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兵伐谋
德国曾经有过伟大的战略家和政治家,就是俾斯麦。
1866年普奥战争中,普鲁士军队赢得了决定性的萨多瓦会战,通往维也纳的道路已经打开,老毛奇和将军们都迫不及待地要夺取这座大城。
然而俾斯麦却说服了国王,下令普军停止进攻,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俾斯麦就与奥地利达成了停战协议。奥地利得到了不失寸土的和平,要割让的土地全来自奥地利的盟友,也就是另外几个日耳曼国家。
此举让普鲁士将领们极为愤怒。这样一来,他们就无法在维也纳举行梦寐以求的胜利游行,更无法凭战胜之威,彻底摧毁奥地利这个普鲁士最大的对手。
然而俾斯麦非常清楚他在做什么:摧毁奥地利,必然打破欧洲列强的力量平衡,引发其他列强军事干预,而这意味着接下来的局面是普鲁士根本无法控制的。
一切正如俾斯麦所料。法国的拿破仑三世早就虎视眈眈,一心要介入日耳曼各国之间的矛盾,以遏制普鲁士,因此正在唯恐天下不乱。但普奥之间达成了协议,拿破仑三世只能空手而返。在接下来的四年里,虽然法国竭力制造难题,却始终找不到多少运作空间。
奥地利当然对于自身的战败和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日耳曼地区的霸主地位很不开心,但是,一方面普军的战斗力使奥地利确实鼓不起立刻复仇的勇气,另一方面,俾斯麦的宽宏大量又让奥地利相当愿意接受这样一个安排,因为除此之外也没有其他选择。
在接下来普法战争中,俾斯麦再次表现出了他过人的战略头脑。他用尽了一切外交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错综复杂的欧洲战略环境中,全力孤立法国,创造出一种最好的战略格局,从而使得老毛奇和普鲁士军队可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地去与法军作战。
所以,在普法战争中,俾斯麦绝对不允许普鲁士军队接近比利时或者英吉利海峡,因为普军一旦接近这两个地方,就必然会引发英国的紧张和干预。他还在军队没完全准备好之前,就强迫老毛奇发起了对巴黎的军事行动,就是担心如果战争不尽快结束,其他强国就可能会介入冲突。
俾斯麦的伟大,在于他永远是跳出战争看战争、跳出胜利看胜利。
可惜的是,随着德国统一的完成,以及德国国力的上升,德国人变得越来越自信,俾斯麦基于大战略的耐心和自制越来越被认为是过时的东西。人们越来越相信普鲁士在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中的胜利,完全是来自老毛奇的军事天才以及普鲁士军队的作战能力。
最终,俾斯麦的功业化为了泡影。
法国“老虎总理”克列孟梭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格言:战争太重要了,以至不能把它交给将军们去处理。
的确如此。我们也可以模仿克列孟梭的这句话:业绩太重要了,以至不能把它交给负责业绩的高管去处理。
所以,孙子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用打就能赢,这才是最高的境界。
“全胜”的核心,就是要跳出那种简单的对抗式的竞争思维,跳出战争看战争,跳出竞争看竞争。要用高明的手段,把直接的对抗变成间接的对抗,甚至把对抗转化成非对抗乃至合作。
当然你可能会说,我也不想打啊,我也想全胜,可是有时候不得不打,是对手逼着我打。
市场竞争也一样。市场就那么大,客户就那么多,我不去争,就会落到对手的手里。我不争能行吗?
那怎么办呢?
孙子的答案是:争是可以的,但是争是分层面的。“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上策是挫败对手的战略,其次是挫败对手的外交,再次是打败对手的军队,最下策是进攻对手设防坚固的城池。攻城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真正的高手,要在高层面上竞争,避免进入低层面的竞争。
伐谋、伐交、伐兵、攻城,就是竞争的四个层面。
竞争的第一个层面是“上兵伐谋”。所谓的“谋”,就是深谋远虑,就是战略性思考,是对未来的把握,包括战略布局的能力。
所谓的“伐谋”,就是通过深谋远虑的战略意识,从一开始就在战略层面通过深远的战略运作,参与战略格局的形成,塑造即将开始的竞争格局,引导竞争格局的走向,从而使对手不能跟你对抗,或者不愿跟你对抗。
战争表面上看来是双方士兵的厮杀,其实背后较量的是双方的战略决策能力。决策者的战略眼光,是影响组织命运的关键要素。“上兵伐谋”的含义就是:真正的高手,从来都是在战略思考和战略布局的层面去战胜对手的。
你肯定知道美国内战,但你知道美国内战为什么打了四年吗?决策者缺乏战略眼光导致的。
提到美国内战的将军,你大概马上会想起格兰特将军、罗伯特·李将军、谢尔曼将军、“石墙”杰克逊。如果你对这段历史还有进一步的了解,你大概还会知道张伯伦上校。但是你不一定知道一个人——温菲尔德·斯科特。你更不一定知道,从军事战略上说,斯科特才是北方打败南方的真正英雄。
1861年内战开始的时候,斯科特是北军的总司令,那年他已经75岁了。斯科特是一位富有战争经验和战略眼光的老将。他给北方政府制定了一个名为“蟒蛇计划”的战略。
在斯科特看来,与北方相比,南方的优势在于它在军事上有充分的准备。而且得益于前不久结束的美国和墨西哥的战争,南方军队士兵素质普遍较高,军官也有丰富的作战指挥经验,可谓良将如云,所以军事上绝对不可小觑。
