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辛词评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浣溪沙

徐州藏春阁园中

惭愧[1]今年二麦丰。千畦[2]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山翁应倒载[3],阑街[4]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5]

【注释】

[1]惭愧:侥幸,难得。

[2]千畦:泛指多。畦,亩。

[3]化工:自然造化而成。

[4]山翁:指山简,山涛之子。《晋书·山涛传》:“涛子简,字季伦。性温雅,有父风。”山简喜好饮酒,史书又载:“时有儿童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5]阑街:靠着街道。

[6]锦薰笼:花名,即瑞香花。

【评析】

苏轼本词作于元丰元年(1078)四月,系苏轼知徐州时之作,全篇以大丰收为背景,充斥着强烈的喜悦之情。

词的上阕为读者呈现了丰收的盛况,言语简练却极富感染力。田野中一片片摇曳的麦田在百姓眼中是最美的风景,而在胸怀百姓的苏轼心中这份美更加得以放大。“千畦细浪舞晴空”,他将这醉人之景表现得大气磅礴,在此,翻滚的麦田被赋予了生命,仿佛在晴空下舞动。“化工余力染夭红”,而花儿更是只有天工造化才能渲染出的鲜艳明丽。词人运用具有拟人色彩的“舞”“染”二字,巧妙地为这丰收盛况增添了几番生动活泼,寥寥几笔,丰收之景跃于眼前。

不同于上阕的大笔涂染,下阕则由景及人,描绘得更为细致。“归去山翁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作者化用典故写到了因丰收而酣醉的自己以及烂漫嬉戏的儿童,可见这次丰收为百姓带来的无比欢愉。田野里翻涌的麦浪与乡间开怀的百姓均是这位仁爱的父母官目之所及的最美景象,丰收的喜悦流露于字里行间。最后词人发出“甚时名作锦薰笼”的疑问,虽为疑问,答案似乎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词人此时此刻赏花的愉悦,使得这浓厚的喜悦之情贯穿全篇。

在这首词中,没有旷古高才的苏轼,没有波折颠沛的苏轼,也没有那么多沉重的生命之感,有的只是一位为百姓民生之喜而喜的苏轼,抒发的是由丰收而发的最质朴真诚的情感。去除了“仙化”的东坡是这样真实而亲切,也许这正是东坡穿越千古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