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2 当下最流行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
“二十四节气”和“思维导图”,这两个词看似没有什么关联,其实却是一种很好的结合。为了让大家清楚思维导图的每个部分叫什么,每一部分是怎么画出来的,我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当下最流行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的结构。
其实思维导图非常简单,总共包含7个要素。其中,每一张思维导图都会有一个中心主题。这张思维导图上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的。因为这个主题非常重要,所以我们通常会用一个最明显的图案表达主题。
这个图案有什么用呢?第一,可以让我们在大量的思维导图中快速找到它,就像下面这张截图。这里有很多张思维导图,在缩略图的情况下,我们也能快速找到我最想要的那一个,就是因为有着非常清晰、醒目的中心图。
第二,给一点时间沉浸在中心主题的绘制过程,实际上也是让我们多一点时间思考这个主题。思考我们绘制这张思维导图的目的——我们到底要画什么,我们画给谁看,我们要画成怎样的方式,等等。
第三,突出的中心主题,能够刺激大脑时刻关注着这个关键点,让我们的思考不“溜号”,不跑题。
中心图绘制的过程一般按照如下步骤:
在横放的纸张上,找到中心位置,绘制你大脑中所想到的一个图案。这张思维导图我要绘制的是“世界环境日”。保护环境是什么样的画面呢?我想到的是一双手托起地球。
紧接着,根据需求,我们陆续完善中心主题,画成中心图。一般的中心图由三部分组成:
一、直指核心的图案。这个图案不一定要精致,也不要求必须多么漂亮,但是要能够表达这张思维导图的主题内容。
二、说明核心的文字。这张思维导图画的是什么,要把文字写在中心图上。
三、要有3种以上的颜色。颜色是为了更加凸显、增强辨识度。
思维导图的第二个重要的部分是线条。线条有两种:一种是紧连着中心主题的粗线条,我们也叫它主干;另一种是主干之后的细线条,我们叫它分支。那么如何画,如何看呢?
通常,在一张思维导图中,第一根线条默认为右上角的那一个,大约2点钟的方向。然后沿着顺时针的顺序绘制或者阅读。
绘制主干的时候,先画出轮廓,里边可以涂实颜色,也可以画一些小花纹,这个不做统一要求。然后画一条线,就在一条线上写好对应的关键词。关键词的颜色和线条的颜色最好一致,这样画起来不用来回换笔,比较节省时间,像下面五个小图这样。
当第一个小分支下的内容(源起)全部画完后,再画第二个小分支下的内容(机构),然后第二个画完之后,再画第三个小分支(地点),以此类推。不可以一次把线条都画完之后再写文字,因为这样非常容易出现错误,并且不好更正。
第三个重要结构就是关键词了,也就是这些线条上的文字。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文字都是词语,是一句话中最重要的几个词,而不是把整句话都写进去。
第四个部分,是节点。节点是什么呢?它们是线与线的交点。我们通常是通过节点和线条的组合来判断逻辑关系的,比如递进、总分、并列等。
比如这里的“设立”与“时间”“地点”等就是总分关系,“时间”与“地点”就是并列关系,“设立”“时间”“1972.6.5”就是递进关系。
按照内容逻辑和要求,我们陆续画完这张思维导图的文字部分。步骤如下:
此外,思维导图还有三个要素是插图、颜色、关联。但是这三个要素不是每一张思维导图都必须有的。
插图就是除中心主题之外的所有图像了,它们的作用是提示重要的信息,让我们产生回忆联想。不重要的地方,或者没有回忆需求的时候,是可以不画插图的。但是说回来,有插图的思维导图更利于我们记忆。
比如这张“世界环境日”思维导图,让孩子们正视环境问题、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更为重要,所以相比第四板块的“环境问题”来说,世界环境日的设立过程、发展过程、设立宗旨就都没有那么重要了。根据这个需求,在第四板块增加了一些插图。
颜色指的是每一个区域有自己的颜色。我们看前面“世界环境日”那张思维导图,每个大板块都有自己的颜色。相邻板块用对比鲜明的颜色区分,也是为了能够更快速地对所画的内容理解、分类、记忆。
关联指的是在思维导图当中,有一些游离在外边的线条。这些线条和中心图并不连在一起,它的两端可能指向两个关键词,或者插图。这样的线,是表明这两部分的内容有关联。比如“世界环境日”思维导图中,第一板块的“时间”下,表示的是这个节日设立的时间是1972年6月5日,但并不是只有这一天才是,而是“每年的6月5日都是世界环境日”,这句话写上去会有点长,并且没有合适的位置,可以通过一个箭头加上解说,指向“世界环境日”。
再比如第二部分“发展”中,1973年联合国成立环境规划署,这个“环境规划署”与上方的“联合国”有紧密的联系,需要用这样的关联线标注一下。
关联信息可以是用线条连接的,也可以是用一模一样的插图来表示。
思维导图只是一种思维工具,并没有标准答案。书中给到的导图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比如读到相同的内容,不同人的脑海中可能会呈现不同的画面,所以小朋友们不用拘泥,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思维导图。希望这种思维工具可以帮助你在今后的学习中事半功倍。
袁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