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都是孩子的错
现在的孩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只知道享受,不知道感恩;只知道让别人为他着想,不知道该为他人着想;只知道爱他是天经地义的,不知道爱父母也是应该的。
——摘自现代教育报《我们的下一代最缺什么》
上面一段文字让人觉得,今天的孩子简直就是大逆不道,甚至不可救药。尤其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在父母和老师们的眼里就是一群危险分子,急需我们这些为人父、为人母、为人师的成年人去拯救。于是家长们困惑“这些孩子都怎么了”?老师们叹息“孩子越来越难管,老师越来越难当了”!教育专家们呼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而作为从教30多年,和成千上万学生、家长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老师,我却要发自肺腑地大声疾呼:这不都是孩子的错!唯物史观不是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吗?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今天的社会环境对孩子们的影响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和想象,而作为社会大环境的细胞——家庭,更直接点说——父母,对孩子们成长中的缺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是好父母,不一定是好家长
父母和家长还有区别吗?有,这是我在多年教育实践中逐渐意识到的。
我的一个学生,父母在国外,对孩子只在经济上保障供给,其他一切都由姨和姨夫负责,显然在承担家长责任的是她姨,而非父母。
我的另一个学生,父母离异,母亲在监狱服刑,他的一切由姥爷管理。显然,姥爷是他的家长。
在北京火烧蓝极速网吧,造成24人死亡的犯罪少年,父母离异后无人管教,任孩子在社会闯荡,显然他有父母而无家长。
从一个个真实的个案中我们不难看出:父母只是生育了子女的人,只体现了与子女的血缘关系,我们甚至可以说动物也是有父母的。而家长则要承担养育、监护、教育的责任。做父母易,做家长难,做个好家长更难,能够在孩子青春期时做个合格的家长那可就是孩子的福气了。
谁不想做个好家长啊?好家长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吗?——这是许多父母给我提出的问题。要说标准,确实没有一个权威性的统一标准,但在多年的实践中我按自己的感觉大概划分了一下,不一定很科学,请您阅读下面的表格,看看能否对号入座:
我的这个评价标准不一定科学,也不一定准确,但是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十分真切地感受到孩子有一个理智的、善解人意的、多少懂点儿教育的家长该有多么的幸运。中国一直流传着一个“爱子杀子”的故事,说的是一位母亲对儿子百般疼爱,娇生惯养,在这位母亲的庇护下,孩子从最初的不良习惯发展为不良习气,再从恶习发展到恶行甚至犯罪。在临刑之时,即将失去生命的儿子对母亲提出了最后一个要求:“再吃妈妈一口奶”。就在母亲再一次献出“爱心”之际,儿子却残忍地咬掉了母亲的乳头,表达了对母亲“养不教”的愤恨。我无从考证这个故事的真假,只是想说明父母对孩子的爱代替不了正确的教育,而正确的教育才是对孩子最深沉的爱。
如果说做父母是一种幸福,那么做家长就是一种责任。每一个孩子都会走进青春期,做青春期孩子的合格家长就是一门学问了。
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或家长教育的痕迹
我不是教育专家,只是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与学生朝夕相处了近30年的普通老师,可就是这“第一线”,这“30多年”,不仅使我有了桃李满天下的收获,更主要的是摸索、总结出了一些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方面的理念。如:管坏了的孩子比惯坏了的孩子好管,师生间的理解需要一个时间差,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或家长教育的痕迹……等等。或许有的观点早已有专家提出,并不一定都是我个人的独家视角,但却是我在常年与学生的接触中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悟出来的,至少在我的教育实践中得到了一次次的论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似乎是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观点。孩子从出生到走进中学,进入青春期前的这漫长的大约12年时间里,父母影响和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悲的是许多人为人父、为人母之后,似乎也承担起了抚养、教育的义务:用进口奶粉喂养,选择高级幼儿园,陪着孩子学英语、学钢琴、学书法、学绘画,直至选择优质小学、高价中学……用一位困惑中的母亲的话说“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啊,能做的我都做了,他怎么就不能给我争口气呢”?殊不知他们的失败往往就在于没有很好地完成“第一任老师”的角色,能做的做了,该做的却没做或者做得不好。
学校老师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是教育。
家庭父母给予孩子的首先是影响——因此称“第一任教师”。
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这里面包涵了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注意到这样一种生理现象:孩子在遗传父母亲的一些特点(尤其是缺陷)时,往往会更加突出显现该特点,我从我的众多学生身上取得了不少的例证:妈妈大眼睛,女儿的眼睛更大,更漂亮;父亲的脸偏长,儿子的脸更长;父母有一人嘴有点儿前凸,孩子凸得更厉害……我不懂遗传学,不知我的这种感觉有没有依据或者普遍性,但是父母在性格、品质乃至行为习惯上对孩子的遗传或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王海洋,我带了三年高中的学生,现在北京大学读大三。北京市“希望之星”十佳中学生,高中期间入党,曾代表北京市高中生出访日本。这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孩子,家长说起来总会归功于我对他的教育与培养,其实不然,我认为王海洋健康成长的最大功臣是他的爸爸妈妈。在他身上你能看到他军人父亲的刚毅、正直;医生母亲的理智、细腻。这里面有遗传因素,更有父母亲的影响和教育。王海洋在接受《今日父母》杂志记者采访时说过:“如果把我比做父母种植的树,那么从一开始他们就是善加引导而不是粗暴修剪的,这使我获得了宝贵的个性。”王海洋的幸运就在于“第一任老师”的言传身教帮助他奠定了成长的坚实基础。下面附上王海洋自己写的一篇“家庭教育感悟”——《我的父母是园丁》,家长们可能会从中悟出点什么。
我的父母是园丁
——家庭教育感悟
北京大学 王海洋
借用一个很普通的比喻,人们常常把对子女的培养比做培育一棵树,父母就是园丁。那么,我就是父母共同培育的一棵树,从我的母亲那里,我学到了理解、宽容和关怀他人;从父亲那里,我学到了刚毅、灵活和坚持不懈。
