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渭滨区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概述

渭滨区因濒临渭河而得名,是宝鸡市市辖的三个城市行政区之一。地处东经106°53′30″~107°19′25″,北纬34°07′17″~34°28′56″。位于关中平原西端,南依秦岭北麓,横跨渭河两岸。东、西与宝鸡市陈仓区(原宝鸡县)接壤,南与太白县、凤县交界,北与金台区毗邻。东西长39.7公里,南北宽41公里,辖区总面积923平方公里。

渭滨区自秦汉以后到民国时期,隶属宝鸡县管辖。1949年7月,设宝鸡市渭滨区公所。1971年10月,国务院批准渭滨区为县级建置。之后,渭滨区行政区划多次调整。1990年,全区辖4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24.3万人。2010年,渭滨区辖5镇1乡,5个街道办事处,104个村民委员会,5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全区总人口44.3258万人。

渭滨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六千年前,华夏原始部落在此繁衍生息。境内各类文化古遗迹403处,其中70%为仰韶文化遗存。累计出土周秦时期青铜器7000多件,其中商周铜禁、散氏盘、春秋石鼓文等稀世文物被列为国家特级文物。故渭滨区素有“伏羲所治,炎帝所生,皇帝所都”的传说和青铜器之乡的美誉。

渭滨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和旅游胜地。炎帝神农氏“遍尝百草”“斫木为耜,揉木为耒”,开创了华夏农耕文明;汉高祖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散关定三秦;蜀相诸葛亮出关伐魏,围战陈仓;宋将吴玠、吴璘于和尚塬大战金兀术;宝鸡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六十军、六十一军发动秦岭战役,消灭南逃据守于秦岭之中的国民党三十六军,解放大军挺进陕南。这些闻名中外的历史故事均发生在境内。久负盛名的天台山、鸡峰山、大散关等以神奇秀美为人感叹,吸引历代文人墨客在此赋诗作画,挥毫题词,善男信女顶礼膜拜。曹操、王维、岑参、陆游、邓梦琴、老舍等名人均在此留有珍贵的诗篇墨迹。

渭滨区地势南高北低,南为秦岭山区,北为渭河阶地,中部为低山残原坡地。天台山的天柱峰为最高点,海拔2198米,渭河与清水河交界处为最低点,海拔564米。境内山、川、塬相间,渭河纵贯东西。南屏秦岭,巍峨壮观;大散关扼川陕通道,形胜天成;天台山苍茫如屏,风景秀丽;鸡峰山众峰对峙,千仞绝壁;银洞峡山水相间,景色宜人。宋代诗人苏东坡的“鸡峰云霞古,龙宫殿宇幽”的诗句为最佳写照,故“鸡峰插云”为宝鸡“八景”之一。渭河河流属黄河流域,在境内全长25公里,流域面积232.2平方公里,平均流量81.4立方米/秒,其支流主要有太寅河、清姜河等19条。境内属大陆性半湿润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适中,年无霜期213天,年日照时数1925.2小时,年平均气温12.9℃,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79.1毫米。境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有资源植物885种,其中栽培植物100余种,野生植物785种,动物28种,野生鸟59种。其中,金丝猴、金钱豹、青牛、林麝、鹭鹚、黑鹤、豆雁、锦鸡等为国家保护珍稀禽兽。

渭滨区自改革开放以后,城乡经济和社会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高。工业生产势头强劲,乡镇和民营企业多元发展。长岭、宝光、宝鸡钢管、宝石机械等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宇牌”焊接钢管、“宝钛牌”钛合金材料、“秦川牌”数控机床为中国名牌产品。农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种植。高家村葡萄、赵家庄水蜜桃、上甘沟樱桃、晁峪乡花椒等已初具规模,深受群众赞美。商贸业蓬勃发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先后建成小商品批发城、经二路商业一条街和新建路生产资料一条街,建成规模化农贸市场57个,成为宝鸡市及周边省区重要物流集散地。生态建设不断扩大,先后建成公园、广场绿地50余处,平均每500平方米范围就有一个休闲、游憩乐园。城镇居民人均绿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旅游事业发展蒸蒸日上,蜚声海内外。姜炎文化、石鼓文化、西周文化、青铜器文化为海内外学界研究探讨。开发建成天台山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鸡峰山、古大散关、炎帝祠、炎帝陵、银洞峡、金渭湖、植物园、渭河公园、石鼓公园、中华礼乐城等景区吸引八方游客观赏。以冯家塬、大散关、燃灯寺、解家滩等村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日益活跃。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成功发掘,荣登201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榜首。

