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了解你的心智
第1章 交易者的心理盲点
科林整个上午都盯着E-迷你标普期货,耐心地等待交易机会。终于,他看到行情符合某个进场模式。他仔细地观察价格运动和他设定的进场条件的指标。进场条件完全成立。价格止跌回升,所有指标都发出做多的信号。他心想:“进场模式的条件完全吻合。”
行情几乎马上就朝着对交易有利的方向发展。市场快速上涨,突破近期阻力线,上升通道畅通无阻。标普从预设的进场点上涨了12点——对于这个市场来说,日内行情走得很好。可是,科林却一无所获。
他根本就没做这单交易。后来,他说起这件事:“昨天也出现了符合这个进场模式的行情。我昨天进场了,可是亏损了,今天就想着这件事。其实今天的行情比昨天还略好一点,昨天有一个指标没确认,而今天的进场模式是完全吻合的。我很后悔没进场,也不明白是为什么。我没感觉到什么强烈情绪,肯定没感觉到恐惧。我只是想,昨天的交易亏了,今天这单也会亏的。我错了。我怎么就没做这单交易呢?”
科林之所以错失良机,并不是情绪作梗,也不是看错行情,而是他的思维模式在作怪。科林的心智进入了一个自然的心理盲点,心理学家称之为“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一种认知偏差,是指我们的心智在做决策时,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其他信息影响更大。科林的心智对昨天的交易结果印象较深,而对今天“完全成立”的进场条件印象较浅,于是,他没做这单交易。
许多交易者相信,情绪是交易心理学最重要的成分。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正确。感觉和情绪当然重要。没有了感觉和情绪,交易者无法做出可靠的决策。强烈情绪(例如贪婪、生气,尤其是恐惧)可能对交易产生重大影响,引发心态不稳的交易行为。然而,可能影响交易的不只是情绪。想法和我们的思维模式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些时候,某个想法会引发强烈情绪,人们越去想,情绪就越是强烈。还有些时候,情绪跟我们做出错误的交易决策并无多大关系,科林的情况就是这样。许多交易者都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心智和思维模式也会对交易和交易决策方式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的思维模式可能会制造出心理盲点,给我们套上枷锁,从科林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当我们陷入了心理盲点,技术技巧在那一刻就失去了作用。事实上,交易心理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就在于我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对待自己的想法。本书的主要宗旨是帮助你更多地觉察到自己的想法,觉察到这些想法是怎样直接影响到你的交易行动的。学习运用本书介绍的认知相关技巧,可能会对我们的交易产生最具决定性的影响——远比我们管理情绪的常见方法强大得多。当然,这并不代表情绪无关紧要,我们可以置之不理。我们会在下一章开始讨论情绪。但现在首先要重点讨论的,是我们的思维模式天然存在的种种局限性,这是交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交易者要取得良好的交易表现,必须觉察和明白这些局限性。
思维是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都已经习以为常,通常不会刻意去想“想”这回事。但只要我们稍微停下来,观察一下自己的想法,就会开始觉察到心智的活动。这是一项有趣的研究。我们很快就会发现,林林总总的想法几乎会连续不断地浮现,永无休止。心智在不知疲倦地发表评论,告诉我们一些事情。若是想让心智安静下来,停止思绪流动,除非经过练习,否则你最多只能坚持几秒。就算是经过练习,大多数人最多也只能坚持几分钟,心智就会又开始叽叽喳喳,总会有一个又一个想法不请自来。我们从中可以总结出心智的两个重要特征:想法永远是与我们共存的,我们对想法没有多大的掌控力。明白这一点,对交易者来说至关重要。
由于我们从小就经历了心智每天的喋喋不休,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也产生了很大的依赖。我们通常会把心智告诉我们的话当成对现实的准确反映,很少会质疑或客观评估自己的想法。由于想法是我们自然而然的一部分,接受这些想法似乎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但在交易中,这可能是一个危险的倾向。
之所以危险,部分是由于我们的认知能力存在天然的局限性。有一些心理界限经常会限制我们的思维方式,扭曲我们处理信息的方法,影响到我们的决策方式,导致交易出现可预测的失误。这些都是我们的心理盲点,常称为“认知偏差”和“启发法/启发式偏差”。对交易者来说,最重要的心理盲点包括:
● 代表性启发式偏差
● 近因效应
● 损失厌恶
● 确认偏误
● 基础概率忽略
● 情感启发式偏差
● 后见之明偏差
● 禀赋效应
● 乐观偏差
我们会在本章中讨论上述大多数心理盲点。有一些心理盲点会在后面的章节讨论,包括损失厌恶和乐观偏差。这些心理盲点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交易表现和绩效,因此,交易者必须对此有所了解,在自己交易时,觉察到它们的存在。
■ 启发法和认知偏差
所谓“启发法”,指的是心理捷径。人们在面对复杂或困难的决策时,经常会运用简单的经验法则,帮助解决问题和做决策,以此简化决策任务。如此一来,思考问题会变得更加直截了当,更加省时省力。启发法缩短了决策时间,减轻了心理负荷,让人不必在脑中处理和理解大量数据,就可以快速有效地处理问题。这些心理捷径在许多情况下都是方便好用的,许多时候可以得出相对准确的结果。例如,我们计划自驾游,需要制定油费预算。为此,我们需要知道加满一次油可以行驶多少英里。有一个方法是在未来六个月内,每次加油,都详细记录加仑数和里程数,然后计算平均值。这种方法会得出在许多不同路况下,每加满一次油可以行驶多少英里的准确数据,我们可以以此来计算油费。又或者,我们可以走捷径,在下次加满油时,把里程表设为零,用这箱油能走的里程数来预估油费。这样走捷径得出的结果,是否跟收集六个月的数据同样准确呢?准确性多半会差一些,但这种简单的方法已经可以得出大致的结果,用来做旅行规划已经够用了。这就是利用启发法。
