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专注关键少数
将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集中在能够取得最多成果的事情上。
你问我今年想要什么,
我会尽量说清楚,不会太过分,
我只需要一个机会,
一个可以让我们拥有更美好的时光的机会。
——选自咕咕娃娃乐队的《更美好的时光》
李杰西从小在香港长大,她一直梦想着成为一个漫画作家和艺术家。 2008年, 25岁的她在谷歌做产品经理,一有时间,她就喜欢研究Polyvore—— 一家让用户在线搭配拼接衣服的时尚网站。杰西很喜欢Polyvoer,觉得就像是DIY高科技版的纸娃娃一样。如果其他用户的风格符合她的心意,她会持续关注。
有一天,杰西突发奇想,给Polyvore的创始人之一帕夏·萨德里写了一封长长的邮件,就如何改进网站提出了非常详尽的建议。萨德里对她的建议很感兴趣,就回信请她来办公室面谈。面谈后,萨德里邀请杰西加盟。到2012年,杰西已经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杰西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二八定律,不仅彻底征服了Polyvore,而且让整个硅谷都为其折服。
二八定律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数学家维尔佛雷德·帕累托提出的。 1906年,帕累托发现,意大利20%的人口掌握了全国80%的财富。像万有引力定律一样,这种财富分配规律具有普遍性,不是设想,而是已经得到了验证。根据二八定律, 80%的产出来自20%的投入。
我必须指出的是,二八定律中的百分比只是大概的估计,两个部分加起来可能并不是正好等于100%。比如,在课堂上, 5%的学生可能占到了整个班级违纪行为的99%;在你住的那个社区, 84%的房子可能是由27%的房地产经纪人卖出去的;你68%的时间穿的衣服可能只占到了你衣橱中衣服的19%。
二八定律又名帕累托法则,或者说是“关键少数与微不足道的大多数”,是指在各行各业,不管做任何事情,少数东西往往能够发挥最大作用。运用这个定律,可以极大地提高绩效,不管是竞技体育、商界,还是教育领域,无一例外。在20世纪50年代,管理咨询师约瑟夫·朱兰在日本制造业应用了二八定律,大获成功,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得以在汽车、电视等高端制造业处于领先地位,他也因此声名鹊起。
李杰西入职Polyvore后,她首先找到对公司发展最为关键的领域,决定集中发展这无数不多的几个领域,并最终做到极致。她砍掉了一些流行的功能、会分散精力的业务,把所有的资源和精力都集中在产出最高的几个关键领域。她不断简化业务,精简功能,最终只保留了20%左右的业务,而这20%正是公司成功的关键。
网站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网站月访问量超过了2000万次。自2012年起,网站开始盈利。登陆Polyvore网站,点击团队成员那一栏,你会发现, Polyvore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少而精”。放眼世界,其他最成功的企业,比如苹果、谷歌、推特、星巴克、伯克希尔·哈撒韦等公司,其成功的秘诀正是专注和追求卓越。
二八定律的作用并非仅限于商业和组织机构,其应用非常广泛。个人也可以利用二八定律来提高效率、生产力与成绩,艺术家、作家、律师、运动员都不例外。如果能够找到最关键、效率最高的20%,人人都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简化生活。人人都可以忽略那些不必要的东西,甚至可以把它们从生活中彻底清除出去,集中精力,为了成功,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同理,老师们也可以利用二八定律来减轻压力,提高对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教学质量。
找到那20%吧!你的生命将因此而改变。然而,在教学中应用二八定律面临重重困难,主要是因为教学领域有很多理念、策略和方法,有些甚至相互矛盾,让人晕头转向,找不着北。而且,教学过程复杂多变,信息量极大,很难找到影响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此外,学校领导早就制定好了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应用二八定律更是难上加难。
在20世纪90年代初,初出茅庐的我刚刚开始教课。当时,各个学区要求在阅读课上采用“全语言教育”方法,但我不太喜欢这种方法,所以,我敲开校长办公室的门,问道:“我能不能申请点经费,自己选教材,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讲课。”校长很高兴地答应了。当时我的同事们都是先教学生认识常用词,然后教他们阅读,但我采取的教学方法完全不同。那个时候,人们并不反对我标新立异,甚至还鼓励我这么做。
此外,我也可以自行决定每个月上几个单元,按什么样的节奏来上课。虽然有教学大纲,但我可以自行决定授课方式,调整讲课顺序,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最适合他们的学习材料。可以说,在教学中,我说了算。我可以听从自己的本能,进行创新。我觉得学生需要休息的时候,就把课停一停。我也可以在早上先上一节艺术课,或者午后带学生走出教室,锻炼一会儿。总之,人们相信我的专业水准,相信我对学生的了解,相信我的判断力,相信我知道怎么做对学生最有益。
