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即事(咏怀)诗
咏怀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咏怀诗包括所有的诗作,因为无论什么诗作,总离不开抒情言志。这里讲的是狭义的咏怀诗——即事咏怀。这里的“即”是“就”的意思,也就是通过具体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多数抒写个人情怀的作品可归入这类,如恨别、怀远、念友、思乡、闺怨、感时等。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李白的《赠汪伦》《玉阶怨》,杜甫的《春望》,李清照的《声声慢》,等等,均可看作咏怀诗。
咏怀诗因为主要是抒怀写抱,所以其怀抱的高低、大小、雅俗,常常决定其诗作境界的高低、大小、雅俗。如果作品能将个人的情志与他的整体生命、与他所处的时代、与他生活的境遇艺术地联系起来,这样的作品就一定具有很高的境界。我们看几首咏怀诗——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三秦”本指秦亡后,项羽将秦地分裂而成的雍、塞、翟三国,这里泛指当时长安附近的关中地区,也即王勃送别朋友的长安及其周围地区。“五津”是指朋友即将宦游的地方,那里有五条河,也就是泛指诗题中的“蜀川”。这首诗属于“恨别”范畴,但不是普通之恨,而是一反恨别的缠绵与悲伤,借送别抒写大丈夫志在四方的壮伟怀抱,揭示了自古以来人们心中有却一直未能表达的那种好朋友相送、相勉、相激的天地至情。因此,这首诗作一诞生,就迅即传遍天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则成为尽人皆知的千古名句。这句诗很可能受了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启发,但王勃的诗句不仅内容上有很大的不同,其结构与气势也在曹诗之上。
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怨”是乐府旧题。李白写了什么?仔细读一下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明月当空的秋夜,一位女子站立在玉阶上。时间过去很久,露水早已浸透了她的衣衫。然后,她回到房间,放下水晶帘子,透过水晶帘遥望着皎洁明亮的秋月。她在干什么?是在望月?她为什么望月?是等待!她怀着美丽的希望在等待!一句话概括:美人月下等待。
李白为什么要写这个呢?诗作的写作触发点与明确的出发点无案可稽,但结合李白的写作状态与文化史常识,我们可以大致推测到李白这首诗的写作因由。
美人(伊人、佳人)意象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曹植《杂诗》),“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曹植《美女篇》),“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其一),“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在古代诗文中,“美人”常常是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明月意象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重要意象,更是李白诗歌中的主体意象。据统计,《全唐诗》收李白诗1 166首,出现“月”523次,其频率远高于平均数。李白诗歌的月亮意象既有对前代诗的继承,如借月怀人、借月思乡、借月探幽等,更有对前代的超越——以旷世的天才创造性地开发了明月意象,使其具有了更为丰富、更为奇幻的复合诗意功能。如这首《玉阶怨》,明月不仅是莹洁的象征,还是高远的象征、清婉的象征。
将“美人”与“明月”用“望”联系起来,我们大致可以推测,李白这首《玉阶怨》是欲以高洁之人望高洁之月写内心高洁之待。李白是大天才,大志大求,时刻期待着施展大抱负。他不仅期待成为大诗人,睥睨古今,更期待成为大政治家,“济苍生”“安社稷”“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的许多诗作就是这种“言志”之作,这首《玉阶怨》即是,虽然我们不能确切地说出所言之志的具体内容,但可以肯定的是,李白借这首诗中女子的等待,抒写自己心中之待,他期待一种美好的愿望在自己的人生中得以实现。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望》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时目睹沦陷后的长安的破败景象、遥想家中妻小而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抒发了诗人伤悼国家破败、家人离散的悲苦。安禄山攻陷长安时,杜甫正护送家眷到乡下避难。当他听说太子李亨在灵武(今宁夏灵武)即位(庙号肃宗),便立即从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动身投奔新朝廷,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沦陷的长安,直到757年4月才逃脱。《春望》大概写于757年1月,他逃离长安的前夕。
诗作的最后两句是说:白发越搔越少,简直连簪子也要插不住了。古时男子束发,用簪子束发。写这首诗时杜甫46岁,从诗中可以看到,他的头发不仅白了,也快掉光了。这应当是“感时”“恨别”所致,国事、家事、己事,无一可心,如何能不“愁白头”?本来是“春望”,却成了“春愁”“春恨”“春忧”。这就是典型的“即事咏怀”,借“春望”抒写“春悲”:伤悼国家破败、家人离散的悲苦。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作前三联写景,写泰山之辽阔与宏伟、神奇与秀丽、巍峨与惊心。这些景句中深含了诗人对泰山的神往与热爱之情。尾联用“会当”直抒胸臆,我们可以从中读出杜甫的雄心与壮志——登临绝顶,俯视天下,以“我”为峰。借“望岳”抒写自己的雄心壮志,也可归于“即事咏怀”诗之列。这首诗大约作于杜甫25岁时,我们从中可以读出一位处在盛唐时期的青年诗人风发的意气、高远的理想。后来,杜甫果然登临中华诗山的“绝顶”,与李白一起成为中国诗坛的最高峰。
值得注意的是,即事(咏怀)诗绝大多数都会写景,同样也是景中藏情。与写景(抒情)诗不同之处在于,它一定有“事”,是以事驭景,景在事中。如上述几首诗,“送别”“怀远”“等待”“春望”“望岳”,都是核心事件。其景描写,都由核心事件统领。写景由事件决定,事件由咏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