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从《新民周刊》看上海媒体的东方价值观
2019年春季,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高级文化进修班的13位来自全球名校的佼佼者构成了《新民周刊》导读课的盎然生机,他们有东京庆应大学的谷地刊、早稻田大学中文专业的博士生滝田悠二、哈佛大学法学院的准研究生康泰、俄罗斯的地理专业毕业生洛玉莲、韩国的历史专业博士张闰先、泰国拉卡邦先皇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释鹏达、比利时中文专业毕业的那诺雅、新华网日本中文版的翻译新海敦子……以下就是留学生们用中文记录的部分学习感受。
一、释鹏达(泰国):《新民周刊》的课程挑战性
从2017年9月开始到2019年1月,用一年半的时间,我学完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语言课程,我就找下一步的挑战性课程。恰好在学院开设有文化班。我一听这个班的名称,就想在课堂上应该有什么样的内容呢?是不是教我如何泡茶呢?是不是教我如何写书法呢?是不是让我穿上不同时代的汉服?
每个人肯定有对文化班的课程的理想愿望。我呢?也没有例外。开学之后,我才逐渐地了解了高级文化进修班课程的内容。其中有一门课叫《新民周刊》导读,一听“导读”,我的脑子就开始工作了,是不是老师带我们一句一句看杂志文章,或者是不是老师要选一篇文章,然后让我们模仿一下,但是其实并非如此。而是同学们课前自主挑选自己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作为发言的话题,并根据文章内容,设计好自己的问题,与同学互动。
一个学期下来,我感觉课堂引导我们了解了中国文化、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思想。若说到中国文化,肯定离不开中国历史,肯定离不开中国思想,因为是所谓的思想造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而我们阅读《新民周刊》的时候,不仅能跟得上中国社会的新闻,久而久之,我就了解了中国人对每一件事情的看法。
说到思想,我不得不提到泰国改革政府体制的来源,那时有一群人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当他们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不仅是吸收到美国的学问、思想,而且还吸收一些美国的政府体制——民主主义。这些爱国的学生就开始来推动改革泰国。说到这儿,老师不要觉得我回国之后就要革命。我觉得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再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在课堂大家交流期间,有日本同学提到,《新民周刊》的文章一直夸中国,没有哪篇是真实的。但是在我眼中,一点都不觉得奇怪。如果你是个总编,做一本杂志,你也要写人民想听的,国家想听的。若为了得到众人表扬,说你是一个开放的杂志,但是越发表文章国家越乱;如这样的话我不觉得杂志的价值还存在。
我觉得在课堂上用每周最新出版的《新民周刊》的内容来讨论,是一场非常好的交流活动。从交流中,我发现,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造成了不同的思考方式。有一次,我在讲的内容是关于拼多多跟一家公司合作。本来我以为拼多多会死定了,但是听来自日本的谷地刊同学讲述《拼多多助力百大国民品牌重回一线》,也是开阔我的视野,她介绍完文章内容后,分析说,拼多多通过与上海老字号合作,目的是试图走出一条新的生存之路。这让我联想到在课堂受到热议的话题:中美贸易战中的华为,现在拼多多与上海老字号的合作,其实可能是华为正在做的。我以为,无论中美贸易战最后能战出什么样的结果,华为公司还是不断地和各个国家合作。所以,交流中我们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找到最合理的答案,这就是“新民周刊”导读课的价值。
如果说《新青年》是“五四运动”代表性刊物,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革命,当然中国的社会革命与1789年法国大革命完全不同,革命的目的是改革以及改善中国,这是杂志与文学的力量。100年之后,中国走到今天,在我看来,现在的中国不需要那些社会运动,需要的是维护团结、维护和平社会。所以《新民周刊》这本杂志也体现出自己的办刊目标:宣传现代国民的思想,让国民有共同的目标,这样就能够让国民有信仰,国家有希望。如果外国人用这本杂志来练习中文,不仅阅读、听力、口语各个方面的汉语的语言能力会提高,久而久之,中国文化、中国思想会渗透到留学生的思想中。
二、康泰(美国):《新民周刊》很适合做教材
上个学期我上了一门课叫作报刊阅读,但是在课堂上我们其实不学中国的新闻或者杂志。那门课跟大部分的中文课一样,读读课文,讲讲生词。我那时候还有些失望,看新闻是提高语言水平最好的方式之一。所以,这个学期我看到文化班有《新民周刊》导读这门课我还是很兴奋的,终于可以学习我期盼已久中国的新闻和杂志。上完了这门课之后让我觉得收获颇丰。
