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传结构
无论义理或术数,都得研习原典。《易经》的内容,分为经、传两部分。经就是卦画、卦名与卦爻辞,传是最早解释经文的,有《十翼》之称。“翼”是辅助之意,读了《十翼》,能帮助我们了解经文,《十翼》为《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彖传》及《象传》的上下篇,依经文分上下而来。乾卦至离卦,前三十卦为上经;咸卦至未济卦,后三十四卦为下经。
《彖传》是解释卦辞的。例如:乾卦的卦辞是“元亨利贞”。“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就是解释“元亨利贞”的《彖传》,前面会以“《彖》曰”标明。“彖”有断的意思,依此论断一卦之义。乾《彖传》音韵铿锵,含蕴深厚,寥寥数字,道出《易经》思想的核心,值得学者深探。本书往后各章,阐述易理,多有述及。
《象传》又分《大象传》跟《小象传》。《大象传》仍就全卦卦象引申,鼓励学《易》,取法天道。例如:乾卦《大象传》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大象传》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段话,中国人可谓耳熟能详。进取与包容,宇宙间两种最基本的势用,阴阳调和,便能己立立人,己达达人。
又如困卦(),上卦兑为泽,下卦坎为水,水在泽下,表示泽已枯竭。《大象传》据此卦象发挥:“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干涸的沼泽,了无生意,象征困苦的环境,资源耗尽。君子处此困境,不能怨天尤人,得奋力苦战,拼命也要达成既定的志向。
《小象传》解释每卦的爻辞。例如:乾卦初九,爻辞为“潜龙勿用”,“《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就是《小象传》。初九之所以不能轻举妄动,是因为地位太低,发挥不了作用。上九爻辞为“亢龙有悔”,《小象传》云:“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日中则昃,月盈则亏,阳气太盛,一定无法长久,必然招致遗憾。
《文言传》只有乾、坤两卦才有,对两卦的卦爻辞作更深一层的阐释与发挥。乾《文言》更是反复申论,不厌其详。“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元德是创造力的根源,所有善行的发轫点,多去培养、体会,人的智慧会有日新又新的成长。嘉美的事物会合在一起,彼此互敬互重,遵守游戏规则,便能亨通无碍。行事不走极端,分寸恰到好处,大家都可获益。坚持重大原则,不以处境顺逆变移操守,这样才能负责任事。创始、亨通、产生效益、择善固执,就是乾卦的四种德行。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潜龙是具有创造力,又耐得住寂寞的人,不随波逐流,不征逐虚名,安心隐遁,一点也不郁闷。别人不认同,他也不在乎,自己高兴的事就去做,不喜欢的就不做,世俗的习尚完全影响不了他。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乾文言》依循这样的体例,近八百字的剖析,将乾卦的特性讲得淋漓尽致,其中精义无穷,非常值得品读。乾、坤两卦是父母卦,其他六十二卦都有乾、坤的影子,透过《文言传》,深刻掌握其内涵,有助于对全《易》的了解。
《系辞传》长约四千五百字,上、下传各十二章,为通论《易经》的文字。过去讲《易经》,一般都先讲《系辞传》,以明学《易》指归。《系辞传》在中国思想史的价值很高,行文简练,音韵铿锵,也是极好的文章。我自己十几年前,曾利用上下班挤公交车的时间背诵过,至今非常受用,许多独到的心得都受其启发。
《说卦传》讲八卦成卦之理、方位、特性及其所衍伸的卦象。由于取象为列举式,无法涵盖尽易象的灵活多变,与经文所用的卦象也不尽相同。例如:“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相信现代的读者看了就很头疼。古今器制不同,物象日新又新,《说卦传》宜活看,不必拘执。
《序卦传》讲六十四卦依序相生之理。我们在第一章中讨论综卦时,已讲过“乾坤屯蒙需讼师”一段,原文是这样的:“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
《易经》最后一卦是未济卦(),未济卦前是既济卦()。“济”是涉水渡河,古代交通不便,渡河是桩艰难的大事。爻辞中每多“利涉大川”之语,以喻勇往直前,克服困难。“既济”是已经度过艰难,从乾、坤开辟鸿蒙以来,历经长期奋斗,终获成功。按理全经应在此作结,从此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但《易经》偏偏在既济后,又以未济终结,这是先哲观察敏锐、高人一等之处。就像三画卦变六画卦,重卦的观念一样,始、壮、究之上再接始、壮、究。世事的变化,文明的演进,永远终而复始,生生不息。
《杂卦传》很短,才二百五十字,综合比较六十四卦的特性,言简意赅,值得重视。举例来说,同一“故”字,用以点明三个卦的特性:“丰,多故;革,去故;随,无故。”
“故”是已有的成就。既有资源很多,就是“丰”。过去的东西整个不要,就是“革”。完全没有过去的包袱,就是“随”。随和、随遇而安、随机应变,随卦是《易经》里很精彩的一个卦,含有极高的处世功夫。
《十翼》虽然是解释经的,千百年下来,已被后学视为经传一体,代表易学思想的核心。整部《易经》是集体创作,从发端到集大成,至少经过上千年的时间。这么多人的生命经验和生活智慧千锤百炼,流传下来,现代人只要虚怀领受、慧心参悟,肯定对生涯规划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