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问诊
1. 主诉
请病人诉说主症及其发生的时间,亦即“主诉”,通过主要症状,亦即病人自觉的主要疾苦,利于基本推断其主要脏腑病位以及病机要领之概况。了解其发生的久暂,可以明白疾病的卒暴或久痼。
围绕主症,询问主症的相关状况,以期获得比较完整的信息。例如患者主症是上腹疼痛,应问清其部位,在脘部,心下,胁部,脐等,疼痛是否局限或广泛,是否涉及其他部位。
其次为疼痛的性质如胀痛、隐痛、灼痛、纠痛、绞痛,还是刺痛;程度的轻、中、重;疼痛的频度;引起疼痛或导致加重或复发的原因。还可以询问能使疼痛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缓解的因素(如进食、时间、体位、药物等),后者可由病人仔细回忆诉说,对辨证、诊断和治疗也很有参考价值。
2. 与主症相关的伴随症状及时间
询问主症之后,对相关的伴有症状(或称兼症)也应详细了解。如以胃脘痛为例,是否伴有嗳气、反酸(或咽酸、吐酸)、恶心、嘈杂、食欲、食量、大便性状次数、睡眠等症状。同时了解这些症状的程度、久暂。是否还有除主症以外的其他宿疾伴发征象,以便掌握是否存在其他脏腑同时存在的一些病症,尤甚是中年以上之人,是否有胃心同病,胃胆兼病,或胃肺同病,甚至两种以上疾病兼存并发等。
3. 诊治经过
询问患者起病以来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包括诊治单位,检查的时间、项目和结果,诊断的病和证,用药的名称、剂量和时间,治疗反应和结果等情况,不论是中、西药物以及其他治疗措施(包括手术)。如曾行内窥胃肠镜检查者,还应询问当时检查后是否有黑便,医生有无口头其他嘱咐等。如系手术,还应了解手术方式(例如胃大部切除采用毕氏Ⅰ或Ⅱ式),胆道手术放置引流管的时间等,术中有否输血,输血量多少,术后检测以及复查情况。近代有微创手术、肿瘤病人的介入、化学药物疗法等,这些诊治经过的特点,对辨证治疗也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4. 其他病史
既往有哪些疾病及其治疗内容,例如风湿疾病,肺结核等治疗药物及其服药时间,估计其对胃黏膜有无受损及其程度,某些疾病如曾用过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类激素等情况,对脾胃病征象的产生和表现,也有一定的影响。
生活起居,饮食嗜好,饮酒(时间、频度、酒名、度数、饮量)。对妇女月经生产(包括流产、小产)史的了解,有助于判断气血虚实病理与冲任失调程度。并了解家人病患,本人幼小时期的健康状况,有助于遗传、先天因素的考虑。患者劳动性质、强度,是否久坐、久行,对于发病也有一定的影响,诸如与脾胃本病及体质可能产生的各种有关因素,均应在问诊时询知。
问诊是四诊中重要的诊法,凡是精神正常的患者,在医生的启发下,都可提供其自身的有关信息。中医的问诊,常由辨证的需要而增加不少的内涵。例如口干欲饮这一症状,要询知饮量、喜温、喜热、喜冷;问口有异味的口甘、口苦、口黏等。有经验的医生,往往从某一症状问知的信息,获得对辨证很重要的启发。
门诊诊疗时间较短暂,加已有的病人情绪不稳定、精神紧张等原因,可能诉说不全,医生应态度和蔼,善于必要的启发,应有耐心。最后还应询问一句:“还有什么不舒服?还有什么要补充?”稍待须臾,病员无言,问诊才算初步完成。以后在切诊、望诊,思考处方的过程中,还常常会提出有目的的询问。因此,问诊往往是诊病时全程的项目。
医生切忌过于片面、草率马虎,急躁简单,有的病人因地域不同,说的方言有欠明了,不妨令其再述、比喻,直到问清楚为止。有的属“隐情曲意”,应低声询知,若人多不便,还可写字示意,因人而异。
《素问·征四失论》早有记载,“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告诫医者应重视问诊,时至今日,此诫语仍有现实意义。
问诊是医患之间的语言交流,医生的态度,既要庄重,又不使病人生畏,既要耐心倾听诉说,又要善于适当的引导,还应在谈话过程中注意人际关系,共同形成和谐、互信、活跃的气氛。对病人或陪侍人提出的一些问题要逐一以解释清楚,做到“百问不厌”。问诊也应结合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向患者说明与疾病防治有关的医嘱、注意事项,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有些要点还可写在纸上,或提供一些预先准备好的文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