启发法在生活中是很常用的。例如,我们在决定是否到一家陌生的餐厅用餐时,可能会以餐厅的整体外观作为判断的依据。我们不会煞费苦心地等顾客走出餐厅,调查他们的用餐体验,只要餐厅看起来干净诱人,停车场里有一些车,我们就倾向于在这里用餐。在这里,我们用简单的思维作业取代了复杂的思维作业。这就是启发法的标志性特征。评估一家餐厅的外观,比调查顾客的用餐体验更加简单。同样,在估计油费时,计算一箱油可以走的里程数,比记录和计算六个月的里程数更加简单。启发法有其价值所在,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地处理面对的情况。因此,我们通常会把启发法作为默认的思维模式。
但有些时候,启发法和其他简化的心理模式会引起重大的判断失误和不一致。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进行了一项开创性的研究,探讨了我们的思维模式,以及这些思维模式为什么会造成失误。他们发现,人在面对风险和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决策时,会有强烈的倾向要舍弃认真理性的分析,转而利用启发法和其他认知捷径。这经常会造成可预测的失误和不良后果。他们刚发表这一研究成果时,这与当时的传统智慧是背道而驰的。从这份研究报告和随后的著作中,衍生出了一门新的学科,强调心理学对经济决策的影响,现在,这门学科被称为“行为金融学”。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研究成果发表后,其他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证明当一个人面对的情况涉及评估复杂和经常不完整的数据,也涉及风险,结果不确定之际,人对信息处理(我们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的天然局限性就会自动自发地浮现。相关研究结果清晰可靠,也对交易者有着重大意义:在不确定、高风险的情况下,人在做决策时会自动应用启发法和其他认知偏差,经常导致严重的失误和代价高昂的错误。交易总是涉及风险。交易结果总是不确定的,交易者在每次做出交易判断时,都会面对复杂和不完整的数据。当交易者贪图方便,走心理捷径,就会引起失误,做出不明智的交易决策,直接导致交易绩效欠佳。
我们在科林的例子中看到,他在做判断时,近期的交易结果对他产生了更大影响,导致他错失了大好的交易良机。交易者面对的难题在于,心理捷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既方便又管用的,可是在我们的交易中,却会造成代价高昂的失误。我们接下来看一下杰姬的例子,她刚搬进城里,现在步行上班。在过去两个星期,她沐浴在清晨暖和的阳光中走路上班,还挺享受的。可是昨天,在她上班途中,突然下起了暴雨,她赶到办公室时,浑身都湿透了。今天她带了一把伞。这是对近期经历的适应性使用。我们可以拿杰姬的例子与科林错失的交易对比一下。跟杰姬一样,科林也有过不愉快的经历,也就是交易蒙受亏损。第二天,同一个进场模式的条件成立了。可是,昨天交易亏损的经历还记忆犹新,这本来跟今天的交易毫无关系,也与他的决策毫不相干,但比起今天教科书式的进场模式,昨天失败的交易给科林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杰姬没有淋雨;科林错失了交易良机。随后,科林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没有把握住这个交易良机。这就是在交易中利用启发法、出现认知偏差的一个活生生的例子。由于在日常决策中,启发法和其他认知偏差的例子俯拾即是,所以我们在交易时,自然而然就会顺手套用。此外,由于我们毫无戒心地相信心智告诉我们的话,我们陷入了心理盲点,对自己犯下的严重交易错误浑然不觉。无论是交易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交易者,都必须理解和觉察到这些盲点。接下来,我们先来讨论交易中可能最常见的启发式偏差,也就是代表性启发式偏差。
■ 代表性启发式偏差
所谓“代表性启发式偏差”,是指我们会利用心理捷径,寻找目前的情况或事件本身与同类情况或事件之间的相似性,以此判断概率。如果某个事件与我们的模型或原型相似,我们就会假设这个事件的概率与模型相同。当某个结果看似很可能发生(代表性),而实际上并非如此,这就是代表性启发式偏差。为了说明代表性启发式偏差这个概念,我们聊举一个交易以外的例子。
一个人想买一辆二手车,会查看车身有没有凹痕,打开引擎盖,踢一脚轮胎。如果引擎看起来干干净净,车身闪闪发亮,轮胎看起来是新的,他或许就会想:“这辆车维护得很好。”这就是代表性启发式偏差,单凭外观可能会产生误解。只有查看车辆维护记录,找技师检查车辆,买家才能准确评估这辆车确实维护得很好、值得入手的概率。即使这辆车看起来不错,但单凭外观,也不能证明车辆状态良好。在我们的心智中,这辆车代表着一辆维护良好的车。拿车辆外观来代替请技师进行详尽评估,就是认知失误。在交易中,有一种常见的代表性启发式偏差,那就是交易者靠浏览市场行为,看是否与某个典型的图表形态相符。例如,一个交易者可能觉得市场行为正在形成牛旗看涨形态,于是做多。但这就像单凭车辆外观来评估其实际状况,如果这种图表形态是在一段漫长的趋势行情过后出现,看似牛旗形态的走势可能是在派筹。单纯地拿市场行为与图表形态相对比,只是形态识别,根本不能说明接下来市场走向的概率。
我们的心智要评估概率,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在心理上,要判断价格运动看起来像牛旗,远比评估市场会呈现某个走向或出现某个结果的概率容易得多。从评估一家陌生餐厅的吸引力,或一辆二手车的状况可见,启发法涉及拿一个较为简单的思维作业替代较为困难的思维作业。我们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这看起来像牛旗形态吗?而正确的问法是:后市最有可能的走向是怎样的?如果我们想当然地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就会做多。要问出正确的问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所以我们从来也没有问过。若是回答正确的问题,我们可能会得出结论:市场正处于超买状态,在较长时间周期的阻力位,涨势陷入停滞,乍一看像是牛旗,其实是市场涨势枯竭,准备下跌。为了进一步说明代表性启发式偏差,我们再来看一下波段交易者佐伊的案例。
案例:佐伊
佐伊在交易MSCI欧洲货币联盟指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ZU。她在6月底的周线图上,看到K线形态呈多头吞没形态,于是做多了。图1.1是她当时看到的图。她觉得周线图上的升势强劲,预计升势会持续。佐伊留意到,在这个上升趋势中,在每个多头吞没形态过后行情都向上。因此,她预计价格会创下新高,交易会斩获盈利,她的交易账户会赚个盆满钵满。可是建仓后不久,她就变得郁郁不乐。市场几乎马上就跌破她的止损位,令她蒙受亏损。佐伊不明白是为什么。她说道:“明明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