渭滨区先后获全国民政、科普,双拥模范、白内障无障碍区,国家生态示范区和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区、全国养老服务示范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区和全国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殊荣。

渭滨区土地面积1263183.45亩。其中:国有土地501671.25亩,耕地122153.85亩,园地45512.25亩,林地3371222.70亩,草地47082.4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80004.45亩,交通运输用地15283.0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9552.50亩,其他用地9097.65亩。

全区农业人口11.29万人,占总人口的25.51%,农业劳动力72405人。其中从事农、林、渔业生产劳动力18567人,占农村劳动力25.64%,全区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90亩,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1.41亩。

渭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农村各项事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农村面貌焕然一新。1991年后,全区从巩固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承包责任制,到延长土地承包期,土地承包经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1998年,马营镇22个村与6726户农民,将33046亩耕地签订了30年不变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合同签订率达100%。1999年9月,区委重视延长土地承包政策的落实,全区65个村规范30年延长土地承包期。共签订合同27878户,延长承包经营土地122153.85亩。土地流转成效显著。燃灯寺村将338户村民的520亩耕地,集中连片建成钢架无公害蔬菜大棚,转包给种植大户,实行规范化经营,按土地入股分红。全区相继建成高家村葡萄、赵家庄水蜜桃、庙坡猕猴桃、上甘沟、刘家槽樱桃、寨子岭葡萄等特色农业基地;建成刘家村、张家沟、冯家塬千亩蔬菜规模化生产基地。2010年末,全区规模化经营户达27878户,其中种植业23220户,林业3218户,畜牧业367户,渔业12户等。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免收农业税,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设立农业结构调整资金,出台一系列奖励、补农政策,鼓励扶持农业结构调整。粮经由1991年的7∶3调整为4∶6,逐步形成资源条件和市场相衔接的产业结构,农业面貌大为改观,总产值极大提升。千亩特色林果园、后山区杂果园,万亩花椒生产基地,多个百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使全区农业在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上有新突破。良种年使用60万公斤,引进蔬菜新品种60余个,林果新品种20余个,形成规模种植与科学种植结合格局。产业调整科学合理,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12.85万亩,粮食总产值为34097吨,是1991年26228吨的1.3倍;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6992万元,是1991年4481万元的10.5倍。2010年全区实现农林畜牧业总产值46992万元,是1991年4481万元的10.48倍。

1991年,全区造林面积2375亩,新栽果树6800亩,零星植树23.4万株。2010年,实现林业总产值5821万元,荒山荒地造林30428亩,其中人工造林10428亩。封山育林4.6万亩,零星植树27万株,育苗460亩,产苗11万株,主要林产品140吨。造林面积是1991年的12.8倍。2010年产油料1077吨,畜牧业完成产值10259万元,肉、蛋、奶产量分别为2553吨、1804吨和3685吨。肉产量是1991年777吨的3.28倍;产蛋量是1991年660吨的2.7倍;奶产量是1991年890吨的4.1倍。2010年,牛存栏4345头,羊存栏5042只,生猪存栏17136头,家禽存栏24.66万只,生猪存栏是1991年8678头的1.97倍。

2010年,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4494千瓦,亩均拥有机械动力0.23千瓦,化肥施用量23069吨(折纯氮肥),农药施用3901公斤,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1198公斤,农用柴油使用量2681吨。全区有小型水库15座,机井146眼,抽水站64处。20年坚持不懈地改善农业基本条件,加强基本农田的保护,土地利用方式、类型及结构发生极大变化,耕地复种指数显著提高。

