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篇章阅读
学习打卡:________:________,本课建议学习时长:2.5小时
考点 题型分类
在公务员考试中出现的篇章阅读,从文体表达的风格和内容来划分可以分为两类:人文社科类和科技说明类。
一、人文社科类
所谓人文社科类文章,是指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文章,一般包括经济学、教育学、文化学、语言学、历史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的文章。其考查的内容一般为重点词语的语境意义,关键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某些信息的作用,文章主旨的理解等。人文社科类文章的特点在于:文字理解难度较小,涉及的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较少,考生对阅读的文章理解较为容易。但是解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文章,尤其是文章段落、具体语句甚至个别词汇的使用。这些都将成为命题的考点,体现在题目之中,因此可以说人文社科类的文章是“读时容易做时难”。
真题示例
(上海2020A)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题。
从一般视角看,充分陈述法律理由有助于促进公正,但《司法的逻辑:实践中的方法与公正》的作者却提出:司法中是应该作出法律论证,但这种法律论证不应该追求“充分”。为什么?首先,“充分”是指除了运用细节化的明确法律规定和一般形式逻辑推理加以论证这两种方式之外,对其他辅助性论证资源的大量使用,辅助性论证资源则主要包括说理方法、经验常识、法律原理。多数情况下,仅仅运用细节化的明确法律规定及一般形式逻辑推理,这种论证只会让人感到“本来如此”,而要实现“很有道理”的论证,则势必需要不断地使用说理方法、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等。
然而,作者经过研究后发现:其一,人们关于“说理方法”的日常经验,本身就是复杂的,比如中国古代的许多经典文本,以模糊思维和飘逸说理为特征,典型如《论语》《老子》,而西方许多经典文本,却以分析思维和精细说理为特征,两种思维说理明显不同;其二,日常生活的论证语境和法律过程的论证语境存在较大区别,后者比前者更凸显利益以及是非立场的纠葛,参与者及旁观者对后者中的论证、审视、期待、要求显然更高,从“经验常识”展开理由论证,总会引发新的疑问和追问;其三,在法学话语及法律实践话语中,“法律原理”的争论不胜枚举,在中国法学甚至世界法学中,几乎难以看到一个法律原理未曾遭遇反论,且法律原理常涉及规范问题,注定在价值上有主观性。
因此,作者的结论是:法律论证是否充分与争议的化解、裁判的正当性、司法公正之间均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单纯”的法律论证,仅适用细节化的法律规定及一般形式逻辑,以展现法律裁判的理由,是最理想的,它清晰明确、难以质疑,几乎能最好、最有效地抵挡外部裁判异议。
1.上文中提及的“本书作者”对司法中充分进行法律论证的态度是( )。
视频解析
A.赞成
B.不赞成
C.不置可否
D.怀疑
[解析] 本题问的是“本书作者”的态度,对应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的结论是:法律论证是否充分与争议的化解、裁判的正当性、司法公正之间均没有必然的联系”,说明作者认为司法中充分进行法律论证与司法是否公正没有必然联系,既然没有必然联系,也就说明不需要进行充分的法律论证。对比选项。B项不赞成能够体现“本书作者”认为不需要进行充分的法律论证。因此,选择B选项。A项:“赞成”与“本书作者”的态度相反。C项:“不置可否”指的是不发表意见,而文段作者的态度为不赞成。D项:“怀疑”也体现不出不赞成的态度。
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视频解析
A.中西方的说理方式不尽相同
B.让人感到“本来如此”的法律论证方式其实是最有效的
C.使用说理方法、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会使法律论证“很有道理”
D.日常生活的论证语境更强调利益的诉求
[解析] A项对应文章第二段“两种思维说理明显不同”说明A项正确。B项对应第一段“仅仅运用细节化的明确法律规定及一般形式逻辑推理,这种论证只会让人感到‘本来如此’”及最后一段“而‘单纯’的法律论证,仅适用细节化的法律规定及一般形式逻辑,以展现法律裁判的理由,是最理想的,它清晰明确、难以质疑,几乎能最好、最有效地抵挡外部裁判异议”,这两句话说明,“本来如此”的论证就是单纯的法律论证,说明让人感到“本来如此”的法律论证方式其实是最有效的,B项正确。C项对应第一段最后一句话“而要实现‘很有道理’的论证,则势必需要不断地使用说理方法、经验常识和法律原理等”,C项正确。D项对应第二段“其二,日常生活的论证语境和法律过程的论证语境存在较大区别,后者比前者更凸显利益以及是非立场的纠葛”,这句话中后者指法律过程的论证语境,前者指日常生活的论证语境,后者更重视利益说明法律过程的论证语境更重视利益,故D项日常生活的论证语境更强调利益的诉求为偷换概念。因此,选择D选项。
