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上篇 国医之路
认真诊疗,潜心研思;议病议药,提高治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廉洁行医,奉献一生。
——徐景藩
徐景藩(1927.12—),著名中医内科临床家,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他出生在江苏吴江盛泽镇的中医世家,1941年起随父学中医,1944年再拜师于江浙名医朱春庐门下,续学三载,1947年行医乡里,1952年报考卫生部“中医研究人员”班,录取后学习五年,1957年毕业后到江苏省中医院工作,翌年该院承担南京中医学院临床教学任务,徐景藩即为内科教研组成员,担任部分中医内科学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任务。
徐景藩擅长脾胃病的诊疗工作。对食管病主张调升降、宣通、润养,创“藕粉糊剂卧位服药法”。治胃病主张从三型论治,参用护膜法。治疗以便泄为主症的慢性结肠炎,创“连脂清肠汤”内服和“菖榆煎”保留灌肠法。创“残胃饮”治疗残胃炎症。脾胃病重视参用疏肝理气。用药注意刚柔相配、升降相须等法,不断提高疗效。他对中医理论、江苏历代名医诊疗脾胃病的经验、脾胃病古今文献以及慢性胃炎、上消化道出血、肝病、慢性结肠炎、食管病等疾病的研究从未中断,并取得较好的疗效。发表的130余篇学术论文中,绝大部分为脾胃病专业性论文,有的论文已被日本书刊全文转载。著有《徐景藩脾胃病治验辑要》等2部,其中有的经验、方论被收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现代名医内科绝技》等10余本医集中。参加编写《中医内科学》、《现代中医内科学》等4部教材。有4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和甲级奖。曾任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兼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学术委员,脾胃病学组副组长、顾问,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副会长,江苏省中医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医杂志》特约编审,《江苏中医药》杂志常务编委,江苏省药品审评委中医药组组长,江苏省“333”工程人才(省跨世纪人才)培选专家委员会成员,江苏省高级卫技人员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仍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
1990年被遴选为全国500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评为江苏省中医系统先进工作者,1994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1996年获全国白求恩奖章,2009年4月评选为全国首届“国医大师”。
光阴荏苒,他虽两鬓飘雪,但力倡中医特色、坚持临床查房的工作不变;他虽体力下降,但济世救人、一心为患者的初衷不变;他虽不再担任院所领导,但献身岐黄、振兴中医药事业的目标不变。实事求是、淡泊名利、做人低调,体现了一代名医的大家风范,平实、平和、平稳、平凡,构成了徐景藩为人、为医、为官、为师的本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