渭滨区是国家“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重点布局的工业要地。中铁宝桥、中航宝成、长岭电气、陕西峰火、陕西宝光、陕西宝钛等国有大中型企业密集驻区;合力叉车、秦川机床等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渭滨姜谭工业园区;驻区宝石机械、宝石钢管、秦川机床3户企业进入全国制造业500强;有20余个工业产品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拥有以石油装备、电子仪器仪表、有色金属、机床工具、新型建材、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一批骨干龙头企业。2010年末,辖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495.97亿元,是1991年全区工业总产值2.3078亿元的214.9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30.5亿元;区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55282万元,实现销售总产值243940万元,产销率为95.9%。

财贸金融业平稳运行,城市市场繁荣活跃。20世纪90年代,渭滨区以建设工贸城为战略,开发培育市场,扩大流通总量,国有、集体、个体商业和集市贸易齐头并进。经一路小商品批发城,经二路商业一条街,聚集有宝鸡商场、人民商场,聚丰天下汇、金陵饭店、开元商城、工贸大厦等大型商场。服装、建材、鞋业、工业品批发市场、装饰材料、家具、餐饮一条街,生产资料一条街相继建成,形成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破国营业一统天下局面,商贸流通呈多元化。改革经营管理方式,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实行多种经济成分、经营方式、流通渠道并存。2010年末,全区集贸商品交易市场34处,注册个体工商户7190户,私营企业196户,商业网点7386个,从业人员6.7万余人。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97亿元,是1991年2.4亿元的26倍。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额5.88亿元;零售额完成18.38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9.07亿元。形成以经一路小商品批发城,经二路商贸一条街为中心,辐射西北五省区等地。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2010年,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806004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65833万元。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2420万元。按构成成分:建筑安装工程完成投资429530万元,设备购置完成投资178540万元,其他179594万元。辖区城镇固定资产总投资额达到2273282万元。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1991年2666万元的302倍。2010年,招商引资额68.1亿元,到位资金30.4亿元,落实合同项目40个。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全区运用多种方式投资城乡建设,改善人民居住条件,构筑承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主框架。城市、乡镇总体规划及村庄建设规划有序,全区乡村民宅总建筑3781.95万平方米,农民人均住房面积32.6平方米,比1991年增加13.9平方米。至2010年,新修区、镇、乡道路84.473公里,专用路39.34公里;新修村级等级公路121.79公里,等外公路255.9公里;农村公路桥梁51座1678.8米。城区先后开发建设水、电、暖、气配套,物业管理规范的21个生活区,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9.4平方米,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2010年,辖区燃气普及率达到95%,危险废物处理率为100%。饮用水质达标率100%,生活垃圾处理率100%,工业废气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废水排放率达到100%,区内无劣五类水质。城市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1.5平方米,城市人均绿化面积14平方米。

交通、邮电事业快速发展。渭滨区属新欧亚大陆桥,东西贯通陇海,北连包兰,南接成昆诸线的铁路交通枢纽;连霍高速、陇海高速、国道310线、省道210线、212线穿境而过,郑西宝高速、西宝高速扩建、宝鸡南绕城高速等重点交通项目进入辖区,邻省、市、县公路网四通八达,是西部大开发承东启西的重要支点,是区域性物流商贸中心。至2010年,铁路客运量900万人次。驻区邮电、电信、联通、移动、铁通网点密布,至2010年,全区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4.02万户,手机用户达40余万人,网点渠道运营综合评比位居全省首位。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重视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确保义务教育工作依法实施,成为陕西省首批通过基本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的县区。在农村以创建市级农村示范小学为重点,多渠道筹措资金,扩、修建教育楼、实验楼,改善农村入学条件。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均衡发展。在中学实施“JIP实验”教学,被确定为陕西省素质教育实验区。对中小学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全区中小学均实现远程教育、微机及多媒体教学化。区上坚持新增财力48.8%~153.3%,用于教育事业,改善办学条件及设施,校舍面积达到指标要求。全区中小学校100所全部实现楼房化,农村中学达到一部十三室,农村小学达到一部十室标准。2007年被省政府授予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区称号;2009年10月,被省政府授予省级教育强区称号。2010年,全区有完全中学7所,高级中学4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在校学生10434人。其中:初中5451人,高中4983人;中等职业学校7所,在校学生8251人;小学86所,在校学生28271人;幼儿园30个,在园幼儿人数9817人。全区有教职工5528人,其中:普通中学专任教师2109人,中等专业学校教师350人,小学专任教师1706人,幼儿教师483人。全区小学教师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达80.26%,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达70.54%,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达37.3%。涌现出全国、省、市、区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教育能手1955人。形成国家办学、企业办学、社会办学等形式的相互促进、全面发展新格局。

