臂内旋时前臂尺侧痛,前臂外旋时前臂背侧中间痛的症状。X线检查显示尺、桡骨及腕骨、掌骨无骨折,关节无脱位表现。患者到医院骨伤科就诊,医生针对手腕痛处行手法正骨治疗后手腕痛症状显著改善,后贴膏药手腕部症状消失,唯右前臂向内、外旋转时前臂尺侧痛及前臂背侧中间痛依旧,经多方治疗无效。
触诊检查,发现其右臂尺、桡骨均有明显内旋移位,颈胸结合部椎体亦有逆时针旋转。遂针对性纠正尺骨内旋和桡骨内旋,纠正颈胸结合部椎体旋转。1次治疗后患者症状消失大半,2次治疗后症状消失。
本例患者手腕痛和前臂旋转时疼痛的病因,即是在跌倒时右臂内旋撑地,除了导致手腕部骨结构移位以外,还导致了尺、桡骨的内旋移位,以及颈胸结合部椎体的旋移。患者就医时,接诊医生只认识手腕部的错骨缝,对同时发生的尺、桡骨旋转及颈胸结合部椎体移位没有概念,故漏诊漏治。
3.骨结构在三维空间内的立体移位
骨结构在三维空间内的立体移位是骨移位的本来面目。
骨结构认知的立体性,可以帮助我们彻底破除“盲人摸象”式的局部平面化认知缺陷。
从骨结构的三维立体观,我们可以知道,同一骨结构上不同部位的质点,在该骨结构发生移位时,会发生幅度及方向相同和/或各异的同时移位现象。
从骨结构的三维立体观,我们可以了解,附着于同一骨结构不同部位的软组织,在骨移位发生时,会同时存在不同程度的应力异常现象。
从骨结构的三维立体观,我们还可以知道,邻接结构受到目标骨结构因移位而发生的作用力后,可能发生相应的应力环境、位置状态、甚至结构形态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