我和母亲的沟通一直很畅通,长久以来,我心里有高兴或是不愉快的事情都愿意和母亲讲。通常在我讲述的过程中,母亲都会耐心而认真地听我讲完而不中途打断,并尽量以建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我的母亲曾经对我说,她每次在处理我的问题的时候总是会提醒自己把心态放在“我”的位置上思考一下,然后再决定采取怎样的处理方式,也就是“换位思考”。这样,她就能理解我,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总是能恰到好处。我觉得父母在教育孩子前要反复思考如何巧妙地把握处理的“度”,这是非常重要的。似乎很多父母喜欢逞一时口舌之快,使用过于尖刻严厉的词语,把教育变成了教训。而一般处于逆反时期的孩子自尊心受到刺激后都很难接受过于严厉的批评,口服而心不服,就会采取拒绝沟通的方式对抗父母(我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
我喜欢和父母间融洽的关系,很少有沟通的障碍和代沟。很多孩子有事情不愿意和父母讲,原因是他们曾经有过和父母谈话但是不被父母理解反而受到批评或指责的经历,同时,很多父母没有足够的耐心坐下来认真倾听自己孩子的讲述或是等他们把话讲完。父母们总是主观地以成人的标准判断着孩子们行为的对错,而忽视孩子世界中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并且他们仍在成长过程中这个事实。
我父亲从军三十年了,长期的军旅生涯培养了他果断的作风,说话做事干脆利落。我在父亲身上学到了很多可贵的品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男人要刚毅果敢。在家里,我和父亲的关系可以比喻为“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亲密而融洽,生活中喜欢彼此间开开玩笑。父亲平时不怎么管我的琐事,但却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我,他总是在恰当时刻以意向明确的有效行动来指出我的不足。记得有一段时间我在学习上比较松懈,成绩下滑,父亲在告诉我之前主动来到学校向老师了解我的情况,而回到家里却对此事一笔带过——这在心理上给了我很大的震动和足够的压力,提醒我不敢放松学习。父亲在平时总是行动多于言语,但是他每次表达的意见却是我从不敢轻视的。
由于父亲工作的关系,我小时候有很长时间没有呆在父母身边,后来也几次迁移,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过。这使得我相比同龄人有更丰富一些的经历,加上父母的刻意锻炼,也让我有比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
我的身上充分地体现着父母性格的影子,这既是父母对子女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他们刻意培养的结果。
首先,相比于知识的学习,他们对我道德的要求更高。父母都出身在传统的家庭,正直是他们看重的品质,他们对我生活中行为是否恰当更加关注,从不放松,远超过了对学习成绩的关注。其次,我的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一直尽量给我创造宽松的环境,很少采取严厉的方式。
我的父母不像这个时代很多父母那样喜欢把一堆遥不可及的希望和自己未能实现的人生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他们从不过高地期待我未来取得怎样的成就,他们只是希望我这辈子过得心情愉快幸福就好。他们尽力给我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给我足够的空间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东西,让我自主地去体验生活。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在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绝不两人同时批评孩子,也绝不一个人批评一个人偏护。他们认为,两人同时批评孩子所造成的高压家庭氛围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健康心态,所以每当他们需要批评我的时候,只是一个人出面。同时,他们认为失败的家庭教育在于很多父母本身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就有分歧,一方批评而另一方偏护,这样不利于达到教育的目的。
正是由于父母自身对我的影响,以及家庭教育中的理解宽松,使我有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在高一参加中学生代表团访日期间,我是年龄最小的,却承担了许多组织和管理工作。大三时,我利用假期先是和同学们一起到内蒙古进行考察实习;活动结束后,我只身一人继续我的社会调查,途径嘉峪关、敦煌、西宁、格尔木、唐古拉山口……最后到达目的地西藏拉萨。算上返京的路程,此行程共约14000公里, 2/3的路程是我背着双肩包,带着生活必需品独自一人走完的。在途中不仅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而且在借宿、搭车、长途跋涉的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在困难中找到了难得的生活乐趣,在困难中获得了难得的人生经历。怀揣4000元,历时44天,行程1万多公里,我的意志品质经受了一次严格的锻炼和考验。我还是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勇气、魄力和能力。
我会长成风雨中的参天大树,绝不做温室中的幼苗和花朵。
一个刚上初一不久的小男孩,总在重复着一个错误:借钱、骗钱买零食。老师批评,妈妈劝说,爸爸打骂,均不见效果。在又一次向外班同学借了20元钱买羊肉串吃时,老师把他爸爸请到了学校。听着老师告状,这位父亲声泪俱下,表示真的很无奈了。这时有老师提出建议:把关老师请来试一试。我来到办公室,看到的是一位近40岁的男士在哽咽着诉说:“小学六年级时全班同学的钱都借遍了,我一个一个替他还,挨个向同学道歉,满以为上中学后该改好了,没想到……”简单了解情况后,我下决心接手这个孩子,我给我自己的理由是:一、他是一个刚满12岁的孩子,恶习现在不改更待何时;二、这是一个被管坏了的孩子,比惯坏了的孩子好管。在我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与他接触后,我首先替他还了最后一笔20元的外债,然后平等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让他敢于把内心深处的想法说出来。在他的倾诉中,除了“控诉”爸爸妈妈的打骂教育外,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告诉他,你上中学从一个小男孩要长成男子汉了,而爱吃零食一般来说是女孩子的“专利”,小女孩,甚至成年女同志才偏爱零食。我的话音未落,他迫不及待地告诉我:“我们家不是这样,我妈妈从来不吃零食,爸爸每天晚上看电视时都要吃!”呜呼!这位为了管教孩子曾把孩子头打破的父亲,您有什么理由去纠正孩子的错呢,从根本上来说是您先错了。不能以身作则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是不能服人的,是注定要失败的。
今天的父母,不乏成功人士,但是在您得意于事业上的成就,得意于商场上的战绩,尤其得意于您的家庭财源滚滚,物质上能百分之二百地满足孩子的欲望时,您想到给孩子带来了多少负面影响吗?
