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当时中国最畅销的翻译小说
《牛虻》是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书描写了意大利革命党人牛虻的一生。1897年,该书在英国出版,并一直默默无闻。1953年,我国翻译出版后,发行量达100多万册,是当年中国最畅销的翻译小说,与《简·爱》和《红与黑》并列成为当时最轰动中国的三大外国经典文学名著。文学作品在本国籍籍无名反而在国外出色在文学史上并不多见,原因之一与当时中国青年所持的文学观念和思想倾向有关,他们乐于阅读革命志士传奇式的故事,学习并且仿效那些临危不惧、宁死不屈、为人民而战斗的英雄形象。
《牛虻》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故事的主线是主人公阿瑟从一个单纯的爱国青年,成长为坚毅的革命者。从公元8世纪开始,一直到19世纪,意大利地区就受教皇国的统治。这个教皇国,不是一个单一制国家,而是由许多城邦、小国和贵族领地组成的,受罗马教廷领导,政教合一。1815年,拿破仑战败之后,维也纳会议召开,奥地利、俄罗斯、普鲁士、法兰西四国缔结“神圣同盟”,在上帝的名义下,重新划分势力。这一回,奥地利取得意大利主要地区的控制权。
从1848年开始,意大利各地爆发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运动。当时的罗马教皇是庇护九世,这位教皇比较开明,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比如开放新闻自由、建立公民自卫队等。但是,面对民族独立运动,教皇却不可能公开支持某一方,因为作为天主教领袖、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归根结底,教皇是没有民族性、没有国籍的,他的目标是基督教世界的统一和扩大,就不可能支持意大利教徒去打奥地利教徒。而在意大利人眼里,他们需要独立统一、需要反击侵略者,所以普世性的宗教必然和民族革命冲突。《牛虻》的故事,就建立在这种冲突上。
主人公阿瑟是个私生子,从没见过自己的爸爸,他妈妈嫁给一个二婚的英国富商。富商和妈妈去世后,原配生的两个儿子继承了家产,阿瑟继续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尽管哥哥们供他吃穿读书,但没什么感情,一直把他当外人,刻薄的嫂子动不动就提起他不怎么光彩的身份。虽然家里环境恶劣,阿瑟却长成了个温柔单纯的少年,因为在家庭之外,有两个最重要的人给了他爱的温情:一个是医生的女儿琼玛,阿瑟的初恋对象;一个是红衣教士蒙泰尼里,他的精神导师。
受蒙泰尼里的影响,阿瑟长大后去了神学院上学。而跟阿瑟青梅竹马的琼玛则投身民族独立事业,加入了青年意大利党,是党里的活跃成员。在一次忏悔中,单纯的阿瑟不经意泄露了组织成员的信息,导致自己和党里的一个主要成员被捕。被捕已经够倒霉了,出狱后的打击,更让阿瑟难以接受。琼玛误以为阿瑟是故意出卖同志,伤心失望之下给了他一记耳光。阿瑟回到家以后,又跟嫂子起了冲突。吵着吵着,嫂子爆出了一个大秘密:原来,阿瑟的亲生父亲正是蒙泰尼里。这个他最信任、最崇拜的人,让他成了私生子。蒙泰尼里的欺骗和背叛,让阿瑟陷入彻底的绝望和愤怒,他当场砸碎了神像,和上帝反目成仇,又伪造出自杀现场,离开这个伤心地,隐姓埋名去了南美洲。
13年后,一个浑身病痛、腿有残疾的古怪男人回到了意大利,他声音阴柔,说话刻薄,有时候冷酷,有时候又突然任性得像个孩子。他反对教会,尤其憎恨已经当上红衣主教的蒙泰尼里。他的笔就像一把刀,用讽刺文章把敌人刺得鲜血淋漓。这个古怪男人的名字叫牛虻。当然,牛虻就是阿瑟,他回到琼玛身边,与认不出自己的爱人并肩作战。而当琼玛逐渐对他的身份生疑时,牛虻再度入狱,受到酷刑。在监狱里,牛虻还和蒙泰尼里见了面,坦白了自己的身份。蒙泰尼里非常痛苦,但仍然选择站在上帝一边。最终,绝望的牛虻被执行枪决,而为上帝献祭了儿子的蒙泰尼里受到惩罚——他发了疯,很快离开了人世。
《牛虻》封面
在中国,许多读者是通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知道《牛虻》的。
1942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翻译成中文。这部作品因为作品中多次引用了《牛虻》,让中国读者对这本只闻其名、不见其面的小说充满向往。1953年版《牛虻》的译者就回忆说,他中学时期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书中多次提到的“牛虻”非常好奇,心里想着有朝一日读读原著,把它译介进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牛虻》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保尔·柯察金和牛虻这两个人物之间的传承关系上。比如,当保尔受了重伤,在医院治疗的时候,无论承受多大的痛苦,他都一声不吭,有人问他怎么做到的,他说“您读一读《牛虻》就明白了”。20世纪50年代初,一位叫马仁的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牺牲,而他留下的日记中写了三个名字:牛虻—保尔—马仁。当时,《牛虻》中译本还没有出版,可是因为小说人物之间的命运关联性,也因为中国人自身的历史语境和信仰,牛虻和保尔已然合二为一,共筑起中国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