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报告四
关于上海闵行华漕转型发展的观察和思考
自闵行区华漕镇以许浦村为典型的拆违工程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后,腾出来的物理空间除了用于必要的环保安排和绿化建设之外,转型发展和提升能级就是一道必答题了。从这一区域的优越地理位置全面衡量,城市化新元素的注入和配套显得很迫切。近日,笔者对华漕镇进行了初步考察,涉及该区域的金融开发、国际学校、医疗园区和养老康复机构设置等热点议题。现结合上海市情、区域发展态势和本人的实地观察心得及掌握的市场需求信息,进行如下的转型思考以供交流。
需要强调的是:转型不仅仅意味着经济体量的升级或产业替代,更是社会事业繁荣、国际元素丰富的整体性进步和功能型再开发,同时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一、华漕可以成为国际基础教育示范区
上海的基础教育,目前被西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公认为世界一流。我曾经接触过上海小学数学教材和师资力量被英国教育部赏识的课题,最近的一次就在2020年春节前夕,包括闵行小学数学老师在内的85位上海同行前往英国支教再获成功,得到了英国教育部、中国教育部和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的高度评价。英国主流媒体进行了充分的报道,除了支教英国当地的小学教员外,还到中国境内采访英资或英国学校,其中就有闵行华漕的英方设立的教育机构。可以说,闵行境内以华漕为代表性的国际基础教育水准,也是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的,更是上海的骄傲!
因为以前参加过中韩建交谈判的准备工作,积累了不少韩国人脉,包括韩国驻华使馆和驻沪总领事馆的官员们,以及在沪韩国商会会长。在与我会晤时他们都会提到闵行和赞赏闵行的投资环境好!他们眼中排名第一位的投资环境要素是其国民子女(包括投资者和公共机构人员)是否能在父母工作地接受与其国内同轨的基础教育,并且在孩子高中毕业之际也拥有考入世界一流大学的竞争能力。第二位是医疗保障,除了直接的治病、手术等还有康复型的服务。第三位是和当地投资市场的货币互换条件,在华及上海就是人民币和其韩币之间的自由兑换课题。
韩国国民极为重视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在上海主要是在闵行的韩国家庭也是如此。韩国人和上海也很有缘分,在笔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附近的马当路上就有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其起因是和“五四运动”同岁的“三一运动”在当年的汉城失败后,韩国独立运动的元勋和追随者就流亡到上海,继续从事抗日复国事业。而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当年韩国临时政府志士的子女都在上海得到了受教育的援助。
所以,1992年8月24日中国和韩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之后,韩国就谋求在上海开设总领事馆(管辖韩人在华东地区的业务),其中第一项重要工作不是建立在沪韩国商会,而是选址韩国学校。于是在闵行七莘路上很早就有了韩国学校。而2006年7月搬到闵行华漕镇的新建学校占地面积为2689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8581平方米。其中,小学部26个班级,初中学部9个班级,高中部11个班级;最新统计学校有1070名学生,114名老师和15名行政职员。而这个学校招生范围为单一的韩国籍学生,学子年龄段涵盖幼儿园至12年级;其学业完全对接韩国国内基础教育的水准。目前,在闵行韩国家庭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除了在闵行、在华漕继续融入中国市场和中国社会之外,他们相当信任华漕韩国学校的同时,也开始认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为世界一流大学;这三所大学的留学生里出现了华漕韩籍学子。
随着华漕韩籍学子在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等知名机构出现得越来越频繁,我认为闵行教育局及华漕镇政府应该考虑相关生源的对接工作。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在闵行、在华漕的韩籍家庭了解上海的高校和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必要时举办固定机制的高校留学生招生华漕说明会、适时举办中韩基础教育国际合作论坛,以进一步推介华漕区域发展型的投资环境。教育的真谛是追求获得感,即主要是学子的能力发展空间、家庭包括外籍家庭的国际标准认知、教师的专业化成就感、学校自身的品牌化声誉和区域如闵行或华漕的形象口碑。教育理念和实践成就的交流活动,往往比单方面的招商引资更有说服力。同时,教育能级的自我提升也涉及整个区域发展水准和经济质量的继续进步。在这些方面华漕镇已经初现端倪。