但其实并非一切都很完美。我们从周线图转到月线图,会看到在较长时间周期里,最近出现了乌云盖顶形态,就在她建仓之前几个星期,令市场跌破2009年高位。图1.2是重要的月线图。佐伊的心智没有考虑到这个信息。
佐伊只关注周线图上的看涨K线形态,心智告诉她,这条K线无疑是上升趋势的又一个强烈信号。我们可以看到,佐伊选择去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是多头吞没形态吗?当然,答案是“是的”。更困难也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后市最有可能的走向是怎样的?而她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佐伊的思维方式是典型的代表性启发式偏差:她把表象当作概率,只问价格是否符合某个K线形态,不再问更深入的问题。可叹的是,佐伊对这单交易充满信心。“我看了一眼这个图,马上就知道这是很好的交易机会。”她说道,“我觉得很确定。”她对周线图看似代表的走势深信不疑,而忽略了月线图包含的信息,当然也就错误解读了市场走势。
多头吞没形态看似良好的进场模式,但这次是在紧随较长时间周期的疲软行情之后出现的。月线图下跌行情的基础概率比周线图看涨模式的胜算更加重要。此外,尽管多头吞没形态最近在上升趋势中曾经奏效,但这并不保证以后也会继续奏效。在这个例子中,交易者也受到了近因效应的影响。记得吗?正是由于近因效应这一认知偏差,科林错失了交易良机。当我们把最近发生的事情看得更为重要,就会出现更多的判断失误。在交易中,我们倾向于浏览很多信息:新闻、指标、价格运动、上午电话会议、经济报告、通讯推荐等,不一而足。我们脑中印象最深的,通常是最后发生甚至是最后看到的信息。在决策过程中,我们会过分重视最近的信息。在佐伊交易交易所交易基金的例子中,最近类似的多头吞没形态均推动上涨走势,佐伊对此记忆犹新,因此,在决策过程中,她更看重最近发生的事情。
可以看到,我们很容易就会犯下这种错误。进场模式和价格运动看似不错,但都是假象。并不是市场想要欺骗你,而是我们的心智经常会利用心理捷径,在未经研究的情况下,快速做出判断,造成失误和交易亏损。还记得吗?佐伊说她“马上就知道这是很好的交易机会”。她没有认真分析市场。她的心智认出了多头吞没形态,想起在过去几个星期,这个K线形态推动了新一轮的上涨走势,于是利用心理捷径,理所当然地以为当时的市场行为符合精选进场模式,实际上并非如此。佐伊受到了心理盲点的影响。
请注意,在这个例子中,并没有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佐伊之所以犯错,并非由于恐惧或贪婪所致,而是思维方式有误。她没有进行全面的市场分析,认真评估各种可能性,就匆匆下了结论。她的心智只锁定在这个K线形态上,阻碍了进一步评估的想法。这就是代表性启发式偏差所造成的。如果佐伊做了分析,就会发现在这个市场背景下,这个多头吞没形态的胜算偏低。再次强调,佐伊忽略了这个市场背景的基础概率或统计概率。
记住,认知启发法和偏差并非心理缺陷。我们在上文提过,这些心理捷径在我们的日常决策中是方便有用的策略,省时省力,效果通常不错。也正因为心理捷径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奏效的,我们自然产生了依赖,倾向于滥用。可是,一旦出现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这些心理捷径就不管用了——而交易环境正是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然而,由于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无意识地利用这些心理捷径,想要在交易中转变思维模式,有意识地推翻心理捷径产生的想法,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每个人都是如此,从交易新手到经验丰富的交易者,都会受到影响。
■ 直觉思维和审慎思维
为了说明我们的心智是怎样几乎自动自发地进入默认模式,利用容易出错的心理捷径,这种现象有多么普遍,我们接下来考虑两个问题。这些问题是认知心理学家谢恩·弗雷德里克(Shane Frederick)设计的1。为研究启发法和偏差,弗雷德里克设计了一套测试,看我们会多么轻易地利用心理捷径,测试结果给人很大启发。请阅读每个问题,写下你的答案,再继续往下读。亲自做一下这个测试,你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一种重要的心理现象,这与你的交易息息相关:
1. 一个球拍和一个球一共1.10美元。球拍比球贵1.00美元。请问球是多少钱? 美分
2. 5台机器制造5个零件需要5分钟,请问100台机器制造100个零件需要几分钟? 分钟
请先写下你的答案,再继续往下读。
回答这些问题时,大多数人会接受第一反应的答案,而不会去细究脑中冒出的答案是否正确,这是在解决问题和交易中出现失误的常见特征。第一个问题,你的答案是10美分吗?大多数人都给出了这个答案。正确答案是5美分。第二个问题,最多人给出的答案是100分钟,但这也是错的。正确答案是5分钟。
在球和球拍的问题中,如果球拍比球贵1.00美元,球就不可能是10美分,不然球拍就是1.10美元,两者合计就是1.20美元了。实际上,球是5美分,球拍比球贵1.00美元,就是1.05美元,两者合计1.10美元。在第二个问题中,5台机器制造5个零件需要5分钟,也就是说,每台机器制造1个零件需要5分钟。把机器数目增加到100台,就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制造100个零件:5分钟。如果你一时没反应过来,可以稍微停下来,想通这些问题。
就算你答错了,也不用感到羞愧。大多数人都答错了。事实上,弗雷德里克让美国一些名牌大学(包括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学生回答三个同类的问题(包括上面两个),三个问题全部回答正确的学生不到50%。这更多不是智商高低的问题,而是说明了我们在思考复杂问题时存在的天然局限性。在研究实验室中,认知心理学家玛吉·托普莱克(Maggie Toplak)、理查德·韦斯特(Richard West)和基思·斯坦诺维奇(Keith Stanovich)研究证明,弗雷德里克测试的答案与我们容易犯下认知偏差和失误有关。学生对这些考验思维方式的问题回答错误,证明了由于人偏向于使用启发法,在涉及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例如交易),就很可能判断失误。人们在遇到略有难度的问题时,例如球和球拍的问题,或者进场时机是否成熟的问题,经常不会深入思考去找到正确答案。此外,这些浅层思维让人意识不到自己的失误,浑然不觉自己犯下了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佐伊贸然做出交易决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这一点显然与交易息息相关,非常重要。
