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宠溺与爱——和1岁幼儿的相处与沟通
宠溺与爱是父母给1岁幼儿最好的礼物,当然,这份礼物也能给幼儿和父母带来友好而积极的相处与沟通。1岁的小宝宝,还没有建立任何评价系统,所以就算爸爸妈妈再怎么宠溺他、爱他,也不必担心教坏他。相反,1岁的幼儿很需要这种无尽的宠溺与爱。
别对他说“不”,只需“转移”
1岁宝宝也“添堵”
1岁宝宝固然可爱,但是他们有些时候也会给爸爸妈妈“添堵”,令爸爸妈妈很为难。好奇心强的宝宝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他们的小手小脚一刻不肯闲着,只要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是不计危险的,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是危险。
宝宝特别喜欢一些小的缝隙或孔洞,见到栅栏,他们的小脑袋就探进去玩钻来钻去的游戏,见到地漏洞,他的小脚丫就想伸进去。最喜欢玩的是用小手指去捅电源插孔,如果小手指头捅不进去,还会利用“工具”,如钉子、毛衣针等去捅捅戳戳。如此危险的举止,哪个爸爸妈妈不被吓出一身冷汗?哪个不是当机立断地飞身去阻止?
可是阻止的效果却不佳,宝宝要么屡阻屡犯,要么执拗地坚持下去。对于1岁的宝宝来说,爸爸妈妈的“不”是很令他们不愉快的。许多有经验的爸爸妈妈很少采取说“不”的方法进行制止,其实只需转移他的注意力即可。
当爸爸强硬地把宝宝抱起离开电源插孔前,把他放到一边强迫他玩皮球时,宝宝哭闹着将皮球踢走,非要回到电源前。这时,妈妈突然出现,兴高采烈地对着哭泣的宝宝抬手指向窗外说:“快看,宝宝,那只小鸟好可爱哦!”宝宝立即止住哭声,赶紧扭头去看“可爱的小鸟”。当他看到小鸟时,脸上立刻现出欣喜的笑容,泪珠还挂在脸上,就立马欢天喜地起来。
别让爸爸妈妈的“不”伤害了宝宝
1岁的宝宝就是这样,他们正处在探索期,因行为发展与认知的程度不同,还不知道爸爸妈妈的“不”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如果爸爸妈妈的“不”说得太早,就会剥夺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宝宝的探索兴趣就会被人为阻止,非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让宝宝感到迷惑与惊吓,从而失去修正行为的意义。当宝宝听到爸爸妈妈的“不”时,内心会充满挫折感,从而降低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爸爸妈妈真正应该做的是鼓励宝宝不断向外伸展,让他们到处走动,自由地探索学习,以培养宝宝健康向上的态度与性格。
时常对宝宝说“不”,不但会阻碍宝宝探索学习,也会导致日常生活中亲子关系日益紧张。有些爸爸妈妈觉得从小要对宝宝严加管教,以树立起做家长的威信,否则自以为了不起的小家伙就会完全不把父母的权威放在眼里,失去对孩子的控制能力,于是“不许”“不能”等“不”频频会从嘴边溜出来。而孩子呢,要不就是被一连串的“不”压得缩手缩脚,要不就是更加强烈地想要做这件事,坚决地与父母对抗,气得爸爸妈妈七窍生烟。
其实,对于1岁的宝宝来说,对他说“不”,有时他也不见得明白是什么意思,或者即使明白,也缺乏管束自己的能力,还是没办法遵守爸爸妈妈的“不”。爸爸妈妈与其大声地吼叫说“不”,不如采用转移法,将其对正在进行的不当或危险行为的注意力转移,这样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宝宝也没有了挫折感,结果是皆大欢喜。
对1岁宝宝巧用转移
1岁宝宝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不管他在干什么,多数是三分钟热度,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自己的初衷。正在吃饭时,窗前有小鸟飞过,他就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直到小鸟没有了踪迹。正在看图画书的时候,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于是丢下手中的图画书,赶紧跑到电视机前去看电视了。所以,对待1岁的宝宝,无论碰到多么棘手的管教问题,只要把他的目标转移,他很容易就会被新的事物影响而忘记过去,哪怕是在1分钟前刚刚发生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一看到有趣的东西,就会立刻破涕为笑的原因。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宝宝这一特点,在他提出无理要求时,巧妙地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他们将绝对不再纠缠过去。
对于1岁的宝宝来说,他们还没有那么深的“城府”,即便再执拗,再不讲道理,都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对付这个可爱的小人。当宝宝摇摇晃晃地向电源插孔走去时,先大声叫他的名字,他肯定会暂停一下,这就分散了他对电源的注意力,然后表情夸张地指着门后说:“快看,有一只小老鼠好像藏在了那里!”宝宝一定会转向门后去找“小老鼠”,因为“小老鼠”是他最新的感兴趣的目标。
分散宝宝注意力的方法有很多,当宝宝停留在一个地方淘气的时候,爸爸妈妈只需说:“走吧!”宝宝就会停下来,跟随爸爸妈妈向前走去。这看上去比较简单的话语,其实是一种提示信号,诱导他的思维和肢体改变了方向。在引导的同时,只说了还不行,爸爸妈妈还必须继续做下去,如带他去前面的游乐场,或者去玩一会儿皮球,或者和他一起去寻找可爱的小猫咪。如果爸爸妈妈只说不做,就会失去宝宝的信任。于是,爸爸妈妈也就失去了一个有用的管教手段。
转移注意力是让1岁宝宝远离被禁止物品或行为的最有效方法,爸爸妈妈平时身边不妨准备一些随时可以拿给他的东西,例如一串钥匙、一个链条、一只小玩具等。当他们在玩危险的游戏时,可以把这些物品递给他,让他抖动几下听听钥匙碰撞的响声,或者摆弄摆弄手中的小玩具,他就会满怀热情地把注意力倾注在玩上面了。
1岁的孩子就像是一个不想受拘束的小动物,他们对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总想去亲自发现和体验,不管结果是怎么样的,过程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也是过程让他们体会到事物的奇妙。爸爸妈妈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如果让孩子总是在“不行”“不要”“不能”的制止声中游戏、玩耍,那么不管多大的孩子,都必然会出现逆反的心理,从而导致亲子沟通的不顺畅。因此,对1岁宝宝无须说“不”,温和的转移也会对宝宝的行为起到良好的约束,而爸爸妈妈的聪明和技巧会使宝宝在大多数时候都与爸爸妈妈乖乖地合作。