我做过小范围的调查:90%以上的学生参加过家长在酒桌上的应酬,50%以上的学生知道爸爸妈妈曾给上司、关系户甚至老师送过礼,有许多同学在家里目睹了爸爸妈妈的下属、关系户、委托办事的人送来的礼品。这些在今天社会里看起来不足为怪,甚至习以为常的“小事”,其实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孩子。
我的一个学生,爸爸是某国有银行负责贷款的。她曾经在一篇作文中写道:“到我们家来求我爸爸的人络绎不绝,有时我都烦了。”虽然有时烦,但其中的好处、甜头我想我的这位学生已经尝到了。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表现出来的一些个性品质,总能从家长身上找到根源,无论是勤奋、宽容、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还是懒散、自私、不负责任的不良品格,都不是孩子本身所固有的。
一个初三男生,学习不努力,经常违反纪律,但最让老师挠头的不是他的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而是做了错事后不肯承认错误,千方百计找借口推卸责任,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矫情”。可是后来发生的一件事让老师们着实领教了这个学生父亲的“矫情”比他儿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孩子违反学校纪律在不该踢球的地方踢球打碎了办公室玻璃,经多方调查证实的确是该生所为,按规定应该赔偿。慎重起见,老师首先征求其意见,是家长自己买好玻璃亲自安装,还是学校装好后拿来发票再向家长要钱?学生当即表示目前父亲不在北京,请学校负责安装。学校按照他的意愿把玻璃装好后把发票交给他,这时候他的父亲出现了,并随即做了几件事:第一步,嫌玻璃价钱高了,让孩子把发票带回交给老师(我们不难想象这位父亲在把发票交给孩子时说了些什么)。第二步,要求见负责安装的厂家,围绕价格问题进行一番理论。第三步,要求重新开发票(据说能报销)。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计较,最后极不情愿地把这件事了结了。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不仅找到了该同学强词夺理的病根儿,而且孩子在全程经历甚至参与了这个过程后,“病情”只会进一步加重——这位父亲就是这样以自己的行为影响着自己的孩子,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多么可悲呀!
父母的榜样作用往往就体现在不经意间。育英中学陈艳老师有一个6岁的女儿,刚上小学一年级。一天晚上我打电话找陈老师,她的小女儿接的,告诉我她妈妈不在。我说:“请转告你妈妈,关老师找她,让她回电话。”当陈老师10点多钟来电话时告诉我,女儿已经睡了,睡前用汉语拼音加汉字给她留了个条, guan老师写成guang老师了,她猜可能是我。我听后非常感动,一来感动小小的孩子所具有的责任感,自己临睡觉前还不忘他人之托;二来惊讶她能够想到采用留言这种方式。陈老师告诉我,这不是刻意去教她的,而是他们夫妻二人经常用这种方式提醒、告知对方一些事情,女儿无形之中受到了影响——这是一种有益的影响。
还有一种不经意的影响却是在不知不觉中引诱孩子偏离正确的人生轨迹。一个天性单纯、本质淳朴的男孩子,在我的一节思想品德课上语出惊人:“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我学到的知识凭什么告诉别人呀?”——这是在讨论两种学习方法,一种是自己独立学习,另一种是几个同学在一起学习。说到它们的优劣,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认为和同学在一起学习可以互相帮助,有不懂的问题能够互相商量,就是这种意见激起了那个同学的不满,于是引出了上面那一番话。我心中暗暗不解,这么小的一个孩子(刚上初一)怎么会有如此阴暗的想法呢?跟他的班主任一了解,我找到了答案——妈妈的不良影响。一件事情足以说明问题:老师去家访,当着孩子的面这位母亲不无自豪地向老师炫耀:“您看我这个家的装修,全是我利用工作时间偷跑回来干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作为一位国有企业职工,以占了国家便宜为荣,还能对孩子有什么好的影响吗?可惜这位母亲,对孩子期望值颇高,对老师百般挑剔,却不知检点自身,意识不到“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北京青年报》曾经连载《寻找孩子的道德细节》,引起了全社会的反响。借此机会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人格培养固然十分必要,但是我特别想说的是,这些道德细节我们成年人做得怎么样,家长们做得又如何呢?我组织初一年级同学讨论其中的一个内容“吃完麦当劳你收餐盘吗”?两个同学的发言发人深省:一个同学说:“我每次都收,因为我妈妈从第一次带我吃麦当劳就告诉我要自己收拾,而且妈妈从来都自己收。”另一个同学则说:“我也想过要收,我妈妈不让。”显然,家长的道德细节给孩子带来了最直接的影响。就我个人的所见所闻,曾经无数次地引发出我的感想:
当您带着孩子一起闯过了红灯,可能交警没有看见,
——但您的孩子看见了;
当您在禁止吸烟的场所吸烟,可能没有人干涉您,
——但您的孩子看见了;
当您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很随意地吐了口痰,
——您的孩子看见了;
当您在酒桌上推杯换盏之际口无遮拦“无话不谈”时,
——您的孩子听见了;
当您很不礼貌地嚼着口香糖与人交谈时,
——您的孩子学会了;