可如今再也没有这样的自由,那样的日子可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该在什么时间教什么内容,都有明文规定,有详细的时间表和教学计划,甚至连板书内容都有明确的要求。月复一月,我们一直在参加各种各样的在职培训和研讨会,我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策略、新方法和新技术,好像这些东西都很重要。但其实,你我都知道,根据二八定律,这些东西根本不可能都重要,事实上,大部分东西就算多少有点关系,也根本无关紧要。
然而,尽管早已不堪重负,我们还是样样都得做,一件都不能少。我们不断地“做加法”,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年复一年,工作越来越繁重,事情越来越复杂,而我们却越来越困惑,似乎永远都看不到尽头。每开一次员工大会,肯定就会增加一项新流程,启动一个新项目,我们就多一份焦虑。事情一直在变,让人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准备不充分,慢慢地,自信消失殆尽。这样的状态非常耗费老师的心力,在成绩较差的学校,影响尤甚。
教学上的限制越来越多,我们越来越做不了主。同时,信息铺天盖地,工作职责不断加码,老师们被左右夹攻,精疲力竭。所以,老师们越来越痛恨自己的工作,痛恨因为工作牺牲了个人生活和家庭生活。教师这个行业压力大,士气低,已经是普遍现象。 40%~50%的老师会在工作5年后离职,而连1年都坚持不下来的老师更是达到9.5%。
从教25年来,我从未想过会见到这么多沮丧的老师。他们劳累过度,焦虑不安,筋疲力尽。事情好像永远都做不完,学生好像更调皮捣蛋,更不尊重老师。老师们感觉自己身陷困境,无法自拔。过去当教师前途无量,可现在,这份工作却成了头上的紧箍。曾经,他们梦想着能够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激励学生,而学生们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遵守课堂纪律,热爱学习。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再有这种奢求,就太无知,太天真了。
老师们出于敬业,只能更加勤奋,这也是他们唯一能做的事情。他们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在床上翻来覆去,夜不能寐,思虑着明天该怎么处理堆积如山的难题和挑战。他们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备课,改作业。他们为了信仰而战,而且得忍受由此给自己和挚爱的亲人带来的精神折磨。他们只能不断地付出。
努力是成功的关键,但不管在哪个行业,努力和成功并不成正比,到了某个临界点之后,就算再努力,也不会获得更丰厚的回报。事实上,越努力,可能结果更差。
长跑运动员都知道,一旦过了这个临界点,他们的成绩会急剧下降,伤病的可能性更高。他们会觉得心情低落,没有胃口,睡眠紊乱,焦躁不安,狂躁易怒。这还仅仅是对身体的影响,精神疲惫更可怕,很可能你早上都不想起床。
在教育行业,这个临界点来得很快,不但时间短,而且来势凶猛,可能是因为教书不像其他行业,老师得一直保持最佳状态,要精神抖擞,必须头脑清楚,耐心细致,对工作充满热情,同时,上课时必须保持心态平和,心情放松,洞察力敏锐。
就像过度训练的跑步运动员一样,一旦老师心力交瘁,他们的工作特别受影响。他们神经过度紧张,显得很不耐烦。他们也将这种压力带进课堂,害得课堂上问题不断,比十个孩子造成的麻烦还多。学生一不听话,他们就会大声训斥,所以,他们越来越不受学生待见。此外,还得注意二八定律。如果你没找到那真正关键的20%,就算做得再多,也是徒然。这就像是拼命地划桨,想让独木舟逆流而上,最终肯定寸步难行。
上初中时,我和姐姐都参加了游泳队,每周妈妈都要开车送我们去当地的游泳池训练三个晚上。教练告诉我们,我们必须用力打腿、划水,要多游几圈,胳膊在水里划水要快,以此来锻炼体力和耐力。我们也用踢水板练腿,让腿的摆动更有力,速度更快。在泳池旁边,还放着一台机器,用来增加阻力,让我们的肌肉更强壮。每次训练,我们都要在游泳池一圈又一圈地练习,一训练完,我们都累个半死。
那个时候的游泳训练都是这种模式。教练首先教你学会游泳姿势和动作,然后让你重复练习,进行肌力与体能训练。人们认为,游得越多,体格越强壮,姿势更纯熟,成绩就会越好。
泰瑞·朗琳是从纽约来的一位年轻游泳教练。他发现,有那么几个游泳运动员,虽然训练的时候不是很刻苦,但游得特别快。他们能够轻松地在水里游动,而且泳池里的水花也不大。朗琳教练就想:有没有可能让自己的学生也做到这一点呢?所以,他没有像其他教练一样,逼着学生一圈又一圈地游,而是教他们要像“天生就会游泳”那样游泳。在训练中,他注重提高游泳技巧,提高身体移动的效率。他教他们像鱼一样在水里钻来钻去,而不是拼命用身体在水里划出一条路来,这种训练方法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学员们训练的时间虽然缩短了,却比以前游得更快,也更省力。他发现,速度最快的游泳运动员实际上比其他运动员的划水次数少。在仔细研究世界顶级学者的研究成果后,他发现,全球最优秀的游泳运动员,体力只占到其成功因素的30%,而对于普通人,比例更低,还不到10%。
事实证明,花大量时间和精力一圈又一圈地练习游泳,这种训练方法的效率极其低下,此外,还容易受伤,引起倦怠,甚至害得很多人彻底放弃了游泳。朗琳教练就成功地利用了二八定律,他只关心怎么能让一个人更快地从泳池的一头游到另一头,他掀起了游泳训练的一场革命。以前,从泳池的一头游到另一头,不停地重复,既艰苦,又折磨人。朗琳教练却把训练变成了一大乐事,不管年龄大小,在他的教导下,运动员们都可以少出蛮力,提高成绩。
