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一 危机唤醒美好企业
2020年的新冠疫情,促动很多人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同样也促动很多企业家重新思考企业的意义,探究企业的本质——疫情带来的危机唤醒了美好企业(FoE)。
疫情中,许多中外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共同携手,积极参与全球抗疫,担当起“社会器官”的角色,这与本书倡导的“美好企业”理念非常吻合。巨大危机再次提醒了我们:最终迈向成功且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恰恰是理念正、行动善的美好企业。
最早吸引我关注“美好企业”这个理念的正是本书中提到的星巴克公司,其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的两本书《将心注入》和《一路向前》对我影响很大。舒尔茨在书里特别写了他的蓝领父亲。他的父亲当过卡车司机、车间工人、出租车司机,从未一年赚过2万美元,因而无力拥有自己的房子,舒尔茨是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廉租房里长大的。舒尔茨的父亲因工作跌断脚踝,这导致他们一家没有收入,而且他父亲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工伤赔偿。舒尔茨回忆:“他没有积蓄,没有养老金,最糟糕的是,他从来没有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人生的尊严和生活的意义。”
父亲的悲惨经历,让少年舒尔茨对企业无法成就员工、不能以人为本的一面刻骨铭心。创办星巴克成功,成为商业领袖后,舒尔茨破天荒地给所有员工(包括兼职员工)提供医疗保险,并向员工提供股票期权。“我们对仓库保管员和刚进门的新手所给予的敬重,在许多公司只有高级管理者才能享有。”
舒尔茨深刻地写道:
商界至今还有许多人没有领悟到劳方和资方绝非在进行零和游戏的道理。仁慈地对待员工并非就意味着成本增加和利润减少,而是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它使企业达到凭领导者个人能力远远不可能达到的高度。
如果人们把自己与为之工作的公司联系在一起,如果他们在其中投入感情,编织梦想,他们就会倾心于此,并努力把事情做得更好。雇员有自信、有尊严时,就会贡献出更多:为公司,为家庭,为世界。
星巴克的例子代表了“美好企业”的第一阶段,即人的尊严、自由、互助、创造力等美好的社区精神在一个企业中被激发出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曾说过,“企业只有一种社会责任,那就是利用其资源从事旨在增加利润的活动,只要它遵守游戏规则”。弗里德曼痛斥那些关心员工、社区和环境的企业家,反对企业家将提供就业机会、消除不公平待遇、避免环境污染当成自己的责任。在他看来,企业唯一的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几十年来,这个观点对全球企业家影响巨大。
这其实是挺荒谬的一个论断。企业需要利润才能存活,但认为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利润,这是偷换概念,就像“人活着必须要吃饭”,但不能说“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就是吃饭”。
为什么那么多企业家“明知故犯”,而且特别推崇这个论断?因为这个论断能遮掩很多不能明说的行为,它是企业家回避内心拷问、回避价值抉择、回避是非判断的遮羞布。
不久前去世的传奇CEO杰克·韦尔奇曾对弗里德曼的论断提出看法:“从表面上看,‘股东价值’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想法。股东价值是结果,而不是战略。你的员工、客户和产品才是你的主要依靠。”
“美好企业”的第二阶段,是打破“股东利益最大化”这个迷思,从“股东利益最大化”转向“与利益相关者共生”。
我讲一个本书中多次提到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的故事。1981年的一天,只有一家门店的全食超市诞生才8个月时,它所在的美国奥斯汀市遭遇了暴雨,全食超市被暴雨引发的洪水淹没,所有设备和库存都毁了,损失接近40万美元。
“我们没有积蓄,没有购买保险,没有库存。我们破产了。”这是全食超市联合创始人约翰·麦基给自己的创业下的定论。然而,当麦基和员工们眼含泪花目睹超市被淹的惨状时,几十个顾客来到超市。他们穿着工作服,带着工具,真诚地对麦基他们说:“朋友们,加油!大家开始干活,把这里打扫干净,让这个超市重新开起来。我们不会坐视这个超市就这么倒闭了。”