我认为《新民周刊》很适合做教材。这本杂志跟国外的《经济学家》或者《纽约时报》的不同点是它里面的文章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比如《经济学家》里面的文章一般都会跟商业、经济、国际关系等话题有关,但是《新民周刊》里面的内容每周都不一样,涉猎广泛,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我个人比较倾向于阅读国际关系之类的文章,而每次阅读的时候我都会学到许多从来没见过的词语和句型。《新民周刊》的编辑内容会让每个学生接触许多新的内容和知识。
《新民周刊》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其中的大部分文章都会写入作者的观点。有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文章里面的观点有些偏颇,但是在我看来接触这些不同的看法也是学习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我比较关心的话题是“特朗普与中美贸易战”,有时《新民周刊》里陈述的看法跟美国媒体所表达的很不一样,有了中国角度对于事情的看法陈述,就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国人是怎么看待这类事件的。
《新民周刊》上课的方式也十分科学。离开了复旦大学之后,许多学生会选择在中国发展或者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做些跟中国有关的事业。而能够把像《新民周刊》文章里面又复杂又专业的词语和概念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是一项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我觉得每周让学生选文章做报告这个方式很有利于培养这一能力。如果要提意见的话,可以要求学生更好的管理时间。我们班有10多个同学,而上课的时候只有90分钟。如果一个同学没有控制好发言的时间,就导致别的学生没有了充分做报告的时间,同时也会失去最后总体总结讨论部分,而这样的损失是影响学习完整性和科学性的,若是硬性实施这样的要求,会使学生用更简洁明了的语言去表达他们的想法,这也何尝不是培养语言能力的方式之一。
三、新海敦子(日本留学生):用中文来了解中国社会
虽然我在东京的中文学校也经常用中国报纸和杂志为教材学习过了,是第一次追随一部杂志学习中国、上海的最新信息,学习中文阅读、发表演讲、交流和写作。参加了才知道,这门课实际上不仅是个杂志导读,也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学习菜单,对我来说机会难得。此外,我认为就想学中文,不一定要大老远过来中国留学,在日本也有好的中文学校。而我们的文化班就是用中文来学习中国文化并了解社会,这个在国内求之不得的事情,何况复旦大学这样的教学水平和条件。所以我特别珍惜这次留学的机会。
《新民周刊》是新闻性较强的一部杂志。每期的专题报道从各个角度分析,很全面。周刊杂志深度难免受限制,社会影响较大的新闻在接下来的一期继续深入分析更好吧。文化栏目也很充实,看到了很多有意思、有启迪的报道。如对贾樟柯的采访、非虚构文学的崛起等,印象深刻的报道也很多。另外,我年纪大了,比较喜欢看纸质杂志,能够从全体的“面”来看一篇篇文章,很踏实。网上看的话,每篇文章就像一片一片的“点”。想看看信息没有问题,但要面对一部杂志的话,还是看纸质杂志更舒服。
文化班的同学都非常优秀,而且每次都准备得很周到,各有所长的表达方式,可以向他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我每次讲话真糟糕,不算语言我本来就不擅长在人面前讲话。机会多了也没有什么进步,很惭愧。知道要想提高口语水平,多多说话最关键,但不知不觉我在家一个人待的时间多,有点后悔。还有,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听到世界各地的同学的看法和思维方式,也是颇有意义的一件事。
第一次上课时,要老师告诉我们写作的意义,我就开始写文章了。写文章等于思考,把思考用中文写下去的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也不少。多亏老师一次次的夸奖和鼓励,总算能坚持过来了。不管我的想法多么的荒唐,文字多么难堪,她都耐心地找个较好的地方来表扬,不胜感激。强调一下,文化班的课程基本上都不教汉语的,唯有《新民周刊》导读可以学习语言,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并且是这门课的意义之一。毕竟外国人学中文就是学不完的事情。
四、汪喆(泰国留学生):很难!超级难!但很有意思!
我从小就不喜欢在前台做报告或做表演,来复旦大学留学后,我慢慢改变了,特别是上了这门课以后,是释鹏达说服我来上《新民周刊》导读课的,刚开学的一个下午,我跟释鹏达、祐亮和李恩美等同学聊天,之后就决定来上课!
进301教室的时候没想到人挺多,老师正在解释课的目标,我很不好意思。当时老师给我们每人一本《新民周刊》!当时我一边看,一边查词典,读得很慢。找了几篇文章还是看不明白,叹了一口气。我看看旁边的同学,他们已经看完了!太快了,感觉自己是捏把汗,突然觉得假使被老师叫,就完蛋了。因为自己还没看懂怎么跟他人交流呢,再说当时还不认识的人挺多,好尴尬!好紧张!但是还是被老师点名发言,我能怎么办……在前台上,我只说文章的大概意思,再说自己的感想,看看朋友的脸,好像不太明白我在说什么,感觉自己真的下不来台。巧的是,正好下课了!我叹了一口气,我还活着!