3.根据文意,下列关于“单纯”的法律论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视频解析
A.仅运用细节化的明确法律规定和一般形式逻辑推理加以论证法律论证
B.论证不充分,难以让人信服
C.多数情况下不影响司法的公正性
D.比较清晰明确,不容置疑
[解析] 本题对应文章最后一段。A项对应“仅适用细节化的法律规定及一般形式逻辑”,表述正确。C项对应“是最理想的,它清晰明确、难以质疑,几乎能最好、最有效地抵挡外部裁判异议”,说明不影响司法公正,表述正确。D项对应“它清晰明确、难以质疑”,表述正确。B项与作者的态度相反,不正确。因此,选择B选项。
二、科技说明类
科技说明文是研究并反映自然界的物质形态、结构、性质和运动规律,包括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各类科学技术性的文章。它也是历年篇章阅读题考查的重要内容。这类文章除了具有一般说明文的特点之外,还会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术语。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要对一些基础学科的相关知识有必要的了解。这类文章的考查内容一般有文章内容的把握,关键信息的提取或理解,关键句子的理解等。对科技说明类文章的阅读,首先应该定位在“读懂”上,题目的设置基本上侧重于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的理解上,一般不会从专业的角度进行考查,也不会考主观性的评论等。因此,材料虽然难,可是要求却不高,仅仅是“读懂”就够了。
技巧一 重点解题策略
篇章阅读一般会在以下几方面命题: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即“词句理解题”,可细分为“词语理解题”和“语句理解题”。
(2)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并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即“细节理解题”。
(3)将文章、段落大意进行归纳概括,即“主旨概括题”。
(4)对作者说话的目的、意图或者态度观点进行推断,即“意图判断题”和“态度观点题”。
(5)在文中空白处填入正确恰当的词汇或者语句,即“选词填空题”和“语句衔接题”。
不难发现,篇章阅读实际上就是将若干个不同类型的片段阅读进行整合,成为篇章类的考点。因此考生若想将篇章阅读掌握得好,首先应该从片段阅读的解题角度入手,扎实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再以篇章阅读作为载体,进行强化练习。具体的解题技巧考生可以参见本章前面几节内容,针对性的解题策略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仔细阅读原文,注意筛选重要信息
重要的文字信息主要是指具有特殊指代意义的代词、内涵丰富的词语、中心句、过渡句、感情句、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主旨句等。这些词语或句子往往对于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表达作者的观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通篇阅读时应该不失时机地把它们标注出来,抓住了它们,也就等于抓住了文章的主旨和脉络,也就是抓住了做题的主动权。
2.凭借文中的重要信息,准确地概括全文
考生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及时概括原文用了哪些具体材料,这些材料证明了什么观点,这个观点是怎样被证明出来的等。在实际操作中,多数考生很难在读完第一遍之后就能迅速概括出以上几个要点,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此时最好不要盲目做题,应该把与题目相关的句子、段落找到进行针对性阅读,方能达到以上所言的效果。
3.找到问题在原文中的具体位置,确定答案范围
一般来说,问题所在位置应该和答案所在位置不远,一般可根据关联词语或代词等标记性词语与文章结构来确定答案是在问题之前还是之后。先找位置,再找答案,这是做一切篇章阅读题的基础。
4.确定解题技巧,对应原文打开解题之门