假设你对球和球拍问题与零件问题都回答错误,请稍微停下来,回想一下在你知道正确答案之前,回答问题的过程。第一个问题,你是不是马上想到10美分这个答案?如果你脑中确实很快冒出了这个答案,你是不是几乎自动自发地简单接受了这就是正确答案,而没有进一步思考?第二个问题也是如此,你脑中是不是马上冒出了100分钟这个答案?你对这个答案感到满意,于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了?在回答这两个问题时,你脑中冒出了答案之后,是不是对答案感到满意,于是很快就停止了思考,不再进一步寻找正确答案?这就是大多数人的体验。我们的心智似乎冲动地找到了错误答案,就不再进一步思考了。
如果这两个问题你答对了,那么请想一下,你最初想到的是不是10美分和100分钟这两个错误答案?据大多数回答正确的人表示,他们最初也想到10美分和100分钟这两个错误答案。回答正确与回答错误的大多数人之间的区别在于,回答正确的人没有简单接受最初想到的答案,而是更努力地想清楚问题,再去回答。而回答错误的人简单接受了最初想到的答案。启发法正是如此。我们的心智接受了第一个看似可信的答案,于是很快停止了进一步的审慎思考。这就是一个心理盲点。值得留意的是,回答错误的人通常会觉得问题相对简单,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使用了心理捷径,没费多少工夫,就很快得出了答案。而回答正确的人表示,他们需要努力思考,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玛吉·托普莱克和她的同事发现,回答正确的人通常觉得问题比较困难、比较棘手。
丹尼尔·卡尼曼等认知心理学家提出,我们的心智分为两部分/两个思维系统,卡尼曼称之为“系统1”和“系统2”。我们在这里采用描述更直白的叫法:“直觉思维”和“审慎思维”。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在上述球和球拍问题与零件问题中,想出10美分和100分钟这两个错误答案的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会飞速做出判断,几乎是自动自发地运作,甚至可以说是冲动的。许多读者在回答上述问题时就可以体会到,我们会毫不费力地启动直觉思维,快速得出答案。当我们的思维过程是由直觉思维主导时,基本上或完全不受自主控制,整个过程会自然而然地发生——在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的交易中,这很容易成为心理盲点。
与此相反,我们的审慎思维与快速、冲动的直觉思维截然不同。当我们全神贯注地沉浸在一个问题或任务之中时,心智的这部分是活跃的。我们在努力思考时,调动的是审慎思维。与直觉思维相比,审慎思维运作比较缓慢,也比较费力。专注力、努力思考、做出选择,这几点都与审慎思维相关,而与直觉思维毫无关系。
卡尼曼和其他认知科学家研究发现,面对下面这类任务,直觉思维会毫不费力地自动启动:
● 判断两个物体哪个距离自己比较近
● 计算2+2=
● 成语/谚语填空,例如:“盲人摸 。”2
● 在熟悉的道路上开车
面对上述任务,你基本上会自动自发地做出反应或得出答案,不会涉及有意识的思考。与之相反,以下这些任务需要更多的专注力和努力:
● 在嘈杂的房间里听人说话
● 计算27×93=
● 在蜿蜒曲折的陌生道路上开车
● 制订交易计划
这些思维作业都需要我们审慎思考、集中注意力、持续保持专注、沉思、有意识地思索——这些都是审慎思维的特征。
可以看到,直觉思维是快速的,基本上会自动给予回应,毫不费力就会给出答案。审慎思维是缓慢的,需要投入努力和专注力,才能得出答案。直觉思维似乎可以轻松启动,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某些知觉能力是与生俱来的,例如辨认突如其来的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辨认物体,避开威胁等。我们也可以通过反复练习(例如骑自行车或开车),通过长期接触文化规范、社会情境和语言,形成快速反应,在大多数社会情境下,自动知道应该采取什么行动,可以把言语与符号和理念联系起来,即使之前没有遇到过,也能立即明白其含义。例如,在交易中,如果我们长期研究图表形态,我们的直觉思维就会快速辨认出牛旗形态。然而,要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市场背景,判断这个牛旗形态是否真的是进场信号,就需要调动审慎思维。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大费周折地讨论这两种思维呢?原来,了解心智的这两方面特征,对交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直觉思维虽然快速高效,但在判断概率时表现极差,而判断概率正是交易的一项关键技能。一旦直觉思维辨认出牛旗,就会叫我们建仓。你或许会以为,既然我们的审慎思维善于评估概率,这时就会挺身而出,阻止直觉思维的行动。但其实不然。说好听点,我们的心智喜欢养精蓄锐,只有在必要时才会动用审慎思维。说难听点(我倾向于相信难听的这个版本),审慎思维懒惰得很。这就是丹尼尔·卡尼曼研究得出的观点。思考是很辛苦的事,在某个层面上,许多人都厌恶思考。研究发现,如果直觉思维给出了一个现成的答案,而这个答案似乎还过得去,那么审慎思维就会倾向于单纯地依赖直觉思维,而不会提出质疑。审慎思维贪方便,避免了努力思考这种不适的体验。回想一下零件问题与球拍和球的问题。这两项任务都需要审慎思维的技能和能力,然而,我们绝大多数人会快速给出直觉的回答,而不去认真思考自己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换言之,在执行这些任务时,审慎思维只是接受了直觉思维告诉它的话,而没有提出进一步的问题。你应该明白心智的这种特征为何对交易不利了吧?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进一步考虑这个问题。
案例:内森
内森做交易两年了,掌握了可靠的技术技巧,可是交易结果时好时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内森某一个交易日,从制订当日操作计划起,他做的一单交易,他的思维方式造成了什么麻烦,包括他在交易的紧要关头,出现了代表性启发式偏差,不加鉴别地接受了直觉思维告诉他的话。
