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辞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编 政区城镇

【总述】

◎支那(China)

古代亚欧大陆诸国对中国最流行的称呼。源于古代印度梵文中的支那(Cina),此外,希伯来文中的西尼姆国(Sininm),粟特文中的秦斯坦(Cynstn),罗马拉丁文中的秦国(Thin)、大都城秦尼(Thinae),希腊文中的秦尼国(Sinae,又译作西纳),希腊文中的秦尼策国(Tzinitza)、秦尼斯达国(Tzinista),亚美尼亚文中的哲那斯坦国(Jenasdan=Chinistan)、秦尼国(Sinae),叙利亚文中的秦那(尼)斯坦(Zhinastan=Tzinisthan),中世纪阿拉伯文中的秦(Cyn; Sin; Thin),波斯文中的支那(China),也都先后使用和流传。中国史书中的支那,多见于佛典,为梵文Cina音译,其他异译有脂那、至那、斯那、真丹、振旦、震旦、真那、振丹、脂难、旃丹。梵文Cina的字源和原音,中外学者有日南、滇国、雪山以北诸种,澶州、荆国、丝、绮、瓷、秦国诸说。其中以秦国说证据充分确凿,为众多中外学者所公认。日本近现代采用“支那”一词称呼中国,沿用二百多年,至战后为“中国”一词所取代。

◎震旦

古代印度梵文称中国为Cina,除译作支那外,又有异译成震旦的。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经》卷六云:“阎浮界内有震旦国。”即此。《周易·说卦》云:“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又旦,乃日出地平线之意。因“震旦”一名取义甚好,唐以后曾流传使用,至近代又为“支那”一名所取代。

◎上秦

地名。11世纪中国维吾尔族语言学家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编纂的《突厥语大辞典》中,将桃花石解释为秦国名,又将秦分为三部,称东部宋朝为上秦,余下为中秦、下秦。据考察,马赫穆德·喀什噶尔关于整个中国的概念,实际上也反映了当时中亚地区人们的普遍认识。

◎中秦

地名。11世纪中国维吾尔族语言学家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编纂的《突厥语大辞典》中,将桃花石解释为秦国名,又将秦分为三部,称北部契丹为中秦,余下为上秦、下秦。

◎下秦

地名。11世纪中国维吾尔族语言学家马赫穆德·喀什噶尔编纂的《突厥语大辞典》中,将桃花石解释为秦国名,又将秦分为三部,称中国西部为下秦,即喀喇汗王朝统治下的喀什噶尔,余下为上秦、中秦。

◎中原

地名。与中土、中州同,均相对于边疆地区而言。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约当《禹贡》豫州地,因在九州之中而得名。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指整个黄河流域。古所谓中原之地包括今陕西东部、山东西部及山西之南部,即周时王畿及汉族诸侯的封地。晋常以中原与江左对称,宋代则以中原与东南和西北对称。

◎西域

地名。汉以后对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有广狭二义:广义指古代玉门、阳关以西,包括中亚、西亚、印度半岛、欧洲部分地区均在内;狭义则专指玉门、阳关以西历代中原王朝统治或势力范围所及地区。汉武帝派张骞初通西域,汉宣帝时置西域都护府。唐在西域设安西、北庭二都护。以后各代,中原与西域也均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亚欧海运畅通以前,横贯西域的陆路长期成为东西方往来的交通要道。约自19世纪末以来,西域一名渐废弃不用。

◎八帕

地名。帕米尔高原上沿河湖分布的八块小平原的习惯称谓。位于中亚帕米尔高原之上。帕即帕米尔,出自塔吉克语,或说意为高寒而平坦的地方,或说意为“世界屋脊”。又分别称之为:大帕米尔,小帕米尔,阿尔楚尔帕米尔,萨雷兹帕米尔,和什库珠克帕米尔,瓦罕帕米尔,郎库里帕米尔,塔克敦巴什帕米尔。帕米尔是中国传统称之为葱岭的地方,这里虽然有绵延的崇山峻岭,但山岭多呈纬向排列,又为东西交通提供了方便,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即从此通过。

◎塔克敦巴什帕米尔

地名。帕米尔高原上的八帕之一。位于塔克敦巴什河的上源地区,因名。参见“八帕”条。

◎大帕米尔

地名。帕米尔高原上的八帕之一。位于阿克苏河的上源,因其地有大、小两块平原,故其较大一块平原称为大帕米尔。参见“八帕”条。

◎小帕米尔

地名。帕米尔高原上的八帕之一。位于阿克苏河的上源。因此处有大、小两块平原,故其较小的一块平原称为小帕米尔。

◎阿尔楚尔帕米尔

地名。帕米尔高原上的八帕之一。位于萨雷库里湖一带。

◎萨雷兹帕米尔

地名。帕米尔高原上的八帕之一。位于木尔加布河谷地。

◎和什库珠克帕米尔

地名。帕米尔高原上的八帕之一。位于喀拉库里湖一带。

◎瓦罕帕米尔

地名。帕米尔高原上的八帕之一。位于瓦罕谷地,故名。

◎郎库里帕米尔

地名。帕米尔高原上的八帕之一。位于喀拉湖一带。

◎西洋(元明)

