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龙无首
初九。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初九、九二为地位,初九居最下,有潜伏之象,故称潜龙。气候未成,位卑职微,不适合有任何行动,故称“勿用”。“阳在下”一语,足以说明一切。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九二为地上之位,出潜离隐,故称“见龙在田”。田是古代农业社会从事生产的主要场所,“在田”的“在”字,显示九二落实苦干的精神。九二居下卦之中,和居上卦之中的九五相应,若蒙九五提携,事业的发展会更加顺利,故称“利见大人”。人生奋斗应以服务为目的,九二对社会的贡献绩效卓著,故称“德施普”。《彖传》所谓“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正是“德施普”的境界。佛家讲布施,分财施、无畏施、法施三种,财施使人免于匮乏,无畏施使人免于恐惧,法施教导人自正性命、得享身心自在。博施济众是尧、舜都难以圆满达成的功德,乾卦九二大雄无畏、勇猛精进,志量足以当之。
九二爻变,成同人卦()。上与九五之君相应,下与初九之民相亲,“利见大人、德施普”,正合同人之象。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九三居下卦之终,为求更上层楼,整天健而又健地奋斗,不断鞭策自己,到晚上都保持警惕不休息。“厉”是危险不安,表示动荡的环境里充满竞争;“厉”也是激励、砥砺、咬紧牙关振作之意,这么全力拼斗,可获无咎。“反复道”,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不断努力,精益求精。九三为人位,不称龙称君子,自强不息,善尽做人的责任。
九三爻变,成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实践的风险虽高,由于处之有道,故得亨通。“夕惕若,厉,无咎”,正合敦笃实干、履险如夷之象。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九四挺进上卦,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之位,由于逼近九五至尊,产生取而代之、功高震主的问题。一方面跃跃欲试,进窥大位;一方面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或跃或在渊,“或”字用得神妙,将九四进退未定的微妙情境描绘得淋漓尽致。无论如何,《易经》还是鼓舞人上进的,九四在悬崖边跳跃虽险,只要保持谨慎,仍可无咎。
九四爻变,成小畜卦()。以小搏大,密云不雨,威权的压力相当沉重,正合“或跃在渊”之象。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九五居乾卦君位,当位中正,大权在握,有“飞龙在天”之象。下和九二相应,若得代表民间势力的大德辅佐支持,江山会更稳固,故称“利见大人”。九二、九五俱云“利见大人”,可见人生事业须讲究合作,领导与干部、上层和下层、政府与民间,其实是相互需要,谁也少不了谁。《小象》云“大人造也”,“造”是无中生有、大肆创造,九二和九五合德,携手共创一番事业。
九五爻变,成大有卦()。火在天上,大放光明,拥有一切资源,正是“飞龙在天”之象。
《系辞传》论中爻,有云:“三多凶,五多功。”五为君位,容易建立功业;三居下卦之极,竞争激烈多凶险。“二多誉,四多惧。”二居下卦之中,与五相应却仍保持距离,多蒙赞誉;四逼近至尊,伴君如伴虎,彼此的利益势必起冲突,就得多加小心。以乾卦而论,五在天、二在田,一飞一见,多功多誉;四在渊、三惕厉,人位总是多惧多凶。《系辞传》又云:“辨是与非,则非其中爻不备。”三、四居六位之中,各方辐辏,人世必多是非。
上九。亢龙有悔。《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上九居天位之上,过于高亢,阳气盈满到极点,快往阴处转了。一卦的君位在九五,上九已失实权,必然有悔。初九“潜龙勿用”是不及,上九“亢龙有悔”是太过,过犹不及,皆无法发挥实际作用。由潜至亢,从地下到天上,上穷碧落下黄泉,又见出事物发展的时序,《系辞传》云:“原始要终,以为质也。六爻相杂,唯其时物也。其初难知,其上易知,本末也。初辞拟之,卒成之终。”初九为本始,既取潜龙为象,自然发展到上九,以亢龙为终。
《系辞上传》第八章以此爻为例,发抒孔子的看法:“‘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庶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上九地位高贵,却不掌实权,没有群众基础,有才干的人碍于九五的威权,也不敢出来帮忙,因此一行动就有悔咎。
一般卦至此已结束,乾、坤两卦却还有用九、用六二则,九、六是乾阳和坤阴的代表,加一“用”字,表示总结之意。《杂卦传》云:“乾刚坤柔。”宇宙中就是阳刚和阴柔两股势力在激荡,怎样才能调配运用得恰到好处呢?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阳刚的精神发挥到淋漓尽致,所显现出来的境界是“群龙无首”,大家都是龙,自立自强、自动自发,不需要任何人再来领导,而这绝对是吉的。天德普施,无私无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创造的本源上真正平等,既无造物主,也不需要救世主。
“群龙无首”是《易经》中真正的见道之言,可说是乾卦甚至整部《易经》的最高境界。《春秋》太平世的世相为“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孟子主张“人人皆可为尧、舜”,《礼记·礼运》揭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些观念皆与“群龙无首”相通。
乾卦六爻,潜、见、跃、飞、亢诸龙竞舞,勿用有悔,多凶多惧、多誉多功,人世间的竞争惨烈。卦云“元亨利贞”,爻除九二、九五互相需要,“利见大人”之外,无一爻全吉。“飞龙在天”固然意气风发,容易展布构想,一人独治却难免走上私心自用的专制之途,带给其他人及社会更多的苦难。古往今来,多少雄才大略的枭雄人物造成生灵涂炭?“大人造也”,创造的另一面往往就是毁灭!乾卦的“元亨利贞”,真得“群龙无首”才终获吉。
“群龙无首”的理念运用到哲学思维上,就是“体用不二”,即体发用,即用证体。套上儒家内圣外王的框架,则为内圣无神、外王无君。《彖传》末“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即为此而发,在诠解毕“元亨利贞”之后加此一语,以确保天德无私,真是苦口婆心,大有深意。
用九并非爻辞,却又属经非传,本身还有“天德不可为首”的《彖传》解释,体例可谓相当特殊。若依传统说法,孔子始作十翼,则经文中“群龙无首”的观念早已存在,这就很耐人寻味。若说是写传的人补入,以树立思想的规范,于义并无不可,于史却证据难合。“群龙无首”除《周易》外,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蔡墨论龙:“《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在乾之坤,表示六爻全变,潜、见、跃、飞、亢群龙皆动,任何时位皆受肯定与尊重,乾卦“元亨利贞”的生命力彻底激发,占筮遇此,不以坤卦卦辞,而以用九断占。鲁昭公二十九年,孔子约四十岁,其时《周易》经文中已有“群龙无首”四字,应非出自夫子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