还记得第一次上课时希望能明白朋友在说什么,可我完全听不懂。同学们的汉语水平真的很高,也知道他们很努力,很厉害。准备第二周的发言时,我选择了讲小文章,没有那么难,话题好可爱,像春天的风格一样,内容不多,不过我准备时也花了不少的时间。我知道,报告就是要把自己读的内容的大概意思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但是好难啊。知道要做什么可是还做不到,还说错,记得我说“一瞬间”出来,当时不知道是书面语,两个月以后才知道发音错了。
我们每周只上一次导读课,压力也是挺大,每周只有两节课,又很少。我上这门课时很紧张,压力非常大,头发掉了好多,当时就希望有一天会习惯在前台报告。后来,我跟文化班同学慢慢熟悉,要好多了。除了上课以外我们聊天也多了,好开心。不久,我在前台报告就是感觉像是在跟朋友聊天、分享,轻松多了。
课堂学习气氛非常好。因为我在语言班学习的时候,没有那么多说话,口语课也不是那么多地说(我也不知道为何口语课的时候,同学们不太说话,每次每个人对内容是无所谓,没有看法)。对我来说这个课堂很难,超级难!但是觉得很有意思!我在G班学习没有那么难的词语和书面表达,所以我决定了要坚持上《新民周刊》的课,就是说要读的东西也是好长,我慢慢来习惯。
因为有了这门课的学习经历,我逐渐不怕在前台报告了。一开始我每次选择比较短的文章,差不多两三千字。可是有一天听到一位同学说她“今年我21岁了,成人了!不应该选小话题的”啊,我今年也20岁啊,感觉文化班的同学们都非常努力,每次报告都很流利,好像题目和词语是很容易,没有压力一样,如果有的话,我也看不出来,真的很厉害,准备真的非常好,我也跟着他们学了很多,感谢文化班的同学们,另外感谢老师,如果不是老师的鼓励,可能没有今天的我。每次我做得不够好,老师也一直鼓励,让我坚持下去,我慢慢习惯了有难度的水平,一旦我做得不够好的话,自己感觉真不好意思,做好是我的责任。
我学汉语两年了,以前在泰国宋卡王子大学我也算是特别害羞的人,比较内向。居然来复旦大学以后,我变了好多,有更多的勇敢,不怕小事,还能在云南旅游途中敢跟中国人争论,都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不知不觉,这个学期马上要结束了,没想到自己舍不得离开复旦大学。在复旦大学留学一年,我一辈子永远不会忘记。如果有机会再来复旦大学学习,我绝对不会迟疑!
五、洛玉莲(俄罗斯):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令人心醉
这个学期我在文化班学习,我们这个学期文化班的课程非常有意思,大部分的课跟中国文化和社会特征有关系的。而《新民周刊》导读课上,同学们每一次报告都能引起我的兴趣,去了解更多关于他们讲的话题,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内容,令我认真思考现代社会出现的问题和矛盾。
我曾选跟中国高铁发展网有关的文章做演讲内容。文章的标题是《谁是中国第一个“米字形”高铁城市?》。这篇文章讲的是高铁网发展的状况。记者给读者解释新“米字形”高铁形式是怎样的。米字形高铁网是一个交通系统,它是一种八横八纵的系统,而高铁跟5G一样与个人生活密不可分,事关地方未来几十年的发展。众所周知,某个地方基础设施的发展会给其他行业也提供动力。比如说随着高铁的发展,位置在高铁线路附近的城市的和重要性也可以增加。现在中国高铁网不断得到更新升级,我们可以亲眼看到中国在重新塑造中国的城市等级。一些城市因为高铁建设崛起会提高自己在全国地位,成为新的一线、二线城市。记者把郑州从小镇到交通枢纽和繁华的城市发展的历程作为例子,从1904年郑州火车站(时称郑县站)设立后发展到现在,郑州逐渐成了中国铁路重要的枢纽。
说实话,我觉得《新民周刊》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都令人心醉的,每次下课后我急不可耐地找同学们要发表的文章,在家里研究研究。其实我的学术兴趣也跟中国的地理、文化有关系的,所以我非常积极关注中国社会新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城市规划领域和全国空间的规划消息。比如关于中国高铁发展的题目,让我感到很高兴。通过我读的文章,我获得更多涉及中国某些城市发展和历史的知识。
回忆着我同学分享的文章,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脱欧”“美中贸易战”的话题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我还记得下课回家的路上我们同学之间关于一些文章的讨论。同学们跟我不同的意见,让我换角度来看世界发生的事件和出现的矛盾,有时候也让我改变了自己的观点,来反复思考一些问题。特别是“一带一路”的话题,我从我的同学们的报告中学到了“一带一路”最近发展的现况和将来发展的趋势,还涉及意大利归还中国文物的项目。整个学期,“新民周刊”导读课引起了我对中国发展的更大的好奇心,让我发现我还有很多新的知识领域可以研究和了解。