每天晚上,内森都会制订第二天的操作计划。这天,他从图1.3中看到,从两个较长时间周期图表可见,10年期美国国库债券期货市场表现疲软。日线图在趋势线阻力位掉头向下,日内图已经呈下行趋势。他决定第二天的操作计划是在日内图(较长时间周期)趋势线上、右边标注E的位置做空。
第二天一早,内森从图1.4看见,市场在A点创下新低,反弹后再下探,在B点再创新低,随后企稳并反弹到C点,之后又再回落到D点。在D点上,内森决定做多。他的想法是,在这个水平,卖压枯竭,至少是暂时枯竭,市场上午表现出一定的强势。在D点上,他告诉自己:“如果市场由此开始上涨,我就做多。”市场确实开始上涨,于是他做多了(在箭头位置)。随后,市场快速上涨。
持仓有浮盈了,内森挺高兴的。但接着,问题来了。他心想,市场在A点和B点的低位有强劲支撑。他想道:“显而易见,有大量买盘涌入,推动市场(从D点到E点)上涨。市场表现十分强劲。”内森决定继续持有。但持有多仓是错误的决定。图1.5显示发生了什么事。市场随之快速下挫,抹杀了上午的涨幅,多仓的浮盈回吐殆尽。
这是怎么回事?内森当天晚上解释道:“我当时在想,这单交易做得这么好,现在出场为时过早了。我想:‘嘿,我这单交易做得很好,可不想过早获利平仓。’我对这单交易感觉很好,觉得继续持有是正确的决定。我想,这显然是看涨行情,我应该继续持有。”
内森出现了代表性启发式偏差,相信这“显然”是看涨行情,理所当然地以为这段涨幅代表着市场看涨,但实际上,市场并未进入看涨行情。与佐伊光看K线形态相似,光看上涨的表象,未必代表市场确实处于上升行情。内森的直觉思维锁定了上午的涨幅,形成了市场表现强劲的印象,就以为万事大吉。他陷入了心理盲点。他没有进一步细想,就拿一个简单的问题替代了前一天晚上详尽的分析:市场看起来在上涨吗?上午的升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直觉思维未能察觉到这只是表象,其实市场正处于更大的下行趋势。虽然基础概率倾向于进一步下行走势,但内森和其他出现代表性启发式偏差的人一样,并没有留意到哪种情况最有可能发生。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呢?内森明明制订了在E点做空的操作计划。他为什么会把操作计划抛诸脑后?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回想一下前面提到的球拍和球的问题与零件问题。还记得吗?你的心智很快就得出了错误答案,而又不加鉴别地迅速接受了这个答案。在陷入心理盲点时,我们的心智就是这样运作的。面对问题,我们的直觉思维很快得出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答案,而我们的审慎思维不是费力想清楚这个问题,而是简单接受了直觉思维给出的答案。
甚至可以说,这是心智玩的一个戏法。市场走向的概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直觉思维是无法判断的。审慎思维可以处理复杂的概率问题,可是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费心思考才能解答。在这时候,我们的心智并没有去处理这个复杂的问题,而是拿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取而代之,回答了这个简单的问题。丹尼尔·卡尼曼发现,这是直觉思维运作的典型方式。内森的直觉思维问道:“市场有没有上涨,价格有没有上升,行情看起来是否看涨?”答案当然是“是的”。市场确实上涨了,价格确实上升了,行情确实看似看涨。于是,内森很容易就相信了市场确实看涨,因此继续持有多仓。然而,更复杂也更恰当的问题是:“考虑到目前的市况,后市最有可能的走向是怎样的?”当然,这是一个更错综复杂的问题,需要内森调动审慎思维。请留意,内森从来没有问过这个问题,只是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市场看起来在上涨吗?”
或许有人会奇怪,内森怎么会把前一天晚上苦心制订的操作计划抛诸脑后?他本来打算在E点做空。他的审慎思维详细考虑过较长时间周期、最近的日内趋势和其他相关市场因素,制订了这个计划。这是经过了缜密详尽的评估,回答了后市最有可能的走向、行情最有可能会在何时启动的问题。然而,内森并没有按计划在E点平掉多头仓位,转手做空,而是继续持有多仓。他犯下了认知失误,浮盈回吐了。此外,他完全错过了若是按计划在E点做空,本来可以获得的利润,这一切都是由于他受到了直觉思维的主宰。市场快速上涨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市场行为的这一显著特征攫取了他心智的注意力。可以说,他的心智被劫持,他完全忽略了自己的操作计划和出现的做空机会,这一认知失误给他造成了重大损失!
尽管内森在前一天晚上的分析中,辨认出疲软走势,也明白市场下行趋势中经常会出现技术性反弹,但他的直觉思维只是简单依赖上午市场上涨造成的代表性启发式偏差,而忽视了前一晚制订的计划。卡尼曼称之为“你所看到的就是全貌”(WYSIATI),这个缩写指的是,直觉思维只会选择性关注少数信息,进而信心满满地做决策。直觉思维考虑的信息经常是不完整的,却以为做判断只需要这些信息,所看到的就是全貌,所以会浑然不顾或忽视其他重要数据,甚至连息息相关的数据(例如前一天晚上制订的详细计划)也置之不理。眼不见,心不烦。
直觉思维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以所看到的为依据做判断,并表达出来。由于心智这部分的能力是具有局限性的,可能会造成失误。要做交易决策,需要综合分析多方面的市场信息,形形色色的信息经常是相互矛盾的。此外,交易决策总是涉及概率。直觉思维无法综合分析数据或处理概率问题,这是审慎思维负责的范畴。但正如内森的经验所示,审慎思维是难以调动的,经常默许直觉思维的判断。
此外,内森的心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近因效应也在这里掺了一手。最近上涨的价格运动给内森留下了深刻印象,令他忽视了两个事实:(1)在下行趋势中,反弹通常会很快结束;(2)价格进入了有大量卖盘的已知区间。此外,内森自认为一大早做出了良好的交易决策,快速获利,为此欣喜若狂,这种感觉盖过了他对现实的认知。他自认为刚刚正确判断了市场走势,持仓出现了浮盈,为此感到高兴,甚至有点得意扬扬。我们感到高兴时,通常会掉以轻心。在这种时候,直觉思维特别放任自流。我们没有在心情中性或略微负面时那样认真鉴别和分析。我们感到乐观时,通常会期望积极的结果持续下去。这就是“情感启发式偏差”,在内森决定“拿住持仓”的例子中表现非常明显。
代表性启发法/代表性启发式偏差在交易者中非常普遍。在每个案例中,交易者都以为市场某些特征确有其事,但其实不然。起因在于我们用简单的任务替代了困难的任务。我们在案例中可以看到,当交易者辨认出某个图表形态、指标或价格运动,与某个原型相比较,以为既然两者相似,就足以做出交易决策,而事实上,交易者还需要进行更刻意的分析,这就是出现了代表性启发式偏差。在这种时候,交易者忽视了后市最有可能的走向,也就是基础概率。我们选择去关注一些通常显著的数据,而把其他相关数据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你所看到的就是全貌),在决策过程中,过分重视最近发生的事件。此外,当事态发展顺利,我们感觉良好,或许就会马虎大意,而这正是在市场上交易的大忌。
