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榆林市共有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分别为陕北秧歌、陕北民歌、靖边跑驴、横山老腰鼓、府谷二人台、清涧道情、榆林小曲、绥米唢呐、白云山道教音乐、陕北民谚、绥德石雕雕刻技艺。研究与保护这些非遗项目,任务非常艰巨。
传统的音乐、舞蹈、曲艺,在当今遭受了冷遇,它们真要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模糊掉那些传统的历史文化记忆,是否意味着我们将要失去文明的根基?文化底蕴从何而来,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就此中断吗?
榆林学院于2013年成立了陕北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并获批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后,吸引了一大批学者投身到了榆林非遗的研究中来,短短几年,已硕果累累。
从地域和文化上来说,榆林是陕北的中心。从21世纪世界重大考古发现——石卯遗址来看,陕北很可能就是中国文明的前夜!据此,要说榆林市11个国家级非遗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一瞥,你就不会感到诧异了!
无论是东土还是西方,文明的发展轨迹都有其初级形态:原始崇拜和宗教。在陕北,石窟和庙宇遍布于各个村落城镇,当地的石雕技艺也因此永世流传。2017年,绥德石雕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陕北秧歌就起源于祭拜天地诸神、祈保风调雨顺的民间祭祀活动,它集歌、舞、戏、乐、诗为一体。传统的老秧歌、神会秧歌仍保留了“起场”“谒庙”“敬神”等祭祀礼俗。
靖边跑驴是陕北驴文化的典型代表。艺人模仿驴的习性形态,创造出“骑驴”“赶驴”的歌舞艺术,经常是尾随于秧歌队伍后面杂耍。靖边跑驴的国家级传承人张有万不仅在中南海为中央领导人表演,还先后出访美国、法国、瑞士、荷兰等国,使得靖边跑驴享誉海内外。
赶庙会是陕北民间又一盛大节庆活动,民间庙会在当今依然每年如期举行。各地的庙会,有在正月里的,也有在二月初二、三月十六、四月初八、六月十三、六月二十二日等日子的,一般比较固定。每逢庙会,必唱两三天大戏。唱大戏以秦腔和晋剧为主,偶尔也有清涧道情的出演。除了戏剧外,一般还会有府谷二人台、陕北说书等登台献艺,以满足不同观众的喜好。
佳县白云山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圣地,白云山道教音乐被誉为白云神韵、圣境仙乐。清涧道情的起源要早于白云山道教音乐,但它却是吸收了道教的道曲、经韵以及清涧民间音乐而发展起来的民间曲艺。
自明代余子俊移延绥镇于榆林庄置榆林卫以来,朝廷常年在此驻将屯兵,大量移民实边。外籍官员特别是江浙官员在榆林上任,他们带来的南方曲艺与当地文化交流、碰撞和融合,产生了适合在茶楼酒肆、四合院等宴会场合表演的榆林小曲。与庙会的“大戏”不同,榆林小曲以婉约为特点,属“里巷之曲”的“小戏”。
陕北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横山老腰鼓就起源于战争的需要。士兵们系上腰鼓,既能击鼓而进,又能擂鼓助威,还能传报敌情。后来,逐渐下沉于民间,成为节庆助兴的舞乐。
绥米唢呐是由西域传入陕北的,唢呐班一般是由两名唢呐手与一名锣手、一名鼓手、一名镲手组成,俗称“五魁手”,陕北地区婚丧嫁娶和跑旱船、闹秧歌都少不了它,深受陕北民众的喜爱。
陕北民歌是在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融合下产生的。陕北是20多个中国古老少数民族的杂居区域,几千年来,游牧民族不断内附,与农耕民族融合到了一起。陕北民歌吸收了游牧民族的豪放不羁和农耕民族的淳朴厚实,广泛流传于陕北及山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河北等地区。不论是种地还是放牧,也不论是走西口还是赶牲灵,你可随时随地随性地吼上几声,皇天后土和九曲黄河都会让你的血液沸腾,并带给你无穷无尽的灵感。
陕北人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老一辈人把祖先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积累下来的经验,又以接力棒的形式传递给后人,老百姓一般称这种“经验”或“行话”为“老人言”,书面语叫作“陕北民谚”。“陕北民谚”是一种口头文学,是陕北民间的教科书,也是陕北民间的“史话”。
截至目前,榆林市14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已有5人去世。陕北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贺智利教授深切地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动议策划本课题把研究重点放在对非遗传承人的访谈上,探讨非遗的渊源流变、技术技艺,以及保护、传承与利用等话题。我们急切地想留住一手资料,这对今后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陕北秧歌传承人李增恒于2008年去世,白云山道教音乐传承人张明贵道长于2016年羽化登真(本书未能收录对张明贵道长的访谈,实为一个重大缺憾!),他们的离去,对于榆林非遗的研究,无疑是一大损失。
本课题推进了对榆林非遗的研究,有些还填补了空白。虽然难免存在一定的疏漏和不足,但至少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共同努力让榆林市的国家级非遗能够“活下去”和“火起来”!
刘仲平(作者系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