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2017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戴征社主任在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6年3月10日)

这次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领导批示要求,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按照陕西省“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我对陕西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讲几点意见。

一、中医药事业发展面临着重大机遇

1.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对中医药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刘延东副总理出席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并做重要讲话。近期,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赵正永书记一直关心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建设以及与省中医药研究院的合并事宜,明确要加快陕西中医药大学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全国一流的中医药大学。娄勤俭省长多次在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中医药工作,特别是在研究陕西省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实施意见的会议上,出席省政府常务会的省长、副省长和相关省级部门都做了发言,大家一致认为要加大支持力度,推动陕西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2.中医药符合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中医药讲究“天人合一”“辨证论治”“治未病”,重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不仅解决人的疾病、心理问题,还注重人与社会关系等综合健康问题,符合世界卫生发展的需求、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发展前景广阔。

3.中医药有广泛的群众需求。中医药伴随中华民族几千年,老百姓一直依赖中医药、信任中医药。现在很多电视台都有健康节目,包括我们的百姓健康系列栏目,主题大部分都是中医药养生保健的内容,老百姓也乐于接受中医的预防、保健、理疗等知识。综上所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我们卫生计生的干部,特别是从事中医药工作的同志们,一定要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大力推动全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做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和编制

1.加强战略规划的研究

这里有三个重要方面需要重视:(1)重视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疾病谱发生了变化,所以中医药不仅要继承,更要创新。(2)重视中医药“五种资源”(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的优势作用。国家已经把发展中医药放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看待,中医药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是在健康产业、文化发展、“一路一带”等方面,都需要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3)重视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协调发展。

2.找准中医药战略规划的方向和思路

我们要按照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要求,注重结合陕西实情,特别是发挥秦岭中药材资源、省内中医药高等教育资源、孙思邈文化资源等优势,明确下一步陕西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向、思路和目标。

3.制定具体政策措施促进事业整体发展

特别是发展中医药产业方面,要制定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调动社会力量和商业资本的积极性,全面参与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发展。

4.做好规划项目的设置

战略规划的落脚点在于项目的实施,不能只停留在规划设计的层面。比如中医药继承创新方面,要加快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不仅要巩固中医药传承的成果,而且还要创新突破;比如基层中医药发展方面,要加大对中省政策文件的研究,制定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具体措施,争取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

三、加快中医药特别是中医医院的改革步伐

2016年,国家将陕西省列为全国医改综合试点省份,下一步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对于公立医院来说,主要就是创新体制机制,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医院的体制创新,主要是解决公立医院趋利性的问题。当前的医院机构属于扁平化管理模式,一级办一级的医疗机构,纵向上很难打通。但医疗是有一定规律的,比如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发病规律,疾病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等级医院来治疗。所以,要真正解决群众看好病、方便看病的问题,就是要利用医疗集团、医联体、托管和县镇一体化等不同形式,改变医疗资源分割的局面,持续推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因此,中医医院要加快改革的步伐,通过医联体、托管或县镇一体化等形式的体制建设,使中医医疗、人才、技术、管理等优质资源快速下沉,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医院内部的机制创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管委会对医院的设置规模、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实施、财政投入、运行监管等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真正体现政府办医的责任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2)建立科学的内部薪酬分配制度,下一步陕西省改革的方向是副院长级别上的人员实行年薪制,由财政发工资,与医院收入脱钩;整体提高医务人员的收入,达到目前的3-5倍,与检查、药品等收入脱钩,解决看病的趋利性问题。(3)建立科学的第三方评价机制,由政府出台公立医院考核评价办法,站在老百姓的角度对医院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服务可及性、“三合理”等方面进行考核,结果与财政投入、薪酬分配等相结合。(4)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中药饮片除外),切断医院与药品的利益联系。2016年年底前,所有的城市公立医院都要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目前,物价部门正在20家医院进行价格调整的模拟试点,研究解决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后收入减少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医务人员收入结构,建立与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服务态度相匹配的评价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这些都是我们今后改革的方向和思路,省中医药管理局一定要联合各级卫生计生和中医药管理部门,抢抓机遇、加快研究,制定完善有关优惠措施。比如,提高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后财政补助水平,薪酬分配上中医药人员与西医人员实行“同学历、同资历、同职称、同等收入”,完善分级诊疗中医药转诊指导目录和转诊规范等,以适应当前改革发展的要求。

四、中医药要在实现“三个结合”上求突破

“十三五”期间,对全省卫生计生事业的发展,要做到“四个坚持、三个结合”,中医药在“三个结合”方面都有独特的优势,需要大家提高三个方面的认识:

1.要研究清楚中西医的优势与区别所在。我们常说中医药“简便易廉”,但中医药的理论、实践的优势在哪里没有说清楚。中医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医药讲究整体综合辨证施治,如肺热病,中医用清肺解热的中药进行治疗,西医是靶向治疗;如心脏的介入治疗、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它们的思路方法都不同;中医是经验处方,传承的是诊治疾病的经验,西医是循证精准,主要通过看指标来定治疗方法;中医药有利于解决人的功能性病变,如我们常说的拉肚子、久咳不愈等,西医主要解决人的器质性问题,主要采取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疾病上特色明显,西医在急性疾病上优势突出。所以,我们一直说中西医结合,一定要把中医、西医的理论基础、实践优势认识清楚,把它们的优势、不足要认识清楚。只有认识清楚了,才能在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医养结合上实现突破。