有时候,代表性启发式偏差表现得比较隐蔽。犹他大学伊柯丽斯商学院(Eccles School of Business)教授迈克尔·库珀(Michael Cooper)对代表性启发式偏差进行了有趣的研究。例如,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牛市泡沫期间,互联网还是激动人心的新鲜事物。库珀和他的同事研究发现,在这期间,一些企业只要变更公司名称,在公司名中加入“.com”字样,股价就会大幅跑赢其他股票。交易者和投资者显然相信单凭股票名称,就可以代表一家公司管理完善、市场份额较大、资本充足、商业计划完备,并拥有可盈利和持久的产品或服务线。有趣的是,在互联网股泡沫破灭后,库珀继续进行了同样的研究。研究团队跟踪观察了随后从公司名称中剔除“.com”字样的企业,发现在公司名称变更后的两个月内,股价取得了惊人上涨,由此可见,代表性启发式偏差很容易就会左右投资者和交易者的行为。
■ 更多启发式偏差和认知偏差
代表性启发式偏差可能是交易者最常出现的启发式偏差。除此之外,心理学家还发现了许多其他启发式偏差和认知偏差。例如,维基百科(Wikipedia)列出了与判断和决策相关的逾90种偏差(还有一些偏差仅限于具体社会情境,也有一些偏差与回忆相关)。想要了解心理学家发现的所有偏差和启发法,可能是令人抓狂的任务。但你必须了解一些常见的偏差,以及这些偏差是怎样损害到你的交易的。我在这里重点列出几种与交易最相关的偏差,还有一些留待后面的章节讨论。
确认偏误
人们在做出假设之后,倾向于寻求确认自己的假设,而不是推翻自己的假设。因此,我们不会寻求与之相左的数据(例如,会令我们质疑某个交易假设的信息),而是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寻求与自己的观点一致、能支持自己的观点的数据,并过分重视这些数据。我们有一种强烈的需要,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想要确认自己本来就知道或相信的事情。这种现象被称为“确认偏误”,是造成交易困难的重要原因。
一位技术交易者使用随机指数(Stochastic Index)作为评估超买/超卖状况的主要指标,她在考虑是否做一单交易时,“为了保险起见”,决定也看一下CCI顺势指标(Commodity Channel Index),这就是确认偏误。这两项指标衡量大致相同的价格运动特征,给了交易者同样的信息。交易者不仅在靠本身就具有相关性的两种方法做决策,而且会掉进一个思维陷阱:由于两项指标都发出了信号,她会以为信号更强,所以这肯定是很好的交易机会。因此,她或许会变得过度自信,从而做出不合理的行动,例如加仓或持仓过久,这两种判断失误都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若是只关注确认数据,也可能导致在行情对持仓不利时,亏损超过计划额度。在这个常见的例子中,交易者继续专注于并高估了支持继续持仓的信号,对亏损的威胁视而不见。因此,即使持仓已经出现浮亏,交易者仍会过分重视单独看来对持仓有利的微小价格运动,用于确认原本的交易理由,而忽视或忽略对持仓不利的重大价格运动。在此情况下,交易者不是客观评估市场行情的展开,因而提早平仓,而是被止损出局(如有挂出止损单)。然而,通常情况下,在出现确认偏误时,交易者根本没有挂出止损单,只有当这单交易已经无可救药,交易者再也无法忍受进一步亏损的痛苦时,才会平仓。
传奇交易者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曾经表示,交易者筛查数据,寻找证伪信息的能力,是能够创造盈利的理性行为。然而,寻找证伪数据的行为并不常见,与我们的天性背道而驰。判断与决策专家爱德华·拉索(Edward Russo)和保罗·休梅克(Paul Schoemaker)表示,确认偏误是一种心理强化。当我们找到了确认信号,证明自己是对的,这能让我们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开心。难怪直觉思维会偏好能够简单快速地证明某个交易想法或市场偏见的数据。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可以强化我们的良好情绪,这样一来,我们就难以摆脱这种偏误。如果我们寻求、找到和接受证伪证据,就等于说我们弄错了。大多数人都不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去做。此外,这也需要积极调动审慎思维,我们已经体会到,这可不是容易的事。难怪索罗斯表示,寻找证伪信息的能力是不可多得、难能可贵的。
近因效应
我们在上文已经讨论过近因效应。但由于这个问题对交易有重大影响,值得在此多费笔墨详细介绍。近因效应产生的缘由,在于我们倾向于更重视最近发生的事件,即使其他数据或许同样重要或更加重要也是如此。刚发生的事记忆犹新,留下的印象比更早发生的事情更深。由于心智更重视最近发生的事,这也会影响到我们对未来的预期。
近因效应会对交易者行为产生多种影响。从内森的例子可见,交易者在预测后市走向时,容易更重视最近的价格运动。同样,从佐伊的例子可见,如果某个进场模式刚取得了成功,现在进场条件又再成立,交易者很可能会对这个进场模式抱有更大信心,超过了按照过往业绩统计应有的水平。与此相反,如果某个进场模式最近亏损了,许多交易者都难以再按这个进场模式进场,尤其是在亏损后没过多久。科林就是这样,看到进场条件成立,却没有选择建仓。
无论交易是盈利还是亏损,近期经历都可能对交易者的心智产生很大影响。交易者好像以为近期交易A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未来交易B的结果。我们知道(或应该知道)这不是真的。每单交易都是独立存在的,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交易A不会影响到交易B,但由于这一认知失误,我们表现得好像两者之间有关联。交易者行为受到了近因效应(一个心理盲点)的左右。
交易新手(甚至是许多经验丰富的交易者)看图表时,会第一时间去看图表右边,看到最后几根K线,根据有限信息,迅速判断市场未来走向。直觉思维就喜欢这样,选出几个数据点,快速评估,做出决定,而且在评估交易时,会把最近的市场行为当作唯一的重要依据,而不去考虑其他背景状况和整体市场状况。因此,交易者很可能会根据随意的信息做出交易决策。受到近因效应影响,我们会忽视市场状况和背景数据,去关注更新近出现的信息,而不是更相关的信息。