当您收到别人的礼品甚至是贿赂让孩子去享用时,
——您的孩子已经被污染了;
……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最近距离、最直接的榜样就是孩子们的爸爸、妈妈,孩子身上的优点、美德是您给的;同样,孩子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惯您也难辞其咎。
不都是孩子的错。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
通过众多案例得出上述结论后,我也曾对此有过质疑:因为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父母自身很优秀,无论个人品质还是学业和事业都无可挑剔,但孩子却一身的毛病,懒散、任性、不爱学习……父母一筹莫展,老师也倍感困惑。“那么温文尔雅的父亲怎么有这么一个儿子?”“爸爸博士,妈妈硕士孩子怎么就不爱学习呢?”看来孩子的品行优劣单纯从父母遗传和影响上找原因是不够的。
在一次和正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书的儿子交流时,儿子提醒我:“妈妈,你不要把影响和教育混为一谈,这是不能够互相替代的两个概念。家长本身很优秀而教育失败的大有人在,今天的家长哪个不望子成龙啊,哈佛女孩刘亦婷其实就是她父母亲遗传——影响——教育的一件成品。”随后他给我介绍了他大学同宿舍的一个“惊人相似”的现象(儿子原话就用了惊人相似四个字):他们宿舍共6个人,除他一人是北京的以外,另5位同学分别来自四川、湖南、云南、贵州,且都来自农村和贫困的山区,但都是当地的状元或全村唯一的大学生,这并不为奇。中国人民大学嘛,作为名牌大学,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没有点儿真功夫还进不来呢!儿子认为“奇”的是这5位同学每人家里都至少有一位老师,或父亲,或叔叔,或哥哥;或村里乡里民办教师,或在山外面的大学里执教。儿子在和这些同学的朝夕相处中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给他们的影响就是两个字:质朴;而对他们的教育也是两个字:读书。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淳朴农民们深刻了解知识与命运的关系,可以说就是这四个字成就了这些孩子,了却了他们的心愿,而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比城里那些“为爱伤透了心”的父母们有着更深刻的内涵。
与儿子的一番探讨使我意识到,单纯说“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不是不对,但不完整,不全面,还应该补充上一点:在孩子身上能找到家长教育的痕迹。于是一个观点在我头脑中逐渐清晰起来——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的影子或家长教育的痕迹。大量活生生的个案验证了我的观点。
◆ 单亲家庭照样出好孩子
张思宇,我所任教的北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品学兼优,全面发展。上初中三年来先后担任班长、少先队大队长、学生会主席。获学校一等奖学金,是区级优秀团干部,北京市三好学生。他的行为表现让老师们由衷地赞叹,让同学们发自内心地折服。张思宇本身并没有多聪明,但对知识的渴望使得他学习自觉性强于同龄人。与那些被动学习的孩子相比,他学得虽然辛苦却津津有味,各科成绩名列前茅却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他喜绘画,练书法,爱读书,学摄影;学校运动会二百米、四百米冠军;每日放学必踢半小时足球;利用周六参加人民大学小记者培训班取得小记者证……除去他个人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以外,班级工作井井有条,学校各项活动都少不了他的组织和参与;不管学习成绩多差的同学找他问不懂的问题他都是有求必应,耐心细致地解答。他的一身正气,他的多才多艺,他那永远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使我这个带了他三年的班主任在他的毕业鉴定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一个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的好苗子。
就这样一个好孩子,他的家庭背景却不尽如人意。父母在他上小学一年级前一个月离婚,张思宇从此离开了爸爸妈妈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人都说单亲家庭的孩子或缺少关爱或更多的是溺爱,不容易教育成功,可是承担起家长责任的爷爷奶奶却用“高超”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引导着张思宇在“做人”和“成才”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奶奶逢人便说“我们张思宇太幸运,上初中碰上了关老师”,而我却始终认为,张思宇的健康成长,首先要归功于他爷爷奶奶的教育有方。
张思宇自打上学开始,就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思宇的爷爷奶奶担心他缺少父母的关爱而走上歧途,于是,在思宇入学后不久,老两口便召开家庭会议,“约法三章”:不管大人有什么过错,都不说给孩子听;不管有多么困难,也要给小思宇一个正常的“爱的环境”;品德教育要从“爱的教育”开始。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爷爷奶奶着实下了一番“苦功”:
首先让思宇能和他的母亲、姥姥一家保持正当的交往。
其次不让孩子恨自己的母亲,教育他爱自己的母亲,培养孩子宽容的品性。爷爷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导、教育他:成年人选择离婚是他们的自由,孩子不应该为此指责自己的父母。宽容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性。并且告诉他要尊重别人选择的权利。
主动与思宇姥姥家沟通,为了孩子的前途统一思想:溺爱不是正确的爱。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虽然思宇在法律上失去了母亲,但他并没有失去母爱。每到母亲节的时候,思宇都会记得问候母亲,平时母亲也会经常来看望他。周六、周日小思宇更是整天呆在姥姥家。
童年的张思宇在爷爷奶奶的悉心教导下并没有失去爱人、容人的能力和胸怀。这是“爱的教育”给予他的最宝贵的东西。
在现实生活中,隔代的长辈往往会毫无目的地溺爱。思宇的姥姥以前很溺爱他,思宇想吃什么,想要什么,他姥姥都毫不犹豫地满足他。自打爷爷、奶奶、姥姥在思想上达成一致后,他们对思宇的爱变得“严厉”起来,处处要求他自立。他们认为孩子早晚总得自立,孩子的自立能力必然从小时候开始培养,否则就害了孩子,孩子反过来也会恨家长。因爱成恨的事并不在少数。
爷爷奶奶从小就教思宇:“一个人只有自立才会受人尊敬。”在生活中他们也这样要求他。他很小就自己洗衣服。从小学开始,每天家里吃完饭都由他洗碗。开始他做不好,爷爷奶奶就有意识地鼓励他,培养他的动手能力、自立精神,让他从小就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愿意为别人服务的意识。
在学习上,张思宇小学时候的成绩并不好,天资也很一般,开始还老要人手把手地教。但爷爷奶奶意识到,这样会使孩子产生惰性,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其实只要有了兴趣,孩子自己就会主动钻研,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于是奶奶就采取不同阶段树立不同目标的方法激励他。
比如,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的数学成绩不好,奶奶就和他一起学习,一起做题,看谁做得快。小孩子就是这样,有人比着就有了劲头,想不通的问题就使劲想,逐渐地就会从量变到质变,说白了就是开窍了。奶奶一直采用这个方法,给予思宇精神上的动力,使他自己克服困难的能力大大提高。
这一方法十分奏效,渐渐地思宇学会了自己给自己定目标。比如下一次考试要考第几名,哪门功课在三个月之内要超过哪位同学,等等,名堂挺多,都是他自己制定的。在小学六年级时,思宇就以北大西语系德语专业的叔叔为目标,并和奶奶订了“君子协定”:在学习上要超过叔叔,至少也要赶上叔叔。
思宇的爷爷说:“给孩子树立目标这个办法特别好。现在思宇学习很有上进心。小学三年级以前他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起来可没有现在这么自觉。”人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自然也就有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和生活一样,都应该让孩子自立完成。学习毕竟是自己的事,别人代替不了。比如,上小学的时候,有一些文章、诗词要求背诵,通常老师都要求家长辅导孩子背课文,由孩子背,家长对照课文检查。而思宇的爷爷认为这个方法不好,就要求他自己背课文,背完之后默写在纸上。既然能默写出来,自然也就能背出来。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培养了他自学的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的另外一条重要途径是鼓励孩子多看课外书。开始,思宇的爷爷奶奶为了引导他,经常给他推荐课外读物,像《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但他看没看进去,看没看懂,没法掌握。思宇的叔叔想了一个好办法:每次思宇看完一个章节或一本书,就让他给叔叔复述主要内容。如果讲得不对,就建议他再看一遍,看完了再讲,直到讲得大致符合书的内容为止。
随着课外知识的不断积累,思宇的精神世界日益充实、丰富。这使得张思宇对一些类似“追星”这样的社会现象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提起学校里“追星”的同学十分不屑:“他们层次太低。”这使爷爷奶奶感到安慰,但为了防止他由此轻视能力比自己差的人,就及时教导他:“追星是别人的自由选择,不要忘记宽容。别人有不足,要热心帮助,而不是嘲笑、轻视。”
现在很多孩子由于父母平常不注意教育,小小年纪就很自私,自高自大看不起别人。现在是市场经济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既竞争又合作。随着时代的进步,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都是复杂系统中的一分子,人与人之间如果不合作是干不成事的。要合作成功就不能自私、自大。
思宇爷爷总结出了一个观点:人要有博大的胸怀,才能承载高远的理想,才能经受命运的磨砺,从而才能成就不凡的事业,获得生活的幸福。顺着这一观点,爷爷奶奶顺理成章地总结出一条品德教育思路:
千万别让孩子养成自私、自大的性格;而体谅他人、关心他人的品性,要从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教起。
