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探索“概论”课研究式教学模式
(一)问题所指及内涵
“概论”课在实现两个转化过程中之所以效果不佳,原因在于教学缺乏基于学生期望的问题针对性、理论说服力和现实解释力,使得学生难以实现从问题认同向理论认同、理论认同向政治认同、政治认同向自觉信仰的转化。很多教师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从主观感觉和认知出发,将自认为重要的理论和知识单向度地灌输给学生,结果所输出的并非学生所期盼的,造成了信息错位,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逆反、教师沮丧、学校不满。要改变这种境况,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内容和方式,从学生的期望和需求入手,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立足点,真正回应学生的关切。基于学生期望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概论”课研究式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探索,试图对改变现状做一些尝试。
所谓“基于学生期望”,是指从满足学生知识需求、理论需求和信仰需求的角度,立足于立德树人、增强“四个自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尊重和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生所关心关注、存疑有惑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力求在教学活动之前、之中全面贯彻。
所谓“问题导向”,是指结合“概论”课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期望,坚持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理论和重大现实问题,并将之梳理、归纳、总结和提升,确立若干与当前社会思潮、社会现实密切相关、学生思想上容易混乱、认识上容易混淆的具体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这些问题设计教案、选择教学方法、确立课堂讨论和社会实践的主题和选题。
所谓“研究式教学”,即是在“概论”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过程中,着眼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遵循学术研究的范式和要求,并将之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堂讨论和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问题意识、学术精神,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具体而言,教师在理论讲授过程中,要具有准确性、科学性、生动性,突出理论推演魅力和现实指导价值;课堂讨论和社会实践报告撰写要具有探索性、学术性和规范性,体现探究意识和学术思维。最终,通过教师的正面引导、因势利导、深度引导,不断增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让学生从盲从盲信和排斥质疑中走出来,做到真懂、真信,并力求真用。
以“概论”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部分的讲授为例。要体现基于学生期望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概论”课研究式教学模式,首先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哪些问题感兴趣,还有哪些认识上的误区或盲点;然后教师将这些问题汇总在一起,归纳出几个主要的问题,并根据关联性、主次性,确立1—2个需要重点阐述的内容;最后按照研究式教学的方法要求,遵循问题提出→现状表征→成因分析→对策建议(个人见解)等逻辑思路,对所选择的重点问题进行基于学理和现实的分析。比如学生普遍对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国情比较问题感兴趣,那么针对此,教师应该首先将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转化为理论问题,设立课堂讲授的题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与差距”。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需要做到:⑴回应学生的关切,提出讲授此问题的现实背景;⑵通过横向对比,运用数字、图片等形式展示中国与发达国家在人均GDP、产业结构、教育、技术等方面的不同、差距,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和现实,保持忧患意识;⑶通过纵向对比,运用数据、图片、文字等说明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经济、技术、社会管理、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的进步,让学生明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们所取得的成就,进而不妄自菲薄;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包括历史因素、人口因素、文化因素、技术因素等,既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曲折性,也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性、超越性;⑸根据现状和成因分析,立足于国际视野和我国国情,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等收入国家目标的对策建议;⑹重点说明几个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比如生产力的暂时优越性并不等于生产关系的优越性,更不等于社会制度的优越性等等。
另外,针对所阐释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比如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成因分析部分,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阐释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老师点评、总结、提升。再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表征部分,教师可以在社会实践教学中设立一些调研题目,让学生走出校园实际考察。一些学生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生态状况为题,通过查阅资料并亲身调研,了解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海洋资源等的变迁历程,及现有存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而得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态环境国情,就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计思路和要求
要将基于学生期望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概论”课研究式教学模式的理念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有完整而合理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设计,并且能够将之付诸实施。
1.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块
根据“概论”课教学设计的要求,将教学环节分为两大部分三个模块。两大部分是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两部分,三个模块是将课堂教学部分细分为教师主导讲授、学生主体多元参与两部分,再加社会实践教学部分。
课堂教师主导讲授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讲授为主,通过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彰显理论自身魅力和应用价值。具体而言,将教材内容转化为10—12讲课堂教学内容,然后根据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的结果,结合“概论”课教学目标和要求,选择每一讲重点讲授的1—2个问题。最终,将教材内容转化为指向明确、专题讲授的20—24个具体问题。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首先把每一讲的理论架构和逻辑体系概要告诉学生,然后将自己重点讲授的问题用类似学术讲座的形式,通俗易懂地叙述出来,并及时回答学生的提问,最终让学生听得明白、理解得透彻,过后有所启迪。