尽可能多的肢体接触
最温暖的怀抱
4个月的宝宝躺在妈妈温暖的怀里,一种吃饱后的满足感写在粉嫩的小脸上,他仰着小脸看着妈妈,嘴角上还挂着甜甜的微笑。
妈妈亲亲宝宝,对宝宝说:“妈妈过一会儿就来陪宝宝,乖,宝宝自己先躺一会儿。”宝宝依然安静地看着妈妈,似乎听懂了妈妈的话。可是,当妈妈把他放到床上,准备离开时,他“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不让妈妈离开。妈妈只好又把他抱了起来。
对于宝宝的这种纠缠劲儿,妈妈很是苦恼。宝宝总是想赖在妈妈的怀里,等他大些的时候,能听懂了妈妈的话,也能下地走了,还是常常要求妈妈抱一抱。如果妈妈不抱,他就会一脸的不高兴。当妈妈将他抱在怀里,哪怕是只有一两分钟,小家伙也会十分高兴,然后心满意足地下到地上独自玩耍去了。
对于宝宝的这种“赖皮”,有的爸爸妈妈会归咎于宝宝对父母的依赖,觉得是他不能自立的表现。其实,宝宝的这种要求一点儿都不过分,他们渴望和爸爸妈妈肌肤接触是一种特殊的需要。
曾经有这样一对年轻的夫妇,由于工作忙,单位离家又远,每天早出晚归,无暇与孩子亲密接触。每当他们下班回到家时,孩子早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他们为此感到很内疚,觉得对不起孩子,于是在双休日时总是给孩子买来许多孩子喜欢的食品和玩具。可没有想到的是,小家伙却一点儿也不领情,把食品和玩具又砸又摔。气急了的爸爸就狠狠地打了孩子的屁股,孩子却静静地趴在爸爸的腿上,小脸呈现出十分满足的样子,任凭爸爸的手掌与自己的小屁股“亲密接吻”。孩子这是怎么了?这令爸爸妈妈感到大惑不解。
正如宝宝的胃肠,如果缺少了食物就会感到饥饿一样,他的皮肤缺少了爸爸妈妈充满爱和温暖的抚摸,也会感到“饥肠辘辘”。胃肠的饥饿,会影响宝宝身体的成长和发育,而“皮肤饥饿”带给宝宝的除了心理的不健康以外,还会妨碍其智力的发育。
肢体接触,宝宝成长的心理营养素
人类和所有热血动物一样,有着相互接触和抚摸的需求,尤其是对于幼小的婴儿来说,这种需求显得尤为强烈。当妈妈给小婴儿哺乳时,拥抱着宝宝,跟他说说话,亲亲他的小脸蛋,这样,宝宝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又得到了充分的肢体接触。这会对宝宝的心理产生良好的刺激,大脑的兴奋和抑制也会变得十分自然协调,同时能促进宝宝大脑的发育和智力的提高,还会使宝宝形成对妈妈、对家人的挚爱感,并且不断学习妈妈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如果妈妈由于种种原因而缺乏对宝宝的关爱和照料,使宝宝得不到妈妈温柔的抚摸和肢体接触,那么,宝宝的身心发育就会比较迟缓,没有生气,情绪反应迟钝,并且容易在以后与人交往时产生障碍。
爸爸妈妈在生活中要尽可能多地与宝宝进行肢体接触,通过感情交流,消除宝宝心理上的情感饥饿,以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肢体接触往往能比语言更好地表情达意,使亲子间的沟通更加顺畅。一个瞬间的拥抱,一个深情的爱抚,一个甜蜜的亲吻,犹如一股爱的暖流,令宝宝感到温暖和幸福。每天抱抱宝宝,定时用手轻轻抚摸宝宝的头、背部、小手、肩膀、胳膊等,都能满足宝宝对皮肤饥饿的要求,满足宝宝的心理需要。而这种需求无法从饮食中得到满足,它是宝宝成长发育的心理营养素。
那些很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宝宝,由于经常得不到爸爸妈妈的爱抚、搂抱,便喜欢在睡前抱枕头、抓衣服,否则宝宝就不容易入睡或哭闹不止。这说明他们的心理需求极度缺乏,安全感过少。肢体接触也是一种“安慰剂”,能起到减轻痛苦和恐惧的作用。当宝宝玩耍时不小心跌倒,只要爸爸妈妈将他抱起来,用嘴“吹吹”或亲吻一下他的痛处,小宝宝很快就会破涕为笑。雷雨天只要宝宝投入爸爸妈妈的怀抱,再大声的电闪雷鸣也吓不到宝宝。宝宝感到劳累时,爸爸妈妈紧紧地将他拥入怀中,他们就会感到安全而又舒适。在爸爸妈妈轻柔的抚摸搂抱中,宝宝心中没有了恐惧,安全感慢慢建立起来。这是宝宝天然的情感需要,如果能给予适当的满足,宝宝与爸爸妈妈的感情就会更加深厚。
多与宝宝肢体接触
宝宝从一出生就有了强烈的接受爱抚的要求,而爱抚的方式就是身体之爱,它是最明显、也是最基本的爱孩子的方式。毫无疑问,爸爸妈妈能给予宝宝最多的爱抚,如与宝宝肌肤相亲,多拥抱、抚摸、亲吻宝宝,爸爸妈妈只有不断地以各种方式向宝宝表达爱意,才能满足宝宝这个强烈而美好的需求。
对于1岁的宝宝而言,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是解除“皮肤饥饿”的大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宝宝经常能获得爸爸妈妈的拥抱、亲吻和温暖的话语抚慰,就可以使宝宝心情愉悦,享受温馨亲密无间的爱,增强宝宝的心理素质,容易养成良好的性格。
母乳不仅营养成分丰富,容易消化吸收,适合婴儿生长的需要,更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所以要让宝宝充分享受母乳的甘甜。而且通过哺乳,可以增加宝宝与妈妈之间的肢体接触,增进母子间的亲子感情。宝宝在妈妈温暖的怀抱中,安静地“享受”着甘甜的乳汁,对促进身心健康、解除“皮肤饥饿”大有裨益。
1岁的宝宝需要与爸爸妈妈有更多的肌肤接触,因此,爸爸妈妈随时随地都可以创造与宝宝肢体接触的机会。如和宝宝做游戏时,可以玩一些像“斗斗飞”“拉大锯”“挠一挠”等抚摸手的游戏,多抚摸他的小手;还可以舒展他的手、牵拉他的手、亲亲他的手、用脸去贴他的小手等,这些都可以使宝宝感受到爱,使肌肤得到抚慰的满足。多摸摸宝宝的头,不仅可以解决“皮肤饥饿”,还有利于宝宝情绪的稳定。当孩子受到什么惊吓,或是受到点儿什么委屈时,摸摸他的头,会使他很快镇静下来。宝宝的小脸也是妈妈要经常给予抚慰的部位,多贴贴、亲亲宝宝的脸,能给宝宝一个好情绪和好兴致。因为脸部的神经最发达,多亲亲他的小脸蛋,宝宝一定会眉宇舒展,喜笑颜开。
每天给宝宝做1~2次的全身抚触按摩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促进宝宝身体的发育,还能让宝宝体验与父母的肌肤相亲。妈妈可边抚摸边哼些儿歌,让宝宝在融融的慈爱中接受妈妈轻轻的爱抚。几个月的小宝宝,由于头颈及上肢的力量还不够,不能较长时间俯卧,所以抚摸的顺序是先让宝宝仰卧,从头脸开始,然后是腹部和四肢。待宝宝稍大些,可以让他俯卧,从宝宝的头部开始,依次轻轻按摩宝宝的颈部、背部、腿部、手臂等。妈妈温柔的抚摸会让宝宝感到舒服、畅快,并且感受到妈妈传递给他的暖暖的爱。
以肌肤相亲的方式赞赏和鼓励1岁宝宝,往往比语言更加有力,也更容易滋润宝宝的心田。当宝宝做出点让爸爸妈妈高兴的事,或是做出他自己感到得意的事情时,爸爸妈妈可以亲亲他的小脸蛋,拍拍他的肩膀,宝宝便会接受到来自爸爸妈妈的赞赏与鼓励。