地名。①元明时以今南海以西(约自东经110°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远及印度及非洲东部的广大区域,概称为西洋。明永乐至宣德时郑和七次(一说八次)率领船队远航至南海,通常称为下西洋。②明末以后,以指大西洋或欧美各国。

◎泰西

区域名。中国古代称玉门关以西曰西域,南海以西曰西洋,但这些地理概念尚不包括中亚、西亚的印度洋一带地区。而欧洲诸国更在此一界线之西,故中国典籍又称欧洲诸国为泰西,即极西之地的意思。

◎西天

区域名。汉文佛教著作中对西域的称谓,包括中亚细亚及南亚次大陆在内,为古代中国佛教徒西行求法经历之处。或云专指印度,以其古名天竺,且在中国之西方,故曰西天。

◎天方

中国古籍对阿拉伯地区的泛称。可能是麦加“禁寺”中“天房”的异译。“天房”是伊斯兰教朝拜的中心。中国元代文献中已有“天房”的记载,如元刘郁《西使记》:“报达之西,马行二十日,有天房,内有天使神……经文甚多……辖大城数十,其民富实。”至明代,始有“天方”一词出现。《明史·西域列传》:“天方,古筠冲地,一名天堂,又曰默伽。”故天方原即指麦加。据明费信《星槎胜览》考证,天方即天方国。清魏源《元史新编·郭侃传》改《元史·郭侃传》中的“天房”为“天方国”,并注明“即汉之条支国也”,故“天方”又泛指阿拉伯。

◎富浪

中国元代史籍对欧洲的译称,全称为欧罗巴洲。元明史籍又译作发郎、佛郎、欧罗巴等,在今亚欧大陆西部,北临北冰洋,西濒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接亚洲。其名最早见于公元前6世纪,源自古埃及语,意为日落的地方。

◎贤豆

中国唐代史籍对印度的另一称谓,又作婆罗门、身毒、天竺、忻都、盈丢等。在今南亚次大陆,东濒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公元前15世纪至前12世纪雅利安人入侵,在恒河各地建立城市。前6世纪出现佛教,逐渐成为国教。前321年形成印度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帝国——孔雀王朝。1000年穆斯林入侵,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1757年后逐渐沦为英国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7年被英国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自治领。1950年建立印度共和国,首都新德里。

◎葡都里家

中国清代史籍对葡萄牙的译称。明朝史籍译作佛郎机或葡都丽家,清朝及近代史籍称大西洋国、布路叽士、波而都瓦尔、蒲桃牙、波尔堆加尔、葡萄亚等。在今欧洲西南伊比利亚半岛西部。曾属西班牙,1143年成为独立王国。15世纪后先后向非洲、亚洲、美洲等地扩张。1581—1640年复受西班牙统治。1910年成立葡萄牙共和国,首都里斯本。

◎小亚细亚(Asia Minor)

指亚洲最西的半岛。语源出自拉丁语。Asia为亚细亚,Minor意为小的。5世纪,欧洲人为了把离他们最近的那个半岛突出部与整个亚洲区别开来,创造出“小亚细亚”这一称呼,沿用至今。其轮廓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兽头,昂然伸在黑海、马尔马拉海、爱琴海及地中海之间,东西长1100公里,南北最宽处700公里。其面积略小于中国四川省。在亚洲各大半岛中名列第四。

◎中亚(Middle Asia)

亚洲中部地区名。是个有争议的地理名称。有广义中亚与狭义中亚之分:德国学者洪堡认为中亚的地理范围西起里海,东达兴安岭,南自喜马拉雅山,北至阿尔泰山。前苏联学者认为中亚一词专指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所在地区(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中国所谓广义的中亚包括中国新疆及其以西中亚细亚一带。狭义的中亚,则专指葱岭以东之天山南北地区。在历史上这一地区同中国、伊朗、印度、西亚、希腊、罗马、西欧以及欧亚草原的各民族,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海路开通之前,它是东西方交通和商路必经之地。也是东西方文化接触和传播的渠道,被称为“文明的十字路口”。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就曾通过此地。

◎南亚(South Asia)

亚洲南部地区名。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锡金(已于1975年被印度并吞)。亦称印度次大陆、印巴次大陆。因其面积小于洲,自成一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故称次大陆。其范围约在北纬8°~37°,东经61°~97°之间。北起喜马拉雅山脉,西北界兴都库什山脉和苏莱曼山脉,东濒孟加拉湾,西傍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是欧亚大陆外沿新月形地带的中央部分。印度是南亚地区的中心,印度河流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文明发祥地之一。该地区连接中东和东南亚,靠近海湾和印度洋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欧亚两大陆及印度洋与西太平洋两洋之间的交通纽带,被称为“东西方十字路口上的要地”。从公元前4世纪起,该地区与中国就有贸易关系。丝绸之路开通后,由西域及海上均可到印度诸国。中国的东方文明与印度文明交流日益频繁。