体育事业成绩喜人。区内体育活动广泛,各类体育场馆齐全,国家、省、市、区体育赛事频繁。2010年,全国青年男女举重锦标赛等31项重要赛事在宝鸡体育馆和体育场举行,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及观众达34万人(次)。中日、中南、中英足球对抗赛重大比赛等72项,大型文艺演出4次均在辖区市体育场(馆)举行,受到中国足协、省、市政府的一致好评。体育设施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宝鸡市体育馆、训练馆、全民健身楼、羽乒球馆、足球比赛场地,功能齐全,可满足球类、田径等室外大型比赛。农村健身场地达24个,场地面积达4800平方米,各类健身器材264种。社区健身路径17处,健身路径达815米,各类健身器材214种。辖区6所学校体育馆面向社会开放,面积2.5万平方米。中小学校体育场地21处,面积54339平方米,总投资1334.30万元。群众体育蓬勃发展,民间体育、职工体育、老年人体育、农民体育,各行业、各社团、各系统体育活动活跃,成立各类体育协会7个,会员达5666人。区级机关连续举办运动会十届次,参赛运动员达万余人。群众体育至2010年,先后举办老年人运动会20届,老年人门球赛24届次,敦煌丝巾舞、太极拳比赛10多次,参加人员达16000余人。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化、规范化,体育赛事经常举行,重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全区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率达95%以上。经二路小学、新建路中学被列入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列入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4所。2009年,经二路小学被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教育部命名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该校先后向上级输送二级运动员14人,一级运动员3人,其中1人达运动健将级运动员标准。在市级运动员中有80%来源于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获奖体育论文达31篇,多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科学技术成果显著,科技力量雄厚。全面实施区委、区政府制定的科教兴区战略,组织实施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推广先进技术,渭滨区被国家科委命名为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20年来,全区共安排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00多项,投入科技三项费用2000多万元。其中,实施国家级项目100余项,省级项目300多项,市级200多项。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实现新增加值近百亿元。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累计申请科技专利1500余项,先后获市级以上科技奖励200多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4项。被科技部、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达53家。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园10个,农业科技示范村23个,农业品牌注册6个。成功引进蔬菜、小麦、玉米、核桃、樱桃、猕猴桃、鱼类以及畜禽等优良品种上百个;引进推广薄膜下滴灌、新型节能沼气池等先进实用技术30余项;引进推广新式农机具10余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8%,实用技术推广面96%。全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45家,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2007年12月,渭滨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被国家科技部终期验收。2009年,区委、区政府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列入“十一五”规划并实施。

渭滨区是炎帝神农氏活动中心区,文化积淀古老。发现古代文化遗址距今5600多年。姜炎文化、陶器工艺影响省内外。近20年来,渭滨区文化事业健康发展。文化阵地巩固壮大,镇、乡、街道办事处11个均建有文化站,面积583平方米。图书馆1个,藏书28356册,文化馆1个,文化室134个,各类文化经营单位537家。社区、农村自乐班37个,管弦乐队3个,社火表演队6个,农村秧歌队19个,城市街道中老年文化组织40个,文艺骨干近千人。常年活跃在大街小巷、文化广场、农村集中区。有国家、省、市级书画家会员近2000人,创作书画作品达20万余件。区文化馆年举办书画、剪纸展10余次,展出作品达千件。年开展文化下乡活动20余次。出版个人专著70余部。摄影、剪纸、陶器多次展出,收到较好效果;举办戏剧、曲艺演出活动观众达6.7万余人。2010年,渭滨区先后举办了中国书画名家邀请展、中国茶艺展演、第二届大散关艺术节书画展、中国宝鸡“翰墨石鼓”全国书法名家拜谒炎帝等11项大型文化活动。在农村、社区放映公益性数字电影1922场次。自然村228个,农户5814户,安装卫星直播设备,办理卫星电视接收放映许可证5648个。