很多老师就像被压在老式游泳教练的五指山下一样,被迫不断给自己施压。虽然人们不会明说,但他们传达的信息很明确:你必须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这不是真的,多做事情解决不了问题,解决之道在于少做,关键是要集中精力做好有助于提高效率、实现自我价值的那20%。而且,效率提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相辅相成。如果你热爱工作,那么你的效率自然会高,学生们更喜欢你,你讲课时更有活力,精力更加充沛,最终会形成良性循环。
在本书中,我将重新唤起你当初致力投身于教育事业的激情,带你找到能够让你快乐,助你成功的最关键的20%,并告诉你如何把这20%做到极致。剩下的80%只会徒增压力,意义不大,可以逐渐减少在那上面的投入。
我要帮你做减法,只保留最核心的部分,像那些最快乐的老师们一样,养成一些好习惯。尽管很多人逼着你更努力工作,承担更多任务,但你依然能够高效地完成工作,同时保持对教学的热爱。我会教你如何巧妙地工作,如何提高效率,同时还能够按时下班,陪伴家人和朋友,追求自己的兴趣与爱好。
我要告诉你激励学生的秘诀,让你知道如何激发起他们心中求知的欲望。我要告诉你事半功倍的要领,让你花一半的时间来备课、教课,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认真听讲,一个字也舍不得落下。就像朗琳教练分解游泳动作一样,我要用通俗易懂的话讲解每一条策略。
我自己曾从教多年,而且,我认识很多效率很高的优秀老师,从自己的经历和那些老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并最终写成了这本书。此外,有成千上万个劳累过度、不快乐的老师给我来信,他们的故事也让我深受启发。在书中,我提出了一些简单可行的办法,适用于每一个老师,不限年级,不限科目。我希望用我毕生的心血,可以再次焕发教师这个职业的荣光。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还遵循了一个重要原则:书中提到的所有策略必须具有时效性,能够经受得住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变化的考验,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同时经受得起实践的检验。不能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也不能只得到我指导过的老师的认可,这些策略还得经受得起学术研究的考验。
同时,我从全球商界、营销界、体育界、娱乐界、音乐界,以及医疗界的专家身上取了一些真经。在书中,我举了很多成功人士的例子,他们之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正是因为他们采取了这些策略。
大部分内容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但不要沮丧。这些策略具有强大的力量,不仅可以颠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在其他行业和领域也能产生重大影响。过去25年来,我就是靠这些策略,才能够坚持教书育人,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基本上)每一分钟对我来说都是一种享受。更重要的是,除了教学,我还可以享受生活。
卡琳娜·坎内拉克斯是达拉斯的一名交响乐助理指挥,经常到各地去做客席指挥。报社评论员总夸赞她,认为她很享受舞台。尽管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别人总说,指挥的时候,她总是忍不住微笑。在《圣地亚哥联合论坛报》的一篇文章中,她写道:“只有真正热爱音乐,才能将音乐的魅力传递给观众,才能打动人,认识到这一点非常重要。”人们通常认为,和其他职业不同,老师就应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想法不仅荒唐至极,而且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热爱工作并没有错。把工作做完,按点下班回家,这也没错。想利用假期好好休息一下,没有错。虽然关心学生,但在家里尽量不想他们的事,这也没错。实在不好意思,可能我说的话听起来有些刺耳,有些自私,但话糙理不糙。老师们确实天生更有爱心,更关心学生。不过总不能老把工作带回家,干活干到快吐血吧?下班后,就把上班时的烦恼抛诸脑后,才能给自己充电。这样的老师往往更快乐,效率也更高。
教书育人不但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而且本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事情本来就应该像你投身教育时所想的那样,你不用假装热爱工作,也不用说一切都是为了学生。这本书就是要教你学会真正享受教学,教你集中精力做重要的事情,教你精益求精。
教书并不复杂,不需要高强度的工作,不需要耗费很多时间。事实上,教书很简单,工作量并不大,也可以很高效。李杰西、约瑟夫·朱兰和泰瑞·朗琳做到了!他们成功地应用了二八定律,将困难的事情变得极其简单。我真诚地相信,这本书也可以把困难的事情变简单。我邀请你翻开书,以开放的心态和我一起学习,从此彻底改变你的教育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