我们过分重视的不仅有近期发生的外在事件,例如市场表现或进场模式,还包括我们的交易表现。如果我们交易表现良好,一连串交易取得成功或超额收益,我们可能会由于近期的经历而影响到接下来的交易行动。我们会倾向于自以为手感火热,或者技巧和能力不知何故快速提升,或者我们解读市场的能力比其他人更强。因此,我们可能会犯下非受迫性交易失误,例如加仓、过度交易,或进场条件不完全符合就勉强交易。这种情感启发式偏差(由于自我感觉良好就掉以轻心)可能会强化和放大近期的良好表现。若是过分重视近期表现,可能会影响到我们当下的态度和行为,经常会导致我们偏离交易计划,或更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偏离理性交易。
交易者容易过分重视的不仅有盈利表现,还有亏损表现。近期表现欠佳的交易者可能因而退出市场,避免进一步表现欠佳的预期,或者与之相反,亏损后加码或做额外的交易,以收复失地。无论如何,很重要的一点是,交易者会过分重视近期的事件或行动,直接影响到下一步行动。这经常会导致心态不稳的交易行为,犯下非受迫性交易失误的概率增加,造成不必要的亏损。
后见之明偏差
事后诸葛亮谁都会当。所谓“后见之明偏差”,就是一种“马后炮”,是指人们得知某一事件结果后,夸大原先对这一事件的猜测的倾向。由于事后掌握了数据,导致最初对事件看法的回忆产生扭曲。判断和决策研究人员尼尔·勒泽(Neal Roese)和凯瑟琳·沃斯(Kathleen Vohs)研究了对这一心理盲点的大量科学文献,总结出后见之明偏差涉及三个层面的认知失误:(1)一个人对自己原本观点和预测的记忆有误,相信自己早就预测到结果,但事实上并非如此;(2)一个人相信这个结果是肯定会发生的,过程也是注定的;(3)结果是可以事先预测和知道的。
当我们陷入后见之明偏差,就倾向于选择性地回忆信息,只去想可以印证后来才得知的结果的信息,编造出一个故事,向自己解释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如果这个故事相对比较容易编造,我们就会觉得事情肯定就是这样发生的,因此,事先一定可以预测到结果。正如之前提到的其他认知失误,我们只会选择性地考虑部分信息,我们的心智走了捷径,拿一个事后似乎令人信服的故事做了替代品,而不是认真考虑所有可获得的数据,有条理地分析这些数据,深究事件发生的真正原因。
我们看一个市场,经常能列出一堆后市可能会上涨的理由,也能列出一堆后市可能会回跌的理由。交易者经常要面对模棱两可的行情。交易者若是陷入后见之明偏差,在市场上涨后回顾当初,就会以为信号十分清晰。他们会把当时模棱两可之处抛诸脑后,选择性地抽取支持市场上涨的信息,编造出一个市场看涨的故事,浮现出这样的想法和感觉:“我早就知道。”
勒泽和沃斯表示,后见之明偏差可能会造成两个严重后果。首先,后见之明偏差可能会令人感到后悔。一旦产生后悔的感觉,就几乎肯定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本来应该看到X”或者“我本来可以做Y”。如果交易者出于后见之明偏差,觉得“本来应该”抓住一波大好行情,就可能会因为觉得错失了盈利而感到懊恼。更糟糕的是,他们可能由于对发生的事件做出错误的心理评估,给自己施加压力,下一次进场条件不完全符合就勉强交易,以此弥补错失的盈利。
其次,后见之明偏差可能会妨碍我们学习。勒泽和沃斯表示:“如果你觉得自己早就知道,就意味着你不会停下来,研究一件事发生的真正缘由。”对于想要掌握专业知识、成为交易高手的交易者来说,这是自我改善和自我发展的严重障碍。如果我们觉得市场升跌的理由是显而易见的,就不会费心评估和研究行情背后的原因,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走势。这种错觉可能会损害我们作为交易者的技巧和能力。当日后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我们就会措手不及,可能会根据错误的信息做决策。当然,这会继续对我们的交易产生不利影响。
■ 禀赋效应
一位个人股票投资者对苹果公司(Apple,Inc.)建长仓,平均买入价约为每股350美元。他在自己的研究中,预估了公司未来不久的收入、利润和其他考虑因素,据此设定的目标股价为750美元。他也痴迷于苹果公司的iPhone和iPad,入手了最新版本。在2012年9月,苹果公司股价创下705美元的历史新高,随后陡然急跌。这位投资者也懂得技术分析,可以看到股价在创下新高之前呈现抛物线上涨,这是减仓甚至平仓的绝佳技术面理由。持仓已经取得了翻倍收益,技术面指标显示这只股票已经处于超买状态,但这位投资者还是选择继续持有。他表示:“这只股票会上涨到750美元,甚至更高。低于750美元,我是不会卖的。”苹果公司股价跌至425美元以下。一年后,这位投资者仍在持有这只股票,苦苦等待750美元的股价。这就是禀赋效应的一个例子,禀赋效应是交易者容易陷入的又一心理盲点。
这一认知偏差与过早获利平仓相反。交易者陷入禀赋效应之后,会高估对股票、商品期货或外汇合约现有持仓的价值,将目标价定在远高于公允市场价值的水平,而假如这些交易者并未持有这些持仓,所设定的目标价会合理得多。单是所有权就会影响到感知价值。他们越去想对自己的所有物有多么喜爱,就越会产生深厚的情绪牵绊。例如,当你想到自己是多么喜爱苹果公司的产品(例如iPhone、iPad和Mac)及其功能,通常就会导致禀赋效应加深。通过客观评估股价(例如市盈率、盈利增长、市账率、技术面),可以尽量减少禀赋效应。
随着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发现,有些心理盲点是基因组成的一部分。禀赋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我们对稀缺变得敏感,不愿意放弃已有的东西,唯恐未来可能需要的时候得不到。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布赖恩·克努森(Brian Knutson)带领一支科学家团队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人在陷入禀赋效应时,大脑中的前岛叶会被激活。这个脑区与身体疼痛和厌恶的情绪相关,由此可见,放弃或失去有价值的东西是一件痛苦的事。因此,我们会赋予已经拥有的东西更高的价值。
交易者本来想做日内交易,却在出现浮亏后死守亏损头寸,长期持有,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出于禀赋效应,由于交易者相信现有持仓具有更高的价值,所以不愿意平仓。当持仓达不到理想的价位,而交易者又盲目相信持仓具有更高的价值,心智遭到了禁锢,交易者可能就会继续持有,把日内交易变成长期持仓。
■ 交易者的对策
我们在本章中列出了科林、佐伊和内森的简短案例。他们都犯下了非受迫性心理失误,因而造成交易行动失当,交易绩效欠佳。他们在做决策时,都以为自己在做正确的决策,判断错误令他们付出了昂贵的代价。他们都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犯错。这三个案例是许多交易者的真实写照。