课堂学生主体多元参与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专门拿出一定课时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参与性。该教学环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搭建学生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组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增加互动交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比如,教师在此教学环节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讨论的内容紧紧围绕每讲集中阐释的内容,在此内容体系中拿出1—2个容易引起认识上混乱或者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整理文献、形成观点并阐释出来。教师应鼓励学生发表立意高远、见解深刻、言之有理的观点,同时及时发现容易偏执、走入极端的认识并给以纠正,在此基础上总结学生的发言,辨别、升华、提高。在整个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自觉参与、自我表达、自我评判,同时注意发挥教师在问题设计、过程掌控和总结提升方面的主导作用,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
社会实践教学部分可以分为三块内容。后面有专门论述,此处省略。
2.确立完整的操作程序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确定学生关注的问题。对理论的关注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大学生需求的程度。大学生对理论的需求,说到底就是渴望自己所关注的现实问题能从理论上得到解答。因此,在“概论”课开课之前,应将课程的目录和概要给学生,然后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座谈访谈了解学生所关心的热点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然后分类、整理,最终由教师个人或者团队分析、讨论,并结合“概论”课教学的目标、要求和重点,确定本学期将要专题讲授的理论问题。
其次,通过查阅文献、自主研究、实际考察等,将具体的理论问题转化为可以回答的教学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根据所学专业和知识结构,以个体努力或者团队合作的形式,设计课堂教师主导讲授、课堂学生主体多元参与教学及社会实践教学的思路和方法。针对一些学生普遍关心、容易产生分歧、在理论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的问题,教师应该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先内部讨论、讲解、研究,形成比较一致的观点和看法,然后再将相对成熟的观点传授给学生。
再次,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将要阐释的问题集中解答。确立所要重点剖析的问题后,教师在“概论”课教学设计中紧密围绕这些重点问题,在教师主导讲授和学生主体多元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集中阐释,并通过社会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力争突出启发性、参与性和探究性,让学生通过三个板块的学习和训练,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上升为理性信仰,真正做到真心喜爱、终身受益。
最后,总结经验不足,及时建立教学档案库。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及时将文本和电子教案、学生课堂讨论记录、学习心得体会及社会调研报告汇总,建立“概论”课教学资料库。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优秀的调研报告汇编成册并编辑出版,以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参考。
(三)注意问题
当然,基于学生期望的、以问题为导向的“概论”课研究式教学模式要真正发挥实效,还要重点把握几个问题:
其一,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高校是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职业自身所赋予的崇高使命要求“概论”课教师必须不断提升自我,夯实理论基础,拓展知识领域,掌握教学艺术。特别是在研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及时吸收学术界研究的最新成果,并注意补充党的重要会议、重要文件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提法。同时,还要加强学术研究以滋养教学,做到既能把握“概论”课的整体性问题,又能对重点难点问题有透彻的认识和独特的见解。另外,教师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案,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应对自如。
其二,准确把握“概论”的学科性。对于具体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特别是影响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不同的学科都可以给予解读。比如说,贫富差距过大是当前中国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大学生颇为关注的问题。对于该问题,具体的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等都可以给出答案,那么“概论”课在解答时怎么体现本学科的特色呢。很多教师查阅经济学、社会学的资料,然后纯粹从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给以解答,掩盖了“概论”的学科性,将之肢解为具体学科的具体问题。“概论”课在解读这些现实问题的时候,要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分析方法,但是要与之有区别。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做到:首先,要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及其内容体系,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解读现实问题;其次,要阐释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揭示在解决具体问题上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和差异之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最后,要论述中国共产党在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方面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揭示党的先进性及政策的灵活性。
其三,处理好三大板块之间的关系。“概论”课教学的三大构成板块是一个有机整体,互相联系、互相配合、相互促进。其中,课堂教师主导讲授教学是基础,课堂学生主体多元参与教学是拓展,社会实践教学是深化。三大板块以增强大学生“四个自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前提,以解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理论难点热点问题为重点,以学生为主体和核心,密切配合、有机统一。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课堂多种形式展示的内容和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要有连贯性、一致性,以重点问题为中心,而非凌乱和无序。另外,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留有记录和档案,三部分合在一起构成学生学习“概论”课的原始档案记录。
其四,处理好课程体系和重点问题之间的关系。“概论”是一门政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课程体系宏大、内容广博,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坚持“精”和“管用”的原则。具体而言,立足于“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和改革发展稳定现实问题、促进大学生提高政治鉴别力和增强政治敏锐性”,对于每一讲的内容做概要性、全面性的阐释,重点讲逻辑关系和关键点,简明扼要、清晰条理;对于每一讲专题讲授的重点问题要做观点明确、内容翔实、论证得当的阐释,重点讲来龙去脉、症结所在、对策建议或个人观点,抽丝剥茧、鞭辟入里。同时,在课堂多种形式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这些重点问题进行讨论,突出问题的针对性、现实性和时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