确定好答案的范围之后,再找出该范围的关键性词语,将每个问题进行逐一对照,仔细取舍,合理推断,注意选择答案时要切实符合原文,而不能主观臆测。
技巧二 正确的阅读顺序
对于篇章阅读来说,首先要明确做题的顺序。通常考生会先阅读文章,然后阅读题目,接着到原文中去寻找答案,最后对每道题目进行作答。事实上这种顺序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人的瞬时记忆是短暂的,尤其在强大的考试压力下更容易遗忘,如果按照这个顺序去答题,往往到具体解答时已经忘记了阅读内容,势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和查找信息的困难。
那么怎样的顺序才是最为合理有效的呢?经过我们的对比研究发现,以下的作答顺序对于公务员考试的篇章阅读题目来说最为适合:首先阅读题目要求,在阅读每道题的过程中寻找该题的关键词,换言之即对考点加以瞬时强化记忆,达到阅读时能够及时反应的程度。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考生可以通过做题来训练自己这种寻找关键词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率。
此外,在阅读题目要求时,要注意以下表述:“对‘×××’理解正确的是……”意味着首先要到原文中通过快速浏览寻找到其位置,提醒自己阅读到此有题目出现。“第三段的……”意味着第三段会出现题目,要注意有效阅读。总之,在读题的过程中,考生要高度紧张,尽量能够从题目要求中获取最大的信息量并印在脑中,可采取对原文进行标注的方式,或默念几遍强化记忆的方式。
在明确题目要求之后就要带着问题到原文中去寻找答案。考生在作答时一般并非是从第一题顺序做到最后一题,而是要有选择性地安排顺序。很多题目并非需要通读全文方可作答。此外像选词填空题、标题结语题等题目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解决。最后对于细节理解题,考生可以通读原文后再进行作答。
可以说上述做题的顺序是最为科学合理的,也是最为有效省时的。但是由于各位考生平时的做题习惯不同,可能一时难以改正,因此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来培养自己这种良好的做题习惯。
真题示例
(上海2019A)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题。
过去100年来,人类寿命的延长,完全是因为对传染性疾病的控制。通过公共卫生、疫苗接种和抗菌治疗,由此人们才有余裕死于癌症、心脏病、中风。科学家认为,一种疾病爆发的严重程度和四个因子有关:致命性、是否容易传染、感染多久出现症状、是否有疫苗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即使疾病只符合其中的一部分特征,也能在人群中肆虐。如果它们满足大多数特征或者全部因素,我们就更需要加以小心。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最有可能进化成符合这四个条件的病原体是流感。人类流感病毒很容易在人际间传播,至少在症状出现一天前就开始传染,人类需要6~12个月来制造新的疫苗,但幸运的是它们没有很强的致命性。
关于病菌的传染性与毒性之间的制衡,美国进化生物学家保罗·埃瓦尔德(PaulEwald,专攻传染性疾病的进化)有一个著名的假说,如果一个寄主必须四处走动才能扩散病菌,这种病菌不可能变得太凶猛。从病菌的角度来看,病菌不得不从一个宿主迁移到另一个宿主,并且它们通常不得不依赖于相对健康的宿主把它们迁移到另一个宿主上。比如流感病毒就必须保持寄主的合理健康,至少他们得能四处走动、与人握手,冲着人家的脸打喷嚏。所以流感病毒一般是比较温和的,除非寄主本身的身体有问题,比如怀孕、心脏病或者免疫系统太弱。
当然,还有另一种例外——如果在一个人群拥挤的场合,一个病到毫无行动能力的人也能轻易地把病菌传到新的寄主身上,病菌毒性的刹车就会失灵。自然选择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更具有侵略性、更能造成破坏的病菌。它们的毒性也会愈演愈烈,直至毒株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杀死寄主而不必受到任何惩罚——新的寄主就近在咫尺。
埃瓦尔德认为,1918年大流感就是在“一战”西方前线战事的特定条件下进化出它的致命毒性的。1918年春天,第一波流感在美国爆发时还是相对温和的。不久,病菌随军队船只传播到欧洲,在“一战”的战壕、医院、前线火车、卡车上(在这些地方,伤员和病患一起运送,没有移动能力的人身上的病菌一次次感染健康的人,整个系统就是一个巨大的病毒传递服务)迅速升温至致命的毒性。病毒的毒性达到什么程度呢?按照当时的记录,早上生病,晚上就已经奄奄一息。一般流感病毒的致死率是千分之一,1918年大流感则是1/40。不久,病毒离开西方前线,在全球各地爆炸,造成全球5000万人口死亡。