给他找一些1岁的小朋友
宝宝喜欢小朋友
宝宝会走了,他高兴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对什么都想摸摸,哪里都想看看。有时他站在床上向更广阔的外面看去。当妈妈带他出门时,神情自然是欢愉的,他喜欢户外的景物。他的心里还有一个说不出来的小秘密,那就是去找和自己同样大的小朋友。
当妈妈和宝宝来到公园里时,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令他眼花缭乱,可是当宝宝看到和自己差不多的孩子时,世间一切的诱惑都不存在了,他只在意看年龄相仿的小朋友。如果两个牵着孩子手的妈妈都停下来,两个小宝宝自然会相互看着,试探着走到一起,一会儿就能混熟。
1岁的宝宝已经有了一定的活动能力,他对周围的世界有了更广泛的兴趣,产生了与人交往的社会需求和强烈的好奇心,尤其喜欢和同龄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其实,宝宝在几个月时就有了与同伴交往的愿望和兴趣。
与人交往,宝宝的情感需要
宝宝从小就表现出与人交往的需要。1个月的小婴儿就喜欢看人脸,听人说话的声音,能与别人的目光交接,看到有人来到他身边就会安静下来。醒着的时候如果视野里没有人,就会显得不安。2~3个月时,他会对着妈妈笑,嘴里还会发出类似“啊”“哦”这样的声音。每当他见到妈妈或自己所熟悉的人时,总是注视着他的脸,手脚乱动起来,脸上现出渴望的微笑。也是从这时开始,宝宝表现出对同伴的关注,如社会性的微笑、头部动作的控制等。6个月以后,他可以直接用表情和动作与同伴进行交往,如微笑着注视对方,而对方也常常模仿这种方式将信息返回。9个月的宝宝彼此之间注视的时间越来越长,还会用微笑、手指动作和咿呀儿语来与对方进行交流,而且常常会得到其游戏伙伴的连续反应和模仿。待宝宝1岁左右时,他能有意指向同伴,向同伴微笑、皱眉并使用手势与其交流,能够仔细观察同伴,他对社会性交往有了越来越明显的兴趣。
对于宝宝的社交需要,爸爸妈妈一定要仔细地体察宝宝,准确地捕捉、判断各种需求信息,并尽力给予宝宝相应的满足。当宝宝的这种交往需要得到满足时,他往往特别高兴,并且能使他获得安全感、幸福感,这有利于宝宝的智力和情趣发展,宝宝长大后就会成为一个性格开朗、有良好交际能力、受欢迎的人。反之,宝宝的需求如果得不到关注,缺少正常的人际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表情呆滞和淡漠,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拘谨胆小、害羞怕生、孤僻退缩,或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合作等不良性格特征。因此,爸爸妈妈应正确认识幼儿与人交往的需要,有意识地为他创设交往的条件,满足宝宝情感上的需要。
为宝宝找些小朋友
宝宝与他人的交往也像他对环境的好奇一样,需要有机会学习,才能建立和发展起来。1岁左右的宝宝,大多学会了走路,也能用些简单的词与人交流,而且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表现出好奇,这正是鼓励他与别的孩子交往的大好时机。
宝宝在成长过程中是不能缺少玩伴的,同龄孩子之间有他们共同的语言和沟通方式,是一种地位完全平等的交流。宝宝之间会互相学习,一起“切磋”玩技,就算宝宝跟别的小朋友玩不到一起,这种体验也和宝宝自己一个人玩时的效果截然不同。
给1岁宝宝找些小朋友是爸爸妈妈的“功课”,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是他们建立社交的开始。爸爸妈妈可以招待同龄的孩子到家里来,或带宝宝到有小孩的朋友家去做客。这时的宝宝可能还不知道怎样与小朋友打交道,但从看见新面孔、相互接触、交换玩具这些简单的活动中,他就能得到很多快乐。
从现在开始,每星期至少让宝宝有两三次机会与其他年龄相仿的孩子在一起玩耍。让宝宝用自己的方式去接受别人,爸爸妈妈可以在旁边悄悄地鼓励,但不要强迫他用某种方式去认识别人。宝宝只有经过尝试,才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两个经常在一起玩的小朋友,他们相互间的情感也是深厚的。当两个孩子恋恋不舍地道别时,他们心里还在惦记着明天相见。1岁的孩子还不能用语言很流畅地沟通,他们见面时会用欣喜的笑、欢快的动作来表示。不用担心他们玩不到一块去,尽管他们在一起各自玩自己的玩具,但是如果一方离开,另一方则会出现焦虑的表情。如果小朋友走开了,宝宝会哭着、喊着还要小朋友回来跟他一起玩,这些都充分表明,宝宝已经有了初步的交往意识和参与意识。
1岁的宝宝虽然喜欢独自游戏,但是他们都喜欢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宝宝会非常高兴地摸一摸小朋友的皮球,抱一抱小朋友的布娃娃。当然,宝宝也会把自己的玩具,让小朋友玩,即使是一直拿着玩具不放手的宝宝,当小朋友把手伸到他的面前时,宝宝也会把玩具递给小朋友。1岁前的宝宝还是很大方的,他们的“自私”在将近两岁时才会出现。
在鼓励宝宝与同龄小伙伴交往时,要充分利用这个阶段宝宝“大方”的性格特征,让他学会与人分享。告诉宝宝,大家一起交换玩具也是一种乐趣,让宝宝体会到一个玩具是可以一起玩或者轮流着玩的。多带宝宝到小朋友多的地方去,不要忘记让宝宝带上有趣的玩具,这样可以吸引别的小朋友的注意力,说不定正是宝宝的玩具吸引了小朋友来和他友好交往。
做好小宝宝的“保镖”
还没有安全意识的小人
宝宝1岁了,他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提高。在以前只能让妈妈代劳的事情,如走来走去、爬上爬下、搬个小板凳等,现在他都可以独自操作了。于是,他心里感到自己很了不起。
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把宝宝留在卧室里,给他放了满地板的玩具,觉得这些玩具够宝宝玩上半天了。看宝宝安静地玩着玩具,妈妈便放心地去客厅陪客人天南海北地聊天了。
客厅中的妈妈同客人都忘记了宝宝的存在,当她们转到孩子的话题上时,妈妈才惊呼着,想起了自己刚1岁的宝宝还独自留在卧室里。当她们跑到卧室看时,地上散乱地扔了许多玩具,宝宝竟然不见了。
原来,宝宝可没像妈妈设想的那样,他玩了一会儿玩具就感到厌烦了,抬头看见一只小鸟落在窗台上唧唧喳喳地叫着,觉得小鸟是在邀请自己去玩,于是就放下手中的玩具,借助小凳子爬到床上,然后踩着床上了窗台。也许是受到了惊吓,小鸟一下子飞到了树上。当妈妈走进屋时,宝宝正坐在窗台上,双手拍着窗子邀请小鸟过来一起玩。听到妈妈进来,他还扭头冲妈妈高兴地叫着,似乎在炫耀着自己的本领有多大。
妈妈惊出了一身冷汗,赶紧把宝宝从窗台上抱了下来,紧紧地搂在怀里,不住地亲着他的小脸蛋,后怕地说:“这可是17楼啊!”
