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010
孔子到底牛在哪里?为什么做教师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对孔子着迷呢?
人物:【孔子】【朱熹】【苏格拉底】
答 孔子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如果不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教师。做教师的人,哪有人不想暗自模仿这位祖师爷,桃李满天下,著书立说,千古不朽呢?其实啊,世界上哪有什么比不朽更重要的事儿呢?
孔子虽然说得多,但字字珠玑。
孔子讨论教育作用时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既然人类的本性类似,那么人和人之间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处事模式,自然是教育不同的结果,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讨论教育对象时说:“有教无类。”意思是:教育的过程应该普及大众,不要区分类别,相当于强调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值得一提的是,文史界其实对于“有教无类”这个词有另外一种解释:人和人之间很多不同之处,贫富贵贱,聪明愚笨,但是教育能够将这些差别磨平,所谓先“有教”然后“无类”,只要有了教育,就能磨平差异。这样的理解也很有意思,的确也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强调了教育的公平性。
孔子讨论教育目的时强调:“庶富教”,也就是指一个国家只有在已经有了“庶”(劳动力)和“富”(财力)的基础后,才能教(教学),培养“士和君子”。这段话既阐明了教育的基础(庶富),又给出了教育的目的(士和君子)。
孔子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四教”,即“文、行、忠、信”。其中“文”指的就是“六艺”(前文中我们提及过,大家还记得吧,不记得的朋友赶紧回去翻一翻),“行、忠、信”则是道德行为规范。其实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深入骨髓,数千年过去了,现代的人们也很难不赞同这些规范。
孔子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影响巨大。他提出“因材施教”(不过这四个字实际上是朱熹帮他总结出来的,孔子自己并没有说出这四个字),还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法。意思其实很简单,就是“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却总也想不通的时候,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纠结无比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要去启发他”。
孔子的这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方法的一个有趣的应用,是一个被称为“水滴解渴”法的教学实践。这个专有的名词是指在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而当学生作为教师“讲解”某个知识点时,自然会遇到若干陌生的关联知识。教师这时候会随时给出相应的知识,而且每次都仅仅给出极少量的正确信息,让学生根据这一部分信息来进行思考和衍生,继续对着教师讲解。这其实也就是这个教学实践的名称由来:只有一滴水是用来解渴的时候,我们才会仔细品尝这滴水带来的甘甜;只有一个新信息是用于分析现象(问题)的时候,我们才会仔细地回顾和思考自己的思路是否因为这个新信息而梳理得更清楚。
学习终究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学生在跳出舒适区的那一刻开始,才是真正地开始了学习。这不仅让人想起苏格拉底(Socrates)的产婆术(art of midwifery),他认为教师更像是助产婆,只是助产,却很难代劳。本质上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的自我领悟,知识经验必须由学生自我孕育。孔子和苏格拉底要是能见面,肯定能有若干共鸣,说不定会忍不住击掌。
在道德修养教育上,孔子强调:①立志有恒(有了志向,就要一直坚持,不能朝定夕改);②自省自克(自我反省,自我修订);③身体力行(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要真的行动起来,付诸实践);④改过迁善(改变错误的事,逐步向正确的、善的事件前进)。时至今日,这些仍是我们在对孩子进行道德修养教育时反复强调的。
另外,孔子自己的教师观也超级中正,他强调教师自己的示范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如果教师自己身子正,就算不这样要求学生,学生也会照着行动,如果教师自己身不正,就算严格地要求学生,学生也不会愿意顺从。人类的天性不是顺从,而是模仿,这样简单的道理,几千年前孔子就说出来了,我们的年轻教师们要时时记在心中才好。
知识点
孔子言论:
教育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目的——庶富教,以培养士和君子;
教学内容——文、行、忠、信,“文”指“六艺”,“行、忠、信”则是道德行为规范;
教育原则和方法——因材施教(实际上是朱熹总结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
道德修养——立志有恒、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
教师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练一练
1. 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2016年下半年)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
2. 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学家是( )。(2011年下半年)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昆体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