在后来的几周里,一波又一波的顾客来帮助修复全食超市。麦基感受到了来自顾客的热爱,决定重新开张。员工们则不计报酬地工作着,工资是后来补发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接着跟进:数十个供应商继续供货,而且允许赊账;银行提供了额外的贷款……所有的主要利益相关者——顾客、员工、供应商和投资人,都毫不犹豫地参与进来,力挺全食超市。
后来,麦基把全食超市打造成全美最大的天然食品零售品牌,年营业额近200亿美元,他所实践的便是“与利益相关者共生”理念。麦基用自己的成功告诉世人,商业的基础不一定是贪婪、自私和剥削,企业可以为提升人类的快乐和福祉水平创造条件,而且不仅造福富人,也造福包括穷人在内的更广泛群体。
全食超市的故事告诉我们:企业与利益相关者共生,不仅能给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力,还能使企业引领整个生态链一起变得更美好。
2020年第50届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年会发布了新版《达沃斯宣言》,再次拥抱半个世纪前提出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主张企业不仅要服务股东,也要服务客户、员工、社区和整个社会。
为什么是“利益相关者理论”?论坛主席施瓦布提出了三条理由:
·践行环境可持续发展理念刻不容缓。
·新生代消费者再也不愿为那些只顾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而缺乏社会价值观的企业工作、投资或购买其产品。
·愈来愈多的企业高管和投资人逐渐理解,他们能不能获得长期成功,其实与客户、员工和供货商的成功息息相关。
今天,中国企业家和中国企业也必须拥抱“与利益相关者共生”理念,全球共此时。
未来,与利益相关者共生的企业,一定是那些最具竞争力的企业。虽然与利益相关者共生的成本看似更高,但是从长期获益水平、盈利状况和企业发展等几个核心指标来看,这样做的企业都将是最有竞争力的。美好企业就应该是这种状态:因创造与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价值而“欣欣向荣”。
2020年3月,微软公司宣布比尔·盖茨将不再担任微软董事职务,他将把更多时间用于“全球健康、发展、教育以及气候变迁议题”。媒体惋惜地说这是“一个时代的结束”,我却以为这是“一个时代的开始”。一位用科技改变过世界的“全球首富”,正在蜕变成“全球首善”。比尔·盖茨将以其“社会企业家”的角色,运用财富力、领导力、影响力整合全球资源,强有力地推动全球性难题的解决。譬如针对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他已承诺捐出数十亿美元用于疫苗研发。比尔·盖茨的这种行动,就是我心目中“美好企业”的第三阶段:改善世界,社会共好。
一家企业,如果能够推动社会价值观向善变化(甚至引领这场价值观重建运动),提升社会治理意识,构建共生共好的社会生态系统,并能有效帮助解决社会问题,便是最高阶段的美好企业。
从美好企业到美好社会,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企业可以这样参与社会建设,成为合格的机构公民。
新版《达沃斯宣言》写道:“企业通过其活动为整个社会服务,支持所在的社区,并缴纳应负担的税款。它是未来的环境管理者,自觉地保护着我们的生物圈,并且倡导循环、共享和再生经济。”
马云曾经提出,阿里巴巴要成为一家社会企业,还将这个愿景明确地写在了杭州总部的企业介绍墙上。在2020年的疫情中,我们也看到了阿里巴巴在全球范围内的支援行动,低调而有序。
是时候了,我们应该鼓励企业家放下对金钱、地位和权力的迷思,转向“从成就自己到成就他人,再到成就社会”的美好企业思维。一家美好企业的成功,背后其实是整体社会共同造就的“社会资本”使然。
成就美好企业,是企业家应该上的一堂人生进阶课,而这堂课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家要“升华自己的欲望”:从“以成就自我为中心”转变为“以成就员工为中心”,再转变为“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最后转变为“以改善社会为中心”,人生的境界确实逐步进入了更宽广的世界。
成就美好企业,绝非空谈之物。2020年的全球疫情危机,已成为唤醒美好企业的催化剂,必将加速美好企业胜出时代的到来。
朱小斌
领教工坊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