开始幻想自己无所不能
1岁左右的宝宝是最难带的,随着各种能力的提高,他们告别躺卧时代,活动范围开始扩大。在到处走走看看的过程中,他逐渐产生了无所不能的飘飘然感。想吃,自己能用手或小勺将食物送进嘴里;想喝水,也能双手捧着杯子独自饮用;想去哪里,抬脚就可以自己走过去……在他小小的世界里,他认为自己拥有了一切,也能够控制一切了。
于是,他发现自己无所不能,想怎样就能怎样。离开爸爸妈妈的监护,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总是无所畏忌地肆意折腾着。爸爸妈妈一个不留神,他就可能闯出弥天大祸来,他不知道插座里面是有电的,不知道人体是导电的,小手指头总想往插孔里捅捅。热气腾腾的水壶总是令他着迷,他不知道开水是烫的,能把他的皮肤烫伤,只要没有人时,他就欲掀开壶盖研究一番。看到高高的书架上面的摆件,他搬个小凳子就想摇摇晃晃地爬到书架上把它们拿下来把玩一番。
宝宝这种“无所不能”的幻想着实令爸爸妈妈头疼,但1岁幼儿的这种“无所不能”感对自己的心理发育过程却是非常有利的。这种感觉可以帮他应对分离、成长带来的恐惧感,使他更大胆地探索,并且学会自主和独立。因此,爸爸妈妈要保护好宝宝这种“无所不能”的状态。这种状态保护得好,能让宝宝发展出更多的能力,充分体验成就感,进而产生强大的自信。如果打破了宝宝的这种“无所不能”感,破坏了他独自探索世界的兴趣,则会带给宝宝许多创伤性的体验,从而使他变得依赖、胆小、退缩,成为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
为宝宝的成长保驾护航
“无所不能”的1岁宝宝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凡事喜欢亲力亲为,参与感十分强烈。由于他们对生活常识的匮乏,加之无所畏惧的莽撞,很容易在玩耍过程中出现危险。所以,爸爸妈妈在保护好宝宝这种“无所不能”感的同时,更要做好他们的“保镖”,保证宝宝的安全。
1岁宝宝的活动空间大多还是以家中为主,于是,为宝宝创设一个安全舒适的居家环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客厅里的落地台灯和电视的电源插座,一般距离地面都不是很高,1岁宝宝轻而易举就可以触摸到。虽说电源插座都在比较偏僻的角落里,可探索兴趣旺盛的1岁宝宝就喜欢往边角的地方钻,并且此时的他对小孔、小洞颇为着迷。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严加防范,可以在电源插座上插上安全电源插座护盖,或者在电源插座不用时插入安全隔离插销,对于那些暂时不用的插座也可以贴上胶布。这样宝宝的小手指就无法伸进去了。
此时的宝宝刚刚学会独自行走,比较容易摔跟头,爸爸妈妈应尽量选择椭圆边的家具。如果家具有尖锐角外露,可以贴上海绵或橡胶皮,给尖角加上护套。同时诱导宝宝在比较宽敞的地方玩耍,以防止出现碰撞意外。
随着宝宝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加,活动范围也不断扩大,为了安全起见,爸爸妈妈要将刀、剪刀、毛衣针等尖锐锋利的危险品收妥,以免宝宝拿到后模仿大人而胡乱摆弄误伤了自己。此外,家中的热水瓶、装有热水的杯子、刚用完的电熨斗以及刚从火上取下来的锅、茶壶等,都应放在适当的地方,以确保宝宝不能碰触到。这个阶段的宝宝还喜欢用嘴来品尝,不管什么东西都想往嘴里放,对于那些纽扣、玻璃球、棋子、药片、豆子等体积较小的东西,或是化学清洁剂、洗涤剂等危险品也要放到宝宝够不着的地方,以防宝宝误入口中,造成伤害。
大多数家庭的门把手采用的都是金属材质,还略带些棱角,这会使宝宝在活动中误碰了小脑袋。并且1岁的宝宝还热衷于开门、关门,硬木的门边又容易夹伤宝宝的小手指。为了宝宝不出意外,爸爸妈妈一定要消除掉这些不起眼的安全隐患。可以用废旧的布头和棉花做成漂亮的卡通形状的把手套,套在门把手上,这样既降低了宝宝头部被碰伤的危险,又起到了美化装饰的作用。还要在门边装上安全门夹,以固定门的开关程度,这样宝宝在来回开关门时就不会误伤手脚了。
此外,家中的窗户边不要放桌子、凳子、沙发、床等家具,这样可以阻止宝宝借助这些家具爬上窗台。而且窗户上最好还要安装防护网或防护栏杆,以防止爬上窗台的宝宝在玩耍时坠落。
自认为“无所不能”的1岁宝宝毕竟还太小,他需要爸爸妈妈无时无刻地精心呵护与照顾。因此,爸爸妈妈要做好小宝宝的“保镖”,为他的成长保驾护航,以使他能在“无所不能”的状态下自由探索。
理解孩子传达的信息
误解,会让宝宝更着急
宝宝的哭声把正忙着做家务的妈妈召唤进来,她以为宝宝饿了,于是赶紧把奶瓶拿过来,麻利地冲好一杯温度适宜、香甜可口的奶,一边摇晃着奶瓶一边安慰着宝宝:“乖,宝宝就要有饭儿吃了!”
宝宝坐在床上,对递过来的奶瓶不感兴趣,把头一歪,依旧哭着。显然,妈妈没有猜对宝宝传递的信息。妈妈把奶瓶塞到宝宝的手里,顺便把玩具狗拿了过来,在宝宝的面前晃来晃去,想引逗宝宝发笑。然而宝宝还是大哭,这回把奶瓶都扔到了一边,气得他两只小脚丫乱蹬床单,这意思是再明白不过了,他的需求并不是这些。
妈妈有些发愁了,看宝宝身下的床单很干爽,大小便都没有,看样子又不像是哪里不舒服,怎么就止不住哭了呢?她把宝宝抱了起来,对宝宝说:“宝宝指指看,要妈妈做什么?”宝宝这才不哭了,小手指向门后,当他们过去后妈妈才发现,原来是宝宝的花皮球掉在了这里。当宝宝拿到花皮球时,又高兴地玩了起来,脸上的泪痕还挂在那里,像一颗晶莹剔透的小露珠。
细心的妈妈总是能及时发现宝宝的细微变化,而粗心的妈妈却觉得宝宝只要没大哭大叫就没有什么问题。正在妈妈怀里吃奶的宝宝,突然抬起了小脚,做了一个踩刹车的动作。粗心的妈妈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异样,仍旧手扶着奶瓶看着宝宝吸吮着。这时宝宝把小手放到了妈妈拿着奶瓶的那只手上,并推开了一点儿,开始咳嗽起来。这证明他呛着了,因为奶瓶出奶太快了。如果宝宝当初的蹬腿动作和小手推妈妈的动作被妈妈读懂,及时调整姿势,宝宝就不会被呛着奶了。
读懂宝宝的小心思
1岁的宝宝还不能把自己的需求完全表达出来,他们多是用哭声来提出需求。有些宝宝之所以总爱哭闹,并不是他天生就爱给人添乱,而是他的需求没有被爸爸妈妈理解,更没有及时得到满足。一开始在提要求时,宝宝的哭声并没有很强烈,而到了大哭大闹的地步,多数是愤怒到了极点。
当宝宝坐在床上,看着忙来忙去的妈妈,嘴里发出哼哼的声音时,许多妈妈都会不以为意,仍旧忙着自己的事情,顶多是冲孩子笑笑来表示妈妈听到了他的声音,并不过去问个究竟。这时,宝宝的身体扭来扭去,哼哼唧唧的声音更大了,后来就哭闹起来了,甚至把身边的玩具扔到了地上。宝宝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他的需求是“我不想一个人坐在床上了,我要找妈妈,我要妈妈抱,可妈妈就是不理我,气死我了。因此我哭,我闹!我就是要妈妈的怀抱”。如果妈妈读懂了宝宝的需求,在他第一次哼哼的时候就过来搂一下宝宝,亲一下宝宝的脸,停留几分钟后再起身做事去,宝宝就不会哭闹下去了,因为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小宝宝也是通情达理的。
1岁的宝宝需要爸爸妈妈费更多的心思,不要频频误读宝宝传递的信息,这不利于宝宝的成长,特别是对性格的形成。不被爸爸妈妈读懂,宝宝肯定会很着急,长此以往,宝宝就失去了耐性,容易养成火爆的脾气性格。
由于受能力的限制,1岁的小宝宝还不会用语言和爸爸妈妈交流和沟通,所以在生活中,爸爸妈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和理解宝宝传递的信息,这样,才能使爸爸妈妈和宝宝之间的沟通更顺畅。
