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949年到2019年,中国社会始终处于急速变化之中。与之相伴,中国人的图书阅读也不断变幻着场景和主题。回望70年,我们发现,国人的文化轨迹是通过阅读辐射出来的。
比如,影响一代青年的《青春之歌》,大时代背景下的《班主任》,催生了持续多年的“美学热”,人人以高谈雅论为荣的《美的历程》,启发中国史学界走出新路的《万历十五年》,被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小说《白鹿原》,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的莫言的一系列魔幻现实主义作品……这些闪耀智慧的作品,既是作家自身的代表作,又是几代人共同的精神食粮。
我们尝试着用“年代”为线索梳理这70年里我们阅读过的书,却发现,正如用“70后”“80后”“90后”“00后”给人贴标签一样,是吃力而又不讨好的。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找到了一根时间脉络:在特定的年代里,中国人读着特定的书。一本书“火”了,是因为它切中了时代的脉搏。比如“十七年文学”时期,“红色经典”小说流行,从那时的文学作品中,人们几乎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政治气息和那个时代人们的某些精神特征。比如80年代的“朦胧诗”热潮,北岛、海子成为青年偶像,那是因为他们生在一个张扬理想的年代,年轻人以为只要面朝大海,就会春暖花开。这之后,人文领域似乎又沉寂了,理想消散,大家开始阅读琼瑶和余秋雨,纯纯的爱恋伴随着校园民谣唱响中华,“文化大散文”承接了魏晋时期咏物抒怀的遗风。接下来的争论热点常常围绕一些畅销书。畅销书好的一面是让很多的草根写作者可以发表自己丰富多彩的见解,但它也很容易导致阅读的“娱乐化”,从而使我们对历史、文学、思想、文化失去敬畏之心。为引导阅读,“主题出版”概念被提出。十多年来,它配合党和国家不同时期的主题主线,推出了一大批精品力作。
我们的70年阅读完成了这样一个时代的过程——从整齐划一的阅读走向多元、发散式的阅读。走过上述的路程,盛放在书本上,就交错成了时代记忆的坐标;它像一面镜子,不但照见时代,折射一个国家不断变迁的社会价值观,更彰显一个民族的人文底蕴及其被精神滋养后的人文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