抓小节、细节是思宇爷爷奶奶的一大法宝。每到学校搞什么活动,比如要从家里带劳动工具什么的,爷爷奶奶总是很支持,还让思宇挑好的带。爷爷奶奶还经常叮嘱他,放学离开教室的时候一定要看看门窗、电灯是否关好了,帮助打扫卫生、帮助学习落后的同学等等。
另外,通过在一些小事上确定“不得不做”的规矩,强化他“心中有他人”的品格。比如,爷爷奶奶从小就要求他回家后一定要先说“爷爷奶奶我回来了”,出门要说“爷爷奶奶我走了,我到哪儿去”,等等。有一次他出门忘了打招呼,爷爷叫住他说:“还有一件什么事忘了做?”思宇马上意识到了,就说:“爷爷,我走了。”此后他只要出门就不会忘记跟家长打招呼。这不仅仅是礼貌问题,更是为他人着想——免得爷爷奶奶不知道他去哪儿了担心。
今天的张思宇正在育英中学重点班读高一,也许他在学习上不是出类拔萃的,但是在心理、品行、人格等方面我认为是最好的,是爷爷、奶奶高超的“爱”弥补了他单亲家庭的缺憾。
◆ 好孩子让家长教坏了
“人之初,性本善。”尽管现在有人对人性“善”还是“恶”有了不同的说法,我还是宁愿相信老祖宗的论点——起码孩子一出生应该是一张白纸。
“我妈她是一只好心的狼!”您相信吗?这是一个高中生对她母亲的评价。在我去家访时,孩子关起门反反复复地重复着这一句话,既咬牙切齿又无可奈何。
这是一个军人的儿子,从小在部队大院里生活,本身天资聪慧,应该说是一个可造就的好材料。可是三年高中下来,没有朋友,甚至没有一个保持联系的同学,同学们只知道他第一年报考清华大学没有被录取又复读了,第二年再参加高考听说成绩还是不理想,至于上了哪所大学,没人知道。同学们聚会时都在互相询问,却没有一个同学敢直接给他家里打电话,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有一个很厉害的妈妈。就是这个妈妈培养了儿子的自私,就是这个妈妈剥夺了儿子自理、自立的能力,尽管孩子反感、抵触妈妈的教育,甚至用“好心的狼”这样残酷的字眼来形容自己的母亲,但是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育熏陶下,妈妈教育的痕迹深深地刻在了孩子的身上。
在这位母亲的心中,自己的儿子是最优秀的,儿子就是一切。她不但在我家访时再三向我说,每天脑子里没有别的事,全是儿子(包括上班时间),而且在所住大院里逢人开口就是“我们家”,迫不及待地向人炫耀自己的儿子,到了让“听众”避之不及的地步,住在同院的同学戏称这位母亲为“祥林嫂”。
高中三年这个学生除去背书包以外,每天用一个布袋子装很大的一个保温瓶,必须喝妈妈亲自烧的水,她家整箱的矿泉水,只用来招待客人,绝不让儿子喝,怕不干净。
晚上如果孩子在自己的房间里学习三个小时,妈妈起码得进来六趟,一会儿送水,一会儿削好了梨,一会儿该喝牛奶了……孩子虽然很烦但也得接受。
该学生学习不错,在重点班。但妈妈永远不满足,亲自出马到各处去寻找校外的所谓提高班,花钱是在所不惜的,每一个周六日安排得满满的,不但孩子累,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孩子无论去哪上课妈妈都要亲自陪同,抱着水和食品坐在教室外面等候,孩子上几节课就等几节课,同去同回。
平时这个学生骑自行车上学,路程最多不超过15分钟。冬天下雪路滑,对这些高中生来说本不算什么,不论男生女生,个大个小,不但都能按时到校,而且把路上摔跟斗当做笑谈,唯独这位同学肯定迟到,有时要迟到很长时间,理由是:我妈让我打车,等车就要半个多小时。至于迟到破坏了集体荣誉,上一半课进教室打断了老师、同学们的思路,这都不在这位母亲的考虑范围之内。
现在的孩子们平时交往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电话联系,尤其是晚上做作业时遇到了不会的问题,都愿意利用电话进行交流。但这位妈妈却给儿子充当了专职“接线员”,同学找他请教问题,一般妈妈就先挡驾了。久而久之没有同学再敢往他家打电话。即使在学校他也轻易不肯帮助同学解一道题,他得到一本好的习题集,同学想借看一下一般都会碰钉子。
本案例写到此读给儿子听,想征求一下儿子的意见,不料遭到儿子的反对。他认为作为老师我不应在书中流露出对学生的不满,他感觉这个学生并不可恨而是可怜。其实我的本意也不是要贬低我的学生,而是要用事实说明孩子身上一定有家长教育的痕迹。该学生在高一时与另一位同学结伴回家,出校门不远碰上几个外校同学寻衅滋事,那位同学义正言辞地斥责他们之际,这个同学却溜之大吉了,使那位同学孤身一人险些被打。过后我调查此事,询问这位同学为什么要跑,他竟然回答“我回去叫我妈去了”,实情是他既不敢挺身助威直面邪恶,也没有回去叫家长出面帮忙,甚至不曾想到返回学校求助于老师同学,而仅仅是逃离了危险,有效地保护了自己。这难道不是家长长期教育的结果吗?孩子本无过,家长的影响和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助推力,至于向哪个方向推,就取决于家长的自身素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了。知心姐姐卢勤老师“告诉孩子,你真棒”的理念我十分赞同,认真拜读后受益匪浅,但是告诉孩子真棒必须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教育者自己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真棒”,要有清晰的是非观念和一定的道德水准。卢勤老师曾举过一个很经典的例子:一个孩子和妈妈一起乘坐公共汽车,孩子正好达到了该买车票的身高,上车后当面对售票员时,妈妈把孩子的头往下一按,孩子心领神会,就势把腿往下一缩,于是一张车票逃过去了。下车后妈妈夸赞道:“儿子,你真聪明!”等下一次乘车不用妈妈提醒,孩子自觉地就低头缩腿,再一次逃过票后十分得意地向妈妈表功,也就再一次受到了妈妈的表扬。就凭这位母亲的素质,只怕是要把孩子夸坏的。
◆ 管坏了的孩子比惯坏了的孩子好管
这是一个初一小男孩写给爸爸妈妈的信。
敬爱的爸爸妈妈:
你们好!