旅游业方兴未艾。渭滨区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20世纪90年代初,区委、区政府制定开发旅游业新举措,唱响发展旅游业奏鸣曲。1993年,神农乡政府与宝鸡桥梁厂共同投资300万元,在常阳山建成神圣、肃穆、雄伟、壮观的炎帝陵。该陵的建成,为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和大陆各界人士来宝鸡寻根祭祖提供了平台。至2010年,已举办祭祀炎帝节十七届,前来拜祖的炎黄子孙和海内外游客达数百万人次;党和国家领导人张爱萍等17位为炎帝陵题字。2009年9月,举办的全球华人省亲祭祖大会,成为历次祭炎活动之最。炎帝陵跻身陕西省七大历史文化主题园区。2010年,区政府筹措1500万元,对陵区进行大规模扩建,使炎帝陵更加宏伟壮观。大散关古道、冯家塬古战场、云台山、银洞峡等景区游客不断。年接待游客35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67亿元。

卫生事业取得新成就。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建立健全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充实加强卫生医疗队伍,努力完善医疗设施。2010年,全区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社区服务中心)264个,医院床位3797张,卫生技术人员3802人,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2人。新农合资金运转良好,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全区参合农民101125人。全区无甲类或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发生。是年,麻疹疫苗强化接种16032人次,接种率99.92%;乙肝疫苗接种10033人,接种率95.98%;脊灰疫苗强化14604人,接种率98.78%。治愈甲状腺患者591人,治愈率92.86%。创建全国卫生城市获佳绩,获全国白内障无障区称号。2010年,全区社会保障人数632738人。其中:参加医疗保险234591人,参加养老保险176350人,参加失业保险80800人。2010年,全区暂住人口21000人,城镇化率80.17%。居民家庭户数140265户,人口出生率8.39%,自然增长率4.58%。

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抓创建,强体系,保民生,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等国家级6项称号、省级平安区等省级先进102项。建成区文化共享信息68处,行政村拥有标准化文化活动室达87%,自然村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228个。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开发公益性岗位1400个,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万人,新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及少年儿童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居民住上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561户。“蛋奶工程”惠及城乡贫困生、寄宿生。65岁以上老人接受免费体检。2010年末,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28元,均比2005年翻了一番。

生态建设成就突现。2010年,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完成造林1.3万公顷。清姜河水源地保护与渭河南岸小流域治理成效显著。先后建成渭河公园、金渭湖、炎帝园广场、九龙山坡地公园、怡馨园和一批大型公共绿地、道路绿化及社区、农村生态家园。全区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3%,被国家授予“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通过验收。

改革开放使全区经济总量大提升,老百姓得实惠。1991~2010年,历届区委、区政府领导全区人民坚持改革不动摇,坚持发展经济不动摇,坚持可持续发展不动摇,坚持跨越式、创新式发展不动摇,使全区经济总量全面提升,老百姓得实惠,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农村面貌换新颜。1991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20418万元,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253.9亿元,是1991年的124.35倍;1991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481万元。2010年上升为46992万元,是1991年的10.48倍;1991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078万元,2010年上升为495.97亿元,是1991年的214.91倍;199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666万元,2010年投资额上升为806004万元,是1991年的302.32倍;1991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24413万元,2010年上升为629791.8万元,是1991年的25.79倍;1991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1617.11元,2010年上升为19203元,是1991年的11.87倍;1991年全区农民人均收入为767元,2010年上升为6928元,是1991年的9.03倍。

回顾过去,成就辉煌;瞻望未来,任重道远。渭滨的发展空间受土地、资金、人才等制约要素限制,公共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发展环境还不够优化,财政增收压力增大;各项改革虽已深化,但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未能根本解决。渭滨区区位优势明显,民间资本雄厚,承载能力强。在激烈竞争的发展中,优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全区人民将在中共渭滨区委、区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以富民强区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实施“工业强区、三产活区、科教兴区、生态立区”四大战略,加速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三产突破发展、农业提质增效,强化基础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创新社会管理,开创西部强区建设新局面。勤劳、善良、睿智的渭滨人民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区人民会以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鼓实干之劲,谋发展之计,聚创新之力,造和谐之势,为打造幸福渭滨梦,建设西部强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