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新:沽态传承唤醒小曲魅力
王青认为榆林小曲不能只保留在书里、磁带里,不能局限于四合院里,要适应新的环境,要在继承和保护的基础上,从表演、编排方面创新,要让更多年轻人喜欢榆林小曲,让榆林小曲回归榆林人的生活,成为榆林人引以为豪的文化。
苏:在当下,榆林小曲的传承境遇如何?
王:虽然说榆林小曲的发展需要面对学员断层、受众老龄化的问题,需要直面老百姓丰富的文化生活选择。但从外部条件来讲,我认为现在是榆林小曲传承最好的机遇,榆林小曲在最近十几年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各种展演活动的频率、质量都提高了。政府给予了资金和场地上的支持,2012年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在延安、榆林落地,政策上的支持力度很大。榆林人对榆林小曲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年轻的榆林人还把榆林小曲融进了他们的现代音乐中,2017年薛锐用榆林小曲改编的《掐蒜薹》,拍摄成了歌曲MV,在网络上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社会上已经形成了文化兴市的共同认识,榆林小曲迎来了一个好的发展机遇。
还有一点我们要注意到,榆林这座城市不大,新中国成立以前不足万人,新中国成立以后也不到2万人,唱小曲的从来没有超过百人,但是榆林小曲能经历几百年传下来,没有断,为什么?因为榆林人有听小曲、唱小曲的习惯,有基本的群众基础,这是榆林老城里的文化基因。榆林城自明朝修建,建在陕北高原上、建在了沙漠的边缘,它是一座孤城,恰恰保留下来很多历史文化,这里有很浓厚的明清文化余绪,榆林小曲就是明清俗曲的余绪,几辈子榆林人就是通过唱小曲、听小曲走过来的,它已经在榆林人的心里扎根了。
现在榆林小曲能进校园就是一件好事。榆林一小、二小、九小、十一小、附小、榆林市一中初中部、榆林老年大学都开了榆林小曲的艺术课,我们选派了固定的老师上课。特别是榆林九小,校长非常重视,孩子们的进步很快,有成熟的节目,《远方的家》《大手牵小手》等节目组都曾报道过九小的孩子们表演榆林小曲。
在这样的机遇下,榆林小曲必须要抓住这样的机会,要让小曲真正走进咱们榆林老百姓的生活中来,让老百姓爱听小曲、爱唱小曲,唤醒榆林小曲的魅力,因为榆林小曲感到自豪,对我们陕北丰富的文化感到骄傲,这就是我的畅想。
苏:和早期留下来的资料对比,不难发现榆林小曲是在变化发展的。现在的榆林小曲比之历史上的榆林小曲,在哪些方面有所革新?
王:榆林小曲在每一个时期都有它的特点,因为时代在变,人们的欣赏习惯在变。历史上的榆林小曲,非常讲究顿音、滑音,多数是男声唱女声,所以用假声多。现在男女对唱、女声独唱多了,真假嗓结合唱。老一辈的艺人演唱没有什么动作,很随意,艺人很多时候是坐唱,随唱词有一些瞪眼、扭嘴的动作,不很雅观,谈不上表演,观看性上差了些。现在榆林小曲的演唱讲究一定的表演性,站唱多一些,讲究一定的动作,小瓷碟子是打击乐器,也算是带有表演性质的道具,还有团扇、大碟子、小酒盅也会用到。我们还对一些曲目进行了动作上的编排,比如《放风筝》,加上一些舞台表演,效果很好。我们的演出服装也越来越漂亮了,化妆、头饰都有,乐队有袍子、马褂、唐装、中式装几身衣服,都是为了让演出效果更好一些。
近些年来,榆林小曲还有了一些新编的唱腔、曲子。比如代表榆林女子形象的《桃花女》,反映思乡主题的《怀乡》,还有《北斗情深》、新编的《放风筝》、新填词的《柳青娘》都很好,已经成了我们的保留节目。
苏:您如何看待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王:要想延续榆林小曲,保护、继承、创新、发展缺一不可。传统的东西要继承,江南丝竹的韵味、基本的唱腔要保留,不能失了榆林小曲的味道,不忘传统、不忘根,继承传统就是最好的保护。所以,我有个计划,出一本书,整理传统榆林小曲的唱词,矫正榆林小曲词谱的错误,这对爱好者学唱小曲将大有裨益。