作为你们的儿子,我有许多的话想对你们说。我有时老是干坏事,惹你们生气,可是每当我干完坏事后,我也不断地失眠,我希望找你们承认错误,可我不敢。记得你们曾经说过,只要我认真地承认错误,你们决不打我一下!说实在的,我当时听了,只是在心里无奈地摇头。等你们刚说完,便发生了一件事:记得在一次考试前,你们让我改卷子。也许是因为笔迹一样,爸爸用一个改锥用力地打在了我头上,我的脑袋立即流了血。爸爸肯定是着急才打了我,这个我明白,可是我那天的确是改错了呀!你们也吓傻了,我当时见了血也吓得哇哇大哭,我一时间恨起了你们,可是你们急忙把我送到医院包扎的情景让我揪心。我当天受到了优待,你们将好吃的东西往我嘴里塞,我能恨你们吗?爸爸妈妈,你们也放下心来,冷静地想一想:你们难道没有委屈过我吗?不错,我并不实在,我并不是不想改好,只不过我不想再挨打。打骂并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请你们三思而后行。改错这两个字人人会说,说句实话,我这两天一直在变好,上课也不像以前那闹了,请再给我一个机会,谢谢!
儿子陈思
2003年11月11日
这封信的原件现仍保存在我的手里。写给爸爸妈妈的信为什么会在我这儿呢?其实这是我接手陈思这个孩子后给他布置的一次“作业”——对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
在我本年级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之余,我还做着一份额外的工作(没有人安排,没有报酬,纯属自愿),就是帮助一些家长、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有校外慕名来找我的,有本校其他年级的。在帮助这些孩子进行心理调整和行为矫正的过程中,我逐渐摸索出一个规律,即,管坏了的孩子比惯坏了的孩子好管。
小陈思就是一个被管坏了的孩子。前面我已经提到过,一个挺聪明的小男孩,爱吃零食,借钱、骗钱来满足自己贪吃的欲望,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学习成绩在全年级排在100名开外。妈妈唉声叹气,知识分子的爸爸在老师面前羞愧难当,老师也认为“没招儿”了。在这种情况下我接手了这个孩子,并一步步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在我与他朋友式的交流中,我的感受是:这孩子并不像大人们想象的那么坏。首先爱吃零食是家庭从小给他养成的不良习惯;其次爸爸的打骂、老师的批评、同学的羞辱使他已经失去了自尊;再次他每次花钱买零食都不是自己独享,而是大部分都分给了同学们,这是他找回自尊、渴望友情的一种方法。面对这小小的孩子,我有一种揪心的痛,大人们为什么就不能改变一下自己“嫉恶如仇”的情绪和“致之死地而后快”的极端做法呢?当我和他推心置腹地长谈了两次,并为他还上了欠外班同学的20元钱,他感受到了久违了的温暖,哭着表示要用每月的零花钱还给我,并写下一份保证书,署名是:您的学生 朋友与最崇拜者陈思。但这似乎还不足以表达他当时的感情,在日期下面又附了一小段话:“关老师,真的,我没有盲目地崇拜过一个人,您是第一个。是您指给了我一条明道!我十分感谢您!先不要相信这些话,我要用行动去证实给大家看!”有意思的是,他在这段话后面又写了:我的手指印儿,然后按上了一个蓝色的、十分清晰的指纹(显然是因为没有红色的印油)。孩子的幼稚和真诚让人感动。但更重要的是陈思真的变了,不再乱花钱了,不在外面吃零食了,爸爸把训斥和打骂转换成说服与鼓励后孩子精神上放松了,老师的肯定与表扬激发了他的上进心,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到了期末考试成绩从年级的102名提升到了64名,增强了自信,找回了自尊,进入了良性循环。这次不用他家长说什么感谢的话,我首先就庆幸陈思这个小家伙遇上了我,我也是个“管”他的人,不过是摒弃了那种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对孩子多了一些理解与宽容,结果他就被心甘情愿地管过来了。
“老师,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我为她创造了那么好的条件,她怎么就不学习呢?”这是一位父亲坐在她女儿的班主任对面,十分虔诚地进行讨教。我在我的办公桌前一边干着自己的事一边注意着他们的谈话,因为作为年级组长我太了解这个孩子了:活得潇洒,无忧无虑,无所事事,学习成绩在全年级190名学生中排在170名以后,初中三年老师们做了无数工作也没见效果,眼看上高中无望,家长真是着急。可是今天她爸爸的一番话却让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这孩子从小全家人都宠着,要50块钱我准给100,别让孩子在花钱上为难;说要个复读机我连个愣都没打,直接拨商场电话,立刻就给送过来了,用两天嫌不好,马上又从美国给买回一个;长这么大甭说刷碗、洗袜子,连自己吃的饭都没盛过一碗……”他还在喋喋不休地诉说请了多少家教,光家教费每月要花近千元,并反复问:“她为什么就不知道学习呢?”我忍不住打断了这位父亲的话:“她为什么要学习呢?不学习不是照样有这么好的生活吗?”很显然,这个女生不爱学习或者说懒得学习的根源就在于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众多亲人的宠、惯、疼、溺爱,过惯了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物质上的满足感使得她怎么可能去干学习这种“苦差事”。这是一个惯坏了的孩子,想改变她要比被管坏了的孩子付出更多的精力和努力。
结束语
——你可以为孩子选择学校,孩子却无法选择家长