1岁的宝宝虽小,但是也具有完整的人格,他们有自己的需要、情感和愿望。此时的宝宝除了被照料外,更需要被理解。对于那些生活在一个理解他的环境中的宝宝,他会感到自己是幸福的,爸爸妈妈及时的信息反馈,利于他们建立自信,也利于良好的性格形成。
宝宝哭,宝宝笑,宝宝哼哼唧唧,这些都是宝宝在跟爸爸妈妈沟通。对宝宝表达出来的这些感情,爸爸妈妈如果能读懂,并作出及时的反应,不仅有利于他们的情感发展,而且还能帮助宝宝学会信任和喜爱爸爸妈妈。
架起与宝宝沟通的桥梁
不要小瞧宝宝的理解能力,他们除了吃和睡,还无时无刻不在试图和周围的世界建立联系。只要宝宝睡醒,他们就开始和爸爸妈妈进行沟通。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在吃饱喝足后,喜欢和爸爸妈妈对视,喜欢妈妈甜甜的声音,爱看妈妈的笑脸,他还会用微笑回应。当爸爸妈妈把他抱起来时,他的眼睛会到处看看,那是在享受这个美丽的世界。因此,爸爸妈妈一定要注意观察和理解宝宝表情、姿势、动作中所传达的信息,并要读得透,弄得懂,及时予以回应。
在语言不能顺利应用的时候,宝宝比较容易哭闹,发脾气。这是因为他的需求被爸爸妈妈一再误解和延误造成的。爸爸妈妈及时与宝宝沟通,可以帮助宝宝顺利发展情绪技能和社会技能。对能引起宝宝兴趣的事情,就要不遗余力地去支持他,妈妈也要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宝宝指着鱼缸里的金鱼,妈妈不仅要陪他看,还要对他说有关金鱼的话语,让宝宝开开心心的,自然就少了哭闹。
对家中可爱的1岁小宝宝,爸爸妈妈应该用观察的心态去倾听宝宝的需求,即使一时听不懂他的“咿咿呀呀”,看不懂他的比比画画,也不要显示出焦躁的心态,这样宝宝就更“说”不清楚了,反而引起宝宝的急躁心理。只要爸爸妈妈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花时间去倾听、去观察、去理解宝宝,就能读懂猜透他的小心思。其实,1岁宝宝的需求很容易满足,无非是吃、喝、玩、乐。俗话说,自己的孩子自己懂。这说明长期和宝宝在一起,他的一言一行都在爸爸妈妈的掌控之中了。所以,只要爸爸妈妈做一个有心人,就一定能捕捉到并理解宝宝传达给你的需求信息,以便及时给予宝宝准确的回应和满足。
总之,爸爸妈妈要尽快进入角色,不能像从前过二人世界时那样没心没肺了。小宝宝可不会那么有耐性,对其置之不理更是不可以。仔细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能让爸爸妈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养。养育宝宝并不只是保证宝宝吃饱穿暖,促进宝宝身心和智能方面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当宝宝觉得自己被理解,被爸爸妈妈正确回应时,自信心也能因此建立。有了宝宝,爸爸妈妈就多了一份责任,仔细去看宝宝在做什么,去听宝宝在说什么,去了解宝宝探索世界的特有方式吧!只有对宝宝悉心照料、仔细观察,和宝宝进行无障碍的沟通,让宝宝生活在幸福温馨的环境中,他才能快乐地成长。
微笑是最好的语言
妈妈的微笑,令宝宝陶醉
妈妈把宝宝抱在怀里,母子俩通过眼睛交流,看到妈妈愉悦的笑脸,宝宝嘴角挂着舒心的微笑,他很满意妈妈的微笑,稚气的大眼睛一直盯着妈妈的眼睛看,觉得妈妈的眼睛比花朵还要美丽。
妈妈的微笑是宝宝的开心果,几个月大的宝宝最喜欢看到妈妈的笑脸,在他不能开口讲话前,宝宝多数用微笑来表示自己的愉悦。有心的妈妈总是能用微笑安抚宝宝,因为在亲子沟通中,他们常用微笑来满足对方的心理需求。
可以说,多对宝宝微笑,是与宝宝交流时最好的语言,是心灵交汇的桥梁。微笑是人类最基本的动作,是表达感情最温柔的手段,它和语言一样,能让人们互相沟通、传递感情。当妈妈对宝宝微笑时,宝宝也会以微笑来回报,这种交换微笑不仅是爱的表现,还是一种社交行为,也是表示友好、亲爱、赞赏的体态语言。妈妈多对宝宝微笑,多说妈妈爱你、妈妈喜欢你,能让宝宝感受到妈妈的爱,给他坚定生活的信心。通过微笑来进行亲子之间的沟通,可以消除宝宝不愉快的情绪,使他陶醉在妈妈温暖的爱抚和体贴中。
不要以为宝宝的微笑没有内容,或仅是比较简单的情感反应。婴儿的微笑是最迷人的,会让他的父母欢欣鼓舞,心甘情愿地接受抚育婴儿的艰辛。
开心是甘甜的“成长剂”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叫“越早会笑的孩子越聪明”,从大脑的发育和神经学的角度来看也是比较科学的。宝宝喜欢看妈妈的笑,自己也能够舒心地回报妈妈的笑。出生两个月的小宝宝,当妈妈对他说话并且对他微笑时,他也会回应微笑,这是宝宝与人交往和表示自己快乐的一种方式。宝宝非常需要自己喜欢的人在身边微笑着和他说话,给予他充分的爱。宝宝也是以这样的方式,博得人们尤其是爸爸妈妈的喜爱,建立起和生活中重要人物之间情感的联系,实现感情互动。爸爸妈妈多对宝宝微笑,对他的心理健康发展十分有利,同样,爸爸妈妈也能深深地体会到与宝宝在一起的欢乐。
宝宝的笑多是一种阳光明媚的笑、无忧无虑的笑,这种笑很具有感染力,会让爸爸妈妈陶醉不已。当爸爸妈妈在享受宝宝的笑带来的愉悦时,宝宝也期待着爸爸妈妈的笑脸。从宝宝出生之日开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要多对宝宝微笑,让他从人生的一开始就沉醉在笑脸里,接受快乐的熏陶。如果爸爸妈妈经常看着宝宝温柔地微笑,宝宝就会逐渐喜欢笑,亲子之间的情感交往会使婴儿产生依恋情绪,培养启蒙情感,为他形成活泼开朗、与人友善的个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微笑,是爸爸妈妈与宝宝沟通交往的一种良好方式。爸爸妈妈不但要多对宝宝微笑,还要对宝宝的微笑给予及时和热情的回应,让宝宝喜欢这样的交流和互动。当宝宝用微笑和爸爸妈妈交流,并热衷于用这样的方式进行“社交”时,千万不要打断他,更不能不专注或者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而是要对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这有助于宝宝自尊人格的发育,可以帮助、支持宝宝与他人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一个从小生活在充满愉快和亲情气氛中的孩子,一定是个自信、开朗、信任他人并且具有较高“情商”的人。
同宝宝一起享受“乐”趣
爸爸妈妈的微笑能激发起宝宝愉悦的情绪,仅凭借着微笑,爸爸妈妈和宝宝就能建立起自然而且贴心的亲子关系。如果爸爸妈妈经常对宝宝微笑,宝宝也学会和掌握了用“微笑”谈话的技巧,那么当有人和他说话时,他会通过有目的的微笑与人进行“交谈”,并且用咯咯笑来引起对方的注意。
宝宝既然喜欢看爸爸妈妈的笑脸,那就满足他吧。爸爸妈妈要多看着宝宝,通过眼睛与眼睛间的交流,与宝宝进行甜蜜的沟通。当宝宝觉醒时、妈妈给宝宝喂奶时、为宝宝换尿布时,都要微笑并专注地看着他,这样会让宝宝感到非常快乐。
宝宝两个月大时,就已经知道以微笑的方式把快乐写在脸上,这种显示快乐的表情通常发生在看见妈妈、爸爸和他喜欢的亲人时。所以,为了让宝宝开开心心地成长,全家人都不要吝啬自己的笑容,多给宝宝送去甜美的微笑。这样,宝宝的心情才会非常愉悦,而亲子之间的美妙关系也能在这样的时刻逐步建立起来。