但是光坚守还不够,不能不创新,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榆林小曲要活下去,不能停留在书本子里,要活在人们的生活里,它就要适应新的环境。在这个基础上,把传统的东西唱出来,我认为就是传承了。榆林小曲的传统是坐唱,那我们就只能坐在四合院的炕上唱吗?显然不能。表演上适当的创新才能让人接受,才有人学、有人听、有人唱,要让年轻人也喜欢榆林小曲,榆林小曲才有将来。比如今年扬州清曲来榆林表演,他们手上拿的除了碟子,还用两个酒盅对碰打节拍,很巧妙,我认为这种方式也可以拿来借鉴。
我也想过借鉴其他的曲艺形式,让榆林小曲更有表现力,所以我就加入了京剧协会。京剧当中男声的唱法和榆林小曲男扮女声的唱法类似,音乐形式典雅,我希望能为榆林小曲增加一些创新的元素。
苏:您认为榆林小曲理想的传承方式是怎样的?
王:老百姓能口口相习传下去,就是最好的传承方式。榆林小曲不能被保存在书本里,要成为活体,要在音乐里传下来,这要培育土壤。在我看来,榆林小曲光靠我们这些老年人是传承不下去的,光靠爱好是维持不了太久的,必须要有年轻人加入。光进校园还不够,因为校园只能教一部分,没有办法把榆林小曲的全部东西都教给孩子们,他们也没有那么多课时来学习。所以必须要有专业的团队,向其他一些南方曲种、小戏学习,最好能有职业的班社来专门培训、学习,专门组织演出,让小曲艺人生活有保障,能以从事榆林小曲的传承、展演工作为荣,才能让榆林小曲发扬光大起来。我在很多场合提过,我希望这个事在速度上能加快一些,我们都是些老人,耗不起了,迫切需要解决人的问题。
再一个榆林小曲需要合适的展演、传习场所,这个地方应该相对独立,不能影响周围群众的生活,又要在建筑、布置上体现榆林文化的特质。
有了人和场所,有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我相信榆林小曲能迎来传承发展的新高潮,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听榆林小曲、唱榆林小曲。在向人们介绍榆林时,不仅介绍我们榆林的煤、石油、羊毛,不仅介绍陕北民歌、陕北说书,还能高兴地向人们介绍我们榆林还有江南丝竹韵味的榆林小曲,这是我们榆林人的活法。
【采访后记】
为了便于更好地开展访谈和研究,笔者事先查阅了大量榆林小曲的研究资料,对老一辈榆林小曲艺人,尤其是王青老师的背景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深感资料浩繁。在两天的访谈中,王青老师记忆清晰,对榆林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了如指掌,新中国成立以来榆林小曲的每一个前进步伐他都能信手拈来,令笔者敬佩。在回忆起老一辈榆林小曲艺人胡英杰老先生在“文革”期间因小曲而受到迫害时,王青老师不禁眼眶湿润,带着哭腔讲述那段历史;谈到榆林小曲的断代问题,老人长吁一口气,神色暗淡下来——他对榆林小曲发展的关切可见一斑。随着话题的不断深入,王青老师在访谈中阐述了他对榆林小曲未来发展、代际传承的思考,他对榆林小曲活态传承的理解、对榆林小曲回归生活的畅想,为我们今后的榆林小曲研究、传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第二天访谈结束后,王青老师匆匆起身赶往榆阳小剧场,他要准备晚间的小剧场演出,直至开演前,他一直忙碌于演出前的每一项准备,事无巨细。这位65岁的老人身体力行,始终怀着一颗赤城之心全力投入到榆林小曲的传承中来,让笔者深刻理解了榆林小曲传承的生命力所在。
【作者简介】
苏晓暹(1981—),女,陕西榆林人,榆林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新闻传播学、文化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