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白驹池
信浓路有很多湖泊。
以信州为中心,名字带湖的有三十九个,带池字的有四十七个,水库有三座……总数差不多超过九十个。我是用非常详细的地图查找的,也许还有遗漏。实际上大大小小的湖泊有近百处。
一提到湖,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大山、高原。确实,信州的山中是湖泊的宝库。
可是,在这些湖泊中所谓的天然湖泊却意外地少,只有像诹仿湖、野尻湖、木崎湖、青木湖、圣湖、白驹池等不到十个。除了把天然湖泊经过人工改造形成的沼池和美铃湖外,其余的都是人工湖,要么是堵塞河道形成的,要么是隔断水库形成的。
在九十多个湖泊中天然湖只有九个。天然湖的比例只占百分之十左右。
这么一说,也许有人会失望。虽说是山中的湖泊,但几乎都是人造的。
可是这也不能说明信州的山里湖泊很少。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仅仅在这片区域里,居然就有近十个天然湖。虽然与众多的人工湖相比显得少了些,但是在这样一个狭小的区域已经相当多了。
人工湖多,表明这一带水资源丰富,有形成湖泊的天然条件。
这么一想,有“山与湖”的印象是非常正确的。为什么有这样的印象呢?恐怕还是由信州这一带的自然环境所导致的吧?
之所以会写这样的随笔,还是因为本人喜欢天然湖泊。那种不加任何人工雕饰的、自然、纯真的湖泊才充满神秘,能唤起我们的乡愁。
这样的湖泊如果只有一个,那就是白驹池。
湖与池的区别是什么呢?
习惯上,人们通常把陆地上水流聚集的地方,大一点的叫湖,小一点的叫池。
在广辞苑上是这样定义的:湖是指周围被陆地所包围,不直接与海连接的一片静止的水域,水中没有植物,水深达到五到十米。
与此相对,所谓的池就是掘地积水的地方或者是土地自然下沉存水的地方。总之,池比湖小,比湖浅。虽然这么说,但是也没有明确规定,多大面积以上就是湖,多大面积以内是池。
椭圆形的白驹池总面积为十二公顷,如果叫湖的话也许稍小,但是叫它池却有点太大了。也许这正是湖和池的界限吧。
这个池是白驹峰火山喷发的时候,喷出的岩浆阻塞了大石河的河道形成的,最初发现的人把它叫池,所以名字就那样延续下来了。
我个人感觉与池相比叫它湖更合适。居住在这个湖畔,经营着一家小旅馆的白驹庄的主人说:“我们的爷爷辈在八十年前就来到这里,在他们的眼中,与周围的广袤自然相比,它只能算是一个池。”被他这样一说我也表示赞同。
白驹池的周围被一直延伸到八岳山麓的针叶林和火山喷发留下的乱石包围着,在这荒凉的自然中突然露出了一片翠绿的湖面。能够俯视这个湖的最佳场所是攀爬到离开湖畔三十分钟左右的远望石,站在这里,远处的八岳山和脚下的白驹池就会尽收眼底。
白驹池的由来有很多传说。有人说是因为一匹白马为了搭救孝顺的姑娘在这个池里消失,还有人说是被救的姑娘因爱恋救她的白马而投湖自杀。我觉得从远望石上看到的白驹池偶尔泛起的白光,恰似白马的马鬃这个说法更真实。
因为这只是一个小湖,所以即使在湖畔的停船处也可以环视整个湖面。
我来访那天正好是阴云笼罩着湖面,使人感到阴郁沉闷,此刻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有幸找到了想要找的东西。
伫立在湖畔,云不断地流动,林中雾气升腾,此情此景真让人难舍难分。
现在湖边只有两个木制的小旅馆,那还是为躲避别人的视线隐藏在湖畔密林中悄悄地建造起来的。
安静的湖面上划船的游人很少,在小船停泊处,几艘小船在那里无所事事地随波荡漾。
偶尔会从林中传来小鸟的啾鸣声,除此之外一片寂静,湖面上空只有流云飘过。
这里能保持自然静谧的最大原因就是交通不便。
坐公交车也好,自驾车也罢,都只能到达白驹池的入口处,从那里还要在树林中步行十五六分钟,而且这条路非常狭窄,乱石丛生,险峻难行,在雨后穿凉鞋前往是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的。
不过,这周围的桧木、日本铁杉等松科巨木林,被岳桦、花楸等树木覆盖,在林间行走能够充分享受令人心情舒畅的森林浴。
另外,这一带的树木属于国有森林,所以要遵守国家森林公园的规章制度,还要遵守作为水源树木的森林保护法,有两三个法律来保护这里的自然景观。自然保护和自由便利经常是一个对立的课题,白驹池就是那种湖,与自由便利背道而驰。
正因为如此,这个湖虽然很小,却到处都弥漫着让人惊悚的气氛,像花椒粒一样,虽然小,但每一颗都麻麻的,辣得怪怪的。白驹池也同样,虽然很小,但却充满神秘感,让人很难了解它的真面目。