如教育部门最新的统计是:华漕镇现有民办学校包括:民办初中1所(闵行外国语中学),学生490人;民办双语学校2所(诺德安达、美高),学生2123人;民办摩根亨利幼儿园1所,学生150人;来沪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1所(华博利星行小学2个校区),学生3278人;民办三级幼儿园有5所,幼儿2057人。就目前发展态势而言,镇域内民办教育呈两极分化趋势,随着基础建设的逐步完善,虹桥商务区、国际医疗园区等大量高端企业的入驻,低端民办教育将逐年萎缩,而中高端民办教育必然将面临良好的发展前景。其中,不必忌讳最后淘汰低端民办教育,这是市场选择和社会选择的共同必然。随着这一区域低端制造业的消亡,华漕和闵行不应该继续成为外来务工人口的导入区域;相应地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进驻,在提升单位面积利税空间的同时,自然对中高端民办教育需求强烈。
二、以国际医疗园区为枢纽捕捉增长级
医疗卫生,原来在中国社会一直被称为社会公共事业,并特别强调公益性和白求恩精神。从进一步解放思想角度,国家战略体现的医疗卫生健康行动,即强调的是健康,并在政府公共财政安排上予以倾斜。然而中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是通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财富积累,出现了先富起来的群体,国际机构预测中国的富裕人口已经达到了4亿人左右的规模;这部分先富起来的群体,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谋求高端医疗和健康服务,并为海外市场所瞄准。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风景区,就专门开设了对华医养旅游服务项目。与此同时,在华主要是在北京和上海的高端外籍人口也充分信任这两个国际大都市的医疗水平,如果在医疗、康复和市场机制上有所衔接,外籍人口是愿意在我们的医疗机构里享受服务的。
因此,我们应该承认医疗卫生健康市场的客观存在。在保证群众基本医疗保障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开发高端国际医疗园区,吸引高水平国际化的医疗机构入驻,与提升先进健康理念同步,把闵行打造成为上海这一未来的亚洲医疗中心城市的主打区域。通过实地考察,我认为,目前华漕的地理位置已有基础,是可以进一步以转型发展的积极姿态,使这里成为这一主打区域的国际化的核心地带。客观地说,在华漕布局建设一个具有辐射能力的高端医疗健康服务市场机制,不仅是闵行的需要,也是上海完善高端服务格局的需要,更是进一步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必然。目前,长三角其他城市在先进制造业集聚方面,其配套能力和商务成本都比上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在医疗健康高端服务方面则是完全仰仗上海的。
华漕镇毗邻虹桥机场和上海进博会主场国家会展中心,高速铁路和公路紧密相连;上海市内地铁系统也在逐渐完善之中。因此,通达能力堪称一流。笔者询问了好几家医疗机构的负责人,也都认为选择华漕进行医疗健康高端服务资源的精确布局是及时的,也是富有远见的,并且可以和浦东的国际医疗园区形成呼应。
我在调研中也了解到:华漕的新虹桥医学园区规划面积约100公顷,其中一期约42公顷,二期约58公顷,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经过数年的筹建,截至目前,医学园区一期医疗项目全部落地,部分诊所和医技服务等项目率先投入试运营,其余项目正在抓紧施工建设;二期同步开展规划调整、土地征迁以及医疗项目招商储备。这一园区的总体目标设计是: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医、教、研、康、养、游”为一体的医疗服务集聚区,立足大虹桥、辐射长三角、定位国际化;在闵行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通过产城融合,拓展提升产业发展内涵,打造城市新名片。可以说,发展新姿态明显。
不过,资料显示:早在2010年4月,这一医学园区项目就获得上海市发改委立项批复。次月,闵行区正式启动园区土地动迁征收工作。9月,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被纳入原卫生部和上海市“部市合作”项目范围。为了促进园区开发,闵行区设置园区开发建设双重主体——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工作推进小组办公室(事业编制机构)和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后陆续增资至4.5亿元),分别负责医学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招商和医疗项目投融资。2011年12月,时任副市长沈晓明召开专题推进会,提出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的发展应遵循“市场化、高端化、国际化、集约化”原则。而我在实地调研中感觉到,看上去还是像初步运行的这个园区还需新能量注入,尤其是根据高端化、国际化的要求,需要补充3个关键元素。