爸爸妈妈除了用微笑给宝宝带来欢乐的生活外,还可以通过和宝宝一起做游戏和玩玩具来享受甜蜜温馨的生活。对小宝宝来说,摇动一只拨浪鼓,使它发出声音,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若妈妈跟着作出高兴的反应,就能使他体验到与他人分享喜悦的快乐,从而加倍开心。
为了宝宝的心理健康,爸爸妈妈可以先从微笑做起,每天都给宝宝一个阳光、愉悦的好心情。爸爸妈妈虽然很难一天都挂着微笑,那么至少也要做到在宝宝面前保持笑容。这样才能使宝宝的情绪保持稳定。宝宝高兴爸爸妈妈也放心,更能体会与宝宝在一起的乐趣。要知道,在生活中与家人一起营造出来的快乐才是最大的快乐。在呵护宝宝的同时,爸爸妈妈自己的生活节奏也会变得很有规律,心情也会愉快许多。
良好的互动能让宝宝知道身边的人不仅会很好地照顾他,还非常喜欢和他在一起,明白他的需要,宝宝因此了解到人和人之间快乐的互动不仅能让别人开心,自己也会觉得很舒服。请多给宝宝送去微笑吧,宝宝开心,爸爸妈妈才能省心。
宝宝有需求一定要呼应
呼应并不等同于溺爱
宝宝的肚子饿得咕咕叫了,他开始大哭起来,他知道妈妈就在不远处,因为小耳朵听见了妈妈活动时的声音。哭声没有把妈妈及时唤来,他只好拼命地大哭,直到嗓子嘶哑、满头大汗,妈妈才出现。
是妈妈真的忙得脱不开身吗?妈妈不及时呼应宝宝并不是因为很忙,而是觉得宝宝不能一哭就出现,时间长了就会惯出等不得的毛病,养成没有耐性的火爆脾气。
许多人都有类似的观点,觉得孩子一哭就去哄,容易宠坏他,让他哭一哭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实上,呼应宝宝的需求与溺爱宝宝完全是两回事情。宝宝在婴儿时期的需求,基本都是“吃喝拉撒睡”等生理的基本需求,月龄越小的宝宝,对他的需求满足度就应该越高。当他们的需求得到及时呼应和满足时,宝宝就会满足地冲你微笑,所换来的是宝宝对爸爸妈妈的无条件的信任与爱。
宝宝的哭闹一定是有原因的,或是饿了,或者不高兴,或是有其他的需求。还没有语言表达能力的宝宝只能通过哭声来寻求帮助,而不是在用哭声威胁爸爸妈妈。所以,爸爸妈妈的及时回应并不会惯坏他。得到及时回应的宝宝很快就会安静下来,因为他知道爸爸妈妈能满足他的需求,相信爸爸妈妈能给他无微不至的关爱和帮助,他也会更加愿意配合爸爸妈妈,越发出落成一个“好”宝宝、乖宝宝。而那些总也得不到及时回应的宝宝,非但不会变成一个“好”宝宝,反而会变成一个灰心丧气、反应迟钝的孩子,或者成为一个性情冷漠、脾气暴躁的人。因为他在他小小的世界里,感到自己很无助,他无法控制自身的环境,于是便会逐渐放弃对环境的探索,当婴儿得不到回应性环境时,他只能学会放弃。而长时间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及时回应,还会使他变得更加等不得,而不是更能耐得住。
爸爸妈妈积极呼应宝宝,还可以让宝宝知道,在人的交际与情感世界里,他有一种巨大、可靠的影响力,他的行为会促使某种情况发生。通过与人的交流,宝宝知道了自己的存在,逐渐明白自己与他人的不同。在宝宝成长的初始阶段,爸爸妈妈提供给宝宝的最好帮助,就是对宝宝的各种需求给予及时的回应。这也是培养宝宝交往意识,使他喜欢与人交流的好办法。
给宝宝积极的回应
对于1岁的小宝宝,爸爸妈妈要倾注更多的爱和关注。当宝宝有了需求时,一定要及时地给予回应,否则会导致宝宝出现一系列的心理变化,影响到他正常的心理发育和发展。试想一下,对于一个身体还没有协调能力,自己无法独立做任何事情,又不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需求的小宝宝,作为唯一请求信号的哭声也不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内心的那份孤独和无助是可想而知的。
当然,“积极回应”不等同于“立即满足”,它是爸爸妈妈对宝宝的需求用声音和肢体动作来作出反应,让宝宝意识到爸爸妈妈已经听到了他的呼唤,读懂和理解了他的需求,并会给予他适当的满足和帮助,这会让宝宝充满希望,获得安全感。同时又锻炼了他的延迟满足能力,提高了他面对挫折的自信心和承受能力,使宝宝养成充满爱但又不依赖他人的良好心理。
给予宝宝积极的呼应,并不是在宝宝有任何需求时都要立即予以满足,而是要区分对待。由于宝宝哭闹的起因和心思不尽相同,所以爸爸妈妈要学会对宝宝的哭声进行观察和判断。如果宝宝的哭闹属于病理性状况,爸爸妈妈一定要毫不迟疑地立即给予满足,这是反映宝宝健康情况的重要信号,而生理性需求和心理性需求则可采用积极呼应、延迟满足的方式予以解决。
当宝宝用哭声向爸爸妈妈提出需求时,爸爸妈妈可以先远远地答应一声,让宝宝知道爸爸妈妈就处在自己求助的安全地带之内,接着爸爸妈妈要用脚步声来通知宝宝,告诉他爸爸妈妈马上就会来满足他的需求,这会让宝宝在希望中又等待几秒钟。然后,再面对面地和宝宝聊上几句:“宝宝饿了吧?妈妈这就来给宝宝开饭喽!”可以把奶瓶摇晃给宝宝看,或者用其他物品逗引宝宝,于是宝宝又在积极的状态中等待了几秒。最后,抱起宝宝来满足他的生理或心理需求。虽然宝宝的需求被延缓满足,但爸爸妈妈及时的呼应已安抚了他不安的情绪,所以,宝宝会在希望中度过一段甜蜜的等待时光。
爸爸妈妈对宝宝的需求给予积极呼应,宝宝所获得的不仅是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还有自我镇静所带来的舒适感,而这种快乐体验有助于宝宝形成良好的心理与性格。相比之下,那些对宝宝的哭声采取冷漠忽略态度的父母,或是一听到宝宝哭闹,立即一声不响直接满足宝宝需求的养育方式,都会对宝宝的心理发展及性格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前者容易使宝宝安全感缺失,形成烦躁、焦虑和恐惧的心理;而后者又会导致宝宝建立有求必应的依赖性心理,且面对挫折的自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因此,积极呼应宝宝的需求,对宝宝一生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安全感,不得不提的“大防”
家有宝宝难侍候
刚生下小宝宝时,初为人母的那份幸福感溢于言表,即使宝宝在熟睡时,也喜欢摸摸他的小脸蛋,享受做妈妈的幸福。可是不久,妈妈就会体会到为人母的艰辛。
小宝宝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只要一睁开眼睛,就会用哭声来表达他无穷尽的需求,把妈妈搞得身心特别疲惫。尤其是夜里的几次哭闹,把完整的睡眠破坏得七零八碎。妈妈实在是太疲劳了,常常是先让他哭一会儿,觉得等他哭累了会睡着的。有些时候宝宝是哭着哭着就睡着了,可是大多数时候,宝宝是越哭动静越大,这时妈妈才起床喂喂、哄哄、抱抱。有时气得拍宝宝的小屁股,着急地对他说:“再哭,再哭,就不要你了!”宝宝的哭声却更大了,他似乎害怕妈妈真的不要他了。
由于晚上休息不好,妈妈白天也无精打采,除了给宝宝喂奶、清洗,根本就没有兴致和精力逗引宝宝。渐渐地,她发现宝宝越来越爱哭了。
宝宝如此难侍候,令妈妈很是烦恼,真搞不懂该如何去对待他。有时候妈妈心里在想,等宝宝大些就好了。
可是,宝宝现在都1岁了,能听懂爸爸妈妈的话了,可宝宝的哭闹还是天天上演。他一刻也离不开妈妈,哪怕是一小会儿也不行。妈妈心里直犯嘀咕,小的时候哭闹是要吃要喝,可是现在即使吃饱喝足,还是离不开妈妈,每天上班出门前都要上演“生死别离”的一幕,那撕心裂肺的哭,简直比杀了他还厉害。宝宝死死抓住妈妈的衣角不放,任凭妈妈如何保证一下班就回来也不管用。
妈妈彻底无语了,觉得自己的宝宝就是属于爱哭闹的那种类型。没办法,只有熬吧!