2.中医药要注重“特色树形象、结合攻难关”。特色树形象,就是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发展西医替代不了的特色专科专药。比如,运动员的肌肉运动损伤,中医针灸、火罐有着很好的止痛治疗效果,使一些较轻的病例不用动手术,既减轻患者痛苦,也减少费用支出,社会效益很好。结合攻难关,就是中医要与西医结合一起攻克像肿瘤、慢病、妇儿等方面重大疾病。在诊疗上,把西医的循证医学与中医的辨证施治相互结合,让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得出的诊断,与西医检查相融合。在查体过程中,中医要借用西医影像、仪器的诊断手段,缩短诊断的时间。在治疗环节,把中医提前,把西医推后。在量上,把西医的量降下来,把中医的量加上去。如果能用中医的手段解决问题,就不要上西医。要加大中医验方的整理力度,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制定出不同病种、疾病不同阶段的中西医诊疗规范、路径,在重大疾病上实现突破。

3.要明确中西医结合的重点。从人群上看,有三类人是重点:首先是孕产妇,怀孕期间使用西医治疗有很多禁忌,如抗生素会造成很多的新生儿缺陷,这个时候大家也都会选择中医进行防治;其次是儿童,如果一味地使用抗生素,除了耐药性的问题,也会对免疫系统起到抑制作用,而中医主要从是否积食、感受寒热两个方面进行诊治,简单有效而且不需要使用西药;再则就是老年人,中医的按摩、理疗等方法对于老年人的康复保健有很好的疗效,同时注重心理安慰也减轻了患者的顾虑。从疾病上看,首先是癌症,尤其是晚期患者,主要还是要靠中医的方法支持诊疗;其次是慢性病,现在慢性病患者越来越多,消耗了整个医疗资源的70%,而对于营养过剩产生的诸多疾病,目前缺少有效的方法,因此在慢病管理上,中医要加快研究;再则是没有疫苗的重大传染病,特别是开放性的呼吸道传染病,2003年非典期间,由于疫苗很难及时研制生产,中医药在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对症施策。

五、高度重视陕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1.发挥好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的引领作用。陕西中医药要在全国领先,首先这两个机构要在全国领先,这符合医学发展的规律,因为它们是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两个机构没有成果,那陕西中医药就不能算有发展。因此,两个机构要:(1)加大科研创新力度,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室的作用,组织开展中医药理论方法的研究攻关,进一步揭示中医药的作用机理;(2)加快中医药优秀临床人才的培养,逐步培养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陕西籍名医、大师和专家、教授;(3)加强中西医临床协作,在重大疾病上形成一套中西医诊疗规范、路径,在全省逐步推广运用;(4)加快中药新药的开发,推动医药产业的发展;(5)发挥中医药文化优势,突破中西医文化界限,推动“一带一路”对外交流与合作。两个机构一定要好好研究,切实引领陕西中医药的发展,为事业的发展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2.加快开放中医领域的社会办医。中医药传统治疗方法风险小、副作用低,因此在健康服务方面,特别是养生保健、医养结合领域,一定要加快社会办医。因此,在中医药改革上,思路要开阔,有些领域要放开让社会去办。下一步,省中医药管理局要继续研究,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开,调动社会资本进入中医医疗、健康服务、中药产业等领域,在深化医改中实现新的突破。

3.加大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我们不仅要培养高精尖的专家、教授和国医大师,更要给基层培养人才。各级卫生计生和中医药管理部门一定要共同研究。如果只是靠师带徒的方式,那培养的时间和周期都很漫长,而且很多经验都是口口相传的,单靠个人很难总结提高。要加快解决基层实用人才的问题,让培养的人员到基层就能为群众看病,陕西中医药大学要利用好省上出台的政策,主动做出安排。要通过医药卫生系统的改革,解决基层人员薪酬制度分配问题,让大家乐于下基层为群众服务。同时,要加快放开中医药人员的多点执业,满足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4.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中医药的发展。通过大众媒体,宣传中医药保健知识,提高群众的健康素养。依托信息化手段,发展“互联网+”中医医疗服务,做好中西医结合、防治结合和技术提高等方面的研究。

5.抓好中医药管理机构的建设。要利用县级卫生计生机构的整合,形成一整套发展中医药的体制机制,明确分管领导和专管人员,切实做到中医药工作有机构和领导管事、有具体人员办事。

6.协同支持创造陕西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医药内容很宽泛,除了基本医疗之外,还包括健康服务、文化旅游、养老康复等方面,这些都需要省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要发挥好省医改领导小组的作用,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给予倾斜和支持,解决制约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这样才能将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对中医药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批示和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政策落到实处,在全社会形成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共识,真正解决老百姓的健康问题,解决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时解决一些社会经济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