六、那诺雅(比利时):大家演讲还是非常紧张
我上个学期就已经在文化班学习,“新民周刊导读”课对我来说不是新课。这个学期的新同学比较多,他们的感觉和我的应该不一样。《新民周刊》的内容每期都不同,我们读的内容与上学期不同,这学期同学多,这一个学期我们总是急着讲完,但还是要推迟下课半小时左右,因为演讲无法结束,时间不够用。
与上学期最大的不同就是教室里的气氛。上个学期可能是因为同学少,还是因为什么,反正压力没有那么大,大家没有那么怕,气氛很放松。这个学期,我的感觉是一些同学从开学到学期结束演讲时一直都很紧张,估计是学生多、整体水平高的原因吧。即使我们都不在互相审视,很多同学演讲非常紧张,当然演讲不容易,用母语演讲本身就相当难,不用母语而是用外语——汉语来演讲就更难,毕竟我们外国人用汉语来演讲是一个高难度的训练,再说要面对那么多的面孔!可我明显发现,大家进步得很快。虽然是紧张,但是大家都完全超越自己。我们都身在中国,我们来自世界各国,都喜欢中国和中文,通过这门课这样的训练,来提高我们的口语水平也挺好的。
另外关于演讲时的PPT。我知道大家会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演讲。在这种情况下,我坚持认为做PPT很有用。第一,对演讲的同学很有用,因为让他随便演讲,不要看笔记,可以放松一点,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解释一下。第二,做PPT可以给听演讲的同学一个结构。第三,因为中文不是我们的母语,有时候听不懂一些词。可能是因为发音的问题或者同学不知道生词,但是如果有个PPT的话,可以帮大家确认一下。
还有,我这个学期自己发表演讲的时候,也改变了原来的方法。即使我一般用演讲的文章都是来自《新民周刊》的,但是根据这个新闻,我也用了来自国外的新闻网站的内容,这样,可以比较一下,在同样的题目下,不同的新闻分析与报道的角度。最后,我想说的是,这门课特别让我们文化班的同学提高我们的中文水平,特别是我们的课程里没有语言进修生班里的口语课,所以《新民周刊》导读课给了我们演讲的机会,这个很重要。
七、安福千寻(日本):能看到最初胆小的自己
在我电脑上最有纪念意义的文件夹,说的就是记录这半年自己在《新民周刊》导读课上阅读过的文章和笔记的文件夹。打开刷一刷那些文章和笔记就能看到最初胆小的自己。《新民周刊》这门导读课是要口头报告的,第一周看到了同学们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完成准备,开始具有逻辑性的,完全脱稿的精彩演讲。
这门课的同学都是精英和学霸,都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各有所长。而我是来自一般水平的日本公立大学中文系的,除了中文没有什么专业知识,而且没有养成过每天关注新闻的习惯,不谙世事,再加上我这个迟钝的脑子,不善于在需要动脑子的讨论活动上表达意见。我真的没有信心坚持下去了。以前在语言班学习只要忠实地记住生词、应付考试,就能受到老师们的好评,可是现在好像情况有所不同。跟同学们的实力之差的我很绝望,晚上给爸爸打电话,吐露了自己的心事。可他的回答却比我预料的简单得多:“那你该多关注新闻了!”
过了一个月,虽然下决心每天看新闻,变得更真挚地对待《新民周刊》导读课,但我还是没有勇气选封面文章和政治经济类的文章,觉得自己对那些方面的知识远远不如其他同学们,有难度长篇的文章就交给大家好了。一次老师上课时忽然跟我说,我有选医疗方面主题的倾向,我就内心一惊。但加藤同学说的话改变了我的看法了。她在教室里边准备报告边跟释鹏达同学聊天,说:“尽管这次选的文章也有点难,还有不明白的地方,但是我想学政治和经济,所以要坚持下去!”
我还跟我男朋友讲过《新民周刊》课的情况。我说:“大家都不准备稿子也能流畅地讲出中文。中文学了9年的同学说汉语跟中国人说得差不多,也有已经本科甚至博士研究生毕业的,他们对中国的知识相当深厚。我怎么能不感到自卑?”他说服我说:“虽然你学历还不高,但能跟很厉害的他们一样上课,一样完成报告,这不是已经很厉害了吗?现在向他们学习,几年后你的实力也会不亚于他们!”从此之后,在我眼中的文化班的同学们成了我的理想和目标的写照!
是的,归根结底我想说的还是我们文化班的同学们都很优秀,虽然有时候感到很苦恼,但在留学期间能上到这么有刺激的课,能吸收许多新奇的观点,能遇到只有在留学期间才能遇到的同学们,真是心满意足。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