宝宝哭闹有原因
宝宝爱哭闹,主要是由缺乏安全感导致的。从宝宝出生到1岁左右,婴儿正处于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当他哭、饿或者身体不舒适时,爸爸妈妈是否及时出现是他对这个世界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基础,有利于他形成积极的心理特征。如果宝宝有所需求,会通过哭闹来与爸爸妈妈沟通。而爸爸妈妈有时及时出现,有时不及时出现,宝宝就始终得不到有规律性、稳定的反馈信息,会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于是,他便常常变换各种哭闹的方式吸引大人的注意力,长此以往,就形成了闹人、磨人的行为模式,最终不能建立起稳定的心理安全感。
这种结果,主要由爸爸妈妈照料不周所致。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里,是他一生的开始阶段,只有当他在生活上得到悉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爱抚和热情的关怀,孩子才会建立起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为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年,是宝宝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期,这时候的母婴关系是非常紧密的,如果妈妈能够给宝宝足够的安全感,他就会拥有一种安全的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就有了可靠的保证。
安全感是人的第一心理需求。有了安全感,人的心理才能处于安静、平和的状态,才会有稳定、快乐的情绪。安全感是宝宝身体、情绪、认知发展的基础,没有安全感,宝宝就很难有幸福感,使他处于一种无助状态,随时需要得到成人的保护,尽管身体发育看上去很好,可是心理发育却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给宝宝建立安全感
1岁宝宝的安全感主要来自和爸爸妈妈之间的亲附关系,以及爸爸妈妈妥帖的照顾和热心的养护。如果爸爸妈妈能及时回应和满足宝宝的身心需要,多多拥抱宝宝,与宝宝谈话,逗宝宝笑,让宝宝体会到爸爸妈妈是爱他的,周围环境是安全的,那么这种愉悦的情绪能使宝宝顺利有效地与外界沟通互动,产生对爸爸妈妈的信任与依赖感,并将这种信任感推及其他人。
温馨的家庭氛围是使孩子心里有安全感的最大保障。和睦的气氛要靠父母来营造,夫妻之间充满爱意、互相尊重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基础。对于1岁宝宝来讲,爸爸妈妈就是他的整个世界,如果宝宝经常看到爸爸妈妈之间的冲突,他就会感到极大的不安与恐惧,从而会给他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
爸爸妈妈无条件的接纳和爱,使宝宝和爸爸妈妈能建立起信任的依恋关系,让他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的环境中,宝宝会从中得到探索外在世界的勇气和自信。宝宝最怕听到的是“你再闹妈妈就不要你了”“你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等话语,这会让他感到恐惧。当孩子哭闹时,要拿出耐心和爱心来,千万不要用不耐烦的口气和孩子讲话,这会阻碍宝宝安全感的建立。
宝宝1岁前和妈妈接触最为密切,有的妈妈由于本身性格原因,怕这怕那,多愁善感,这种内心的焦虑情绪就会直接影响到宝宝的做事与生活态度。所以,为了宝宝安全感的建立,妈妈要尽量把握自己的情绪,保持一个自信、稳定、成熟、理智的养育态度,这样既能减少妈妈不必要的内心消耗,同时也会带给宝宝安全而平和的状态与气质。
对于那些上班前黏妈妈的小宝贝,妈妈要在每天出门前,跟宝宝来个小小的沟通。告诉宝宝妈妈要去上班,晚上回来陪宝宝玩,然后亲亲他,跟他再见,让他等着妈妈回来。下班回到家后,一定在第一时间跟宝宝打招呼,抱抱他,亲亲他,然后同他玩个痛快。帮助宝宝建立安全感,有时就是这些日常的小动作在发挥作用。宝宝也是通情达理的,只要爸爸妈妈天天坚持,他就会相信爸爸妈妈不会失约,下班就会和他一起玩耍,他自然就不再哭闹着不让爸爸妈妈出门了。相反,那些怕宝宝哭闹,偷偷摸摸消失的爸爸妈妈,反而使宝宝敏感起来。因为,他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何消失,会消失多久,还会不会回来,这会让他感觉不安和焦虑,从而影响到宝宝安全感的建立。
除了情感上给予宝宝十足的温暖外,安全的居家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为宝宝创设一个没有障碍的生活环境很重要。宝宝的好奇心强,家里许多不起眼的物品都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爸爸妈妈要尽量消除家中的不安全因素,为宝宝提供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只有保障了身体的安全,宝宝的心理才能安全。
宝宝再小,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与宝宝相处时一定要平等。要多考虑宝宝的需求与愿望,他想去的地方、想玩的东西,只要没有危险性,就给他这个自由。爸爸妈妈经常在宝宝面前惊呼“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拿”,不仅会使宝宝受到惊吓,还会减弱宝宝探索新事物的动力,使他失去自我,对成人不信任,失去安全感。
规律的生活作息也能给宝宝带来安全感,比如每天下午和宝宝一起去户外活动,晚饭后和妈妈做游戏,睡前洗个温水澡等,如果这样的安排能够固定下来,会给宝宝一种可以掌控和期待的感觉,能有效地消除宝宝消极和焦虑的情绪,有利于宝宝安全感的建立。
如果宝宝从小没有建立起安全感,那么成年后心理上的缺陷将可能无法完全修复。其实,给1岁宝宝建立安全感很简单,只要爸爸妈妈及时对宝宝的需求给予呼应和满足,为宝宝付出全心全意的爱,再加上一个单纯且规律的生活环境,就会在宝宝的心里筑起一个安乐小窝,使他心灵充满安定感,身心健康地成长。
婴语,实现与宝宝的完美沟通
宝宝会婴语
10个月的宝宝坐在床上,小嘴中发出“嗯嗯呀呀”的声音,对着妈妈做大拇指倾斜指着自己小嘴的动作。妈妈心领神会,赶紧给宝宝兑好温度适宜的水,用奶瓶装好递给宝宝。宝宝就着奶瓶“咕咚咕咚”地喝了一大气才住口,冲妈妈甜甜地一笑,放下手中的奶瓶,心满意足地继续玩起玩具来。
看到宝宝喝水时的那种惬意,妈妈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高兴,没想到宝宝竟然很快学会了这个动作。在他没有掌握婴语前,有什么需求总是哇哇大哭,有时妈妈几次都猜不中,他还会用手扯床单,两只小脚丫乱蹬发脾气呢!