在交易中,我们很容易就会犯下认知失误,而且在犯下认知失误时,通常浑然不觉。这也是由于在日常生活中,认知捷径给了我们很大的便利。于是,我们自然而然地把在熟悉情况下有用的习惯带入了交易环境,但正是在交易环境中,认知捷径最容易出错,令交易者茫然不知何故。认知捷径(启发法)是天然的心理盲点,表现为本章中讨论的思维陷阱和心理捷径。这些方面跟情绪一样,都是交易心理学的一部分。我们后面会讨论到,交易心理学的关键不在于控制情绪,而在于了解我们的心智通常是怎样运作的。正因如此,我在本书开头就提出了这个话题,来帮助各个层次的交易者认识到,我们的思维(不仅是情绪)是交易赖以成功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有些经验丰富的交易者较少陷入情绪困扰,但仍然难以保持稳定的交易表现,对于他们来说,了解我们的心智是如何运作的或许更加重要。对于交易新手来说,了解这些盲点并努力去克服,有助于减少失误。加上提升其他交易技巧,由此可以增加交易者的信心,帮助有志于从事交易的人士避免陷入许多前人经历过也为之痛苦的有害情绪陷阱。了解和明白心理盲点,是处理心理盲点的第一步。在本章末尾,我们会提出一些分步详解方法,帮助交易者应对心理盲点。
由于认知偏差属于心理盲点,我们需要格外小心,才能避免坠入陷阱。我们经常会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失误,可是为时已晚。要做出明智的决策,练习正念的心理技巧是很有用的。我们在本书后面的章节中会详细讨论正念,在这里只是略微带过。正念可以帮助交易者集中注意力,专注于交易流程,大大帮助交易者在做决策时觉察到自己所做决策,避免坠入这里讨论的心理盲点。当我们运用启发法和其他偏差,我们就相当于选择了轻松的心理捷径,而推翻了交易流程。调动审慎思维需要投入精力,因此我们经常会接受直觉思维给出的方案,而懒得去费心分析演算、经过仔细考虑后才做出决策。正念可以培养出一块心理空间,帮助我们选择付出合适的努力,而不是接受通往交易失误的心理捷径。
维思大学心理学家斯科特·普拉斯(Scott Plous)表示,在代表性启发式偏差经常出现的判断情境中(例如交易),决策者应该牢记基础概率。我们在交易中犯下的许多认知失误,都关系到忽略统计数据。就此而言,你应该牢记自己所有进场模式的指标,包括每个进场模式基本的胜率和期望值。牢记这些统计数据,可以帮助你避免单凭市场一两个显著的特征做出重要交易决策,提醒自己每个交易都有一定概率。了解进场模式的基础概率,可以帮助你排除代表性启发式偏差和其他偏差(包括近因效应)的干扰。如果你按某个进场模式操作,已经连续亏了三单,所以在进场条件又成立时,感觉不愿意建仓,这时,如果你知道这个进场模式的胜率为65%,就可以记住自己交易的是进场模式的概率,你上次建仓时蒙受的亏损,是包含在基础概率之内的正常值,而不是下次进场条件成立时不建仓的理由。
另外重要的一点是,要有一个界定明确的进场模式,包括在怎样的市场状况下这个进场模式表现最佳。这不仅有助于提醒你留意重要的背景元素,还能过滤你的进场模式,让你只在背景状况最适合这个进场模式时建仓。就此而言,你为自己验证了,你只做最精挑细选的交易。这种进场条件不仅能帮助你在选择交易时避免决策失误,还能增加你进场模式的胜率和期望值。
拉索和休梅克建议,为免在解读图表时出现歪曲和偏差,你应该刻意地提出合适的证伪问题。这有助于纠正认知偏差,尤其是抗衡我们出现确认偏误的强烈倾向。例如,如果市场在上涨,需求或买方似乎占上风,你想做多,这时,审慎的做法是再问一下自己供给的问题。例如,你可以问,相较上一次上涨,上一次回落的成交量是否有所缩减,交易价格区间是否有所收窄,在市场回落之际,你的主要指标是否维持看涨。你需要在准备做多之前,证实不存在大量卖盘(证伪)。如果市场缩量回落,整体成交量缩减,而指标并未看跌,这显示卖方并未占上风。
你也可以测试想要做的交易之外的其他选择。沿用上面做多的例子,你应该寻找做空的证据,把做空的理据与做多的理据相比较,评估哪个选择更具说服力。最起码,如果你进行了详尽客观的分析,你会发现有没有忽略的地方。你会知道这是不是合适的交易机会。这有助于你分析模棱两可的交易情境,避免后见之明偏差。如果你可以为每一个进场模式制定一套标准的证伪问题,在每次建仓之前,都要例行问一次这套问题,及/或评估其他选择,这会给你带来莫大的裨益。这样一来,不仅积极避免你出现确认偏误,还积极调动你的审慎思维。
交易者若是在分析中使用数学指标,应该避免自相关的干扰。如果多个指标都在衡量同一件事,那么,运用多个指标也是枉然,只有当多个指标衡量不同方面,才是有用的。你应该确保自己使用的指标确实在衡量市场维度的不同方面,不然,就是犯下了确认偏误。约翰·布林格(John Bollinger)在《布林线》(Bollinger on Bollinger Bands)一书中,详细探讨了技术指标之间的多重共线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避免陷入这个误区。
我们的心智很喜欢进入认知失误的雷区,要避开雷区,我们可以借助多个方法,包括注意基础概率,清晰界定交易进场条件的最佳整体市况,提出证伪问题,分析其他交易选择,等等。表1.1概括了本章中提及的认知失误,并提出了一些避免受此影响的策略。目的在于让你意识到在交易中可能出现的思维失误,避免接受心里浮现的第一个想法,采取具体的措施调动审慎思维。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太多时候,我们的直觉思维会毫不费力地提出看似具有吸引力的方案,而我们若是浑然不觉,就会欣然接受这个简单的方案,并且深信不疑。丹尼尔·卡尼曼或许是世上对这个领域研究最透彻的专家,他耗费了40年时间去研究、调查和界定认知错觉和陷阱,但就连他也发现,自己想要避免这些认知错觉和陷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丹尼尔·卡尼曼及其同事加里·克莱恩(Gary Klein)表示,要减少认知启发法和偏差引起的判断失误,最好的办法是提升专业知识。即使有些交易者是真正的高手,看似凭着敏锐的直觉解读市场和做交易,其实他们是在运用刻苦提升的交易和读图技巧。交易者在不同市况下解读市场和管理交易的水平越高明,就越不容易陷入启发法和偏差,犯下的相关交易失误越少,当然也就能取得更好的交易绩效。为此,交易者必须旷日持久地积累经验,进行特殊形式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就自己的表现得到清晰的即时反馈。对于技术交易者来说,这意味着通过模拟交易或纸上交易进行长期训练,逐渐沉浸到实际交易之中,以此学习、提升和巩固交易知识、技巧和能力。在本书的第三部分,我们会介绍一套久经验证的方法,促进交易者的个人发展和自我改善,在第11章,我们会介绍刻意练习的心理科学,怎样把刻意练习具体应用到训练和学习发展专家技能之中,从而提升专业知识,成为交易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