(一)直升机救援平台。除了常规低空服务体系外,国际贵宾如果是乘坐私人公务机抵达虹桥机场之后,肯定需要通过直升机进行摆渡再抵达国际医疗园区的。
(二)专业律师事务所。目前,我调研中的园区还只是医疗机构的联合体。一旦规模化的国际贵宾需求形成后,就必然会要求专业律师提供与医疗相关的服务。
(三)货币化结算服务。这也是我在调研中发现的一个短板,而接待人员就此也没有实际的主见和思考。汇率和利率,都是未来国际医疗园区所必须熟悉的业务。
三、高端养老服务应积极应用人工职能
整个闵行地区的人口质量目前处在合理状态,年长者幸福、年幼者求学、创业者奋斗、创新者求变,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和谐景象。但是,整个上海中心城区的人口已经基本老龄化,至2025年长三角区域也将必然进入老龄化的状态。
如果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来观察,老龄化实际上就是长寿社会的新常态。而且以国庆70周年为时间段概念的话,现在包括上海在内的长三角城市老人都有相应的市场化支付能力,消费需求包括健康服务、私人定制的自由行旅游、具有纪念或庆典意义的聚会、宠物服务,以及能跟上时代节奏的崭新学习型生活需要。
这些市场需求一旦把握得准确,就会形成新型的后持续的消费能级。在对华漕镇的实地调研中,也接触了以幸福家园为理念的老龄化公寓服务项目。但是我发现就是基本上实现了公寓化,特别是在物业管理和常规起居方面如此,特色上并不明显,甚至和大学宿舍的管理比较接近,而且食堂的伙食供应还是比较机械。
在此,我提议尽快地将人工职能的社会化成果应用于高端养老服务。目前媒体提出了“未来已来”的乐观判断。这些判断和动态报道,往往都是从产业核心竞争力或经济发展后劲角度展开的。那么,人工智能对老龄化生活有啥帮助呢?
这也是前些时间,我母亲向我提出的问题。80岁高龄、教师出身的她智能手机玩得很顺溜,还会编辑视频及远程辅导小孩子学习英语。她的问题,其实也是很多人关心的,因为绝大多数市民基本不会去从事人工智能这个行业,那么这个行业如何亲近?我挺认真地思考了一番,觉得开发得好的人工智能会很有乐趣。
目前,关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的基本定义是: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英语的简称就是AI。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带来的新产品将会越来越聪明。
比如说在华漕的社区或公寓里,可以有一个乒乓球运动员机器人陪伴老人来锻炼。这个机器人只防守,并会积极地喂球,让初学的老人能很开心、很轻松地击中;而让原先有技能的老人则多战几个回合,甚至有些难度才能得分;比赛结束还能评估你的体能和技能,并给出合理建议。同样的科目,还有围棋、象棋和国际象棋以及桥牌等。当然在具体智能设置中,也没有必要让老人们输得太厉害。
这是在室内,天气晴好的野外也可以其乐无穷的。比如说在闵行及华漕的公园绿地举办活动,我就多次发现多种漂亮的鸟儿在树枝上聆听。原来除了给它们喂食及洁净的水,它们还有精神需求呢,它们知道和人生活在一起。如果智能语音系统开发成功,也就是说我们能够说些鸟语给它们听,它们的叽叽喳喳能够通过智能翻译互动,那么人和自然是多么和谐啊!每年的爱鸟周也可进入新境界了。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老人和宠物的互动,如猫经过多年、反复的训练,能够听懂主人大概20多句生活类指令。日本的动物学家已经破译出宠物猫的100多句语言和语气的含义,如果智能化人猫互动的对话神器开发成功,那么,我们也就大约能够知道高冷莫测的波斯猫在思考什么问题了。
关于人脸识别系统,其应用范围应该很广泛。如银行业务、个人就医、出入小区、交通出行等方面,都可以提供便利和安全。不过,近日我遇到几位清晨河边的垂钓者,他们对人脸识别系统却并不感兴趣。他们感兴趣的则是应用功能型的鱼脸识别系统,也就是说有个智能神器,最好装备在墨镜或鱼竿上,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识别水下的鱼、鳖、虾、蟹等垂钓品种及大致体重;个子小的就放过去,个子大的自然就不客气了。类似产品一旦研发成功,我相信就是消费升级了。
当然,人工智能也不是万能的。如就是在生活乐趣方面,它并不能够替代人类的亲情。老人是要和孙子、孙女或外孙、外孙女亲近的,哪怕就是按照第三代的模样和语音私人定制出机器小孩和老人互动,那也不是我们情感的归宿和需求。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