他认为,那场大流感的爆发和演变,不是几种动物流感病毒的随机组合,而是遵循了一种可预测的物竞天择的进化原则。人们一般以为进化是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事情,需要百万年的时光。但事实上,进化也可以发生得很快——尤其对微生物而言,比如在几个星期之内发展出抗药性。因为它们分裂得很快,能快速产生变异,与不同成员交换基因信息。每一次迭代中,最能适应传播的病菌会得到传播。所以,自然选择会推动这种病菌进化出更有效的传播手段,从而更适应人类寄主。
回顾历史上那些最凶猛的病菌,大都是掌握了人际传播的诀窍,以至于它们的毒性不对它们的传播性构成限制。之所以变成人类流行病,是人类性行为将一种原本迟缓的病毒变成了一种爆炸性的,更具毒性的流行病。流感病毒的毒性本来是被进化限制好的,但通过将流感病人集中运输到一系列易感人群群体中,即使完全没有行动能力的人也可以迅速传播疾病。
从这个角度来说,流行病是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人类流行病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条件允许它们进化。是我们,而不是自然,创造了环境,允许这些致命病菌的进化和攻击。
流感的传播也呈现同样的规律。2009年,一场大流感始于墨西哥,墨西哥的毒株毒性最强,流传到世界其他地方的流感毒株则相对温和。病毒学家认为,其原因很可能与这种病毒的源头有关——墨西哥东部韦拉克鲁斯州的一个养猪场一年养猪100万头。
这种大型工业化养猪场成为天然的“疾病工厂”。在这种地方,动物的密度极高,病菌的旧寄主与潜在的新寄主们近距离接触,无需走动就可以广泛传染,是病菌升级毒性最理想的环境,也是致命流行病进化中最重要的条件。
正是在亚洲分布广泛的养鸡场,数百万的鸡挤在“疾病工厂”的状况下,甲型H5N1流感获得了强烈的毒性,成了复杂而高效的杀鸡机器。
“一战”前线作为一种人类“疾病工厂”大概很难再在历史上重现,但这些巨型工业化饲养场作为致命病菌的天然孵化器(在那种拥挤的状况下,最无害的细菌也能迅速进化出剧烈的毒性),仍然是现代社会巨大的威胁。事实上,很多病毒学家呼吁必须找到一种新的饲养动物的方法,而不是如此拥挤地放置于巨大的工业化农场。
1991年,秘鲁爆发霍乱,两个月内病菌传播至邻国智力和厄瓜多尔。霍乱有三种传播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从人到食物(被污染)再到人、通过污染的水源进行传播。其中第三种传播方式,病菌不依赖于健康的宿主进行传播。三个国家中,智利有良好水源供应,厄瓜多尔是整个南美洲水源保护最差的地方,而秘鲁的水源供应保护水平处于二者之间。
1.根据文意我们可以推断,1991年霍乱中病菌毒性进化最强的国家可能是_________。
视频解析
A.秘鲁
B.厄瓜多尔
C.智利
D.三国并无差异
[解析] 这是一道细节判断题。由文章可知,病毒在病菌比较密集的环境中可以不依赖宿主进行传播,而且病毒的毒性进化比较强。结合题干,“厄瓜多尔是整个南美洲水源保护最差的地方”,因此,选择B选项。
2.对文中出现的“疾病工厂”一词,正确的理解应该是_________。
视频解析
A.指卫生条件恶劣的血汗工厂
B.指人口密集容易传染疾病的场所
C.指牲畜过于密集的养殖工厂
D.指允许病菌繁殖、传播并滋生出高度毒性的环境
[解析] 这是一道词句理解题。定位词语在文段中的位置,“疾病工厂”出现在文段中的第十段至第十二段,结合第十段的“在这种地方,动物的密度极高,病菌的旧寄主与潜在的新寄主们近距离接触,无需走动就可以广泛传染,是病菌升级毒性最理想的环境,也是致命流行病进化中最重要的条件”可知,应选择D选项。
3.根据文意,作者说“流行病是一种社会现象”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
视频解析
A.流行病的存在是因为人类创造了允许病菌进化的社会条件
B.流行病的存在是人类发动战争的后遗症
C.流行病的存在是因为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污染和破坏
D.流行病的存在是因为人类聚居的生存方式
[解析] 这是一道词句理解题。定位文段位置,可知“流行病是一种社会现象”出现在文章第八段,借助前文代词“这”定位第七段,根据“之所以变成人类流行病,是人类性行为将一种原本迟缓的病毒变成了一种爆炸性的,更具毒性的流行病”,可知,选择A选项。
4.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中,_________ 不是控制传染病的有效方式。
视频解析
A.改善公共卫生
B.接种有效疫苗
C.控制人口数量
D.革新工业饲养方式
[解析] 这是一道细节查找题。A项和B项从文章第一段可知可以控制传染病传播。D项由文章最后一段可知可以控制传染病传播。C项与文章表述不一致,文章说的是由于人员密集导致病毒容易传播,而C项指的是“控制人口数量”,因此,选择C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