◎西亚(West Asia)

亚洲西部的简称。其地处欧、亚、非三洲交接地带,连接地中海、黑海、红海、阿拉伯海和里海五个重要海域,故又称“五海之地”。古代,该地区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曾创造过灿烂的文化,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在这里先后建立过巴比伦王国、波斯王国、马其顿王国、阿拉伯帝国以及奥斯曼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自古以来,是欧亚非三洲交往的必经之地。丝绸之路就是通过此地区,把中国特产运到了大秦(古代罗马)。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是通过西亚往返于中国大都(今北京市)与欧洲威尼斯之间的。

◎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

希腊文的音译,意为两河之间的地区,即指西亚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平原,形状好像一弯新月,故又有“新月沃土”之称。其前身为波斯湾的一部分,由于两河泥沙长期冲积逐步形成了现在的平原。平原的北部和东部是安纳托利亚平原、亚美尼亚高原和伊朗高原的边沿,两山与东南走向的扎格罗斯山脉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面的天然屏障。两河流域是古代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在古代,两河流域北部是亚述帝国,南部是文明古国巴比伦及苏美尔。7世纪,这里又是阿拉伯帝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7世纪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组成部分。早在巴比伦时代,两河流域生产力就十分发达,商业贸易活动也非常活跃。幼发拉底河上的航船使巴比伦成为此地商贸和运输的必经之地。底格里斯河旁的亚述城,商业发达,主要从事转口贸易。这些贸易活动都间接地把中国商品转销到了非洲和欧洲各地。

◎中东(Middle East)

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来的一个地理概念。即按距离远近称东方各地为近东、远东和中东。此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包括西亚和北非;狭义概念指西亚肥沃的新月地带,即阿拉伯半岛北端形如新月的肥沃地区,包括今黎巴嫩、约旦、叙利亚、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巴林和科威特等12个国家。广义的中东是世界文明发源的中心之一,尼罗河和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的文明,占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一半。这里自古是东西方交通和商业的要道,丝绸之路必经的地区和终点,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东非(East Africa)

非洲东部地区的泛称。远古时期此地又被称为“努比亚”,为埃及人所统治。1世纪前后,努比亚人赶走了埃及人,建立了库施国,首都在麦罗埃(今苏丹首都喀土穆北约100公里处)。库施国的商业贸易活动十分发达,除了与埃及等非洲国家有商业联系之外,还经过红海与印度、西亚、东亚及中国有了来往。现在喀土穆博物馆还珍藏着一只从麦罗埃出土的中国古代金属瓶子。4世纪时库施国衰落,国家分裂。直到15世纪时信奉伊斯兰教的芬吉帝国才统一了苏丹等地。7世纪至10世纪,许多阿拉伯人和波斯人迁居东非海岸,于是,该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国家,如索马里的摩加迪沙、肯尼亚的蒙巴萨、坦桑尼亚的奔巴岛和基瓦尔等。这些城市都为古代东非重要商业活动中心。中国同东非直接的海上交通,开始于唐代,到宋以后双方交往更为频繁。中国商人通过丝绸之路用自己的金、银、瓷器及丝绸,换取该地区出产的乳香、肉桂、象牙、犀角等。近几十年,在东非海岸,北起索马里,南至莫桑比克,发掘出大批中国铜币和瓷器碎片,其中少量是唐朝的,大量是宋、元、明三朝的。

◎北非(North Africa)

非洲北部地区的泛称。包括今埃及、苏丹、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等六国及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区内70%居民为阿拉伯人,阿拉伯文化及伊斯兰教为本区社会生活的基本特色。其地处撒哈拉沙漠北侧,西北属阿特拉斯山区,中部为撒哈拉沙漠区,南部是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高原的斜坡,靠近赤道。撒哈拉沙漠覆盖了北非4/5以上的土地面积。沙层下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很大。北非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居住在尼罗河下游的古埃及人就发展了灌溉农业,发明了冶铜术,约公元前3000年就建立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美尼斯王朝。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古代东方文明与北非古文明有了密切的交流。

◎利凡得(Levnt)

地中海东岸国家和岛屿的泛称,包括叙利亚、黎巴嫩在内的从埃及到希腊的广大地区。此地名在莎士比亚时代即已使用,原为一拉丁文动词Levare的过去分词,意为升起。16—17世纪时有高利凡得(High Levnt)之称,意为远东。德语Levant意为太阳升起,转意为东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此名专指法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和黎巴嫩。又译利凡特,中古时期,古丝绸之路已达到这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