我长期以来密切关注的孩子都是11~18岁的初高中学生,这些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眼里或优秀,或平庸,或顽劣。对于多年来和这些孩子密切接触的我,对他们已经形成了几点认识:一、孩子自身在天资、智力方面本无很大的差异,有的只是习惯、品德、气质、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后天差异。二、孩子的后天差异源于多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熏陶和学校教育。我之所以这样排序,是因为我认为家庭影响和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比学校教育更重要。三、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强的可塑性,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尽早抓出效果有可能成就孩子的一生;但这一阶段的教育又有很强的时效性,当世界观逐步确立后,再进行教育可就增加了难度,可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我注意到现在有很多教育方面的有识之士,在家庭教育这个领域提出了许多理论、观念或建议,“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天才是管出来的”……等等,意在指导家长在教育子女问题上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理念,应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怎样帮助孩子成才。专家们谈得很细,指导得很具体,对于初为人父母者可以说开卷有益。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门学问,一门艺术,中国家庭教育的传统性和随意性,与社会进步和孩子们的思维发展拉开了太大的差距。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只有边学习教育边实施教育,才不至于在若干年后哀叹自己教育的失败,所以向研究教育的专业人士或者专家学者学习请教,不但有必要简直就是至关重要。可是对于十二三岁、十五六岁甚至十七八岁,正在青春期当口的孩子们来说,和上一辈人的代沟已经形成,他们从小没有接受多少科学的、理性的教育,现在你再跟他说“孩子,你真棒”,他会在心里说“你真虚伪”。用家长的话说:“这孩子怎么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家长的原话)。于是解决不了实质问题的家长们只能着手解决外围问题,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孩子选学校挑老师,不惜重金上私立校、民办校,而孩子一送到学校家长又大松心了,把责任推给了学校和老师。我校一位年轻教师曾经十分委屈地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初一小男孩,从小娇生惯养,不爱学习,妈妈溺爱,爸爸不管,连每天起码的家庭作业都不能完成,学习成绩极差。老师不甘心看着他越差越多,越拉越远,于是利用自己下班以后的业余时间给他辅导数学,考虑到怕家长不放心,又给该学生父亲打电话,告诉他孩子在我这儿,晚回去一会儿。老师想得周到,做得细致,家长应该心存感激才在情理之中。不长时间妈妈赶来,进到办公室不用说问候老师或说句感谢的话,连看都不看老师一眼,冲着孩子就是一句:“你怎么了?”老师赶忙解释在给孩子补课,然后家长如释重负“他爸爸打电话就说去看看你儿子吧”(据说这位父亲经常用“你儿子”三个字),然后又转过头对着孩子说:“你完事没有?”完全是一副立即把孩子接回家的架式,老师无奈只好草草结束,自己的一番好意家长似乎根本不理会,也完全没有配合老师怎么来帮助自己的孩子进步的表示,老师说:“我真的很寒心。”你能说这位妈妈不关心孩子吗,她毕竟为孩子选择的是一所高收费的民办校,离家不算近,每天还要接送孩子上下学,用心也算良苦,但可叹的是家长自身修养不高(对老师没有起码的礼貌),不懂教育,甚至不了解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可惜的是她只知道为孩子选择了学校,而她的孩子却不能选择一位引导自己健康成长的妈妈。这难道不是孩子的悲哀吗?
说到选择学校,我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感触和看法。因为自2001年我进入一所民办学校任教以来,接触了许多望子成龙心切却又不得教育要领的家长们,他(她)们深知孩子从小学升入中学是一个重要的关口,要迈一个比较大的台阶,因此而给予极大的重视。家长们所能做的无非是选择一所理想的中学,于是绞尽脑汁,各显神通,托关系找门路,能上公办的好学校当然最为理想,实在不行了反正现在民办校、私立校可供选择的也不少,不就是花上几万块钱嘛,为了孩子的前途那是在所不惜的。经过四处咨询,反复斟酌,左右权衡,精挑细选,一旦确定之后,家长们就像二传手一样把孩子传给了学校,交给了老师,赋予了学校和老师太多太重的责任,家长居高临下地要求和指挥着学校,结果还不见得能够满意。
作为在教育一线打拼了多年的我,目睹和感受了家长们的愁处后,对家长们的同情只有百分之二十,而把百分之八十的同情心给了孩子们。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广告语是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们可以花钱为孩子选择学校,选择老师,而父母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们却是无法选择的。尤其是已经做了十余年不合格的家长,又赶上孩子进入了青春期,两代人之间的碰撞加剧之时,家长们不应该只是一味地指责孩子和苛求老师,而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思路及教育方法,也许只有您的转变才是青春期与更年期之间的调和剂。
最后,我摘录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嘉宾,教育工作者皇甫军伟老师的一句话,供家长们思考:
河北一对农民夫妇培养了6个大学生。他们两个几乎不识字,道理也讲不出来,但是他们的每一点行动都能让孩子去理解。我称这种交流是伟大的交流,是第一流的交流;第二个层次的交流是说一句孩子能够听一句,这是优秀的家长;第三个层次的交流就是家长说三句,孩子能记住,但不一定立马就按照他说的去做;第四个就是基本介于合格和不合格边缘(之间),说三句孩子一句不听,一句没记住;最糟糕的一种是家长说三句,孩子都记住了,但是反着做。
每一个家长都可以成为解救孩子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