还是在半个月前,一位好朋友告诉她可以用婴语同宝宝沟通,当时她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回来后给宝宝做了这个“喝”的动作。宝宝开始并不怎么在意,依旧玩他的玩具。为了让宝宝理解这个动作,妈妈先是自己示范给宝宝看,宝宝学时,动作并不标准,总是把大手指放到嘴里。有的时候只是抬一抬手又玩了起来。
宝宝并不是孺子不可教也,他先是无意识地学,后来看到妈妈每次拿着水瓶,先做一个动作,然后举起水瓶做喝水状,他也慢慢理解了。当他想喝水时,啊啊地叫着,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用大拇指指自己的嘴,还夸张地伸出长长的舌头。开始妈妈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要喝水,只是试着拿过水瓶,宝宝笑了,还直舔嘴唇。
从那以后,宝宝的动作越来越规范,现在他做得很标准了。看来,婴语真的能起到沟通的作用,信心百倍的妈妈决定继续教宝宝其他的需求动作。
婴语,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宝宝的降生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段新生活的开始,刚做爸爸妈妈的人在喜悦之余,接下来就要面临着新的考验,那就是如何养育宝宝,如何与宝宝顺畅地沟通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无法安抚哭闹的宝宝,总是疲于应付,忙得焦头烂额。他们无法正确领会宝宝所传递的需求信息,不能及时满足宝宝的需求,自然会出现两个人围着宝宝团团转,但宝宝却还是一个劲儿哭闹的情境。
1岁的宝宝还不会说话,还很难用语言和爸爸妈妈交流,但是他们却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这就是宝宝特有的语言——婴语。细心的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在提要求时,往往会有些动作和表情出现,只是不知道他要表现什么。其实宝宝的“呜呜啊啊”,还有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都是在向爸爸妈妈传递一些信息,这应该是宝宝原始的“婴语”。如果在这个基础上教宝宝学会一些简单的“婴儿手语”,那么爸爸妈妈就可以通过“婴儿手语”与他们进行沟通,这就相当于给那些还不会说话的小宝贝,提供了一条与成人交往的便捷通道。
不要怀疑小宝宝的能力,他们的肢体动作要早于语言发育,尽管他不会说话,但他已经能明白爸爸妈妈的手势了。许多宝宝在几个月时就懂得用小手做“再见”和“谢谢”的动作,还会用食指尖指向他们想要的东西,伸出两只小胳膊是想扑向妈妈的怀抱,这些简单手势无须解释,每个人都可以凭直觉了解其含义。
通过使用婴语,爸爸妈妈与宝宝之间的许多问题都能够很轻松、顺畅地解决,并且会给亲子相处增加许多乐趣。只需一个简单动作,就能让爸爸妈妈感受到与宝宝间那种没有任何间隔的真挚感情。如果宝宝能学会使用婴语,而不是用大声哭闹和尖叫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那爸爸妈妈和宝宝都会感到更快乐。
宝宝学“婴语”是离不开手的,而且不少动作需要双手来做,这在无形中锻炼了宝宝的手,促进了宝宝的大脑及智力发育。由于爸爸妈妈在教宝宝手语时,往往边在宝宝面前做动作,边通过语言来提示,因此,宝宝会把相应的动作和语言联系在一起,这使他更容易掌握和理解语言,对宝宝语言的发展也是颇为有益的。
和宝宝一起快乐学婴语
不会说话的宝宝有要求却说不出,急得嘴里一边“呜啊呜啊”地叫着,一边用小手拉扯妈妈的衣领,而爸爸妈妈又很难猜对宝宝的需求,惹来宝宝更加着急的哭闹。这时如果有一个神奇的翻译,能帮爸爸妈妈读懂宝宝的要求,该有多省事啊!其实,宝宝自己就是翻译,但前提是需要爸爸妈妈耐心地教宝宝学会婴语。
教宝宝学婴语在宝宝2~3个月时就可以进行了,虽然宝宝小手的肌肉群要到6个月以后才能得到长足发展,并自如地做出手语动作。在此之前,爸爸妈妈的手语演示,可以让宝宝或多或少明白点这些特殊动作的意义。
由于宝宝还小,最初要从少数几个比较简单的动作起步,如吃、喝、尿了等。只要爸爸妈妈有足够的耐心,他就能逐渐掌握基本要领。要是一个动作较为复杂,可把它拆分开来,从宝宝最感兴趣的手势开始教起。无论从什么手势入手,都要反复不断地训练,爸爸妈妈要随时和宝宝用婴语交流,就像平时说话一样,这样宝宝才能学得快,记得牢,运用得准确。
教宝宝婴语时要尽可能把手势与实物联系以来。比如教“小鸟”,就抱宝宝去看笼子里的小鸟,同时配以双臂展开、挥动翅膀的样子,让宝宝充分感应到手势与实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能帮助他更好地理解手势,学起来快,也不会把这个手势与其他动作弄混。
这里向爸爸妈妈介绍一些简单常用的婴语手势,当然,爸爸妈妈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重点是实现与宝宝的交流,所以不必拘泥于动作的细节。在实际生活中,爸爸妈妈也完全可以创造出只属于你和宝宝的婴语,只要是能明显模仿出词语意思的手势都行。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用婴语这种交流方式实现与宝宝的完美沟通。
我还要:伸出双手,将手指反复聚拢碰撞到一起。
没有了:两臂弯曲放在胸前部位,双手手掌朝下,从上到下挥动。
我饿了,要吃饭:用食指轻轻触碰嘴唇。
我渴了:拇指抬起,向嘴唇倾斜,其余四指微微弯曲,形成奶瓶的形状。
真热呀:像把水吹凉时那样不停地吹气。
好冷:将双臂夹紧,紧贴在身体两侧。
尿了:轻轻拍打自己的小屁股。
牛奶:将手反复握紧、张开拳头,类似于挤奶的动作。
洗澡:用双手摩擦自己的身体。
疼痛:一边用食指画出疼痛的区域,一边做出疼痛的表情。
停下来:将五指并拢,手掌朝前推出,类似于交警指挥红灯停时的动作。
安静点:将食指放在嘴唇上,然后发出“嘘”的声音。
打电话:用手做出“六”的手势,放在耳边不动。
睡觉:双手合十,放于头部左侧,然后将头靠向手掌,做出睡觉的样子。
帽子:用食指微曲,轻轻敲击头部。
星星:手指放松,然后反复晃动手腕,做出星星闪烁的样子。
月亮、灯光:将手臂平伸,指向天空,然后反复晃动手腕。
书:用两只手掌做翻开、合上书本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