但是南方也有致命的弱点。从经济上来说,当时南方是奴隶制种植园为主的农业经济,工业基础非常薄弱,一直以来都依赖从北方和欧洲进口工业品。因此,如果北方能够封锁南方的港口,就可以从经济上困死南方。
从军事上来说,由于南方陆路交通不便,河流便成了当时最主要的交通线。著名的密西西比河正好纵贯南北,把南方分成了两部分。如果北方军队能够控制密西西比河,就可以从战略上割裂南方东西两部分的联系。
所以,斯科特的战略设想是经济压力和军事进攻相结合。
经济上,封锁南方的所有港口,尤其是9个与内地铁路相连的港口,断绝南方与欧洲国家的贸易,使南方无法获得维持经济和战争所必需的工业品和武器装备。
军事上,组成两个强大的军团。东线以一个军团进攻南方的首都里士满,咬住在弗吉尼亚的南方主力部队,把南军主力控制在弗吉尼亚州之内。西线以另一个军团沿着密西西比河向南推进,占领整个密西西比河,切断南方东西部的联系;然后向东进攻,压缩南方的空间,消耗南方的资源,摧毁南方的经济和政治中心,使其无力维持在战场上作战的部队。最后配合东线的军团南北夹击,在弗吉尼亚全歼南军的主力。
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战略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充分发挥北方的资源优势,同时让南方的军事优势无法发挥出来。
一旦南方的经济被摧毁,其军队自然也就不战自败。
可惜的是,林肯总统那个时候还缺乏斯科特那样的战略素养,不能真正明了和欣赏斯科特的计划。一个战略的价值在不能被理解的时候,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加上南方军队在李将军的率领之下,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直接威胁到北方的首都华盛顿,这更吓坏了林肯,保卫华盛顿的重要性被夸大了。林肯的眼光被完全局限到了首都的安全上,斯科特的计划没有被采纳。
北军与南军的主力,就在北方的首都华盛顿和南方的首都里士满之间这一百多公里的地域上拉锯作战,你打过来,我打过去,先后进行了五次会战。因为缺乏清晰的战略,这些会战没有一次是决定性的。
战略就像下棋一样,一颗棋子只有在全局中你才会明白它的价值,或者说,把它的价值最大化。没有经过战略思考的棋子,注定只能是一堆散乱无序的废子。
当林肯逐渐意识到斯科特计划的价值并准备采纳的时候,他发现他的手下缺乏能够理解这一计划的将领。斯科特因为年事已高,内战开始第二年就退休了。后面的几位北军总司令,麦克莱伦生性谨慎,行动消极;哈勒克心胸狭窄,目光短浅。这些人的战略观念都很浅薄。
1863年,北方军队曾经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攻势:约瑟夫·胡克将军攻击南方首都里士满,尤里西斯·格兰特攻击密西西比河上的维克斯堡,威廉·罗斯克兰斯将军攻击田纳西州的东南部。
但是,这三项进军的背后,没有一个统一的战略指导。维克斯堡和里士满的攻势是4月底5月初发起的,田纳西的攻势则在6月下旬才开始。由于行动之间缺乏协调,最终只有格兰特占领了维克斯堡。
即使这个唯一的胜利,也差点被总司令哈勒克毁掉。维克斯堡战役胜利后,哈勒克不懂得如何利用这个胜利,反而下令解散了格兰特军团,并将被解散的部队分散用在了一系列徒劳无功的战术目标上。
不过,林肯总统这时候终于认清了格兰特这位将军的价值。格兰特是著名的酒鬼将军,但是他所取得的一系列战略意义的胜利,使林肯意识到,在北方军队中,只有格兰特具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能力。
1864年3月,格兰特出任北军总司令。对格兰特的任命,成了美国内战的一个转折点,北方军队没有统一的战略指导的时代终于过去了。
格兰特拟订了一个结束战争的计划。这个计划的核心是开辟两条战线:在东线,由他本人用不断的攻击把李将军的部队羁留在弗吉尼亚境内;在西线,由谢尔曼将军攻占南方的门户亚特兰大,打进南方的腹地,向东再向北对李将军的后方作釜底抽薪式的打击。海军负责对南方实施“窒息式封锁”,以完全切断南方的对外联系。
这就是三年前斯科特计划的核心。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在东线,格兰特率领北军,将李将军率领的南军主力死死牵制在里士满附近不能动弹。在西线,谢尔曼率领部队攻入南方的经济中心,并发起著名的“向海洋进军”的作战方案,一路破坏南方的战争资源和抵抗意志。南方的经济几乎被全部摧毁。
到1865年4月,南方已经山穷水尽,濒临崩溃。补给已经完全断绝的李将军,被迫率领他的残部向格兰特投降。格兰特就任总司令一年之后,美国内战就以北方的胜利而结束。
据说李将军投降后,格兰特下令向李的部队提供了28 000份口粮以供解散军队。李将军连连说道:“太多了,太多了!”因为此时他的手下,只剩下了9 000名饥寒交迫的士兵。
斯科特很幸运,他看到了他的计划被林肯和格兰特采纳,而且活着看到了内战结束。但是他也很不幸,有近三年的时间,他只能看着战争演变成漫无目标的杀戮,却无能为力。
战争结束后人们才发现,没有早点儿采纳他的计划,结果浪费了多少资源,错过了多少机会。
人们往往会被战场上那些辉煌的胜利所吸引,胜利越多的将军就会佩戴越多的勋章,可是人们往往会忘记问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你有伟大的战略,你的胜利真的需要那么多的战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